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2022)想說什麼?謎語、謊言及真相!What does《The Batman》say?Riddle、Lie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The Batman」(2022)'s "The"?《蝙蝠俠》(2022)想說什麼?謎語、謊言及真相!What does《The Batman》say?Riddle、Lies and Truth!
raw-image

1. 摘要:

執導偽紀錄怪物恐怖片《Cloverfield, 2008》的「麥特」·李維斯(Matthew George "Matt" Reeves,1966.04.27) ,筆者一看便愛上,而且總覺得他是非池中之物。他可能不是很賣座的編導,但每一回「既定公式」的電影主題落入他的手中,卻總教人驚喜。像《生人勿進》/Let Me In (2010) (導演) 、《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4) (導演) 、《科洛弗10號地窖》/10 Cloverfield Lane (2016) (執行製片人) 、《猩球崛起:終極決戰》/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7) (導演) 、《蝙蝠俠》/The Batman(2022)(導演,編劇及監製) 。

然而,Matt總有能力讓觀眾看到不一樣的主題,而且令人反思之餘,亦不失娛樂性。還有電影中會有一些口號、金句令觀眾至少看得通、能理解,像《生人勿進》說的是吸血鬼,但主題不一樣,且有「Eat some now, save some for later」金句告訴大家吸血鬼與正常人的生與死之間。又如《猩球崛起:終極決戰》的猴子主角一句名言:「I do not want war」---這應該足夠明顯吧?

那麼,到了《蝙蝠俠》/The Batman(2022) ,究竟他又想向觀眾說一些什麼呢

2. The Batman:Why「The」?

筆者翻過資料,Batman系列電影,由1943/1966/1989/1992/1995/1997,以至於黑暗騎士三部曲DC擴展宇宙等,都沒有「The」一詞。那麼「The Batman」究竟意指何謂?或意有所指?而單就英文片名,就足夠令人反思一翻了吧?「那個蝙蝠俠,究竟是什麼?」

raw-image

3. The Batman(2022):隱喻、提喻與轉喻…Anyway

起初寫本文,想令文章「專業」少少、「Grand」少少。於是,又Metaphor、Synecdoche、Metonymy等。提喻(Synecdoche) 就是用區域性代替全體或全體代替區域性,用屬代替種或種代替屬,用具體代替抽象或抽象代替具體的修辭手法叫做提喻。簡言之係以小喻大?轉喻(Metonymy) ,用某一事物的名稱代替另一事物的名稱的修辭手法叫做轉喻或借代。 這兩種事物之間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絡。你也可以叫它為借代。

後來,筆者發現Synecdoche又可以是Metonymy的其中一種,Synecdoche、Metonymy又可以是Metaphor之一…那就是說:「廢話」(Bullshit) !不如簡單說,《蝙蝠俠》(2022)想說什麼?

4. 「那個蝙蝠俠,究竟是什麼?」176分鐘劇情下的不一樣的蝙蝠俠!

通常看DC 對手Marvel 的電影---剛剛又遇上《奇異博士2》(Doctor Strange2, 2022)公映,後者電腦特技加上娛樂十足(不需用腦?) ;票房結果,可想而知了吧?"Matt"集導演、編劇及監製於一身的The Batman(2022)叫觀眾最難忘的就是要用腦少少思考吧---所以票房太難看了吧?

電影故事從「謎語人」殺掉葛咸市長而開始,「謎語人」並留下多條謎語及線索叫蝙蝠俠去解謎及追緝他。「謎語人」利用近年時興手機網上直播方式向傳媒供料,引導各方關注原來葛咸市長跟罪犯有關,以至於蝙蝠俠去追查,意外觸動多個相關角色企鵝人、貓女的介入,以及葛咸市檢控、警察等跟黑幫居然相護、貪污瀆職層層遞進。

而《蝙蝠俠》(2022)的第一個提喻,就是重塑了經典電影《七宗罪》的原型及《聖經》的故事:蝙蝠俠的真身Bruce,就像當年畢彼特一樣被人牽著鼻子查案,最終居然查到他的父親的身上來---究竟真相如何?慶幸管家沒被炸死,Bruce知道當年父親的所謂「犯罪真相」。

假如還有提喻(電影想令觀眾知道的),就是電影最後,「謎語人」自揭身份,並且從市長兇器引導蝙蝠俠知道他的真正意圖---「七個炸彈」把葛咸市護海堤壩炸開,引入末日洪水倒灌到市政廳---當時正值市長宣誓及慶功有很多人聚集。「末日洪水」正是來自《聖經》的挪亞故事:以洪水清洗大地,洗去地上罪孽;讓僅存信奉者,得到重生機會。

究竟,蝙蝠俠Bruce 如何解謎,又如何拯救新上任黑人女市長,要待觀眾入場看看好了!

raw-image

5. A Real Real Change:"Unmask The Truth"@Metonymy of The Batman(2022)

那麼,《蝙蝠俠》/The Batman(2022)想說的什麼?那就是「謎語人」的最大謎語:A Real Real Change!電影編導很聰明,用「謎語人」的謎語做餌及線索,以及讓蝙蝠俠在電影中,用上不少情節去解開「謎語人」的「謎語」。用Riddle來取代學術味較濃的Metonymy and synecdoche ,似乎更適合觀眾吧!

像「謎語人」誤導蝙蝠俠去查企鵝人,又引出了貓女中途打劫;「謎語人」的真正目的,居然是借刀殺人---借蝙蝠俠去掃除黑幫頭目企鵝人。

而貓女的父親又居然是大惡棍Carmine Falcone---葛咸無惡不作的犯罪領主---亦係「謎語人」要消滅的對象之一。但亦只有他知道箇中線索,貓女去找他報母仇及殺害好友之仇,蝙蝠俠唯有出手阻止(以戰止戰) 。原來,「謎語人」的「清洗計畫」之一---一直想借蝙蝠俠出手去鏟除葛咸市的壞人---但蝙蝠俠最終看透了「謎語人」的意圖,沒有去行私刑且阻止貓女出手殺人。

那麼,「謎語人」的最終計劃是什麼?就係毀滅與重生!當蝙蝠俠在「謎語人」房中地毯下面找到了「謎語」線索A Real Real Change,究竟蝙蝠俠Bruce能否阻止「謎語人」的最終計劃:毀滅與重生---借《聖經》的挪亞故事以洪水清洗及救贖葛咸城呢?

至於,「Change」與「Real Change」又是什麼?其實,在美國當代歷史,奧巴馬(2008-2016)正是憑這一個「口號」上場執政;而且,諾具爾獎更在他第二任期一上任就給他頒上了「和平獎」---在當時是非常突兀及極具爭議性的!結果呢?地球上一連串顏色革命生靈塗炭,而且…禍延至今,代理人戰爭始作俑者又是誰呢?或許,是筆者想多了吧?

raw-image

5. 後記:反思

電影如文學,也都可以反映現實及人生。葛咸市的官貪與罪案互為表裡,編導要說的僅是葛咸一個城市嗎?參考<掌之小說系列(12)------請褫奪奧巴馬的諾貝爾和平獎!(Obama should be deprived of Nobel Peace Prize!)>

https://www.weshare.hk/tokyoboy/articles/4566570

註:《蝙蝠俠》(2022)的編導對葛咸市官商黑幫勾結繪形繪聲,要「謎語人」非法出重手"整治",是否反映當今美國情況?對,為什麼美國好像沒有什麼貪污之類的案子?Anyway...有是有的,在於如何詮釋;例如商人向政黨捐獻的"政治獻金"算不算呢?眾所周知,美國選這選那,全都要金錢,根本沒金錢不行;但金錢從哪兒來,當然是金主!結果...不言而喻吧?不要以為美國有些藝術電影人是笨蛋,他們看得很清楚;可是無法無天怎麼辦?於是...唯有The Batman 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盧明輝的沙龍
20會員
73內容數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在談到自己的讀書生涯時,著名作家冰心(1900-1999)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這短短的九個字,包含了她對讀書的熱愛、對讀書意義的認知和選書的標準,被後人一再引用。 假如,身體要適當營養及運動;那麼,精神心靈也需要合適的書本來滋養了!好書不厭百回讀 ,熟讀深思子自知。
盧明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05
在現代禪者奧修(OSHO, 1931-1990)《成熟》一書的前言中,有一篇非常優美的前言,名為《生命的藝術》;生命是什麼?有意義沒意義?是名利權勢?而此文中有一金句,想跟大家分享,他說: 「將所有的事情用很有創意(慈悲)的方式去做,在最差的處境下創造出最佳局面,這就是我說的生命的藝術。」 中國文學
Thumbnail
2023/01/05
在現代禪者奧修(OSHO, 1931-1990)《成熟》一書的前言中,有一篇非常優美的前言,名為《生命的藝術》;生命是什麼?有意義沒意義?是名利權勢?而此文中有一金句,想跟大家分享,他說: 「將所有的事情用很有創意(慈悲)的方式去做,在最差的處境下創造出最佳局面,這就是我說的生命的藝術。」 中國文學
Thumbnail
2022/12/31
2022年,最值得回味的那一刻:「222222222222」,為什麼? 當公元2222年2月22日22時22分22秒的那一刻,「我們」在哪?人類在做什麼?或者還在……嘛? 原來,曾有一些傳媒寫過、問過相關主題:二零二二年二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時二十二分二十二秒,即成為奇妙的一刻!因為,有那麼多的「2」串
Thumbnail
2022/12/31
2022年,最值得回味的那一刻:「222222222222」,為什麼? 當公元2222年2月22日22時22分22秒的那一刻,「我們」在哪?人類在做什麼?或者還在……嘛? 原來,曾有一些傳媒寫過、問過相關主題:二零二二年二月二十二日二十二時二十二分二十二秒,即成為奇妙的一刻!因為,有那麼多的「2」串
Thumbnail
2022/09/19
世紀末,在沒有空間折疊的城市中(參考:《北京折疊》),一個男孩子站在黑壓壓且髒兮兮的垃圾堆積山丘上來。 小男孩赤足在匍匐但又似在尋找什麼,居然在其中找到了一雙運動鞋子---半新不舊但完整無缺的。只是,鞋子跟他一樣都是渾身黑漆漆且骯髒不已罷了! 「只要回家洗乾淨,也就可以穿吧?」 其實,小男孩已急不及
Thumbnail
2022/09/19
世紀末,在沒有空間折疊的城市中(參考:《北京折疊》),一個男孩子站在黑壓壓且髒兮兮的垃圾堆積山丘上來。 小男孩赤足在匍匐但又似在尋找什麼,居然在其中找到了一雙運動鞋子---半新不舊但完整無缺的。只是,鞋子跟他一樣都是渾身黑漆漆且骯髒不已罷了! 「只要回家洗乾淨,也就可以穿吧?」 其實,小男孩已急不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18、2011年\《蝙蝠俠的幫手》\The Night and the Music 增訂新版集結了十一篇史卡德的短篇作品,從中,你可以回味《酒店關門之後》的故事源頭,可以回到《刀鋒之先》寶拉自17層高樓墜下的現場,還有他和老長官馬哈菲處理一樁舉槍自殺意外的插曲,以及他跟米基•巴魯共處的最後一夜……
Thumbnail
18、2011年\《蝙蝠俠的幫手》\The Night and the Music 增訂新版集結了十一篇史卡德的短篇作品,從中,你可以回味《酒店關門之後》的故事源頭,可以回到《刀鋒之先》寶拉自17層高樓墜下的現場,還有他和老長官馬哈菲處理一樁舉槍自殺意外的插曲,以及他跟米基•巴魯共處的最後一夜……
Thumbnail
#大衛芬奇 的電影總散發著一股詭異的血腥味和人性之輝,這些都來自他對社會的觀察,奇詭的風格和冷冽色調,《殺手》就是如此,改編自同名法國圖像小說,編劇安德魯沃克上次與他合作即是1995年的《#火線追緝令SE7EN》,一舉讓大衛芬奇這個導MV出道的傢伙成為黑色電影的代言人之一,睽違26年再次合作的《
Thumbnail
#大衛芬奇 的電影總散發著一股詭異的血腥味和人性之輝,這些都來自他對社會的觀察,奇詭的風格和冷冽色調,《殺手》就是如此,改編自同名法國圖像小說,編劇安德魯沃克上次與他合作即是1995年的《#火線追緝令SE7EN》,一舉讓大衛芬奇這個導MV出道的傢伙成為黑色電影的代言人之一,睽違26年再次合作的《
Thumbnail
描述未知恐怖現象,並非只是製造恐怖氣氛。《不!》更以當代媒體的集體現象去反映未知的恐懼,並以科幻外星物體形式的不可見結界,以失去電力與訊號的當代症狀,去暗示著當代社會電子影像設備氾濫的年代,卻也無力補抓(攝影的另一種含義)未知物體的身影。
Thumbnail
描述未知恐怖現象,並非只是製造恐怖氣氛。《不!》更以當代媒體的集體現象去反映未知的恐懼,並以科幻外星物體形式的不可見結界,以失去電力與訊號的當代症狀,去暗示著當代社會電子影像設備氾濫的年代,卻也無力補抓(攝影的另一種含義)未知物體的身影。
Thumbnail
將一個身分符號化反而開啟了共享的可能。在蝙蝠俠以及班克斯的例子中,都展現了共享化身分後的公共性「可以使用,但不可擁有」
Thumbnail
將一個身分符號化反而開啟了共享的可能。在蝙蝠俠以及班克斯的例子中,都展現了共享化身分後的公共性「可以使用,但不可擁有」
Thumbnail
|喜歡《摩登大聖》風格的Matt Smith,可惜終究是大材小用 |如何突破來自上層的「多重」牽制和妄想
Thumbnail
|喜歡《摩登大聖》風格的Matt Smith,可惜終究是大材小用 |如何突破來自上層的「多重」牽制和妄想
Thumbnail
這應該是電影史上最陰鬱的布魯斯偉恩, 他全身散發著對社會的怨懟與不滿。 當然, 他才出道2年。
Thumbnail
這應該是電影史上最陰鬱的布魯斯偉恩, 他全身散發著對社會的怨懟與不滿。 當然, 他才出道2年。
Thumbnail
《鳥人》 Birdman 2014 導演: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演員:米高·基頓、艾瑪·史東、愛德華·諾頓 主觀評論:7/10
Thumbnail
《鳥人》 Birdman 2014 導演: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演員:米高·基頓、艾瑪·史東、愛德華·諾頓 主觀評論:7/10
Thumbnail
如果我們真的先放下甚麼意識型態的討論、甚麼對 70 年代電影的美學吸收,甚麼超越漫畫電影的力道,就先回到漫畫裡頭那場從來不曾止息的對立與爭論,那這就還是有點打動人。布魯斯.韋恩,他在千萬人之中找到了你,他其實深愛著你,你是一個他錯過的機會,你是一個他沒做出的抉擇,你也是他未來的精神解藥。
Thumbnail
如果我們真的先放下甚麼意識型態的討論、甚麼對 70 年代電影的美學吸收,甚麼超越漫畫電影的力道,就先回到漫畫裡頭那場從來不曾止息的對立與爭論,那這就還是有點打動人。布魯斯.韋恩,他在千萬人之中找到了你,他其實深愛著你,你是一個他錯過的機會,你是一個他沒做出的抉擇,你也是他未來的精神解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