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生活|瘟疫蔓延後,這座城市聚集八萬人同享晚餐

2022/05/1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今年四月底某天,我參加了一場有五萬個坐位,卻來了八萬人的海岸流水席。
事情是這樣的⋯⋯
我所在的伊斯坦堡省有多個市鎮,而我們這個市鎮,每年齋戒月時不論是市政府還是鄰里間,都會固定舉辦街頭流水席,就是晚上一到就封路,在馬路上擺滿白色的塑膠桌椅,大家都可以來參加的吃喝活動,不過餐點很一般,用來填飽肚子而已。
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市鎮單位都不敢舉辦,一直到今年才開辦;而開辦的消息,我也是幾天之前才從市政府的社群得知(他們基本上是日更而且非常活躍)。
「哇!五萬人的流水席!」我心想,「好像很壯觀!」
因此,當天傍晚五六點一到,我便搭乘地鐵直衝流水席所在的市區海岸,想說提早兩個多小時應該能擠個位子。
沒想到,六點去,距離八點日落的開齋時間還有兩個小時,坐位都已經滿了!問了幾個很明顯是幫忙佔位子的空位,同桌人都說「去做禮拜了、去洗手間了,等下回來」,走了兩公里快到底時,覺得大概沒希望了,想說隨意問一桌看看,沒想到真的找到位子了!
2022年4月底,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等待開齋晚餐的民眾。
2022年4月底,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等待開齋晚餐的民眾。
2022年4月底,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岸邊等待開齋晚餐的民眾。
同桌一位婆婆對著我說:「來~坐下坐下,剛才都沒人問,這裡還有空位呀!」
坐下後,大家開始互相自我介紹,聊自己是哪裡出生的人(在土耳其這是個很普遍的開場話題),然後搬到伊斯坦堡這樣。即便是在伊斯坦堡出生,大家還是會繼續追問祖輩們是從哪來的,因為真正的「伊斯坦堡人」少之又少,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就居住在此的家族,有一大部分是來自東歐國家的難民。
「哦~你是尚勒烏爾法來的啊,很遠呢!」坐我對面的阿伯跟一旁的年輕人說。尚勒烏爾法(Şanlıurfa)在土耳其東南部,是著名「哥貝克力巨石陣」的所在地,也是當今發現最早的人類文明,距今約一萬一千年的歷史。
說完,一旁的婆婆說話了:「哪有遠,我從迪亞巴克爾(Diyarbakır)來的。」迪亞巴克爾是比尚勒烏爾法再東邊一些的一座城市,也蠻遠的。
接著,這位婆婆轉頭問我:「女孩,妳哪裡來的呀?」
我笑著說:「我最遠,台灣來的。」同桌的人都笑了,的確沒人能比我更遠。就這樣,大家一起愉快但帶點小尷尬的等待兩小時後的開齋晚餐。
夕陽下的流水席桌面,攝於2022年4月底
等待日落的同時,大家一起看遠方聖索菲亞、藍色清真寺的風景,聆聽世界第一的古蘭經吟誦,感受一種融合在這幅風景畫中的和諧。
有緣的同桌人,攝於2022年4月底
當下我思考:除了吃免費的,開齋流水席的魅力究竟何在?讓原本預計五萬人規模的活動,來了八萬人參加,另外三萬人市府即時提供大墊子讓大家坐在草地上用餐。
轉頭看看四周,答案應該就在其中吧。
市府員工送來開齋晚餐,攝於2022年4月底
能和同住在一個城市卻從未相見的陌生人像家人般聊天、給予平時這座大城市裡缺乏的友善微笑、接近開齋時大家互助盛湯盛飯、吃完後跟旁邊的人說「我這飲料/甜點吃不下,你帶回家給家裡人吃吧」,這是一種再多金錢也買不到的美好體驗,而來參加流水席的人,卻可以免費而自然的享受到它。
儘管食物很普通——扁豆湯、鷹嘴豆牛肉飯、雞胸甜點,卻讓人到現在還在回味晚餐當下的種種感覺。
一人份鷹嘴豆牛肉飯,攝於2022年4月底
回家後,我迫不及待的在Instagram上傳古蘭經吟誦的Reel短影片,一位也參加了流水席的土耳其女孩在公共標籤頁面看到後,私訊我:「今晚真是美好,對吧?」
「是呀!」我回覆她,「真是美好。」
希望其他八萬人,也像我們一樣開心。
🌙 若您喜愛這篇文章,歡迎點擊下方LikeCoin👏🏻圖示,免費為萊拉拍手!如想進一步支持和鼓勵萊拉,請於文章下方按下追蹤、愛心🤍或者留言分享您的想法吧!
萊拉的Instagram / Facebook / Youtube / 實體書《情旅土耳其》傳送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0K會員
81內容數
伊斯坦堡這座城市註定是特別的,但我想寫下它平凡的一面,所謂煙花化成灰燼的那些瞬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