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離失所的難民,站上奧運殿堂展現內心的強韌與信念,為8000萬難民發聲|宇宙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第一次來到的朋友,宇宙流是個您可以透過我的分享與討論,獲得覺察或看見。

我們都來自於宇宙,讓我們順應著宇宙流動

前陣子2020東京奧運舉辦完畢,想必奧運會上許多運動員的表現都很令人動容,無論是令人敲碗在一起的金牌麟洋配,或是拚盡最後一刻仍不放棄的戴資穎,還有將湯瑪士迴旋表現極致的李智凱,每一位的運動員背後都有許多堅持不懈的毅力以及過程。

面對龐大與緊張的比賽氛圍,他們都拿出畢生的努力與全力,看到他們的展現,真的備受鼓勵!!!

今年的東奧的開幕式上,有個畫面特別吸引我的注意,就是「奧運難民隊」。尤其在開幕的次序,官方特別將難民代表隊安排在奧運發源地「希臘」之後的第二順位進場,期盼能引發全球觀眾對於難民議題的關注,兼容並蓄的精神相當令人感動。

raw-image


看到這一幕真的滿感動,世界上有許多國家、人民所處的環境、境遇是與我們截然不同。他們為了透過參加奧運會,不僅是展現自己的運動表現,更多是想要凸顯他們所在之處目前面臨的問題。

國際奧委會從2016年開始組成難民隊,這樣的舉動,我還滿感動的。他們充分將奧運會的精神如實的表現。

說道奧運會的精神,就不得提到奧運會的起源。

奧林匹克運動會最早起源於古希臘,是當時各城邦之間的公開較量,因為舉辦地在奧林匹亞而得名。但由於信奉基督教的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禁止奧運競技,於是奧運在舉辦超過1,000年後於4世紀末停辦,奧運這次停辦持續了1,503年,直到19世紀末才由後人發現遺蹟。之後,法國的顧拜旦男爵皮耶·德·古柏坦創立了有真正奧運精神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自1896年開始每4年舉辦一次,更確立了會期不超過18日的傳統。現代奧運會只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合共中斷過3次(分別是在1916年、1940年、1944年),以及在2020年因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大流行延期過1次。奧林匹克運動會現在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和平、友誼的象徵。

沒錯,奧運會的精神,就是和平與友誼的象徵。

而不是檯面下的政治較勁

剛也有談到2016年開始,國際奧會(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於在里約奧運推出第一支難民隊,以喚起各界對成千上萬難民為逃離衝突和貧困,從中東及其他地方湧進歐洲議題的重視。

國際奧會團結部主任麥勞德(James Macleod)在網路記者會中說:「奧運難民隊代表了全球8250萬名被迫遷徙者和難民。」

就東奧來說,這支隊伍由來自敘利亞、南蘇丹、厄立垂亞、阿富汗和伊朗等國的難民組成,規模幾乎是里約最初那支隊伍的3倍大。

4年之後,難民代表隊的陣容更加壯大。在奧委會獎學金挹注下,共有56名運動員(來自13個不同國家/地區)積極備戰,希望能在東京奧運的會場上一展長才(最後有29名選手取得參賽資格)。

在東奧會場上,難民代表團的旗幟是奧運會旗,進、退場或頒獎時的背景音樂也由奧運會歌代表。他們的正式簡稱「EOR」則是由法文(Équipe olympique des réfugiés)而來。和他國選手相同,他們也被安置在選手村,並有專屬自己的歡迎儀式。

難民代表隊傳遞清楚訊息,說明他們對奧運社群與整個社會的意義。他們的出賽是極其偉大的時刻。這些運動員在各國選手間廣受歡迎,在同個屋簷下生活、訓練並競爭。

接下來,想要來跟大家分享奧運難民隊的運動選手的故事

透過每一位選手的故事,讓我們感受一下,鼓舞自己與激起勇氣

raw-image


首先,一開始要跟大家介紹的是來自於南蘇丹的田徑選手Rose Nathike Lokonyen。她在8歲時就目睹鄰居遭士兵殺害。為避免落得相同下場、躲避內戰,他們一家趁著夜色出逃,並在聯合國難民署協助下,順利抵達肯亞西北部的卡庫馬難民營(Kakuma Refugee Camp)。她的父母於2008年離開卡庫馬,將洛孔延和她的兄弟姐妹留在難民營。當她上到高中時,仍然生活在難民營中,洛孔延開始將跑步作為一種愛好。

她在2015年的選拔賽中脫穎而出,成為代表隊一員。

2016年的里約奧運,她擔任掌旗手,她自己表示,覺得既緊張又感動:「觀眾不分國籍,全都熱情的拍手、為我們歡呼,讓我們覺得自己真的被當作人來對待。我認為,只要難民有機會向世界展現才能,就能透過體育改變自己的生活。總有一天,他們會帶回才能與知識、重建國家並鼓勵下一代。體育將人們緊密結合在一起。」

今年的東京奧運,她也參與。儘管未能奪下獎牌,她與聯合國難民署合作,積極投身難民兒童的體育培養、訓練工作。她分享到

"Never lose hope, keep on training. This pandemic has hit us hard, but it will end." - Rose Lokonyen Nathike

千萬別失去希望,持續地向前,即便災難持續襲擊我們,但是總會有結束的一天!

raw-image


來自蘇丹現居以色列的難民穆罕默德(Jamal Mohammed)出賽,為了逃難曾花3天穿越沙漠的他,分享到,現在要替全世界逾8000萬位難民而跑,緊張歸緊張,但在起跑槍響之後,那些情緒都會向後遠去。

穆罕默德與父親一家之前在長年戰亂的蘇丹生活,10歲時他的父親在蘇丹西部的達爾富爾(Darfur),遭到政府支持的民兵組織金戈威德(Janjaweed)射殺,當時還年輕的他從此被迫外出工作以養活家庭。2010年穆罕默德決定逃難,目的地是以色列,他先從達爾富爾北上,穿越埃及國境,再花3天時間徒步穿越西奈沙漠,最終抵達以色列。

現在穆罕默德住在以色列的特拉維夫(Tel Aviv),並以田徑為生涯職志,7年前他加入了「Alley Runners」俱樂部,一個特別為特拉維夫弱勢社群組織的群體。2016年里約奧運,難民隊只有10名選手,現在隊伍加上他總共有29個運動員,分別參加12種不同項目。一路跑向成年的他,今天(3日)終於在東京迎來人生中最大的賽跑比賽。

「我將會為全世界8000萬個離開家園找尋更好生活的人們而跑,幫助他們達成他們的目標」

穆罕默德告訴CNN體育組,難民選擇離開家園的原因很多,能以難民隊身分代表大家出賽,是一件讓人驕傲的事,「他們也能夠達成他們的目標,有一天任何事情都會成真。」


聽完這兩位選手的故事,可以感受到他們強韌的信念與堅強的心,即便面臨生活困境與弱勢,仍是懷抱著希望與勇氣。

此次東京奧運,難民隊共有29位選手,來自11個不同的國家。但在奧運的殿堂裡,他們能夠跟所有國家的選手一起訓練,一起比賽,顯示出奧運會的和平、公平。

透過他們的故事,他們來自顛沛流離或是持續有戰爭的國家,家人或是村民都是流離失所。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身處如此艱辛的環境,能否像他們一樣咬著牙,面對各項挑戰都能湧起心中的勇氣呢?! 他們透過自己的才能和過人的堅毅,向全球的人帶來自強不息和充滿希望的信息,並向世界展示人類精神的力量。

無論是身處怎樣的環境與遭遇,只要懷抱著勇氣與希望,專於自身的信念,一定能夠超越眼前的困難與難關。


用聲音感受與聆聽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宇宙流 Podcast的沙龍
2會員
5內容數
2022/10/17
前陣子台劇《俗女養成記》第二集,正在火熱上映啊!!! 不知道大家看了嘛!? 裡面有很多很好笑又很好哭的劇情,當然陳佳玲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讓我特別很有感受的一幕,是佳玲的阿嬤,李月英。 劇情演到,他的阿嬤李月英突然在慶生之後,決定要離開家裡,正當所有人都很緊張的時候,全世界都以為是哪裡做錯,或是
Thumbnail
2022/10/17
前陣子台劇《俗女養成記》第二集,正在火熱上映啊!!! 不知道大家看了嘛!? 裡面有很多很好笑又很好哭的劇情,當然陳佳玲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讓我特別很有感受的一幕,是佳玲的阿嬤,李月英。 劇情演到,他的阿嬤李月英突然在慶生之後,決定要離開家裡,正當所有人都很緊張的時候,全世界都以為是哪裡做錯,或是
Thumbnail
2022/06/14
前陣子看了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內容當中,談論到關於生死的議題,先跟大家簡單介紹這齣好看的劇。 透過遺物整理師的日常,我們看見了不一樣的社會縮影。而由陳俊翔飾演的「可魯」和爸爸之間的對白,一字一句說進我們的心底,溫暖卻也讓人鼻酸。 第一點,想來跟大家談談,死亡,為何? 第二點、死亡帶來的恐懼
Thumbnail
2022/06/14
前陣子看了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內容當中,談論到關於生死的議題,先跟大家簡單介紹這齣好看的劇。 透過遺物整理師的日常,我們看見了不一樣的社會縮影。而由陳俊翔飾演的「可魯」和爸爸之間的對白,一字一句說進我們的心底,溫暖卻也讓人鼻酸。 第一點,想來跟大家談談,死亡,為何? 第二點、死亡帶來的恐懼
Thumbnail
2022/06/03
歡迎大家再次回到宇宙流!!! 我們都來自於宇宙,讓我們順應著宇宙持續流動下去吧!! 第一次來到宇宙流的朋友,這個節目是透過生活中的發生,觸發生命的覺察與看見!!!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關於”限制性信念”的議題 最近疫情的關係,大家其實都滿挑戰的,遇到許多的困難與難關。無論是生活上、工作上等等 謝謝大家
Thumbnail
2022/06/03
歡迎大家再次回到宇宙流!!! 我們都來自於宇宙,讓我們順應著宇宙持續流動下去吧!! 第一次來到宇宙流的朋友,這個節目是透過生活中的發生,觸發生命的覺察與看見!!!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關於”限制性信念”的議題 最近疫情的關係,大家其實都滿挑戰的,遇到許多的困難與難關。無論是生活上、工作上等等 謝謝大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2024年,巴黎夏季奧運會將成為全球矚目的盛事,展現運動員們的熱情與理想。這篇文章介紹了奧運精神的核心價值,並推薦了一系列書籍,讓讀者一同為運動健兒打氣。閱讀這些故事能激勵人心,展現奧運場上精神與力量的元素。
Thumbnail
2024年,巴黎夏季奧運會將成為全球矚目的盛事,展現運動員們的熱情與理想。這篇文章介紹了奧運精神的核心價值,並推薦了一系列書籍,讓讀者一同為運動健兒打氣。閱讀這些故事能激勵人心,展現奧運場上精神與力量的元素。
Thumbnail
  奧運結束了!至少你看到這篇文章時,已經結束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個盡力參賽的運動員表現出的運動精神,然而,講白了,說穿了,依然是背後政治的因素在干擾,誰是金牌銀牌銅牌不重要,誰是拿到最多金銀銅的國家也不重要,重要的都是運動精神,這是奧運表現出的主旨,然而,政治干擾的背後的真正原因,或者說是牽
Thumbnail
  奧運結束了!至少你看到這篇文章時,已經結束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個盡力參賽的運動員表現出的運動精神,然而,講白了,說穿了,依然是背後政治的因素在干擾,誰是金牌銀牌銅牌不重要,誰是拿到最多金銀銅的國家也不重要,重要的都是運動精神,這是奧運表現出的主旨,然而,政治干擾的背後的真正原因,或者說是牽
Thumbnail
第一次來到的朋友,宇宙流是個您可以透過我的分享與討論,獲得覺察或看見。 我們都來自於宇宙,讓我們順應著宇宙流動 面對龐大與緊張的比賽氛圍,他們都拿出畢生的努力與全力,看到他們的展現,真的備受鼓勵!!! 說道奧運會的精神,就不得提到奧運會的起源。 沒錯,奧運會的精神,就是和平與友誼的象徵。
Thumbnail
第一次來到的朋友,宇宙流是個您可以透過我的分享與討論,獲得覺察或看見。 我們都來自於宇宙,讓我們順應著宇宙流動 面對龐大與緊張的比賽氛圍,他們都拿出畢生的努力與全力,看到他們的展現,真的備受鼓勵!!! 說道奧運會的精神,就不得提到奧運會的起源。 沒錯,奧運會的精神,就是和平與友誼的象徵。
Thumbnail
東奧在聖火熄滅的那一刻,正式畫下了句點,儘管是史上最貴、疫情最嚴峻、現場人潮最少的一屆賽事,對於身為奧運狂粉的我,看著電視Live轉播,心中的那股悸動依然久久無法抹滅。                       圖片來源:Tokyo 2020
Thumbnail
東奧在聖火熄滅的那一刻,正式畫下了句點,儘管是史上最貴、疫情最嚴峻、現場人潮最少的一屆賽事,對於身為奧運狂粉的我,看著電視Live轉播,心中的那股悸動依然久久無法抹滅。                       圖片來源:Tokyo 2020
Thumbnail
       奧運會,結束了,一些話題還在延續,但奧運會自身的熱度早已漸漸消退。    
Thumbnail
       奧運會,結束了,一些話題還在延續,但奧運會自身的熱度早已漸漸消退。    
Thumbnail
完整標題:Olympics 與「全球人民的運動賽事;全球人民的運動賽」或「冠冕的運動賽事;冠冕的運動賽」或「眾神的運動賽事;諸神的運動賽」或「好榮耀的運動賽事;好榮耀的運動賽」或「Olympics目項眾」的轉換密碼
Thumbnail
完整標題:Olympics 與「全球人民的運動賽事;全球人民的運動賽」或「冠冕的運動賽事;冠冕的運動賽」或「眾神的運動賽事;諸神的運動賽」或「好榮耀的運動賽事;好榮耀的運動賽」或「Olympics目項眾」的轉換密碼
Thumbnail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暱稱帕奧(Paralympic Games) ,它是一項為身心障礙者而舉辦的綜合型國際體育賽事。參賽者包括移動障礙、截肢、失明、腦性麻痺等帶有身心障礙的運動員。 奧運還沒結束,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東京帕奧選手加油 !!
Thumbnail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暱稱帕奧(Paralympic Games) ,它是一項為身心障礙者而舉辦的綜合型國際體育賽事。參賽者包括移動障礙、截肢、失明、腦性麻痺等帶有身心障礙的運動員。 奧運還沒結束,2021年8月24日至9月5日讓我們一起為台灣東京帕奧選手加油 !!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