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己成為「餘數」:女性的經濟自主與財務安全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健康x財富雙軌人生系列7

我婆婆常抱怨,公公生前分財產時只分給兒子,一毛錢都沒留給她。

她說年輕時省吃儉用,跟著公公吃苦努力打拼,做生意的收入也都交給丈夫保管,從沒想過自己要留什麼私房錢。

她以為,一起過生活、共度風雨,自然就有彼此的信任與照顧。男人是家裡的天,自己就甘願當那塊無聲的地。

但先生最後做的決定,卻狠狠打碎她的信念。她沒有被放進他的「家產規劃」裡,一毛錢都沒留給她。

我以為婆婆的故事是特例。直到最近聽作家黃大米分享,才發現原來這樣的情節,似乎是上一代女人的共同宿命。

黃大米的父親病危時,要大兒子去把銀行裡的一百萬領出來,說是要「給他的」。大米的媽媽氣憤地質問丈夫:我跟你過一輩子,你居然沒留半毛錢給我?你有想過,我之後的日子怎麼過嗎?

聽到這裡,我心頭一震。

原來,許多女人一輩子的付出與奉獻,到了最後卻變成了別人財產表上的「空白欄」。

過去的女人,也許不懂如何談錢,也不好意思替自己爭權益。


表面經濟自主,真的保障了自己嗎?


近年來,台灣女性在經濟自主方面看似已有顯著進展。

根據富達國際調查,有 72% 的台灣女性認為自己已經經濟獨立,約 59% 女性積極管理個人財務,是亞太地區中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

許多現代家庭即便太太沒有工作,也有先生也會將收入交由太太管理,讓她負責掌控家庭開支。

這些數字看似樂觀,卻也隱藏著幾個現實問題:

  • 錢誰在管?資產登記在誰名下?

管帳不代表擁有,若房產、投資、退休金都登記在配偶名下,法律保障仍然薄弱。

  • 真的了解家庭財務全貌嗎?

雖然近六成女性積極管理財務,但僅 33% 對達成財務目標有信心,僅 36% 認為自己的退休金足夠支應退休生活。這代表,多數女性對長期財務規劃仍然缺乏安全感。

  • 當婚姻變數出現時,妳有底氣嗎?

一旦遇到離婚、配偶過世或資產重分配等情況,沒有實質資產與規劃的女性,往往只能「看他要不要給」。


愛與保障,都不能少


過去的女人把一生寄託在婚姻裡,認為「只要好好經營家庭,就值得被照顧」。

但現實不會因為妳的付出而自動給予保障,沒有名字的財產、沒有參與的決策,最終都可能讓妳成為餘生裡的「餘數」。

所以,經濟獨立不只是有「管帳」的權利,而是:

  • 擁有自己名下的資產(房產、存款、投資)
  • 了解家庭財務全貌,參與重要財務決策
  • 規劃自己的退休金與保險,確保老後生活無虞
  • 保留經濟自主的能力,即使沒有婚姻,也能過得安穩


經濟的底氣,是生活也是心理健康的支柱


有研究指出,長期缺乏財務自主與掌控感的女性,焦慮與壓力指數更高,也更容易忽略自己的健康需求。

當女人擁有選擇的權利與資源,就能在生活中更有自信、更安心地為自己做決定。

身為女人的我們,不要再成為他人決定的餘數,也不讓自己的身心健康,成為家庭結構下的犧牲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齡生活筆記
20會員
117內容數
在媒體圈打滾二十多年,耕耘投資理財及健康醫療領域。不滾了!50+後成為創齡實習生,學習和探索自己人生下半場,實踐創齡生活,製播《創齡生活筆記》Podcast節目,也成為一名退休理財顧問。
創齡生活筆記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前一陣子和好姐妹們聚會,我們大部分都是曾為了陪伴孩子離開職場的媽媽,有的人等孩子上國中後回到職場,有的則繼續照顧家人。 有姐妹說,原本以爲孩子成年後,50+了就可以輕鬆許多,日子也不用再像打仗ㄧ樣,卻常在不知不覺中,又被各種壓力推著走。工作壓力、要照顧年邁父母、操心孩子的工作、身體荷爾蒙變化導致睡
Thumbnail
2025/04/25
前一陣子和好姐妹們聚會,我們大部分都是曾為了陪伴孩子離開職場的媽媽,有的人等孩子上國中後回到職場,有的則繼續照顧家人。 有姐妹說,原本以爲孩子成年後,50+了就可以輕鬆許多,日子也不用再像打仗ㄧ樣,卻常在不知不覺中,又被各種壓力推著走。工作壓力、要照顧年邁父母、操心孩子的工作、身體荷爾蒙變化導致睡
Thumbnail
2025/04/22
「健康」是人生首要任務,但健康的維持並非單純「外包」給專業人士就能達成,而是需要個人每日持續的投入與行動。透過穩定的日常小習慣,如多喝水、多運動、早睡等,逐步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5/04/22
「健康」是人生首要任務,但健康的維持並非單純「外包」給專業人士就能達成,而是需要個人每日持續的投入與行動。透過穩定的日常小習慣,如多喝水、多運動、早睡等,逐步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Thumbnail
2025/04/21
臺灣醫療支出增長速度遠高於CPI,形成「醫療通膨」;此外,因身體機能退化,產生「身體通膨」,導致未來醫療費用增加。文章提出對抗雙重通膨的三個方法:預留健康現金流、投資身體的抗通膨力及提升健康素養與風險判斷力,強調健康的重要性。
2025/04/21
臺灣醫療支出增長速度遠高於CPI,形成「醫療通膨」;此外,因身體機能退化,產生「身體通膨」,導致未來醫療費用增加。文章提出對抗雙重通膨的三個方法:預留健康現金流、投資身體的抗通膨力及提升健康素養與風險判斷力,強調健康的重要性。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女人無論是否結婚,是否有小孩,都不應放棄工作,無論是何人要求不要上班在家照顧小孩,都不應妥協。不上全職至少也應有兼職。不要說什麼沒有選擇,選擇權永遠在自己手中。
Thumbnail
女人無論是否結婚,是否有小孩,都不應放棄工作,無論是何人要求不要上班在家照顧小孩,都不應妥協。不上全職至少也應有兼職。不要說什麼沒有選擇,選擇權永遠在自己手中。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最近看完這本「媽媽的自由:給那些隱沒在女兒、妻子、媳婦、母親角色後的自己」(羽茜),趁仍記憶猶新時來分享一下。 作者在前言提到,「女人身上有太多角色期待的包袱了…….比方說她會是爸爸的前世情人、媽媽的終身好友、比起兒子會更掛念著自己的家庭,更樂意、也更無私的為家人付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有
Thumbnail
母親一生勤儉,辛苦存錢,在雙北存了三間房,但因為將女兒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母女關係中寫下了悲劇。文章探討了母親對兒女的不公平分配,以及房產如何成為家庭關係的藩籬。
Thumbnail
母親一生勤儉,辛苦存錢,在雙北存了三間房,但因為將女兒們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母女關係中寫下了悲劇。文章探討了母親對兒女的不公平分配,以及房產如何成為家庭關係的藩籬。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許多女性面對結婚以後的角色轉變,以及在家庭中忍耐與付出的境況。同時也提醒男性在家庭中應該更多照顧自己的妻子。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當一位母親在自己熱愛的事情上,學習也好,發光發熱也好,讓小孩看到,並自己去思考這究竟是不是他們要的,這才是渲染力。至少,到了老年,我不希望成為對著子女訴苦:「都是因為你們,我放棄了我自己的人生。」這樣的女人。
Thumbnail
本書作者寫下提出媳婦辭職信後,所發生的事和做的決定,以過來人的經驗,給被綑綁於媳婦、妻子、母親角色裡的女性們一些建言。
Thumbnail
本書作者寫下提出媳婦辭職信後,所發生的事和做的決定,以過來人的經驗,給被綑綁於媳婦、妻子、母親角色裡的女性們一些建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