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股中有很多散戶有錯誤的迷思,這才會使得電子專業代工廠股價都偏低,在電子專業代工廠中,裡面僅有仁寶的股價是稍微正常一點的,剩下的股價都偏低,廣達股價92元,淨值38.81元,2020年獲利6.57元,2021年前三季廣達賺6.32元,鴻海賺6.85元,兩家公司2021年應該都能賺的比2020年多,以目前獲利被拿走的年數來看,廣達算是稍微合理一點的,剩下的公司股價都被過度的看衰了。
以廣達獲利拿走八年來看其他的電子專業代工廠,鴻海至少要155元,緯創要48.9元,和碩要121元,仁寶要42元,很多散戶就迷戀小型股,投機股,成長股,半導體股,IC設計股,覺得那些股票獲利被拿走10年,20年是正常的,有的來到30年,更誇張的還有被拿走100年的,買到那些股票會受重傷的機率當然就很大,很多人一直說電子專業代工廠沒有技術,但幾年過去了,中國的紅色供應鏈說要打敗台廠,我也沒有看到台廠獲利有變差的情況,還是都獲利愈來愈好,有人說宏達電元宇宙技術很好,技術好但每年在賠錢,那要幹嘛,一間會賠錢的公司,股價57.8元,淨值33.69元,2021年賠3.75元,這樣有臉敢說近七年以來賠最少,我看了都昏了,當初有人在宏達電80~90元時說賣鴻海買宏達電,那種人就是腦子浸水,鴻海隱含淨值100元,股價103.5元,連續33年獲利,33年配息,近20年獲利平均有8元,競爭力夠,2021年是近十年獲利最佳的一年,隨便都能突破10元以上,結果有人蠢到要賣鴻海這種獲利這麼穩,淨值這麼高的公司去買那些獲利八字還沒一撇的宏達電,那種人賠死不是剛好嗎?這種人就是低級的投機客,自己去買了投機股,想要投機賺差價,然後可以昧著良心睜眼說瞎話,最近宏達電賠到懷疑人生了,又乖乖的回去買和碩,如果一直這樣賺了一點錢就去投機賠掉,資金一輩子也不會變大。
以2021年前三季累積獲利來看,鴻海,廣達,仁寶表現的都是大幅成長,前三季都已經快要比2020年整年獲利還要多,和碩及緯創表現的就相對的平穩一些,就是和2020年差不多,在估股價時,緯創及和碩就要估低一點,畢竟鴻海,廣達,仁寶2021年獲利比2020年大幅成長,這三家享有和廣達差不多的獲利年數也是合理的,緯創及和碩獲利比較平穩,所以當然就要比八年低一些,不過要注意一件事,世界上EMS的龍頭是鴻海而不是廣達,鴻海的營收及稅前獲利是比其他幾家的總合還要多,規模愈大的公司,競爭力當然就是愈強,廣達、仁寶近兩年因為COVID-19的原因,在NB、PC、伺服器有很大的收獲,接下來可能就不一定會這麼好了,接下來幾年電動車的機會會漸漸浮現,鴻海在電動車佈局的相對的積極,包括電動車平台,關鍵零組件及組裝代工,和碩雖然也有佈局,但速度上稍微比不上鴻海,未來和碩在電動車的競爭也不定是和鴻海一樣的,和碩比較專注於充電設備,車用電子及組裝,方向也不太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