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茶和生活的連結非常廣,兩年多前突然有個靈感,何不來談談整座茶山?有好的環境才有好茶,就可以包羅萬象,從神話、生態、永續、哲學等主題來探討,也啟發了我們,原來可以做的事情,比想像中的還多
位於坪林的茶業博物館,是一座以知識企劃為導向的博物館,每個展覽都是無中生有,從一個念想賦予主題,透過田調和借展,打造出整個展覽。雖然辛苦,卻也使得茶博館團隊,走進坪林的山林和街巷,挖掘出更多動人的在地故事。
撰文=駱亭伶 資料‧ 照片提供=坪林茶業博物館
受訪者簡介:劉一儒
畢業於法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遊走於各領域的雜學者。曾從事視覺設計、策展、企劃、文字工作,亦曾任職於文化部、台北市立美術館,目前在新北市坪林茶業博物館擔任館長,致力於與全世界分享茶文化的奧妙與美好。對萬物充滿好奇,熱愛分享。興趣是探索未知、挑戰限制、製造驚喜、創造美好。
Q1. 請談談在茶博館工作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坪林是水源保護區,位於翡翠水庫上游,受到法令的規範,相對的汙染也少。這些限制的好處是環境真的很好,生態資源非常豐富。像我們辦公室,沒有蟑螂,但常有蜻蜓、青蛙、螃蟹跑進來,是一個很特殊的場域。有別於大型博物館,茶博館本身並無典藏品,所以我們的館員們很像偵探,明察暗訪,到處打探誰家有什麼東西可以借展,努力找尋資源。慢慢發現坪林有許多有意思的事情卻不為人知。像在田調時曾遇到一位茶農,喝一口茶,就知道這茶在浪菁過程中少了一分鐘,讓人讚嘆這是什麼樣神技?才能將茶葉變成茶金。但在臺灣不像日本賦予職人地位,因此我們就策辦「大鍊茶師」展,
為大眾深度介紹這個充滿學問的行業。說起來就是一種想跟大家分享這些美好事物的心情,也將每一個展覽,作為送給在地坪林人的禮物。
Q2. 這次「茶山學」展場裡有好多美麗苔球和植物標本,最初的策劃概念是什麼?
在臺灣說到茶,多半以農產品和產業推廣的角度,其實茶和生活的連結非常廣,兩年多前突然有個靈感,何不來談談整座茶山?有好的環境才有好茶,就可以包羅萬象,從神話、生態、永續、哲學等主題來探討,也啟發了我們,原來可以做的事情,比想像中的還多。
當然也有一些私心,團隊同仁都很喜歡植物、動物,有時去一些自然史博物館參觀,非常羨慕他們可以做生態展覽。這次茶山學特展,我們向臺大博物館群、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園等七個單位借了藏品,將昆蟲、植物、茶工藝、坪林的人文地理……分門別類好好地介紹,也特別請專業老師來教導館員如何照顧植物,上有關森林療癒的課程。
很多人都會問茶博館的策展人是誰?其實策展並不足以詮釋這份工作。館內所有成員都是「育展人」,像植物標本是導覽同仁利用休館日去採集回來製作的;漂浮的茶山小宇宙,從設計發想到製作,也是所有同仁一起手工打造而成。每做一個展覽,我們都像在悉心孕育一個孩子,當寶寶終於歷經千辛萬苦出生,大家都筋疲力竭,覺得很需要坐個月子。
在我心中,館員們是博物館的靈魂,也是茶博館的鎮館之寶。
Q3. 我看到館內有一整套迷你的炒菁、揉捻製茶機……很別緻。
這是向新和榮機械陳漢鴻先生訂製的。陳先生的本業就是做製茶機具,經常送機器到山上,他覺得做茶很辛苦,一般人卻不太有機會到茶廠了解茶葉製作的過程,所以親自打造了十分之一比例的模型來推廣,據說比大台的更難做。之前我們收到成品不久,接到陳先生家人的電話,說他過世了。原本他的孩子並不瞭解陳先生在做什麼,只是常常看見父親在假日敲敲打打,後來他們把機器借回去研究,讓工廠師傅學習,希望能傳承下來。目前全臺灣只有兩套,一套在坪林茶業博物館展出,一套收藏在冬山鄉農會。
Q4. 這兩年辦展覽,有什麼特別難忘的事情?
今年策劃了回應全球議題的「津甘馧」特展。展名讀音是閩南語的感恩。疫情影響了全世界,我們靜下來從茶文化古老的智慧與哲理中省思,例如茶器中有感恩惜物的鋦瓷與金繕修復工藝,又或者以受過傷的茶葉製作出東方美人茶,反而帶有特殊香氣,都隱喻著人生創傷的修復重生。希望在疫情時代裡,藉此展覽鼓勵大眾以感恩代替喟嘆,為社會帶來療癒的正能量,發揮藝術撫慰人心的功能。
Q5. 您覺得這幾年坪林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這些年,坪林最大的改變是有更多的年輕茶農,返鄉承接家業。我們2015 年整修後重新開館的第一檔展覽,就介紹了在地的茶產業故事,也包括在地的年輕茶農,我們賦予他們「茶青」的暱稱,還一起合辦推廣活動。其中有一對兄弟,大約二十多歲,看起來很時髦,假日會去宜蘭衝浪,因為茶博館找茶農們合作,讓他們開始覺得與其各做各的,為何不團結起來一起為家鄉做一點事。
這對兄弟中的哥哥白俊育表示因受到茶博館的啟發,激勵了他後來成立坪林茶業青年發展協會,這幾年互動越來越好,以前各家做茶的手路不外傳,現在會一起交流、學習,我們也會鼓勵他們在茶葉包裝設計上創新,可以為品牌增加價值,也在茶博館的文創空間,展售推廣在地茶產品。這件事情讓我們得到蠻大的感動,一個山中的博物館,可能沒辦法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卻可以給人帶來啟發,思想的改變是最重要的。這幾年坪林的茶青經常被報導,有很不錯的發展,只要他們被看見,連帶著坪林也會被看見。本來的坪林,有種山中無甲子的感覺,茶博館重新出發後,帶來新的做法和一些擾動,加上在地青年的活力,感覺坪林像沉睡的山城,有慢慢醒過來的感覺,是這幾年觀察到的變化。
為了展覽,到處搜尋挖掘圖文史料,並取得授權。茶山學展中的臺灣原生種植物手繪圖,授權自《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田中文庫植物圖譜(二版)》(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一書 ,為日治時代臺北帝大田中長三郎教授的珍貴收藏。
展覽資訊
茶山學特展:即日起至111 年9 月11 日
津甘馧特展:即日起至112 年5 月8 日
《新北市文化》季刊
《新北市文化》季刊從1984年6月創刊至今,持續關注在新北和全台灣發生的多樣文化議題,關心藝術潮流,關心影視音創作,關心城市動態,關心常民生活,關心創意科技,關心土地工藝……
紙本刊物免費索取,請洽新北市化局(新北市板橋區中山路一段161號28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