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漫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放鬆的周五夜晚,接到一通同事打來的電話,我馬上繃緊神經!」
接連著兩天假期還加上其中一天是母親節,原本應該是放鬆又期待。
電話那頭的消息是,「辦公室的同事確診了!」,頭腦馬上快速掃描這幾天跟同事接觸的狀況,雖說都有戴上口罩保持一定的距離,但畢竟還是曾經同桌用餐,在接下來的這幾天中,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要很留意。

從零到上萬的距離,並不會很遠

平靜的度過一天半後,老公終於幫我買拿到了快篩試劑,想說驗一下比較安心,驗出來是一條線(陰性),這才稍微輕鬆一點,但不知怎麼搓完鼻子後就開始感覺到有些鼻子眼睛不舒服,當下也沒想太多也許可能是輕微過敏的反應,於是我們全家就一起吃母親節蛋糕跟中餐,就這樣到了星期日晚上,身體的感覺也說不上來,感覺有些微微的不太順暢有些發熱的狀況,因為隔天要上班我就再次自行快篩一下,第二次驗初期一開始看也是只有一條線,沒想到後來老公再次去看我的試劑,第二條紅線若隱若現的呼之欲出,「老婆,妳可能確診了!明天要先去做pcr」。當晚我就自己先隔離起來,減少跟家人的接觸。星期一,就開車前往社區附近的車來速進行pcr(帶著健保卡跟快篩陽性的試劑),我是在汽車道第一個抵達的,在我旁邊還有機車道,巴士專用道,跟小兒專用道,入口第一關會先詢問你為什麼要來驗,我深切明白這些醫療人員的工作量很大很辛苦,但核查人員也很不客氣的問我:「妳為什麼要來驗?」,這時的我就很像一個做錯事的小孩,簡短告訴對方我為什麼要來這...人就是這樣,就在某些時候有求於人的時候身段立馬會放軟,我也故意忽略他的態度。核查完身分後汽車再緩緩往下一關,示意我要下車,原來要下車採檢,我還天真的以為全部都在車上就可以完成(那我開車來的用意是....這不是車來速嗎?)採檢人員跟我的中間隔著一大片壓克力透明牆,採檢人員露出兩隻手伸出來採檢,我鼻子抬起來的方向就是面向下台車的正前方,所以基本上我的表情就會被下一台車的人看得很清楚,其實說真的在我的內心小劇場其實還滿尷尬的,但在當下那種情況大家也都是這樣照著流程在做,迅速完成完後就快速回家,先自己隔離起來。

5/9早上的高雄得來速篩檢站

5/9早上的高雄得來速篩檢站

有點微微高的體溫紀錄

有點微微高的體溫紀錄

千千萬萬的數字,有一個我

正常pcr報告要第二天才會出來,我早上約九點採檢的,報告當天午點多就傳送到我的手機裡:「確診陽性」,當下之道確診我沒有太驚訝,我只希望我老公跟兒子不要被我傳染,尤其是五歲兒子,因為孩子沒有打疫苗,當時滿多擔憂的,後來老公跟兒子也都自行做了快篩,也都沒有什麼症狀。疾管家每日的確診人數那麼多,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個,然而在確診人數如此驚人的狀況下,我唯一想到的就是【自救】兩個字,在確診當晚我就線上預約了中醫看診,看看能否領到清冠一號,很可惜的是全台大缺貨,但中醫師說診所有調配類似成分的水藥,可以藥粉搭配水藥吃,線上看診完後請老公去領藥。以下為病程記錄。(註:本人已接種三劑疫苗)
5/9星期一 確診,輕微發燒,喉嚨癢,線上中醫看診
5/10星期二 輕微發燒,咳嗽,喉嚨癢,里幹事送防疫包,線上西醫看診領藥,收到簡訊居家隔離通知書
5/11星期三 咳嗽減緩,診所來電關心,里幹事訊息關心
5/12星期四 咳嗽減緩,診所來電關心,里幹事訊息關心
5/13星期五 症狀減緩,診所來電關心,里幹事訊息關心
5/14星期六 幾乎沒什麼症狀,喉嚨偶爾有痰,診所來電關心,里幹事訊息關心
5/15星期日 幾乎沒什麼症狀,喉嚨偶爾有痰,里幹事訊息關心

從海外回到台灣,只能說感恩

居家隔離的日子,有點漫長,在房間裡看書,寫寫東西,看電影,心中最想念的還是房門外那對父子,老公負責我們的三餐,我也擔心他的身體狀況,還好父子倆生活過的還滿愜意的,沒有媽媽再旁溫馨提醒,再加上整個星期都幫兒子請假,畢竟前幾天也收到兒子幼兒園老師的電話通知班上有小朋友確診。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大家才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我們一家人去年底從疫情嚴峻的馬來西亞舉家搬遷回台灣,歷經了14天的飯店隔離家7天的居家隔離,加上在馬來西亞因為當時疫情確診人數多,所以也很少外出,練就了一家人可以待在家中好幾天不出門的功夫。以前覺得病毒理離我們很近,但當確診人數卻來越多,又覺得離我們很近,直到我確診了,才知道無所不在,但我們從來沒輕忽更沒有心存僥倖,遵守著該遵守的,但終究還是來了。

世界越快,心則漫

外面的世界亂成一團,排隊買快篩的,到處詢問清冠一號的,確診後該怎麼辦的...各種情況在生活中發生,我居住的地方這陣子很頻繁的聽到救護車的聲音,學生要上學,家長要工作,老百姓要過生活,疫情下每個選擇或決定都變得有些不太容易了,這場世紀瘟疫什麼時候會平息,沒有人說的準,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而你我都在見證這段歷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蔡米亞的沙龍
8會員
13內容數
食物與文化之間的關係
蔡米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0
【醫療業務業務日常分享|健保市場 vs 自費市場】 「我不是機器。」 一位從健保體制離開的醫師,內心的吶喊! 每天看診80位病人,平均不到3分鐘就要做出判斷。 沒有時間多問一句、沒有餘力多看一眼。 壓力像是一張不斷拉緊的弓,每天都在怕自己會「看漏了什麼」。 這不是醫療,這只是流程
Thumbnail
2025/04/10
【醫療業務業務日常分享|健保市場 vs 自費市場】 「我不是機器。」 一位從健保體制離開的醫師,內心的吶喊! 每天看診80位病人,平均不到3分鐘就要做出判斷。 沒有時間多問一句、沒有餘力多看一眼。 壓力像是一張不斷拉緊的弓,每天都在怕自己會「看漏了什麼」。 這不是醫療,這只是流程
Thumbnail
2021/06/01
2020.6.7 端著咖啡,來的書桌,心中有一股很強烈的鬱悶無法宣洩,這世界到底招誰惹誰了! 在孤零零的房子裡 沉悶的空氣 一點聲響都沒有 甚至一點人味人氣都是那麼稀薄 所以他非常討厭自己是“人” 不當人,不行嘛! 六十二的年頭 無數次季節的輪迴 一次失敗的婚姻 二十多年的獨居 造就了獨來獨往與世
2021/06/01
2020.6.7 端著咖啡,來的書桌,心中有一股很強烈的鬱悶無法宣洩,這世界到底招誰惹誰了! 在孤零零的房子裡 沉悶的空氣 一點聲響都沒有 甚至一點人味人氣都是那麼稀薄 所以他非常討厭自己是“人” 不當人,不行嘛! 六十二的年頭 無數次季節的輪迴 一次失敗的婚姻 二十多年的獨居 造就了獨來獨往與世
2021/06/01
2020.6.19 我的好朋友,禮拜一做了開顱手術,在加護病房觀察了兩天,由於術後病情狀況趨於穩定,轉進了普通病房,一連三天,都去探望她。 非常非常虛弱的只能發出小小聲的單字,眼皮也非常無力偶而睜一下,那咱們也只能在病床旁陪伴她, 陪伴,是病人最最需要的安慰 正在與生命拔河,向天討一點公道,自認這
2021/06/01
2020.6.19 我的好朋友,禮拜一做了開顱手術,在加護病房觀察了兩天,由於術後病情狀況趨於穩定,轉進了普通病房,一連三天,都去探望她。 非常非常虛弱的只能發出小小聲的單字,眼皮也非常無力偶而睜一下,那咱們也只能在病床旁陪伴她, 陪伴,是病人最最需要的安慰 正在與生命拔河,向天討一點公道,自認這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自從前幾個月開始在家當起全職考生之後,真的比較少每天出門了。也很久沒有來方格子這邊分享心情了,然而,我這個防疫魔人,該做的該消毒的我都有做到,甚至做得比一般人來要誇張吧?(自己覺得正常,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大可不必~)就不知道是不是Omicron的傳播率實在太高啦!還是不可避免地被同住家人傳染到了…就順
Thumbnail
在知道自己確診的那一刻,最安慰人的一句話就是... “沒關係,我們都在往確診的路上前進,你只是比較早一點而已”
Thumbnail
在知道自己確診的那一刻,最安慰人的一句話就是... “沒關係,我們都在往確診的路上前進,你只是比較早一點而已”
Thumbnail
疫情延燒兩年,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逐漸適應,直到今年試著恢復過往的生活,並不斷告訴自己,疫苗打了,我的身體波棒,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把新冠當流感吧!心中一放鬆,沒想到就真的確診了!
Thumbnail
疫情延燒兩年,從一開始的緊張惶恐,到後來逐漸適應,直到今年試著恢復過往的生活,並不斷告訴自己,疫苗打了,我的身體波棒,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就把新冠當流感吧!心中一放鬆,沒想到就真的確診了!
Thumbnail
消失了一個多禮拜,是因為踏入了Covid-19的確診門。 在門外守著、望著的,是那最親密的家人與好友。<確診日記> 週一 就覺得怪怪的 週二 快篩陰 起床後,精神還不錯。跟建男人坐在客廳,一起進行了我們這輩子的第一次快篩。 戳鼻孔倒底要戳多深呀? 週三 我確診了 『VICKY,請到2號報到』
Thumbnail
消失了一個多禮拜,是因為踏入了Covid-19的確診門。 在門外守著、望著的,是那最親密的家人與好友。<確診日記> 週一 就覺得怪怪的 週二 快篩陰 起床後,精神還不錯。跟建男人坐在客廳,一起進行了我們這輩子的第一次快篩。 戳鼻孔倒底要戳多深呀? 週三 我確診了 『VICKY,請到2號報到』
Thumbnail
自己一直以來是屬於所謂「共存派」,但因為家人中還是有些身體狀況可能在得了新冠肺炎的狀況下會有比較嚴重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所以自己還是非常警慎小心,不希望影響到家人! 終於,在這波大爆發的前期,五月初,我也中獎了!
Thumbnail
自己一直以來是屬於所謂「共存派」,但因為家人中還是有些身體狀況可能在得了新冠肺炎的狀況下會有比較嚴重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所以自己還是非常警慎小心,不希望影響到家人! 終於,在這波大爆發的前期,五月初,我也中獎了!
Thumbnail
從零到上萬的距離,並不會很遠 千千萬萬的數字,有一個我 從海外回到台灣,只能說感恩 世界越快,心則漫
Thumbnail
從零到上萬的距離,並不會很遠 千千萬萬的數字,有一個我 從海外回到台灣,只能說感恩 世界越快,心則漫
Thumbnail
有時候,真想嘲笑自己一番,骨子裡似乎沒有「危機意識」這件事。 只是我以為,直到看見二條線。
Thumbnail
有時候,真想嘲笑自己一番,骨子裡似乎沒有「危機意識」這件事。 只是我以為,直到看見二條線。
Thumbnail
4/6是值得慶祝的一天,因為我「解隔離」了~ 隔離的這些天,每天指揮中心都會傳來關懷簡訊,我只要回答數字就好。解隔離之後,沒有再收到關心簡訊了,我竟然開始想念每天收到陌生人(機器人)關心的簡訊,因為不認識所以沒有壓力,因為不認識所以感動,感謝這些默默付出的人,讓我在隔離期間,感覺有人關心,而不致孤單
Thumbnail
4/6是值得慶祝的一天,因為我「解隔離」了~ 隔離的這些天,每天指揮中心都會傳來關懷簡訊,我只要回答數字就好。解隔離之後,沒有再收到關心簡訊了,我竟然開始想念每天收到陌生人(機器人)關心的簡訊,因為不認識所以沒有壓力,因為不認識所以感動,感謝這些默默付出的人,讓我在隔離期間,感覺有人關心,而不致孤單
Thumbnail
中午吃過午餐,就來面對現實吧!再快篩一次,若還是陽性,明天我也出不去。
Thumbnail
中午吃過午餐,就來面對現實吧!再快篩一次,若還是陽性,明天我也出不去。
Thumbnail
家裡的主臥室有浴厠,可讓我一人一室做居隔,我把電腦、書、酒精、水壺等會用到的東西全搬進房間,也準備了袋子裝個人垃圾和穿過的衣物。不等採檢結果,我先行隔離了。
Thumbnail
家裡的主臥室有浴厠,可讓我一人一室做居隔,我把電腦、書、酒精、水壺等會用到的東西全搬進房間,也準備了袋子裝個人垃圾和穿過的衣物。不等採檢結果,我先行隔離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