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疫情|為何這次遭殃的似是中產階級?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雖説疫情肆虐下,「病毒之前人人平等」成了某種警世箴言,但「會否接觸病毒」,便不是人人皆然的前提。

從歐美到亞洲,2020年初波疫情來襲時,各國社會皆沿自身的階級線,割裂出了濃淡不一的疫區。以美國為例,非裔與拉丁裔人羣的染疫情況格外嚴重,原因在於其中有相對高比例的人口從事特定工作,無法遵守「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規範,例如超市員工、餐館服務員等;或是無法承受一日不工作的生計損失,故只能冒着感染風險,在死神的鐮刀下穿梭。

而在諸如巴西這類貧民窟叢生的拉美國家,情況便更為複雜。就防疫脆弱性觀之,貧民窟乃是高風險地區,狹小的居住空間、欠佳的衞生境況、頻繁外出的零工生計,盡是催化感染的温牀;然而政府對此處的照護往往最為疏漏,甚至可謂接近放棄邊緣,許多病患自感染起,不只得不到象樣醫療照護,甚至連檢測機會也沒有,由此成為統計上的漏網之魚,遮掩了疫情的真實境況。

眼下深陷疫情烽火的印度,便是疏於將階級不平等納入防疫考慮,以致無數大城的中產階級,盡淪第二波疫情的俘虜。

與現實有所衝突的血清報告

自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印度衞生部門已委託學者專家,進行過3輪的血清調查。

而細究從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的數據,印度的疫情概況呈現以下圖景:城市中的抗體攜帶者多於農村。學者由此判定,原因乃是新冠病毒病例首發於新德里等大城,進而由城市傳播到村莊,這才導致城市居民的感染嚴重程度高於村莊。

尤其2020年9月起,印度政府公布的新冠統計數據顯示,確診病例數有所下降,恰好又與血清調查報告中,城市的高抗體數結果相符,學者自會將兩者相聯結,認為印度疫情之所以受控,是因城市疫情有所緩解、攜帶抗體人數上升所致。其進而推斷,印度眼下最脆弱處,乃是農村未有抗體的人口們,故下波疫情的可能爆發地,便是幅員廣袤、醫療衞生設備不足的農村地帶。

然而,現實發展顯然出乎學者意料。3月以來的疫情陡升,根源並非農村,而是被認為已逼近實現羣體免疫的孟買、德里等大城。根據此前血清調查數據顯示,城中居民應該已有極大比例帶有新冠抗體,孟買城市貧民窟的血清抗體陽性率約為40%,市內小街區的抗體普及率高達75%,新德里的血清抗體陽性率也有56%。但縱有這般數據在前,這兩大城仍在此次疫情中,出現了確診案例的激增。以孟買為首府的馬哈拉施特拉邦,經濟發達,卻貢獻了印度60%的新病例,幷包辦10大疫情重災區中的8處。

在統計世界內,已受疫情肆虐的大城市,竟在現實世界出現了絕地反撲。如此反常發展的背後關鍵,便是圍繞在各大城周遭的貧民窟,以及流徙在城鄉之間的農民工。

疫情受控只是假象

2020年疫情初發時,印度政府出台了嚴厲的封鎖政策,不少大城中產皆遵循「遙距工作」的防疫規範,故能逃過第一波疫情的魔爪;反觀綿延成片的廣大貧民窟,既少有醫療資源進駐,更未與大城享有同樣的檢測機會,非貧民窟樣本羣體接受檢測的可能性,乃是貧民窟樣本羣體的4至6倍高。農民工更因生計難續,只能步行返鄉,容易錯過檢測。

在此脈絡下,諸多前述假設,皆因現實衝擊而搖搖欲墜:由於檢測集中中產,大城中產的抗體普及率高並不代表整個城市的抗體普及率高,但人們卻有了城市整體抗體已然普及的錯覺,就導致了人們愈加鬆懈。

更有甚者,印度新冠確診數之所以自2020年9月起有所緩和,也不表示疫情已真正受控,而是諸多農民工返鄉、貧民窟受檢率低之故,待至封鎖解禁、農民工歸來,人口基數上升,過往潛伏在貧民窟的病毒逐步外溢,城市中產即使抗體普及率甚高,在愈來愈多帶病人口「包圍」的情況下,尚未有抗體的人也難以再受到保護。

換言之,在第二波疫情中受害的印度中產,多是第一波疫情中的倖存者,其出現得益於良好生活環境與隔離條件,與貧民窟、農民工相較,更有自我保護的本錢。如此分佈碰上不完全檢測,便共構了印度疫情已然受控的假象,甚至讓人有城市遠比農村安全的錯覺,故而競選活動、宗教節慶、小區集會辦得毫無顧忌,結果便是當今的新冠海嘯再襲。

雖然這次單看數字,似乎是中產階級遭殃居多,然而貧民窟、農民工等低下階層的實際情況可能比中產更差——跟過去一般,由於檢測可預計依然集中中產,「能見度」都集中在他們身上,「能見度」低的低下階層,也就因而遭到忽略。這,似乎是同一套階級邏輯在兩個不同時間段落上的重新演繹。

印度巨大的社會不平等、統計的見樹不見林,共同促成了此次悲劇。然而中產之外,廣大無人聞問的貧民窟與農民工,仍要在茫茫疫海中自力更生,在生命的勞碌與苦痛中奮鬥。


原文發表網址:

2021.4.30

印度疫情|為何這次遭殃的似是中產階級?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61881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燕婷的沙龍
80會員
438內容數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劉燕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0
由前述條件觀之,這場世界規模最大的疫苗接種運動,早在此前3個月便已開始,更有本土自產疫苗供應、在線追蹤系統配合,以常理而言,應是兵精糧足、多錢善賈。但放眼印度當今慘況,莫迪的雄心顯然未能見效,疫苗接種運動辦得轟轟烈烈,結局卻好似船過水無痕,駭人的火葬規模與確診人數,盡顯前述規劃的紙上空談。
Thumbnail
2022/05/20
由前述條件觀之,這場世界規模最大的疫苗接種運動,早在此前3個月便已開始,更有本土自產疫苗供應、在線追蹤系統配合,以常理而言,應是兵精糧足、多錢善賈。但放眼印度當今慘況,莫迪的雄心顯然未能見效,疫苗接種運動辦得轟轟烈烈,結局卻好似船過水無痕,駭人的火葬規模與確診人數,盡顯前述規劃的紙上空談。
Thumbnail
2022/05/20
4月上旬起,「新冠海嘯」席捲印度,確診病例數先是在4月5日打破印度本土紀錄,來到日增10.3萬的新高峯,又在疫況失控後,一路飆升到了30餘萬,連續刷新全球單國單日新增確診峯值。
Thumbnail
2022/05/20
4月上旬起,「新冠海嘯」席捲印度,確診病例數先是在4月5日打破印度本土紀錄,來到日增10.3萬的新高峯,又在疫況失控後,一路飆升到了30餘萬,連續刷新全球單國單日新增確診峯值。
Thumbnail
2022/05/12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各國已逐漸走出疫初的醫衛慌亂,朝向有限解封邁進。然而病毒除了帶走生命外,也在日常生活烙下難以回覆的創痕,長期居家誘發關係焦慮,經濟停擺導致大規模失業,邊界管制衍生流動與糧食危機。許多倖存者躲過了死神搜捕,但面對劇烈失衡的疫後秩序,他們開始押注街頭。
Thumbnail
2022/05/12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各國已逐漸走出疫初的醫衛慌亂,朝向有限解封邁進。然而病毒除了帶走生命外,也在日常生活烙下難以回覆的創痕,長期居家誘發關係焦慮,經濟停擺導致大規模失業,邊界管制衍生流動與糧食危機。許多倖存者躲過了死神搜捕,但面對劇烈失衡的疫後秩序,他們開始押注街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也許這次上海可以撐過去,就像他們撐過上次的大饑荒,但這絕不會是最後一次。權力過度集中的人類社會,永遠可以找到方式來毀滅自己。
Thumbnail
也許這次上海可以撐過去,就像他們撐過上次的大饑荒,但這絕不會是最後一次。權力過度集中的人類社會,永遠可以找到方式來毀滅自己。
Thumbnail
一株病毒,侵襲的不只是你我的健康,還有財富; 這場疫情,創了一個財富再分配,貧富差距加速惡化的全球危機。 在台灣,餐飲、旅館、旅行業者大量裁員,甚或直接歇業倒閉不計其數,根據主計總處公布今年5月份失業率為4.07%,約為48萬6000人,已連續四個月呈現上升 ...
Thumbnail
一株病毒,侵襲的不只是你我的健康,還有財富; 這場疫情,創了一個財富再分配,貧富差距加速惡化的全球危機。 在台灣,餐飲、旅館、旅行業者大量裁員,甚或直接歇業倒閉不計其數,根據主計總處公布今年5月份失業率為4.07%,約為48萬6000人,已連續四個月呈現上升 ...
Thumbnail
本書摘錄自詹姆斯·瑞卡茲所著的書籍,探討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社會的衝擊。作者分析疫情的影響,並提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涵蓋疫情的起源、各國政府的應對措施、疫情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後疫情時代的投資策略等面向。
Thumbnail
本書摘錄自詹姆斯·瑞卡茲所著的書籍,探討2020年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社會的衝擊。作者分析疫情的影響,並提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涵蓋疫情的起源、各國政府的應對措施、疫情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以及後疫情時代的投資策略等面向。
Thumbnail
貧富差距這個名詞,在台灣教育體制裡再熟悉不過了。這可能是因為教育希望我們更多的去關心社會,而貧富差距的議題就是很好探討的一個部分。 本文舉出例子和解決方案供你參考。
Thumbnail
貧富差距這個名詞,在台灣教育體制裡再熟悉不過了。這可能是因為教育希望我們更多的去關心社會,而貧富差距的議題就是很好探討的一個部分。 本文舉出例子和解決方案供你參考。
Thumbnail
首先我要來講疫情為什麼會持續擴散。這裡可以有兩種觀點,先講正常觀點,就是可以從英國的一個動作看出來,英國在討論對抗疫情的預算時,有要撥一筆錢給發展中國家,理由是他們的衛生條件通常比較差,對抗疫情的能力也比較差,如果疫情在那些相對落後的地方爆發的話,遲早還是會擴散到已開發國家的...
Thumbnail
首先我要來講疫情為什麼會持續擴散。這裡可以有兩種觀點,先講正常觀點,就是可以從英國的一個動作看出來,英國在討論對抗疫情的預算時,有要撥一筆錢給發展中國家,理由是他們的衛生條件通常比較差,對抗疫情的能力也比較差,如果疫情在那些相對落後的地方爆發的話,遲早還是會擴散到已開發國家的...
Thumbnail
首先我要來講疫情為什麼會持續擴散。這裡可以有兩種觀點,先講正常觀點,就是可以從英國的一個動作看出來,英國在討論對抗疫情的預算時,有要撥一筆錢給發展中國家,理由是他們的衛生條件通常比較差,對抗疫情的能力也比較差,如果疫情在那些相對落後的地方爆發的話,遲早還是會擴散到已開發國家的...
Thumbnail
首先我要來講疫情為什麼會持續擴散。這裡可以有兩種觀點,先講正常觀點,就是可以從英國的一個動作看出來,英國在討論對抗疫情的預算時,有要撥一筆錢給發展中國家,理由是他們的衛生條件通常比較差,對抗疫情的能力也比較差,如果疫情在那些相對落後的地方爆發的話,遲早還是會擴散到已開發國家的...
Thumbnail
「美國主要城市人口急速流失,移民也激減」 自由女神像下依然銘刻著那首詩: 「歡迎你,那些疲乏了的和貧困的, 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 那熙熙攘攘的被遺棄了的, 可憐的人們。 把這些無家可歸的 飽受顛沛的人們 一起交給我。 我高舉起自由的燈火!」 然而因為新冠肺炎,美國人口正在流失......
Thumbnail
「美國主要城市人口急速流失,移民也激減」 自由女神像下依然銘刻著那首詩: 「歡迎你,那些疲乏了的和貧困的, 擠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眾, 那熙熙攘攘的被遺棄了的, 可憐的人們。 把這些無家可歸的 飽受顛沛的人們 一起交給我。 我高舉起自由的燈火!」 然而因為新冠肺炎,美國人口正在流失......
Thumbnail
2020肇始,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經濟遭受程度不一的衝擊,根據聯合國開發署(UNDP)的報告,國際社會不分彼此,皆遭受程度不一的影響,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人道主義危機,公共衛生與國家安全,乃至教育與人權等部分,受到相當的影響,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和最低度開發國家(LDC),疫情造成的衝擊更是嚴重影響...
Thumbnail
2020肇始,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經濟遭受程度不一的衝擊,根據聯合國開發署(UNDP)的報告,國際社會不分彼此,皆遭受程度不一的影響,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人道主義危機,公共衛生與國家安全,乃至教育與人權等部分,受到相當的影響,特別是在開發中國家和最低度開發國家(LDC),疫情造成的衝擊更是嚴重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