即便成為大人了,我們心底還是希望可以有個神秘的異空間,讓我們短暫逃離現實
我人生第一次對酒吧感到興趣,是透過村上春樹的小說
在「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村上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寫作,主角結婚後的職業,就是一個酒吧老闆,而所有的故事,也都是在那間酒吧裡展開的
(給新網友補個自介:本粉專之所以會取這麼中二的名字,就是住在邁阿密的時候,想到「國境之南」這個書名)
在我根本還沒不能合法喝酒的年紀,卻被村上筆下大人世界裡的情感與哀愁深深吸引,也連帶讓我對於「酒吧」這樣的地方充滿好奇
上大學以後,終於可以合法進入酒吧喝酒了,興奮的揪室友一起衝一發,結果幾個臭宅男的反應如下:
「靠邀喔!一杯啤酒180是怎樣……去家樂福可以買一手台啤誒!」
「誒好暗喔,我看不到菜單……」
「你們點好了沒啦,我等一下還要去宵夜街買雞排……」
也許是根本沒有融入酒吧的氣氛,又或是大學旁邊的酒吧型態與村上筆下的爵士鋼琴酒吧差得太遠,第一次的酒吧體驗,在一種彷彿走錯入口的荒謬狀況下草草結束了
有一就有二,第二次直接升級挑戰台北安和路一間頗負盛名的酒吧
推開門走進去,有一種「哇~這個有比較像(書上寫的那個)~」的讚嘆
我還特地選了吧台的位子,打開酒單的同時,自以為很酷的拿出從學長那借來的Zippo打火機,以及其實根本不太抽的「峰」香菸,點火後吐出一口煙霧,陷入一種自以為的浪漫哀愁…..
「不好意思,我們這邊不能抽菸」
「呃,抱歉……」
結果第二次的酒吧體驗就在被bartender當頭澆一盆冷水的情況下結束了
但也不知道誰給的勇氣,總之後續我越挫越勇,從給年輕人喝到飽的無限暢飲酒吧,到五星級飯店裡附設的超級冷門酒吧,大大小小的酒場我應該去了不下50家,甚至有段時期還會喝到打烊,再跟酒吧員工們一起吃員工宵夜
過了30歲之後,去酒吧的次數變少了;雖然喝酒的預算寬裕了,但體力也變差了,常常不到11點就覺得很睏
然後,嗯,我結束了一段長達4年半的感情
在分手後那段名為療傷實則放浪形骸的期間,我自己一個人去了非常多地方旅行,其中某次去首爾的時候,意外走進一間爵士酒吧
台上演奏的,是穿著黃色螢光外套的光頭老爺爺,吹奏著薩克斯風,曲調溫婉中帶著幽愁,專注的神情把舞台張力拉滿,整個偌大的兩層樓酒吧竟然沒有任何談話的聲音
那一刻,我忽然間才明白了村上小說裡,對於男女主角在酒吧重逢設定的用意:
同樣都是酒,為什麼消費者甘願用3-4倍的價錢在酒吧喝一杯,圖的不就是在越來越多枷鎖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有一個短暫脫離現實的異空間嗎?
在酒吧裡,我們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其他身份的人,甚至可以不問身份,只需要眼神交換,然後將手邊杯中的液體一飲而盡
在太陽出來之前,在薩克斯風還在吹奏的當下,酒吧門外的一切,都暫時與我們無關
想知道去酒吧怎麼玩最放鬆最好玩嗎!來聽聽我們的Podcast EP3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