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討論區上說和碩、仁寶的股利率比鴻海高,所以要賣鴻海買和碩或仁寶,我也不知道那些人在想啥,和碩一年賺7.71元,仁寶賺2.9元,鴻海賺10.05元,鴻海的淨值100元,股價104.5元,和碩淨值60.18元,當初股價是73元,仁寶淨值24.65元,股價27元,再怎麼看也是鴻海淨值和股價比較近,而且鴻海的獲利穩定性,獲利持續性,穩定配息,競爭力及產業前景也比仁寶,和碩好,時間一點一滴過去了,仁寶、和碩的股價在開出第一季財報後大幅的修正,之前因為covid-19,NB、PC很缺,所以NB、PC佔比很高的公司賺比較多的錢,但沒有在天天過年的,遠距離教學,在家上班所產生的換機潮,也被逼出來的差不多了,之後開始就要靠實力,鴻海的電動車,數位醫療,機器人,半導體,5G,AI都有在佈局,2025年之後,可以更明顯的拉開和其他代工廠之間的差距,我說過,這些代工廠的股價都很委屈,也不是什麼投機的價位,不過相比之下,這些公司的股票不該超過鴻海的,畢竟鴻海比他們好很多,之前在討論區聽到一個無知的人說,鴻海還漲輸仁寶,買仁寶都能贏鴻海,我只能說,路遙知馬力,時間拉長來看,你就會知道你說的那些話有多無知了,鴻海的規模是所有代工廠加起來的總合,以鴻海這樣的規模及競爭力,在危機發生時,你就會知道誰競爭力強。

近兩年因為COVID-19,廣達的主力產品,NB、PC、伺服器全部都受益,讓廣達這兩年撿到錢,獲利也從4元跳升到6.57元,再到8.73元,接下來疫情過後,就沒有這麼好康了,之前我就說,這道理外資群一定也懂,趁著第一季廣達財報開出三率三降,四月營收大減,外資群趁機去修理廣達的股價,之前有人說廣達的股價要挑戰鴻海,我說,鴻海的淨值100元,廣達的淨值才44元,我是不懂廣達憑什麼股價要挑戰鴻海,鴻海一年賺10.05元,廣達了不起賺8.73元,廣達想要透過獲利把淨值拉到和鴻海一樣,那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至少也需要十年,不要說的一付賺錢都不需要時間似的,最近廣達股價大跌後,我想很多人就會清醒一點,以今天廣達收盤價76.4元,距離淨值還差了32元,我是不懂為什麼不能再下跌,鴻海和廣達賺的都是台幣,毛利率,營利率也差不多,不要搞的一付廣達賺的是美金,鴻海賺的是辛巴威幣,有時散戶喜歡用一些奇怪的理由洗腦自己去買貴的公司,以廣達為例,他們就會說,廣達配息比較多,股利率比較高,本益比也比較好,最終股價下跌時,才在那崩潰,覺得廣達淨值僅有44元,股價還會再跌,這些散戶會賠錢,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