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疫教戰守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在4月底時確診,歷經了10+7的居家照護與自主健康管理,現已康復。現今周邊有愈來愈多朋友確診,看到快篩試劑出現兩條線時,難免驚慌,甚至茫茫然不知所措。這篇文章整理了自身及朋友染疫經驗與專家建議,提供給大家未染疫/染疫時/染疫後的因應方法及步驟,希望大家心安,平安。

未染疫的準備

1.先規劃好如果自己或家人確診了,該如何進行居隔。有以下幾種方式:

A.家中一人確診,那就要一人一室,最好有獨立的浴厠。若沒有也沒關係,但使用上要有順序和方法(於下方染疫居隔時說明)

B.全家染疫,那就不用一人一室了,可以一起生活,但留意確診時間的不同。

C.家中部分人確診,若沒那麼多房間可做到一人一室,確診者可住防疫旅館。

2.備好解熱止痛藥(乙酼胺酚)、止鼻水藥(抗組織胺)、止咳化痰藥、

腸胃藥、電解質補充劑、維生素B/C、體溫計、血氧計、快篩試劑等藥品和醫材。藥品不用一定要買什麼牌子,只要成分相同的即可。

3.先查詢好居家附近有提供視訊診療的西醫及中醫診所(健康益友和健保快益通app都可查),到時若真的無法外出看診時,可以加以利用。

染疫的因應

1.快篩兩條線時怎麼辦

A.如果你是3天居家隔離/4天自主防疫/7天居家檢疫期間,快篩驗出陽性,可直接以試訊方式,經醫事人員確認,就算是確診,不用再去排PCR。

B.非A項快篩陽性者,可進一步做PCR確認是否染疫,PCR可至

a.預約社區篩檢站(現在很難排,通常1-2天才排得到)

b.預約有加入PCR篩檢的診所

c.上述的a和b因確診人數多,都不好預約,如果你不需要確診通知書請假或請領保險,家人也無需居隔書的話,也可以不用去醫療院所做PCR,醫院真的忙翻了。

為了解決快篩試劑偽陽性的問題,台大急診醫療教授李建璋建議,可再快篩一次,只要二次使用的都是品質保證的快篩,例如國際大廠亞培和羅氏重複篩查一次,兩次都陽性則偽陽性的機率就小於5%,這不比PCR差。

2.確診後開始進行居隔,不要等PCR結果出來,那就慢了。居隔要準備的東西

A.居隔7-10天的換洗衣物

B.酒精

C.垃圾袋(裝個人廢棄垃圾)

D.個人用餐具或免洗碗筷

E.裝個人換洗下來的衣物的大袋子(不要跟健康家人衣物一起洗)

F.緩解症狀的藥品,溫度計,血氧機

G.個人打發時間或娛樂的用品

3.告知確診前3天曾接觸過的人,請他們做好自主健康管理,不要不敢講,現在確診是很正常事。有做PCR的話,記得將你的確診資料上傳台灣社交距離app,讓更多曾和你接觸的人提高警覺。

4.根據染疫經驗,前面3-5天症狀會比較明顯或接續出現,多數是喉嚨痛/低燒/咳嗽/流鼻水/痰多/疲憊感/肌肉酸痛,這是病程,不要一直想著怎麼症狀還沒好,一定要有時間讓身體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要做的就是多喝水,持續補充維他命B和C,多休息。但要注意身體狀況,如果出現喘、呼吸困難、持續胸痛、胸悶、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或指甲床發青等症狀,可撥打119、衛生局/1922或由家人直接送至急診。

5.若三餐是由家人照料,使用完的餐具,家人可戴手套拿取並清洗,不要跟健康家人的餐具混在一起。

6.若無法做到有獨立的浴厠,需與家人共用,上完厠所要蓋上馬桶蓋再沖水,避免病毒散布在空氣中,再使用酒精擦拭馬桶蓋。洗澡的話,沒確診的先洗,再換確診者,然後再消毒。

7.居隔久了,心情難免阿雜鬱悶,跟家人和朋友聊聊天,或跟同樣確診的親友交換一下心得,彼此鼓勵。(請大家也要多多關心確診的朋友家人)

8.居隔時間滿了,還要再做一次快篩,陰性了再出關比較妥當。我當時是10+7,第7天和第9天做快篩時都還是陰性,第10天才轉陰,現在只要居隔7天,所以請大家還是篩一下比較保險。

9.居隔後還有7天的自主健康管理,也不要趴趴走,到人多的地方,或急著找親友聚會聚餐,你還在觀察期,乖一點。

10.出關後垃圾及個人衣物/床單,被子,要多放兩天再丟或清洗,免得沒死的病毒出來造次。

11.居隔房間內的物品,桌面,地板,全數用稀釋的漂白水擦拭過,浴厠也要清洗一遍。

染疫後的照護

1.雖然身體復原了,但可能還留有一些症狀尾巴,我是還有輕微的咳嗽,就找了中醫師繼續調養身體。

2.剛復原可能會覺得體虛,但不要急著補身體,吃什麼十全大補,身體會承受不住,可問問中醫師,或從平補開始,吃些四神湯或雞精。

3.居隔了這麼多天,要慢慢讓體力恢復,開始運動,一開始不要太勉強,循序漸進。

4.找個時間去接觸大自然,散散心。這一趟確診康復之路不輕鬆,要慰勞一下自己。

5.自始至終都要有顆感恩的心,感恩關心照顧我們的親友,感恩確診讓我更有免疫力,感恩確診讓我們幫大家逐起免疫屏障,讓台灣可以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10會員
97內容數
20多年媒體經驗,這裡將分享: 1.愛說話聊健康 (健康及公衛知識的日常應用) 2.主婦理財筆記(家中的財務大臣要知道的理財之道) 3.採訪寫作那些事(有我20多年來媒體工作經驗和採訪寫作技巧分享) 4.我的Podcast節目內容 5.小書房(好書推薦) 6.日常小宇宙(生活體驗,心得分享)
創齡生活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許多女性一輩子的付出在婚姻關係結束或配偶過世後可能一無所有。女性應重視經濟獨立,擁有自己的資產、瞭解家庭財務、規劃退休金與保險,確保自身權益與老後生活。
2025/04/28
許多女性一輩子的付出在婚姻關係結束或配偶過世後可能一無所有。女性應重視經濟獨立,擁有自己的資產、瞭解家庭財務、規劃退休金與保險,確保自身權益與老後生活。
2025/04/25
前一陣子和好姐妹們聚會,我們大部分都是曾為了陪伴孩子離開職場的媽媽,有的人等孩子上國中後回到職場,有的則繼續照顧家人。 有姐妹說,原本以爲孩子成年後,50+了就可以輕鬆許多,日子也不用再像打仗ㄧ樣,卻常在不知不覺中,又被各種壓力推著走。工作壓力、要照顧年邁父母、操心孩子的工作、身體荷爾蒙變化導致睡
Thumbnail
2025/04/25
前一陣子和好姐妹們聚會,我們大部分都是曾為了陪伴孩子離開職場的媽媽,有的人等孩子上國中後回到職場,有的則繼續照顧家人。 有姐妹說,原本以爲孩子成年後,50+了就可以輕鬆許多,日子也不用再像打仗ㄧ樣,卻常在不知不覺中,又被各種壓力推著走。工作壓力、要照顧年邁父母、操心孩子的工作、身體荷爾蒙變化導致睡
Thumbnail
2025/04/22
「健康」是人生首要任務,但健康的維持並非單純「外包」給專業人士就能達成,而是需要個人每日持續的投入與行動。透過穩定的日常小習慣,如多喝水、多運動、早睡等,逐步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5/04/22
「健康」是人生首要任務,但健康的維持並非單純「外包」給專業人士就能達成,而是需要個人每日持續的投入與行動。透過穩定的日常小習慣,如多喝水、多運動、早睡等,逐步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快篩陽該怎麼辦?自主疫調系統是甚麼?怎麼拿到電子居家隔離書和確診證明?清冠一號有用嗎? 文長,但希望記錄下來,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
Thumbnail
快篩陽該怎麼辦?自主疫調系統是甚麼?怎麼拿到電子居家隔離書和確診證明?清冠一號有用嗎? 文長,但希望記錄下來,希望可以幫助更多人!
Thumbnail
文/健康遠見編輯部 自今年1月以來,本土疫情已破百萬例,為緩解急診醫療量能、加速確診者領藥速度。指揮中心今(25)日宣布,自明(26)日起全民適用經醫師診斷「快篩陽性即確診」措施,屆時民眾持快篩陽證明就可先診斷、確診並領藥。指揮中心並同時公布5大注意事項,籲請民眾配合。
Thumbnail
文/健康遠見編輯部 自今年1月以來,本土疫情已破百萬例,為緩解急診醫療量能、加速確診者領藥速度。指揮中心今(25)日宣布,自明(26)日起全民適用經醫師診斷「快篩陽性即確診」措施,屆時民眾持快篩陽證明就可先診斷、確診並領藥。指揮中心並同時公布5大注意事項,籲請民眾配合。
Thumbnail
透過自身經歷的流程,純屬紀錄過程提供有需要的人參考,希望能讓確診的人能清楚下一步,不至於感到太慌張。願看到文章的你可以用不到這些流程,祈禱疫情早些趨緩,平安健康。
Thumbnail
透過自身經歷的流程,純屬紀錄過程提供有需要的人參考,希望能讓確診的人能清楚下一步,不至於感到太慌張。願看到文章的你可以用不到這些流程,祈禱疫情早些趨緩,平安健康。
Thumbnail
月初信誓旦旦要持續寫作跟準備Podcast,結果一染疫全部都停擺了... 說在前頭,建議大家仍然要謹慎防疫,能不要得到最好,不要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輕症、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就輕忽,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那個轉中重症的人。
Thumbnail
月初信誓旦旦要持續寫作跟準備Podcast,結果一染疫全部都停擺了... 說在前頭,建議大家仍然要謹慎防疫,能不要得到最好,不要覺得大多數人都是輕症、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就輕忽,很難保證自己不是那個轉中重症的人。
Thumbnail
自己一直以來是屬於所謂「共存派」,但因為家人中還是有些身體狀況可能在得了新冠肺炎的狀況下會有比較嚴重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所以自己還是非常警慎小心,不希望影響到家人! 終於,在這波大爆發的前期,五月初,我也中獎了!
Thumbnail
自己一直以來是屬於所謂「共存派」,但因為家人中還是有些身體狀況可能在得了新冠肺炎的狀況下會有比較嚴重反應的高危險族群,所以自己還是非常警慎小心,不希望影響到家人! 終於,在這波大爆發的前期,五月初,我也中獎了!
Thumbnail
有時候,真想嘲笑自己一番,骨子裡似乎沒有「危機意識」這件事。 只是我以為,直到看見二條線。
Thumbnail
有時候,真想嘲笑自己一番,骨子裡似乎沒有「危機意識」這件事。 只是我以為,直到看見二條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