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與病毒共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疫情加劇,少不了有心人帶頭作亂,畢竟他們一直在亂,也沒停過,真應驗聖經所說,魔鬼是勤奮的。

但什麼是與病毒共存?如何與病毒共存?

以全球規模來說,這件事情沒得選,打從武漢肺炎出現在世界上,我們就開始與病毒共存了。

但以台灣來說,前一陣子我們還能使用防堵的方式處理,不讓病毒進來台灣。

這一點除了台灣政府防疫規劃完善以外,海島國家的特性當然也是先天優勢,而且台灣社會價值觀基本上集體性質還算夠強,雖然有不少人唱反調扯後腿,但還算過得去,也因此讓台灣成為全球防疫最佳國家(否定這一點的去自殺算了,你們的愚蠢沒有必要拯救)。

但這樣的防堵同時也等於與世界切割,實務上這是不可能徹底執行的,因此防堵一直是程度的問題,其實從沒做到徹底封鎖的地步(所以之前一直有境外移入,只是國內+0而已)。

要看什麼叫徹底防堵,去看中國,那是完全沒效果,只是讓餓死的人數多過病死,看起來疫情好像有控制而已。

還有方便共產黨搜刮人民財產,上海韭菜一割,共產黨又可以延命一陣子了。

要知道,在沒有疫苗的時候,因為重症致死率很高,所以很怕疫情整個失控(其實之前全球也只有台灣沒失控而已),但疫苗問世以後,隨著疫苗施打率提高、覆蓋率逐漸達到重症比率很低(不是沒有)的時候,基本上經濟活動又開始恢復。

這時候台灣如果還繼續維持管制,那可不妙。

別的不講,日本已經開放旅遊了,在疫情過後交通運輸費用大漲的情況下,如果你想出國玩,你會跑很遠嗎?或者你會去公衛條件較差的國家嗎?

對,所以像台日韓就是最可能互相出國旅遊的國家,如果日韓開放而台灣沒開放,等於把整個旅遊市場讓出去。

因此管制狀況本來就會一直變動調整,這件事情從疫情開始就一直是這樣,就今年來說,很可能暑假就會開放國外旅遊了(除非疫情有什麼劇烈變化,例如出現全新品種)。

應對方式本來就會一直變,會質疑政府政策變來變去的人是你本身認知有問題好不好。要知道就算雙北二廢不擺爛,政府本來也會逐步放鬆管制,只是因為雙北兩個市長真的是爛到不會講,變成防疫破口,讓中央必須一直想辦法擦屁股,但也是順勢逐步放寬管制,因為防疫也要看國際現實。

所以才會說與病毒共存,但其實一直都是,只是共存法不同而已。

要搞清楚的是,與病毒共存並不是指民眾可以擺爛放鬆,正好相反,與病毒共存代表個人責任更加重要,因為你自己要負更多防疫責任,例如取消簡訊實聯制,取而代之是你自己要裝社交距離App而且要開啟藍芽。

搞清楚,與病毒共存代表的是你必須更加注意自己的防疫措施,口罩要戴好、不外食、隨時消毒、注意自己生理訊號,還有該打疫苗就乖乖去打,少在那邊挑三揀四(而且你們老去挑那種效果最爛的神藥,真的要蠢到什麼地步你們才甘願)。

再說一次,與病毒共存代表的不是放鬆,而是更加警覺,以前政府幫你把病毒堵在國門之外,國人反而可以輕鬆過日子,但讓病毒進來以後,個人責任更加重要,因為政府無法為你個人的愚蠢負責。

現在是任何人都可能染疫的狀態,孩子在學校很容易被傳染、家人在醫院上班也很容易接觸確診者、在公共場合上班的服務業有隨時暴露的危險、外食上班族本來就是高風險。

但如果你有乖乖遵守防疫規定,你被感染的機率就會降低,你有打疫苗,你的重症機率就會比較低,所以不用恐慌,要的是警醒。

現在比較可笑是,看到有人陷入恐慌,卻連基本防疫規定都不遵守;只想囤積物資,卻連正確使用常識都沒有;裝懂批評政府防疫措施,但選的例子卻是中國之類失敗作法;只想要買不到的疫苗,買了卻又嫌副作用太大;嫌國產優良疫苗是騙人的,股票倒是買好買滿。

老實說還真希望這種人被達爾文掉勒!

要知道就算你盡力防堵都有感染的機率,如果你還犯傻,那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要當個正常人,先從唾棄紅白藍黃開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6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8
發個消息,我上週因為骨折住院了,雖然很快就出院,但基本上變成生活有障礙的人,身為職能治療師,對這種事情,說穿就是看多了,自己卻是第一次遇到,就在這邊做個紀錄。 1.骨折的聲音十分清脆 是這樣的,週四下班的時候,我一如往常地去公園運動,基本上我都是上班前慢跑,下班後去公園使用簡易健身器材。 有個
Thumbnail
2025/04/28
發個消息,我上週因為骨折住院了,雖然很快就出院,但基本上變成生活有障礙的人,身為職能治療師,對這種事情,說穿就是看多了,自己卻是第一次遇到,就在這邊做個紀錄。 1.骨折的聲音十分清脆 是這樣的,週四下班的時候,我一如往常地去公園運動,基本上我都是上班前慢跑,下班後去公園使用簡易健身器材。 有個
Thumbnail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4/24
雖然很快就退流行了,但前一陣子,網路上出現非常大量的AI圖展示,很多以前沒過他貼這類圖片的人,突然都貼出一堆吉卜力風格的圖片,想不看到都難。 但有一點很有意思,雖然過去也有不少人貼AI算圖的成果(其實我這一兩年的發文,附圖大都是我用AI算的),但這次很特別的一點在於,有非常多人拿自己或家人的照片來
Thumbnail
2025/04/22
有點沈重的故事,還好最後有個豁然開朗的結局。 從書名就知道故事主軸,這裡講的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負擔家務,還要面對不適任父母的時候,要如何成長的故事。 這真的很沈重。 因為還是小學生的主角「殺了自己」。 所謂殺,指的是扼殺自己的感情,明明只是小學生,還在一個可以撒嬌、貪玩貪
Thumbnail
2025/04/22
有點沈重的故事,還好最後有個豁然開朗的結局。 從書名就知道故事主軸,這裡講的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負擔家務,還要面對不適任父母的時候,要如何成長的故事。 這真的很沈重。 因為還是小學生的主角「殺了自己」。 所謂殺,指的是扼殺自己的感情,明明只是小學生,還在一個可以撒嬌、貪玩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疫情加劇,少不了有心人帶頭作亂,畢竟他們一直在亂,也沒停過,真應驗聖經所說,魔鬼是勤奮的。 但什麼是與病毒共存?如何與病毒共存? 以全球規模來說,這件事情沒得選,打從武漢肺炎出現在世界上,我們就開始與病毒共存了。 但以台灣來說,前一陣子我們還能使用防堵的方式處理,不讓病毒進來台灣。
Thumbnail
疫情加劇,少不了有心人帶頭作亂,畢竟他們一直在亂,也沒停過,真應驗聖經所說,魔鬼是勤奮的。 但什麼是與病毒共存?如何與病毒共存? 以全球規模來說,這件事情沒得選,打從武漢肺炎出現在世界上,我們就開始與病毒共存了。 但以台灣來說,前一陣子我們還能使用防堵的方式處理,不讓病毒進來台灣。
Thumbnail
最近的風向看起來是為了共存而鋪路的言論越來越多。
Thumbnail
最近的風向看起來是為了共存而鋪路的言論越來越多。
Thumbnail
武漢肺炎肆虐,嚴重影響生活步調,當然也造成人心不安。 怎麼辦? 當然,我們希望問題獲得解決、不安獲得平緩、恐懼得到安慰、怒氣得到消解、疑問得到答案。 這沒問題,「大多數人都這樣希望」--但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這一點一定要先認識清楚,不是每個人都希望事情變好。 這個前提很重要,如果你不先理解這個事
Thumbnail
武漢肺炎肆虐,嚴重影響生活步調,當然也造成人心不安。 怎麼辦? 當然,我們希望問題獲得解決、不安獲得平緩、恐懼得到安慰、怒氣得到消解、疑問得到答案。 這沒問題,「大多數人都這樣希望」--但不是「每個人」都這樣想,這一點一定要先認識清楚,不是每個人都希望事情變好。 這個前提很重要,如果你不先理解這個事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而且和所有住在海外的台灣人一樣,批評當地政府的防疫政策或是其他不守規則的民眾時,我們心裡都是想著:如果是台灣政府或台灣人絕對不會這樣。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是打哪來的自信?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不會網路、沒有朋友,沒人幫忙,這些社會地位上的劣勢,在疫情肆虐下成了一種被檢討的破口,就像前幾日工人因工作沒辦法長期戴口罩而被檢舉,但我們都不是他們,在冷氣房裡全天候戴著口罩不困難,在冷氣房裡做瑜伽做菜可以很優雅,但「非必要不出門」的響亮口號,多少社畜聽了也只能笑笑?
Thumbnail
因為台灣在防疫的表現太優異了,讓我們漸漸鬆懈,開始輕忽了,以為病毒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事實上,幾乎全世界都陷入混亂的疫情之中,有些國家目前還是每天數萬病例在增加,病毒的威脅並沒有降低,甚至不停地變種,傳播力越來越強,我們能夠一直持盈保泰,本來就是一種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因為台灣在防疫的表現太優異了,讓我們漸漸鬆懈,開始輕忽了,以為病毒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事實上,幾乎全世界都陷入混亂的疫情之中,有些國家目前還是每天數萬病例在增加,病毒的威脅並沒有降低,甚至不停地變種,傳播力越來越強,我們能夠一直持盈保泰,本來就是一種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生活的種種不順, 好似就在提醒我們,日常有多值得感恩。 或許用太過溫柔的方式,我們就不會警醒。 所以生活常常有些過於激烈的明示暗示, 如此才能喚起我們的覺知。
Thumbnail
生活的種種不順, 好似就在提醒我們,日常有多值得感恩。 或許用太過溫柔的方式,我們就不會警醒。 所以生活常常有些過於激烈的明示暗示, 如此才能喚起我們的覺知。
Thumbnail
各位親愛的台灣人 這幾天是否感到有一點焦慮呢? 請大家深呼吸然後回憶一下 從一年前台灣開始對抗這個疫情到現在 我們一起經歷了甚麼? 我們經歷了對這個疾病的各種未知 我們經歷了學校必須延後開學 我們經歷了各種大型活動無法舉辦 我們經歷了每天持續增加的案例 我們經歷了醫院中曾發生群聚感染的狀況 但我們有
Thumbnail
各位親愛的台灣人 這幾天是否感到有一點焦慮呢? 請大家深呼吸然後回憶一下 從一年前台灣開始對抗這個疫情到現在 我們一起經歷了甚麼? 我們經歷了對這個疾病的各種未知 我們經歷了學校必須延後開學 我們經歷了各種大型活動無法舉辦 我們經歷了每天持續增加的案例 我們經歷了醫院中曾發生群聚感染的狀況 但我們有
Thumbnail
你知道全世界疫情死亡人數剛破兩百萬的現在,距離全球確診人數破億還差多久嗎?按照現在的數據成長來看,可能只不過一周的時間就會達成,這次的病毒可說是在人類現代史中寫下一筆,在如此高的傳染率上,病毒的變異是必然,無論是傳染性增加抑或是死亡率增加,都可預見未來的全球防疫仍是一大課題,觀光旅遊將面臨重大改革,
Thumbnail
你知道全世界疫情死亡人數剛破兩百萬的現在,距離全球確診人數破億還差多久嗎?按照現在的數據成長來看,可能只不過一周的時間就會達成,這次的病毒可說是在人類現代史中寫下一筆,在如此高的傳染率上,病毒的變異是必然,無論是傳染性增加抑或是死亡率增加,都可預見未來的全球防疫仍是一大課題,觀光旅遊將面臨重大改革,
Thumbnail
我們從來都是特別的存在,我們是台灣(TAIWAN)。我們始終感覺應該成為這世界的一員,但在平成時期似乎一切的努力,都往往如打水漂最後沒入了那水中。而從新冠肺炎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開始,台灣似乎又一次的抓緊了機會,冒出了頭,或許不是我們特別突出的表現(可能謙虛),反而是我們腳踏實地的
Thumbnail
我們從來都是特別的存在,我們是台灣(TAIWAN)。我們始終感覺應該成為這世界的一員,但在平成時期似乎一切的努力,都往往如打水漂最後沒入了那水中。而從新冠肺炎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開始,台灣似乎又一次的抓緊了機會,冒出了頭,或許不是我們特別突出的表現(可能謙虛),反而是我們腳踏實地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