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報第十三期】在寫作的路上──關於文學獎與創作者的二三事

2022/05/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1/013
◎蔡佳芳
文化館舍有其社會任務及遊憩功能,屋子的主人,探訪的觀眾,隱藏其後的工讀生、志工、協力夥伴等,若以林語堂故居為例,其中最特別的連結,當屬林語堂文學獎的參與者。文學獎截至2021年已舉辦17屆,每年逢八月底便有百件的作品蜂擁而至,逐一編號儲存付印,再交至評審,這群特殊的觀眾/創作者,與館舍自身的產生了交集,彼此陪伴相依。舉辦文學獎,自然是延伸館舍的文化推廣,但在執行過程中,卻甚少去探問寫作者本身.。為了理解博物館觀眾/創作者的參與動機,觀察創作者與館舍的交集,因而誕生了本次的專訪。
林語堂故居歷任文學獎承辦人幾乎都認識小冰(本名郭宏昇),並非因為熟捻,而是每年總會收獲其稿件,時間一久,逐漸成了文學獎的隱藏版人物。許多書寫者需要全心投入創作,因而選擇避居人群鮮少露面,小冰則完全不同,他樂於討論分享,也必定參與公開的決審會議,對故居工作的同仁來說,他就像是久別重逢的鄰班同學,陌生中帶著一股熟悉。
陳明順老師頒發第二名得主
不惑之年,筆耕不輟宛如公務員的小冰,真實身分的確是公部門的社工師。談起寫作的最初,像是切換了隱藏身分,說起小學四年級的文字探索,六年級與擅長繪畫的同學共同創作故事書,師長的稱讚,悠遊在故事裡的刺激冒險,而後十八歲首度投稿便獲得全國學生文學獎新詩首獎,開啟不停歇的寫作旅途。
故居與小冰的緣分,早在2007年第一屆林語堂故居文學獎便已開始,持續書寫的小冰參與林語堂文學獎時,正是剛步入職場的菜鳥社工,雖一直抱有攻讀中文碩士的念頭,卻總是擦肩而過,於是選擇待在原本的社工領域,卻也因此,讓他的筆下的故事更貼近真實。
第一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
小冰回答問題快又清楚,也許是社工師的訓練,可能只是太清楚寫作之於己身的坦然,只見他如數家珍說出參與過的獎項,侃侃而談遭遇的各種情況,因為太理性清楚,採訪當日過於順利,沒有多餘的情緒破口,想偽裝成趴糞記者挖掘傷痛氣息,卻全然沒有機會。創作者的自我挖掘、懷疑、辯證的驚滔駭浪,自他口中卻是雲淡風輕,原來也存在這種非典型創作者。
早期林語堂文學獎含括散文、小說及翻譯等項目,後期為提高文學質量而僅保留小說徵文。與其他文學獎不同的是,林語堂文學獎提供複審的逐字稿及公開決審會議,這也是小冰與林語堂文學獎結緣的契機,他著迷於作品的討論,以及現場參與決審過程。而那恰巧也是文學獎的初衷,讓每位喜愛寫作的觀眾,得到相對應的回饋。
第二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
小冰從學生時期到公職,乃至走入婚姻家庭,談到為何仍堅持創作不輟,小冰說:「寫作帶給我自由,彷彿在那一刻,自己能從庸碌生活中暫時脫離。」故居與其相伴走過17載,見證了他寫作的最初。文學獎創立的目的,是為孕育創作者,而寫作則是留存生命的軌跡,儘管孤獨又苦澀,但也因相互扶持,終將化蛹成蝶,展翅於眾人。深秋夜裡風輕拂過枝枒,彷彿可見多年前林語堂振筆疾書,燈下輕煙繚繞,遠處的雞鳴已起,擱筆的同時,天即將亮了。
小冰
本名郭宏昇,1980年生,南華大學社會學碩士,現任公職。曾獲第十屆及第十六屆林榮三小品文獎、聯合文學新人、聯合報、六次林語堂小說暨散文獎(另決選入圍二次)、四次文建會新詩獎、瀚邦文學獎等獎項。著有《針》、《那堵牆》。
  • 第一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小說(96年)佳作〈鞋〉
  • 第二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散文(97年)佳作 〈孤島〉
  • 第五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小說(100年) 貳獎〈繭〉
  • 第七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小說(102年)佳作〈年壁〉
  • 第十一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小說(106年)佳作〈邊疆公寓〉
  • 第十三屆林語堂文學創作獎-小說(108年)貳獎〈異地嚮導〉
林語堂:
如果你能告訴一個希望成為作家的初學者,第一步不要過分關心寫作的技巧,叫他不要在這種膚淺的問題上空費工夫,勸他表露他的靈魂的深處,以冀創造一個為作家基礎的真正的文學性格;如果你這樣做,你對他將有很大的幫助。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林語堂故居
林語堂故居
因樂活的林語堂先生,還有愛做夢的舒喜巷,而有了《前山報》的發行。這份刊物包納了前山、大士林區的在地故事,亦會介紹臺灣地區的其它館所,請您跟著《前山報》的放慢腳步品味生活,聽聞更多的城市故事,體會單純的初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