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蜜糖 一半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齣劇 最近有追了幾集
主要有興趣的是裡面男女主角的工作行業:投行
講述了看事情的觀點 觀察力 隱藏在事物表面下的真正原因
譬如說:
1.一開始的收受股權 一方再拉抬股價 吸收籌碼 眼看快要買到足夠的%數 進到董事會 沒想到對方開記者會 宣布發行股票 稀釋掉對方的%數
這幾個也有一些實例 :
譬如說早期的臉書 也是用發行股票的方式 稀釋持有者的股票%數 讓對方喪失主要權利
或是說近期馬斯克收購推特 這也是非常有趣的案例
推特在馬斯克提出收購邀約的隔日,就立刻推出了毒藥丸計畫,一旦馬斯克獲得15%以上的股份,其餘股東就可以用折扣價購入推特股份,進而拉高馬斯克惡意收購的成本。
收購協議時曾制定條款,若停止收購可以付「反向分手費」10億美元,然而有律師指出,推特近日市值蒸發逾90億元,因此馬斯克如果停止收購,除了合約上的10億元,推特還可以興訴指控他對推特造成傷害,再向他要求幾10億元的賠償金,損失恐高達數十億美元。
到底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 目的是什麼?
這對於投行的分析師而言 是很有趣的挑戰
如何提供給客戶最大利益 用怎樣的方式去做?

2.管理者的誠信
關於公司的管理者 很多會立假公司 虛灌財務報表 互相子公司交易創造熱絡
所以由財務報表上來看一家公司好壞 很難看出 很多會到海外設立 然後把主要公司掏空 目前用股權的方式 對於目前收受股東會紀念品的方式 其實可能會被有心人士操弄 把你的股權收受過去 結果選了不好的代表 公司經營不善
小小投資人還是要多多留意 公司管理者的誠信問題
另外財務不透明的KY 系列的公司 也要多多留意
像劇中的一家藥業公司 也是一樣 所以男女主角 就要想辦法找到人證 物證 來證明管理者的貪污行為 然後想辦法把管理者拉下來替換掉
3.觀察力
股票投資有趣味的就是觀察了
像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 紀錄了上萬種觀察的物種
劇中 女主角 關於 書店的觀察 (進入投行的面試題目)
免費的書店 一天兩百位限額 絕佳的位置
有售書的項目 獲利的來源 免費的目的 ?
投行 或許也像是偵探 或是推理
常常會有客戶問我 為什麼大漲 ? 為什麼大跌 ?
譬如說:最近 群創 減資 為什麼大跌? 為什麼鴻海相關投資公司都退出董事會 都用自然人來擔任 ? 裡面就可能有很多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出現 ?
有時候 答案只是為了配合結果的演出 也不適真正的原因
或者也可以說 跟這宇宙一樣 有太多交錯難解的關聯 所以無法知道真正的原因
譬如說 業績公布大好 為什麼股價下跌?
為什麼一大堆利空因素 股價還是頻頻上漲 ?
所以像是量子理論的 不確定性
總是無法知道其對稱 其實也是不對稱
吾人所見非萬物之真面目 儘其表象
在微觀的尺度下 人眼所見都是假象
量子力學 測不準原理
開放的心胸看待各種事物
跟大家共勉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42內容數
茫茫大海內 找尋可以選股的標的 可長期持有的好公司 建立選股名單 建立良好的資金配置 達到超越定存 超越通貨膨脹 不追求高報酬 用複利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 安心存股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幼幼股市班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會去借這一本書回來 主要是看YT影片看到馬斯克說影響大最大的一本書是:銀河系大定位(結果我找錯!) 但是銀河系大定位 真的好看~ ========================== 馬斯克推薦書目: ==================== ====================== 塑化
1.調高目標 許多人驚奇地發現,他們之所以達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標,是因為他們的主要目標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動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標不能激發你的想像力,目標的實現就會遙遙無期。因此,真正能激勵你奮發向上的是,確立一個既宏偉又具體的遠大目標。 方法:把時間表拉長 例如我目前 43歲
在心理學,態度指的是個體對於人、事、物作出某種反應的意願;該意願通常表現在認知、情感及行為之上。 態度之範例有偏見、同情心、反感及自尊。人們可以藉由態度評估事物,也得以藉之辨別個體以適應社會 儀表、相貌的定勢效應主要表現為刻板效應和暈輪效應。 投資裡面也需要拋開很多舊的觀念 *如何避免舊想法
1.要成為自學的專家 (建立課表的方式) 2.不屈不饒 全神貫注 慎重練習 3.和高超的對手較勁 (在股市裡面要找到模仿的對象 或是值得學習的人) 我看了好幾個覺得裡面只有華倫存股 比較類似我想要的做法 股票放十年之後 成本降低 趨近於0 譬如說: 10元買進 每年配1元 類似用這樣的概念
這真的非常的難 我只能想到一些配套措施 一.都是用閒錢投資 : 就是股市內投入的金額 都是不會動用到的 然後非借貸款 這樣才有可能真的不賣出 如果是借款的 必定會遇到償債壓力 然後必須要賣出 所以第一守則 就是不用槓桿 都是自有資金 然後要確切知道自己的金流狀況 譬如說:
今天是居家上班第五天 開始慢慢熟悉跟習慣 今天早上送哥哥去上學後 騎摩托車到文心森林公園 準備開始跑步 今天忘記帶運動手環 明天周五要記得帶 計畫跑遍住家附近的公園 之前跑了永春東三路河岸邊 不是很喜歡 地面起伏不平 有多個紅綠燈 發現我喜歡跑平面的 繞圈的 沒有紅綠燈 上班的工作表:
會去借這一本書回來 主要是看YT影片看到馬斯克說影響大最大的一本書是:銀河系大定位(結果我找錯!) 但是銀河系大定位 真的好看~ ========================== 馬斯克推薦書目: ==================== ====================== 塑化
1.調高目標 許多人驚奇地發現,他們之所以達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標,是因為他們的主要目標太小、而且太模糊不清,使自己失去動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標不能激發你的想像力,目標的實現就會遙遙無期。因此,真正能激勵你奮發向上的是,確立一個既宏偉又具體的遠大目標。 方法:把時間表拉長 例如我目前 43歲
在心理學,態度指的是個體對於人、事、物作出某種反應的意願;該意願通常表現在認知、情感及行為之上。 態度之範例有偏見、同情心、反感及自尊。人們可以藉由態度評估事物,也得以藉之辨別個體以適應社會 儀表、相貌的定勢效應主要表現為刻板效應和暈輪效應。 投資裡面也需要拋開很多舊的觀念 *如何避免舊想法
1.要成為自學的專家 (建立課表的方式) 2.不屈不饒 全神貫注 慎重練習 3.和高超的對手較勁 (在股市裡面要找到模仿的對象 或是值得學習的人) 我看了好幾個覺得裡面只有華倫存股 比較類似我想要的做法 股票放十年之後 成本降低 趨近於0 譬如說: 10元買進 每年配1元 類似用這樣的概念
這真的非常的難 我只能想到一些配套措施 一.都是用閒錢投資 : 就是股市內投入的金額 都是不會動用到的 然後非借貸款 這樣才有可能真的不賣出 如果是借款的 必定會遇到償債壓力 然後必須要賣出 所以第一守則 就是不用槓桿 都是自有資金 然後要確切知道自己的金流狀況 譬如說:
今天是居家上班第五天 開始慢慢熟悉跟習慣 今天早上送哥哥去上學後 騎摩托車到文心森林公園 準備開始跑步 今天忘記帶運動手環 明天周五要記得帶 計畫跑遍住家附近的公園 之前跑了永春東三路河岸邊 不是很喜歡 地面起伏不平 有多個紅綠燈 發現我喜歡跑平面的 繞圈的 沒有紅綠燈 上班的工作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筆記整理並摘錄自 Gooaye 股癌 EP477 | 👽,時間是 01 分 30 秒到 22 分 56 秒。文字產自 AI 與我本人的少量編修,內容相關的權利完全為癌大所有,如果癌大有提出下架的需求就會立刻下架。
投資與投機,可能只有一線之隔,你能掌握到未來的資訊,所作的決定,這樣個叫投資,例如TSMC、家登、牧德、鈦昇,你不能掌握未來的資訊,只是一個做夢題材,那個叫做投機。所以同樣的公司,同樣是未發生的事,對某些人來是說是投資,對某些人來說叫投機,差別就在資訊的掌握多寡和資訊的判定而已,判斷正確的就叫先知先
Thumbnail
買進個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譬如:看好它的營收成長、看好它資本支出可以帶來營收增加,看好它逐年EPS的穩定成長,看好短線的獲利爆發......等等。不論是甚麼,如果你買進一檔個股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那已經做對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記得這個原因,然後在它消失的時候處分就這檔個股。
巴菲特的看見價值一書裡面說 ”股票其實就是公司一小部分的股權” 這句話其實很簡單,就是告訴我們投資的定義,買賣股票就是買入一家公司的一小部分的股權,你就擁有了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   因為你有了這家公司的部分股權所以你可以參與它的盈餘分配,它賺錢你也跟著賺錢。所以如果這家公司一直在賺錢的話,那你
Thumbnail
投行,無數懷揣著財富夢想的人們追逐成功。然而,在追逐成功的路上,許多人卻迷失了方向,陷入了一系列的迷思,這些迷思,像是一座座看不見的障礙,阻礙著人們的成長和進步。唯有認清迷思,才能撥開雲霧,看清前路。 這篇文章將帶領大家深入投行江湖,探尋那些不為人知的迷思,並為大家提供擺脫迷思、走向清醒的指引。
Thumbnail
賣出股票時的各種原因,如鄰居買進、沒錢吃飯、賺到滿足點等,但我們應該思考買進的理由是否消失,若未消失,則沒有賣出理由,若無法獲利則需檢討操作。
這篇我會把我所認為的動能交易跟你說,我認為,所為的動能,不過就是聰明錢的流向,你可以視為跟籌碼面一樣,只是散戶能用的籌碼面工具不多,也不準,因為一般能用到的籌碼追蹤,只有證交所公佈的盤後三大法人買賣金額而已,沒有辦法考慮到這些法人是否有用期權、權證等商品去做方向的避險,比如說,大戶(包含三大法人)看
我想看清市場趨勢, 是為了選擇適合團隊的投資組合, 建立屬於團隊核心資產。   我想聽懂客戶需求, 是為了精準設計有用的服務提案, 控制風險有能達成任務。   當你自以為聰明得意時,事實上最容易誤判, 只有你不要成為團隊裡最聰明的人, 並與比自己聰明的人進行聊天, 且向他們學習
Thumbnail
投資股票時,內心是否該買進股票?追高是否明智?面對股價下跌時該如何應對?個人經驗與眾人智慧對投資的影響,對股票投資者內心的掙扎。
Thumbnail
抄底特斯拉後,股價微幅反彈後快速下跌,盤整一週後才出現預期的強勢反彈。讓我們延續上一講,繼續觀察看風險交換實例中, 抄底特斯拉後的風險變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個筆記整理並摘錄自 Gooaye 股癌 EP477 | 👽,時間是 01 分 30 秒到 22 分 56 秒。文字產自 AI 與我本人的少量編修,內容相關的權利完全為癌大所有,如果癌大有提出下架的需求就會立刻下架。
投資與投機,可能只有一線之隔,你能掌握到未來的資訊,所作的決定,這樣個叫投資,例如TSMC、家登、牧德、鈦昇,你不能掌握未來的資訊,只是一個做夢題材,那個叫做投機。所以同樣的公司,同樣是未發生的事,對某些人來是說是投資,對某些人來說叫投機,差別就在資訊的掌握多寡和資訊的判定而已,判斷正確的就叫先知先
Thumbnail
買進個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譬如:看好它的營收成長、看好它資本支出可以帶來營收增加,看好它逐年EPS的穩定成長,看好短線的獲利爆發......等等。不論是甚麼,如果你買進一檔個股有一個明確的原因,那已經做對一半了,剩下的一半就是記得這個原因,然後在它消失的時候處分就這檔個股。
巴菲特的看見價值一書裡面說 ”股票其實就是公司一小部分的股權” 這句話其實很簡單,就是告訴我們投資的定義,買賣股票就是買入一家公司的一小部分的股權,你就擁有了這家公司的一小部分。   因為你有了這家公司的部分股權所以你可以參與它的盈餘分配,它賺錢你也跟著賺錢。所以如果這家公司一直在賺錢的話,那你
Thumbnail
投行,無數懷揣著財富夢想的人們追逐成功。然而,在追逐成功的路上,許多人卻迷失了方向,陷入了一系列的迷思,這些迷思,像是一座座看不見的障礙,阻礙著人們的成長和進步。唯有認清迷思,才能撥開雲霧,看清前路。 這篇文章將帶領大家深入投行江湖,探尋那些不為人知的迷思,並為大家提供擺脫迷思、走向清醒的指引。
Thumbnail
賣出股票時的各種原因,如鄰居買進、沒錢吃飯、賺到滿足點等,但我們應該思考買進的理由是否消失,若未消失,則沒有賣出理由,若無法獲利則需檢討操作。
這篇我會把我所認為的動能交易跟你說,我認為,所為的動能,不過就是聰明錢的流向,你可以視為跟籌碼面一樣,只是散戶能用的籌碼面工具不多,也不準,因為一般能用到的籌碼追蹤,只有證交所公佈的盤後三大法人買賣金額而已,沒有辦法考慮到這些法人是否有用期權、權證等商品去做方向的避險,比如說,大戶(包含三大法人)看
我想看清市場趨勢, 是為了選擇適合團隊的投資組合, 建立屬於團隊核心資產。   我想聽懂客戶需求, 是為了精準設計有用的服務提案, 控制風險有能達成任務。   當你自以為聰明得意時,事實上最容易誤判, 只有你不要成為團隊裡最聰明的人, 並與比自己聰明的人進行聊天, 且向他們學習
Thumbnail
投資股票時,內心是否該買進股票?追高是否明智?面對股價下跌時該如何應對?個人經驗與眾人智慧對投資的影響,對股票投資者內心的掙扎。
Thumbnail
抄底特斯拉後,股價微幅反彈後快速下跌,盤整一週後才出現預期的強勢反彈。讓我們延續上一講,繼續觀察看風險交換實例中, 抄底特斯拉後的風險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