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長期物價持平甚至下跌好嗎?談談通貨緊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二三十年來,大部分國家的物價趨勢都是往上的,但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日本。
從上圖日本歷年消費者物價指數來看,可以發現到基本上日本從1995年以後物價上漲率都是接近零成長的狀態,甚至在某些時段出現下跌的現象。不僅僅是統計數字的表現,相信各位讀者應該都聽過二三十年前去過日本玩的都說日本物價好高,根本不太敢在日本花錢購物,但在疫情發生的前幾年不是流行去日本自由行,很多我們台灣的觀光客就發現到除了交通費用以外,像是旅館費用、超商飲食費用等,很多東西都沒比在台灣賣的貴多少,若用心去找還常常找到賣的比台灣便宜,這某種程度上就是通縮的明證。
相比於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這二十多年來物價持續的上揚令薪水變薄,日本這樣物價長期不上漲甚至下跌的通縮現象似乎棒極了,但日本政府可不這麼認為,這二十多年來一直用盡各種貨幣寬鬆手段要令日本擺脫通縮,但都以失敗告終,那究竟通縮具有什麼樣的殺傷力呢?

這二十多年來國際原物料仍持續上漲

從第一張圖顯示2001至2010年國際鐵礦價格的走勢圖,以及第二張歷年國際油價走勢圖來看,即便是1995年以後日本邁入通縮的時代,鐵礦與原油價格長期來看仍持續上揚,各位要知道這兩種物資對於工業生產都扮演著關鍵性的腳色,鐵礦除了包括車輛在內眾多商品都會用到以外,工業用的機械與其零件也都需要用到鋼鐵,而原油更不用說,除了作為能源外,像是塑膠製品與瀝青(其實3C產品的外殼也是塑膠製成的),以及眾多有機藥劑都是從原油中所提煉出來的。
看到這裡,相信一些比較聰明的讀者可能就發現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商品售價長期不調漲,但原物料價格一直往上,不就影響到公司利潤了嗎?那總是要有人為此買單吧?

結果導致日本薪資停滯不動,甚至許多企業工廠被後進國同業所併購

上圖為日本自1984年起的非正式雇用比率變化,可看出由最初的15%,在2014年已上升至接近四成的比例,那這背後代表的是什麼呢?要知道在日本社會,正職員工除了有終身僱用制的保障外,還有租屋與交通補貼等諸多福利,順便說日本是如何聘用正式員工:基本上就是在高中或是大學畢業的前一年多數企業會在其中的四五個月裡辦理就業活動,然後這些應屆畢業生就參加這些就業活動去應徵,若幸運找到工作就可成為某公司的正式職員。
但如果很不幸沒找到工作,基本上在日本社會就是做一輩子的打工或派遣工的非正式職員工作,一旦屬於非正式職員,上述的福利通通沒有以外,還極度缺乏保障,若為派遣工薪水也會被派遣公司抽成不小的比例,其困境可想而知。
其實這十多年來就算是正式員工日子也未必好過,公司為了減少成本,除了增加非正式員工比例外,也以各種手段減少在職正式員工的獎金,如減少良好考績比例。到了最近幾年,不少日本大型企業甚至「鼓勵」正式員工提早退休,好更進一步降低人力成本與內部換新血。
即便如此許多日本企業仍無法脫離困境,金融海嘯後許多經營困難的日本企業除了被歐美大企業併購外,連台灣與中韓等後進國企業亦參與併購,如2016年鴻海併購夏普,而且還不是個案,看來日本的未來真的不太樂觀。
也因此一個國家像日本長期陷入通膨,短期看是不錯,但長期來看是會侵蝕國內受薪階級的薪水與工作機會,更進一步的傷害人民消費能力,更長遠來看更是降低國內企業與社會的創新力(因為沒錢沒人力沒物資了)。
物價上漲短期內或許會令受薪階級感到不舒服,但如果不是異常通膨而只是反映國內外生產成本的上漲就長期而言,應該不是壞事,也無須過度干涉,因為人民與企業終究會找出一套應對方法求生存,最後也許會促成一波創新。更精確地說,辦法大多都在困境中找出來的,過度的國家力量保護反而帶來負面效果。
那日本究竟為何會陷入這種困境呢?以後有機會再來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3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William Lio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週我們聊到何謂通膨與通膨之定義,基本上只要是正常經濟擴張所伴隨之物價上漲無需太過擔心,主要是不符經濟規律所引發的異常通膨需要找到其病因並加以解決。 1970年代多國失敗的處理通膨方法 結果就陷入了物價上漲→人民要求調漲薪資→薪資調漲推動物價再上漲→人民再度要求調漲薪資又讓物價更高的怪圈中。
好久沒談到經濟相關的話題了,相信最近大家對物價的上漲應該非常有感,也常常有人抱怨什麼都漲,但薪水就是不漲。然而調漲薪水就能解決問題嗎?本系列文章就要來聊聊通膨的成因與解決方法。 通貨膨脹的定義與類型 而依通膨的特性又可在分為下列幾個類型: 正常通膨 停滯性通膨 慢性通膨 惡性通膨
大質量恆星 對大質量恆星,在氫殼燃燒開始時,核心的質量就已經夠大,在電子簡併壓力能夠取得優勢之前,就已經足以點燃氦融合,在一開始它們就比質量較低的恆星亮許多,因此還是比質量較小的恆星形成的紅巨星明亮。這些恆星不太可能活著成為紅超巨星,取而代之的是它們將摧毀自己成為II型超新星。 超新星 中子星
上篇文章中聊到恆星的能量來源主要為氫原子核經由兩種程序融合成氦的核融合釋放出光與熱,那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當核心中的氫消耗殆盡以後怎麼辦?在這裡先談主序星階段的持續時間。 此處的M和L是恆星的質量和光度,M☉是太陽質量,L☉是太陽光度,是估計的恆星主序帶生命期。 低質量恆星 中等質量恆星 水平分支
之前的文章聊到恆星與行星在分子雲中的形成過程,基本上如何界定恆星是否正是生成?就是當原恆星的核心溫度超過一千萬度時,足以觸發核心的氫原子發生核融合反應而產生光與熱的時候,就判定該恆星正式生成,那什麼是核融合反應呢? 淺談核反應 恆星進入主序帶的核融合
上次談到系外行星的發現與觀測方法,本週來談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天文學界對太陽系形成的推論 ALMA拍攝的原行星盤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為由電波望遠鏡構成的天文干涉儀。近年來人類用以觀測分子雲內黑暗且濃密的氣體運動,尤其是各個發展階段原恆星盤,以深入探討恆星的形成過程。
上週我們聊到何謂通膨與通膨之定義,基本上只要是正常經濟擴張所伴隨之物價上漲無需太過擔心,主要是不符經濟規律所引發的異常通膨需要找到其病因並加以解決。 1970年代多國失敗的處理通膨方法 結果就陷入了物價上漲→人民要求調漲薪資→薪資調漲推動物價再上漲→人民再度要求調漲薪資又讓物價更高的怪圈中。
好久沒談到經濟相關的話題了,相信最近大家對物價的上漲應該非常有感,也常常有人抱怨什麼都漲,但薪水就是不漲。然而調漲薪水就能解決問題嗎?本系列文章就要來聊聊通膨的成因與解決方法。 通貨膨脹的定義與類型 而依通膨的特性又可在分為下列幾個類型: 正常通膨 停滯性通膨 慢性通膨 惡性通膨
大質量恆星 對大質量恆星,在氫殼燃燒開始時,核心的質量就已經夠大,在電子簡併壓力能夠取得優勢之前,就已經足以點燃氦融合,在一開始它們就比質量較低的恆星亮許多,因此還是比質量較小的恆星形成的紅巨星明亮。這些恆星不太可能活著成為紅超巨星,取而代之的是它們將摧毀自己成為II型超新星。 超新星 中子星
上篇文章中聊到恆星的能量來源主要為氫原子核經由兩種程序融合成氦的核融合釋放出光與熱,那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當核心中的氫消耗殆盡以後怎麼辦?在這裡先談主序星階段的持續時間。 此處的M和L是恆星的質量和光度,M☉是太陽質量,L☉是太陽光度,是估計的恆星主序帶生命期。 低質量恆星 中等質量恆星 水平分支
之前的文章聊到恆星與行星在分子雲中的形成過程,基本上如何界定恆星是否正是生成?就是當原恆星的核心溫度超過一千萬度時,足以觸發核心的氫原子發生核融合反應而產生光與熱的時候,就判定該恆星正式生成,那什麼是核融合反應呢? 淺談核反應 恆星進入主序帶的核融合
上次談到系外行星的發現與觀測方法,本週來談行星是如何形成的。 天文學界對太陽系形成的推論 ALMA拍攝的原行星盤 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為由電波望遠鏡構成的天文干涉儀。近年來人類用以觀測分子雲內黑暗且濃密的氣體運動,尤其是各個發展階段原恆星盤,以深入探討恆星的形成過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全球股市在近幾個交易日的震盪,喚醒大家幾乎已經忘記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日本的貨幣政策對全球熱錢與股市的影響! 而事實上個人早在2024年初即不斷提醒須特別留意日圓一旦升息後所帶來 "去槓桿化"交易所帶來的後果! 本篇將以總體經濟與貨幣政策作為基礎,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投資人日本升息與日圓升值所帶來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評析日本近年狀況,探討投資日本的觀點、東京證交所的市場改革、日本個人儲蓄帳戶NISA新制等議題。並提供了2024年日本股市的展望和相關風險分析。文章內容涉及許多關鍵字,包括日本投資、YCC政策、春鬥、失落的30年、CPI、GDP、日經指數等。
Thumbnail
日本近年不論是旅客入境人數、樓價,還是通脹率均是出乎意料地高企,加上多間日企均工會爭取加薪要求,市場預計今年工資增長將達到5%甚至更高。若近年投資日本樓市,在過去3年可避開香港樓市跌幅,亦避開了歐美市場的大幅加息。加上日本市場租金收益穩定,樓價遂逐步向上。
Thumbnail
繼前一篇美元匯率狂漲!想投資美股我該等一等還是直接換匯? 我的好友炭吉將繼續為我們解答有關日圓的問題! 日圓走勢分析 為什麼過去大多時候日圓匯率下跌而日股表現強勢呢? 接下來是否看好日圓走勢? 今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利率會議決策宣布升息,這是17年來首次升息,正式結束
Thumbnail
日本央行早前取消負利率,將政策利率由負值上調到0%至0.1%,為2007年以來首次加息,正當坊間以為日圓會上升時,日圓卻掉頭向下,日圓兌港元更跌穿5.2算。
Thumbnail
日本央行在2024/3/19 宣布將短期基準區間調整至0~0.1%,並取消殖利率控制政策(央行藉由購買日本公債以控制殖利率的手段),等於宣告日本正式終結負利率政策(此前利率為-0.1%)。
Thumbnail
日本可能要結束「負利率」帶來了金融市場的動盪,這可能對股市產生影響。文章探討了負利率結束對日圓升值和美元貶值的可能影響,以及歷史上日圓升息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Thumbnail
2024年2月13號,日經指數上漲1066.55點,大漲2.89%,總算是突破了30年前經濟泡沫時期的前高。在經歷長達30年的通貨緊縮,美國的道瓊和標普500都不知道翻了幾倍的現在,日股總算回到了原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全球股市在近幾個交易日的震盪,喚醒大家幾乎已經忘記的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日本的貨幣政策對全球熱錢與股市的影響! 而事實上個人早在2024年初即不斷提醒須特別留意日圓一旦升息後所帶來 "去槓桿化"交易所帶來的後果! 本篇將以總體經濟與貨幣政策作為基礎,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投資人日本升息與日圓升值所帶來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評析日本近年狀況,探討投資日本的觀點、東京證交所的市場改革、日本個人儲蓄帳戶NISA新制等議題。並提供了2024年日本股市的展望和相關風險分析。文章內容涉及許多關鍵字,包括日本投資、YCC政策、春鬥、失落的30年、CPI、GDP、日經指數等。
Thumbnail
日本近年不論是旅客入境人數、樓價,還是通脹率均是出乎意料地高企,加上多間日企均工會爭取加薪要求,市場預計今年工資增長將達到5%甚至更高。若近年投資日本樓市,在過去3年可避開香港樓市跌幅,亦避開了歐美市場的大幅加息。加上日本市場租金收益穩定,樓價遂逐步向上。
Thumbnail
繼前一篇美元匯率狂漲!想投資美股我該等一等還是直接換匯? 我的好友炭吉將繼續為我們解答有關日圓的問題! 日圓走勢分析 為什麼過去大多時候日圓匯率下跌而日股表現強勢呢? 接下來是否看好日圓走勢? 今年3月19日日本央行利率會議決策宣布升息,這是17年來首次升息,正式結束
Thumbnail
日本央行早前取消負利率,將政策利率由負值上調到0%至0.1%,為2007年以來首次加息,正當坊間以為日圓會上升時,日圓卻掉頭向下,日圓兌港元更跌穿5.2算。
Thumbnail
日本央行在2024/3/19 宣布將短期基準區間調整至0~0.1%,並取消殖利率控制政策(央行藉由購買日本公債以控制殖利率的手段),等於宣告日本正式終結負利率政策(此前利率為-0.1%)。
Thumbnail
日本可能要結束「負利率」帶來了金融市場的動盪,這可能對股市產生影響。文章探討了負利率結束對日圓升值和美元貶值的可能影響,以及歷史上日圓升息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Thumbnail
2024年2月13號,日經指數上漲1066.55點,大漲2.89%,總算是突破了30年前經濟泡沫時期的前高。在經歷長達30年的通貨緊縮,美國的道瓊和標普500都不知道翻了幾倍的現在,日股總算回到了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