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輝龍「重翻照相簿子」攝影巡迴展-下集Our Corners Part. 2 @ 高雄文學館一樓主題展覽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重翻照相簿子》攝影展是表書展是裡。黑白攝影作品掛滿展覽室,卻沒標示題名介紹。想知道更多資訊?請翻閱《重翻照相簿子》陳輝龍,2021,允晨文化。

陳輝龍舉辦攝影巡迴展,高雄的布展場地挑在「高雄文學館」其來有自:陳輝龍於1980年獲得第一部相機,原本立志成為一位攝影師,早在1986年便於臺北爵士藝廊舉辦生平首場攝影展《照相簿子》,然而陳輝龍在1988年出版第一本小說《單人翹翹板》後,截至2020年已出版15本小說,3本散文集,攝影展只辦過兩場、攝影集只出版1冊《照相簿子》,真要拿一個職業身分定義現在的陳輝龍,小說家顯然比攝影師更貼近一般人對職業的概念與認知。雖然陳輝龍至今寫作不輟也持續攝影。雖然陳輝龍自1990年後,不再以底片相機攝影。

展區A,小說家的鏡頭:陳輝龍《重翻照相簿子》下集

raw-image

距離陳輝龍首場攝影展整整35個年頭,《重翻照相簿子》自2021年於臺中、臺南、高雄及臺北4城6展場巡迴展出。除了高雄文學館,其他展場都不大,因此,每個展場布展內容與方式並不相同,完整作品展只在高雄文學館,共展示73件作品,分為上集及下集。

透過館方專訪可知,攝影展之所以名為「重翻」照片簿子,只因事隔35年,歷經時空心境改變,陳輝龍審視1980年至1990年間拍攝的底片,深感挑出來出版攝影集並布展的照片,與1986年當時參展作品差異不大,自認自己想要的構圖與作品給自己的感受多年未變,反而透過審視作品,數位沖印,更看清許多細節,更深層認識自己。

raw-image

另方面,陳輝龍在翻閱第一本攝影集《照相簿子》,並出版第二本攝影集《重翻照相簿子》的過程中,意識到圖片旁附上的文字,深刻影響欣賞者觀賞照片作品的角度。

第一次舉辦攝影展時,照例在圖片旁標示標題、地點、時間,並附上簡短說明。攝影集《照相簿子》文字完全來自攝影展說明。這次《重翻照片簿子》先有攝影集後辦攝影展,攝影集呈現散文、照片相間,文字量大增,陳述看到照片的主觀感受、個人經歷感懷、與他人的書信往返,甚至是他人的評論,不只是攝影作品的創作理念、時地人物介紹。《照相簿子》與《重翻照片簿子》雖然收錄的攝影作品重疊性很高,因為文字量與文字內容完全不同,加上編排差異,成為完全不同的兩本書。

raw-image

攝影展《重翻照片簿子》也完全不同於同名攝影集,現場只展示攝影作品,全無文字解說。陳輝龍希望參觀者透過直觀感受體驗這些作品,諸如構圖、分鏡、人物動態、整體荒繆感,而不是透過年分、地點、時間、解說文字等這些強加的資料、對時空既有成見來理解他的攝影作品。

個人最喜歡小孩子們在河灘上大水管間玩耍的作品。忠實展現發展中國家一切尚待建設,希望、機會、垃圾、汙染並存狂飆的狀態。

raw-image

展場入口左側長桌,置有「照相簿子特別報導」供參觀者取閱,報導中特別提及此次攝影展與高雄有關的作品,分別是1幀高雄與4幀旗津。雖然日期標示「中華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星期五」由右而左且內文直書,乍看有如1980年代單色印刷的報紙版形,但刊頭位置、各版次序及摺疊樣式卻使用了橫書左翻的版式,不知是刻意或是失誤?

桌上除了專刊,還有明信片和留言本。在《重翻照相簿子》攝影展展場中找不到攝影集《重翻照相簿子》,「『眼見為憑』這種話,其實並不怎麼誠實。」,展場只有攝影作品、沒有干擾的補充文字,這是陳輝龍的堅持。

展區B,小說家的文字a room: mega-stories

raw-image

高雄文學館一樓主題展覽室裡隔了一間小房間,門上不明顯地標示《小說家的文字a room: mega-stories》,這是一場由高雄文學館策劃的展中展,展示陳輝龍歷年出版的小說、散文以及手稿。

高雄文學館的策展人蔡宜家很貼心地在這個展區設置讀書角落,放置兩張適合閱讀、舒適的把手椅,椅子旁架設光線柔和的閱讀燈,讓參觀者可以隨意拿取陳輝龍的著作放鬆地閱讀。

raw-image

陳輝龍與高雄的緣分,除了母親是高雄旗津人之外,高雄形象不時出現在陳輝龍的小說裡,如〈再度來到K城〉K城即是高雄,而〈南方旅館〉即指涉高雄某座小賓館。

現在,陳輝龍帶著他的攝影作品「回」到高雄,高雄文學館則依〈南方旅館〉的描繪,配合《目的地南方旅館》書封插畫,回贈陳輝龍一角南方旅館模型。

「有好多年了,我不曾想起過這個叫做『K』的城市。」牆面上引用陳輝龍〈再度來到K城〉的文字。《小說家的文字a room: mega-stories》是K城迎向陳輝龍展開的雙臂。

----------

展區A:《重翻照相簿子Our Corners》
展期|2022.3.2–2022.5.27
地點|高雄文學館一樓主題展覽室
官網|https://www.huilongchen.com/
贊助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高雄文學館、允晨文化
木工製作|木業鋸子Woodsy

展區B:《小說家的文字a room: mega-stories》
企劃執行|高雄文學館蔡宜家
布展協力|陳柯杰、高雄文學館藍念初
手稿提供|陳輝龍
模型製作|陳柯杰
聲音設計|Hsiao-Peng Su
設備協力|巴多池塘唱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ustone獨的沙龍
118會員
216內容數
最近看了哪些戲?參觀了哪些展覽?分享你的想法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攝影,最基本與最主要的用途便是紀錄。 從底片膠卷到現在的感光元件記憶卡,影像讓時光得以被保留。每一張相片都是是一個瞬間,一趟旅程,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拼圖,讓無法從時光洪流中停下的我們得以回望那些或精彩、或銘心、或虛度的時刻。 在人人手機都有數顆鏡頭的世代,記錄這件事情變得簡單,卻逐漸失去深刻...
Thumbnail
攝影,最基本與最主要的用途便是紀錄。 從底片膠卷到現在的感光元件記憶卡,影像讓時光得以被保留。每一張相片都是是一個瞬間,一趟旅程,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拼圖,讓無法從時光洪流中停下的我們得以回望那些或精彩、或銘心、或虛度的時刻。 在人人手機都有數顆鏡頭的世代,記錄這件事情變得簡單,卻逐漸失去深刻...
Thumbnail
今天我們應煥文導演邀請參加紀錄片《廢墟裡的星光》特映會 煥文導演是認識多年的朋友, 也曾與他有些電影相關業務上的合作, 在相處上他總是給人親切溫暖的印象, 而這樣的特質也顯露在影片的風格中, 讓作品在冷靜的敘事中保有人文關懷。 「千越大樓」對我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 陌生的是我早就已經忘了過去何時
Thumbnail
今天我們應煥文導演邀請參加紀錄片《廢墟裡的星光》特映會 煥文導演是認識多年的朋友, 也曾與他有些電影相關業務上的合作, 在相處上他總是給人親切溫暖的印象, 而這樣的特質也顯露在影片的風格中, 讓作品在冷靜的敘事中保有人文關懷。 「千越大樓」對我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 陌生的是我早就已經忘了過去何時
Thumbnail
撰寫/圖片:賴芊芝   最一開始對書籍作為載體有興趣的何予,在最後的展現也是以「書」的樣態呈現,朱韻蓉以內省為脈絡,每幅作品都有著象徵過去的「黑白」版畫,以及表示現在與外來的「彩色」攝影作品,在版畫中可以看見空隙,而那便是記憶中的碎片性,在我的解讀中,亦會覺得他與記憶本身的距離感有關,唯有我們與過
Thumbnail
撰寫/圖片:賴芊芝   最一開始對書籍作為載體有興趣的何予,在最後的展現也是以「書」的樣態呈現,朱韻蓉以內省為脈絡,每幅作品都有著象徵過去的「黑白」版畫,以及表示現在與外來的「彩色」攝影作品,在版畫中可以看見空隙,而那便是記憶中的碎片性,在我的解讀中,亦會覺得他與記憶本身的距離感有關,唯有我們與過
Thumbnail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很有電影感,也頗具實驗性質的展覽! 進入展場彷彿遁入陰暗的奇幻異世界,隨著宛如咒文般的聲響在耳邊流動,不由自主地注視,卻也感覺有人抓著髮根拉扯般地緊繃…深深吸引,又想逃離的矛盾,很獨特的觀展經驗。 官網介紹如下: 「張徐展近期的創作,著重探索臺灣文化的在地性如何與國際文化的
Thumbnail
【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 很有電影感,也頗具實驗性質的展覽! 進入展場彷彿遁入陰暗的奇幻異世界,隨著宛如咒文般的聲響在耳邊流動,不由自主地注視,卻也感覺有人抓著髮根拉扯般地緊繃…深深吸引,又想逃離的矛盾,很獨特的觀展經驗。 官網介紹如下: 「張徐展近期的創作,著重探索臺灣文化的在地性如何與國際文化的
Thumbnail
【小中現大:蕭麗虹的臺灣當代藝術收藏】 臺灣當代藝術的重要推手蕭麗虹,2021年捐贈台北市立美術館其生前近四十年(1976-2014)的持續收藏、出自於26位臺灣當代藝術家的創作作品共43件。 另外,也實際一個人走進王德瑜的「No.80-1」的大型作品裡面待了3分鐘,蠻特殊的藝術體驗。 #小中現大
Thumbnail
【小中現大:蕭麗虹的臺灣當代藝術收藏】 臺灣當代藝術的重要推手蕭麗虹,2021年捐贈台北市立美術館其生前近四十年(1976-2014)的持續收藏、出自於26位臺灣當代藝術家的創作作品共43件。 另外,也實際一個人走進王德瑜的「No.80-1」的大型作品裡面待了3分鐘,蠻特殊的藝術體驗。 #小中現大
Thumbnail
展期|2022.3.2–2022.5.27 地點|高雄文學館一樓主題展覽室 官網|https://www.huilongchen.com/
Thumbnail
展期|2022.3.2–2022.5.27 地點|高雄文學館一樓主題展覽室 官網|https://www.huilongchen.com/
Thumbnail
看著展覽場所的各個作品,每個無不敘說著精采的故事,每個作品的展現都是創作者在心中咀嚼發酵後呈現出來的敘說。
Thumbnail
看著展覽場所的各個作品,每個無不敘說著精采的故事,每個作品的展現都是創作者在心中咀嚼發酵後呈現出來的敘說。
Thumbnail
更專注在自身創作之後,這兩位土生土長、很草根的在地藝術家,竟也代表了臺灣,讓作品出征國際。2016年,洪政任、楊順發,同陳伯義與姚瑞中,四人獲邀至巴黎當代攝影博物館───歐洲攝影之家(Maison Européenne dé la Photographie)參展,展覽為《傾圮的明日》,呈現關於臺灣政
Thumbnail
更專注在自身創作之後,這兩位土生土長、很草根的在地藝術家,竟也代表了臺灣,讓作品出征國際。2016年,洪政任、楊順發,同陳伯義與姚瑞中,四人獲邀至巴黎當代攝影博物館───歐洲攝影之家(Maison Européenne dé la Photographie)參展,展覽為《傾圮的明日》,呈現關於臺灣政
Thumbnail
武俠是這樣子的了,可以站在高處俯瞰人類生存全景觀,也能夠深入最低點透視,描述被漠視者的慘烈處境。《劍如時光》寫女性、老人與同志,寫所謂的怪物,裡頭都是我柔軟的動情,縱然開卷就是灰暗無望的盡頭。
Thumbnail
武俠是這樣子的了,可以站在高處俯瞰人類生存全景觀,也能夠深入最低點透視,描述被漠視者的慘烈處境。《劍如時光》寫女性、老人與同志,寫所謂的怪物,裡頭都是我柔軟的動情,縱然開卷就是灰暗無望的盡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