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示威年末不散,印度的三農問題與中國有何不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自印度政府9月通過農業改革法案以來,農民示威便越演越烈。憤怒群眾由旁遮普邦一路湧向德里,參與團體除農民工會外,也擴及運輸工會的卡車司機們。繼年初的《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動亂後,年末的印度再現大規模示威,莫迪(Narendra Modi)的第7年執政由此籠上陰影。
此次騷亂起於農民對三項農業改革法案的不滿。政府在提高農民收入、活化農業市場的考慮下,規劃了新交易平台,讓農民直面消費者、免去中間商盤剝與稅賦、打破邦際農貿壁壘,並輔以電子化交易系統,鬆動了過往的農產品市場委員會(APMC)與農業平台(Mandis)交易局面,引入了市場化力道。
然而這般信息傳到農民耳中時,成了「政府將要廢除Mandis制」、「Mandis所衍生的最低採購價格(MSP)制將不復存在」、「未來若有糾紛,農民個體在法院無法戰勝大公司」等負面標籤,政府儘管頻頻解釋「Mandis制不會廢除,只是讓農民有更多選擇」、「MSP仍會存續運作,但新制讓農民有機會以更高價格成交」等,農民怒火仍從四面八方湧向了莫迪政權。
如此發展,一來受政黨鬥爭格局影響,畢竟除了執政的印度人民黨(BJP)與Jannayak Janta黨(JJP)外,多數政黨皆支持農民上街抗議;二來莫迪此番改革動搖了多數富農、地主與中間人(arhtiyas)利益,更衝擊各邦固有的農業保護主義,而對長年受剝削的農戶而言,其已根深蒂固認為市場化為農民之大敵,雙方因此一拍即合,促成此次示威。
截至12月30日,示威農民仍在印度首都周邊紮營,並提出撤回農業改革法案、另立新法徹底落實MSP制、確保國家的常規採購系統不變、中央將農權歸還與下放各邦等要求,明顯是在農民示威的軀殼下,暗渡了地方邦、Mandis、APMC、MSP共構的政經權謀。農民團體雖於30日與政府展開第7輪談判,卻仍堅持己方要求。
印度身為世界第二大產糧國,可耕地面積高於中國,米麥年產量卻僅有前者的三分之二,每公頃糧產量更不到中國二分之一。缺乏活力的大規模農業下,寄宿着大量貧困人口,折射出印度工業化程度緩步不前、高技術人口外流的窘境。莫迪此次雖想衝破結構束縛,卻因中印在歷史上的迥異發展,而註定要受重重掣肘。

土改的有名無實

綜觀中印近代農業發展,兩國的首要差異,便在土地改革的實踐上。
中國在近代有過三次「平均地權」的相關改革,分別是1950年至1953年的土改,1978年至1984年的「大包乾」,以及1997年至1999年的「三十年不變」延包政策,其中土改更以極大的暴力化程度,完成了地權的平均化。根據統計,1950年土改初期,人口佔比4.75%的地主掌握全中國近38.26%的耕地;1954年土改結束後,人口佔比2.6%的地主僅有2.2%的耕地,人口佔比52.2%的貧僱農,則握有全中國47.1%的耕地。
而土改對中國發展的重要性在於,其首先瓦解了農村行之有年的地主結構,進而大規模改造了中國的下層生態,不僅稅賦與政令得較過往暢通,中央亦在「統購統銷」與「集體化」的骨構下,自農村提取積累,推動了工業化進程。60年代起,政府又以「自留地」、「拾邊地」、部分開放集市貿易等方式,逐步放寬農民的土地使用權,使其自集體化中漸次退出,並在80年代後,藉農村的收入與市場崛起,帶動了中國的生產增長與產業結構調整。
然而印度雖也在冷戰時期受蘇聯資助、推動土改,卻未如中國般收效。1947年,印度自英國殖民下獨立,國大黨隨即着手推動土地改革進程,於1953年成立了土改委員會,又於1959年1月通過土地限額制,意欲瓦解地主階級。然而國大黨此舉首先就遭到了支持者拒斥,畢竟其成員本就以上層知識分子、殖民精英官僚、富農、地主居多,可謂從血統上就註定了土改難以貫徹。
其次,印度看似為統一大國,實則是獨立性極高的各邦聚合體,中央政令推行極難貫徹地方。以1959年的土地限額制為例,各邦的土地限額規範互不相同,甚至還與中央反向而行,自定義例外條款,將諸多農場劃為不受土改規範的化外地,不少地主甚至控吿政府徵地,訴訟經年最終只能不了了之。
結果印度推行土改多年,最終只在名義上廢除了英國殖民時留下的柴明達爾制(Zamindar system),看似打擊了由中間人層層剝削底層農民的轉租制度,實則是以補償金形式,取消其在自有地外的徵收權,但又允許其以「自營」名義保留大量耕地,使其維繫了在農村的實質統治地位。
到頭來,地主與富農的影響力僅被土改略為削弱,印度至今仍有86.2%的農民以面積不到2公頃的土地維生,不到人口1%的富農與地主卻手握人均10公頃以上的闊野,坐擁幾百公頃耕地的超級地主則成了農村之王,不僅有私人武裝維持地方秩序,甚至保留行使初夜權的駭人舊習。莫迪此次改革雖未涉及土地分配,卻引入了市場化力道,欲讓農民略為掙脱各邦地主、中間人、富農的共同宰制,形同變相削弱了既有權力結構,自要遭遇抵制。

貧困人口成為工業化阻礙

而在農村轉型上,中印的發展路徑更是有所不同。
中國農村早期扮演了國家的發展後盾,既以己身餵養了工業化進程,更在城市化遭逢挫敗時,化身蓄水池承接多餘的回流勞動力,1960年代前後的「知青下鄉」即是此一力道的時代反射。
然而經歷80年代的鄉鎮企業就業、90年代的民工潮後,中國的城市改革逐漸停滯,農村過剩人口已難轉移,但城市仍不斷提取農村剩餘。而相較過往的純粹工業化,如今的中國農村還面臨金融化過度榨取的新威脅,例如2019年的山東「合村併居」爭議,其根源便是地方的嚴重債務危機,迫使政府藉由徵收耕地轉為房產建設來緩解。與此同時,市場對農業主產品的需求亦同時下降,價格波動由此加劇,中國農民因而面臨土地、收入的巨大壓力。
但印度的農村困境卻是另一種樣態,那便是連推動國家工業化都有問題。印度雖有MSP制度,但其只保證了23種農作物的價格,且在現實生活中,其實踐正如當年有名無實的土改,僅保障了6%的農作物售價,各邦之間又有農貿壁壘,多數農民僅能被迫承受區域內的大規模剝削。故在此次改革中,其展現了對市場化的極大反感,並要求政府立法徹底落實MSP制度。
此外上述現象導致農村底層極度脆弱,農村人口出生率又相對居高,無地無僱的農民數量因而飆升,貧困人口只能不斷湧向都市,最終衍生出一片片黃賭毒蔓延的貧民窟。印度的現代化進程因而卡在兩頭壓力間動彈不得:農村貧困人口眾多,耕種方式仍有「人犁」這般原始途徑,農產量增長緩慢,能供工業化提取的剩餘自然就少;城市的貧民窟一來難以化入勞動密集型產業,二來其佔據了鐵路、公路、河道旁的城市公有地,致使政府諸多工程窒礙難行,城市化與工業化可謂遭受雙重圍堵。
對中國而言,歷次改朝換代多發自農民革命,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當是立國之本,在12月28日至29日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國家主席席習近平便強調「解決三農問題是重中之重」,更提及把握糧食安全主動權、落實耕地保護制等重點;於印度來說,農業改革應是推動國家現代化的第一步,然而印度受限歷史遺留的結構障礙,這條改革之路,勢必要走得更為艱辛。
本文發表於:
2020年12月31日《香港01》:
2020年12月31日《多維新聞》:
回到文章合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385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劉燕婷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各國已出台第一階段防疫措施,從隔離、宵禁到封城,人類以重創日常商業活動的代價,阻卻病毒的跨界擴散。然而面對日積月累的經濟壓力,空間封禁並非長久之道,在醫學騰飛的今日,人類已能憑藉科學基石形構個體與病毒的屏障,其中既有駐防前線的醫用口罩,更有固守後方的多種疫苗。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各國已出台第一階段防疫措施,從隔離、宵禁到封城,人類以重創日常商業活動的代價,阻卻病毒的跨界擴散。然而面對日積月累的經濟壓力,空間封禁並非長久之道,在醫學騰飛的今日,人類已能憑藉科學基石形構個體與病毒的屏障,其中既有駐防前線的醫用口罩,更有固守後方的多種疫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乙巳農民曆。勾選所有: 三伏日。初伏。中伏。末伏。 天赦日。 四時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三元。上元。中元。下元。三官節慶。 本命日。所有北斗日斗日。所有辛日 所有戊日。所有九紫日。 齋戒沐浴修煉內外功拳功道氣。 修煉北斗以合天道易卦太一主氣。 百
Thumbnail
乙巳蛇年若以蛇擅潛行的特質來看,農事在年初不會有太大的驚喜,但是以全年來看,五穀糧食作物卻能逐漸達到豐收而有餘的程度。重要的是,時令的掌握要根據精通農業者的建議。早上就應該採收的農作物,不要拖到晚上纔去採收;應該餵蠶寶寶啃桑葉的時候,也不要遲遲不給吃。……
為增進農民在遭遇職業災害、不能工作期間的經濟生活保障,自113年9月1日起,調高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傷病給付之給付標準,前2個月每日之給付金額由476元提高至680元。   農業部近期修正發布「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試辦辦法」,提高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傷病給付之給付標準,前2個月按被保險人月投保金額100%發
Thumbnail
《農民:愛慾情謎》是部由四萬幅油畫完成的動畫電影。以19世紀的波蘭農村為主,雅格娜是農村裡漂亮又能幹的女性,但在時代裡她卻被當成物品任由村裡鰥夫用錢與土地將她娶回家。雅格娜其實心有所屬,但在時代裡她的情慾奔放卻落為農村婦女的八卦與唾棄對象,面對男人的傲慢、女人的蜚語,雅格娜運命的四季將如何轉動?
Thumbnail
避開了烏克蘭戰爭的衝擊、挺過了疫情的考驗,《梵谷:星夜之謎》團隊再度呈獻驚艷動畫佳作——《農民:愛慾情謎》,這次動畫師們分別在波蘭、塞爾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的工作室作畫,總共投入超過25萬小時的工時,向觀眾呈現出更加華麗的過場效果以及更寫實的動作畫面。這次的故事風格也和《梵谷:星夜之謎》截然不同
Thumbnail
中國正積極增加糧食的囤儲規模。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小麥和玉米的庫存將占全球的 51% 和 67%,相較 2018 年增加 5% - 10%。有分析認為,中國乃在預備貿易戰,避免遭到切斷輸往中國的供應鏈,也有分析認為,中國正在備戰台海戰爭。還有呢?也可能是內憂外患夾雜交迫。例如,人民文革/民主內戰。
Thumbnail
近年來,戰爭與地緣政治緊張頻仍,世界各地因氣候變遷造成的水災、熱浪、颶風等極端天氣事件不但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糧食大規模欠收頻繁地發生,對全球糧食生產構成越來越大的風險。印度九種基金會討回糧食自主權給我們的啟示是捍衛台灣民眾的糧食主權應該是“韌性糧安”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Thumbnail
印度的種姓制度經歷了多次重大事件,包括阿育王統治時期的積極推動佛教的傳播,巴克蒂運動對印度社會的深遠影響,印度獨立運動領袖致力於消除種姓歧視,印度憲法禁止基於種姓的歧視,曼德爾委員會報告的保留制政策,以及Una事件等,都是印度種姓制度變革的重要事件。
Thumbnail
6月28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粗看了一遍,大概理解了為何要制定這樣一部法律。大而言之,就是要在保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下更高效地利用農村土地資源。  以經濟學常識而言,集體所有制產權不明晰,責任不明確,激勵效應差,因而經濟績效差。計劃經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的私營部門願意為操縱政治機器的“老闆”們輸送政治獻金。印度莫迪總理需要政治獻金以勝選,所以不可能帶領印度擺脫腐敗。中國的專制政體可以徹底斬斷官商勾結的政治獻金,才能真正的反腐,而提升政府效能。在21世紀裡,美、中還是互相競爭的全球首位二強,印度經濟將遠為落後,並非競爭的第一梯隊。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乙巳農民曆。勾選所有: 三伏日。初伏。中伏。末伏。 天赦日。 四時八節。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三元。上元。中元。下元。三官節慶。 本命日。所有北斗日斗日。所有辛日 所有戊日。所有九紫日。 齋戒沐浴修煉內外功拳功道氣。 修煉北斗以合天道易卦太一主氣。 百
Thumbnail
乙巳蛇年若以蛇擅潛行的特質來看,農事在年初不會有太大的驚喜,但是以全年來看,五穀糧食作物卻能逐漸達到豐收而有餘的程度。重要的是,時令的掌握要根據精通農業者的建議。早上就應該採收的農作物,不要拖到晚上纔去採收;應該餵蠶寶寶啃桑葉的時候,也不要遲遲不給吃。……
為增進農民在遭遇職業災害、不能工作期間的經濟生活保障,自113年9月1日起,調高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傷病給付之給付標準,前2個月每日之給付金額由476元提高至680元。   農業部近期修正發布「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試辦辦法」,提高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傷病給付之給付標準,前2個月按被保險人月投保金額100%發
Thumbnail
《農民:愛慾情謎》是部由四萬幅油畫完成的動畫電影。以19世紀的波蘭農村為主,雅格娜是農村裡漂亮又能幹的女性,但在時代裡她卻被當成物品任由村裡鰥夫用錢與土地將她娶回家。雅格娜其實心有所屬,但在時代裡她的情慾奔放卻落為農村婦女的八卦與唾棄對象,面對男人的傲慢、女人的蜚語,雅格娜運命的四季將如何轉動?
Thumbnail
避開了烏克蘭戰爭的衝擊、挺過了疫情的考驗,《梵谷:星夜之謎》團隊再度呈獻驚艷動畫佳作——《農民:愛慾情謎》,這次動畫師們分別在波蘭、塞爾維亞、立陶宛和烏克蘭的工作室作畫,總共投入超過25萬小時的工時,向觀眾呈現出更加華麗的過場效果以及更寫實的動作畫面。這次的故事風格也和《梵谷:星夜之謎》截然不同
Thumbnail
中國正積極增加糧食的囤儲規模。美國農業部預測,中國小麥和玉米的庫存將占全球的 51% 和 67%,相較 2018 年增加 5% - 10%。有分析認為,中國乃在預備貿易戰,避免遭到切斷輸往中國的供應鏈,也有分析認為,中國正在備戰台海戰爭。還有呢?也可能是內憂外患夾雜交迫。例如,人民文革/民主內戰。
Thumbnail
近年來,戰爭與地緣政治緊張頻仍,世界各地因氣候變遷造成的水災、熱浪、颶風等極端天氣事件不但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糧食大規模欠收頻繁地發生,對全球糧食生產構成越來越大的風險。印度九種基金會討回糧食自主權給我們的啟示是捍衛台灣民眾的糧食主權應該是“韌性糧安”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Thumbnail
印度的種姓制度經歷了多次重大事件,包括阿育王統治時期的積極推動佛教的傳播,巴克蒂運動對印度社會的深遠影響,印度獨立運動領袖致力於消除種姓歧視,印度憲法禁止基於種姓的歧視,曼德爾委員會報告的保留制政策,以及Una事件等,都是印度種姓制度變革的重要事件。
Thumbnail
6月28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粗看了一遍,大概理解了為何要制定這樣一部法律。大而言之,就是要在保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下更高效地利用農村土地資源。  以經濟學常識而言,集體所有制產權不明晰,責任不明確,激勵效應差,因而經濟績效差。計劃經濟
Thumbnail
作者:陳華夫 美國的私營部門願意為操縱政治機器的“老闆”們輸送政治獻金。印度莫迪總理需要政治獻金以勝選,所以不可能帶領印度擺脫腐敗。中國的專制政體可以徹底斬斷官商勾結的政治獻金,才能真正的反腐,而提升政府效能。在21世紀裡,美、中還是互相競爭的全球首位二強,印度經濟將遠為落後,並非競爭的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