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img

劉燕婷的國際新聞評論

187公開內容

國際時事與政治評論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由前述條件觀之,這場世界規模最大的疫苗接種運動,早在此前3個月便已開始,更有本土自產疫苗供應、在線追蹤系統配合,以常理而言,應是兵精糧足、多錢善賈。但放眼印度當今慘況,莫迪的雄心顯然未能見效,疫苗接種運動辦得轟轟烈烈,結局卻好似船過水無痕,駭人的火葬規模與確診人數,盡顯前述規劃的紙上空談。
Thumbnail
雖説疫情肆虐下,「病毒之前人人平等」成了某種警世箴言,但「會否接觸病毒」,便不是人人皆然的前提。
Thumbnail
4月上旬起,「新冠海嘯」席捲印度,確診病例數先是在4月5日打破印度本土紀錄,來到日增10.3萬的新高峯,又在疫況失控後,一路飆升到了30餘萬,連續刷新全球單國單日新增確診峯值。
Thumbnail
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各國已逐漸走出疫初的醫衛慌亂,朝向有限解封邁進。然而病毒除了帶走生命外,也在日常生活烙下難以回覆的創痕,長期居家誘發關係焦慮,經濟停擺導致大規模失業,邊界管制衍生流動與糧食危機。許多倖存者躲過了死神搜捕,但面對劇烈失衡的疫後秩序,他們開始押注街頭。
Thumbnail
跨界遷徙,自古就是人類的求生途徑,無論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或是五胡亂華後的衣冠南渡,温飽始終是千里之行的心之所向。然而如今疫情當道,跨國流動成了時下禁忌,對某些客居異域者來說,這彷佛是遇上名為「疫情」的暴風雪,自己也就此被凍結在某種尷尬的失根中。
Thumbnail
以紐約為例,其之所以成為此次美國的疫情震中,除有都會人流的因素外,更受生存不平等催化。此處既是美國的經貿中心,也是最不平等、最種族區隔的場域,種種先決條件迫使黑人淪為被犧牲的羔羊,他們若非從公司被裁員,就是鎮日奔波勞動,與病毒進行沒有本錢的豪賭。
Thumbnail
新冠疫情始發至今,已三月有餘。病毒改變了些許城市圖景,也改變了人類的五官臉譜:在某些尚處封鎖狀態的大城,末世的清冷感正籠罩街頭,不見人煙;但在某些照常忙碌的地方,人群則成了蒙面生物,唯見口罩上的雙眼。不過此般描繪,卻也不盡然貼切。
Thumbnail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戰中,全球已累計134萬確診案例,並共有7.4萬名患者喪命。當中又以歐美災情最為慘重,光是美國、西班牙、意大利三國的死亡人數便超過4萬。反觀世界另一端的東亞,其疫況皆維持在一定範圍內。
Thumbnail
相較之下,東亞的中日韓三國雖為早發疫區,卻都將病例與死亡數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維持數據和緩成長,中國甚至早已復工。雖說病毒面前人人平等,但社會與政府的整體心態,卻無疑會影響疫情走向。而若要探討東亞與歐美的防疫策略之別,除卻科學數據外,文化也是一種答案。
Thumbnail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已延燒將近3月,並造成全球超過30萬人感染,1萬多人喪命。病勢之猛,不僅引發社會恐慌,也重創全球經濟,企業們也因而在三種未來劇本上掙扎,於人類的生物性與經濟性間擺盪,並在病毒策動的政變中努力求生。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