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子、寡婦、奇幻國:關於張哲瀚的封殺與再起(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先前討論張哲瀚的文章中,沒有針對IG帳號及其發布內容進行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討論這些事需要放在中國的特殊語境下,脫離了一般人的認知與行事邏輯,並不是很容易解釋清楚。如果要將這些事情解釋清楚,要先進入中國的語境,再抽離出那些語境,才能看見其荒謬之處

下面這部短片來自抖音(現在找不到原始來源),記錄了終於抵達美國的中國人,身穿「大白」(全套防護衣),被美國人驚訝的詢問:「What are you guys doing?」

raw-image


在美國以及其他世界上的正常社會,COVID-19帶來的傷害已經逐漸轉化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接受輕症化的病毒感染,打疫苗、做好個人健康管理,其實早已如常生活。但在中國,事情仍與兩年多前一樣,國家運用封城手段管理病毒傳播,受不了自由被剝奪的個人逃離,卻仍然如在牆內一般,穿著全套防護服嚴陣以待。

這些穿著防護服的人當然有一套自己行為「合理」的說法,但仍無法否認,兩種「真實」直接對撞時產生的荒謬性。

張哲瀚的IG操作,正是牆內的「真實」與牆外理解的混淆,以下我們來試著說清楚這件事。

櫻花照事件的性質

張哲瀚在2021年8月13日,因為被挖出在2018年赴日旅遊期間於靖國神社周邊拍攝的櫻花照,被牆內小粉紅以「參觀=參拜=精日=辱華」的邏輯滑坡論述出征,並在短短三天內達成「因政治問題被全網封殺」及「遭受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公告要求抵制」的結果。

raw-image
raw-image

這件事情在中共的體制內,牽扯到兩件事的管轄問題,「網路輿論」的管理由網信辦負責,「劣跡藝人」的管理與認定依先前的慣例是國家廣電總局,但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代表文旅部的民間機構)、網信辦、中宣部都曾在2021年發布法條、辦法、通知等文件,展現各單位欲插手管理的意圖。

網路輿論部分,在當前的政治氣氛下,沒有可能輕放「辱華者」,當輿論聲浪大到當局不得不面對,又沒有理由「保」張哲瀚的時候,封殺他就是勢在必行的結果。張哲瀚在短短的兩天內被定罪、封殺,對於「社會大眾」而言,張哲瀚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辱華」小明星,而被辱華封殺後的藝人,幾乎沒有重返中國國內舞台的可能。

然而在演藝圈內部,張哲瀚的實力派出身與新晉頂流的身份,使他處於演藝圈內部「市場派」(支持流量明星)與「建制派」(支持名門出身的實力演員)長期鬥爭的交錯點。

去年十一月中演協在〈第九批網路主播警示名單〉中特別標註三名演藝人員:鄭爽、吳亦凡、張哲瀚,然而與經歷數月甚至數年公眾討論、警察或法律體系判定的其他兩人不同,張哲瀚僅因短短三天的「網路定罪」就被認定為「劣跡」,且中演協作為「民間團體」的身分沒有足夠公信力。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主任從中找到了攻擊點,質疑中演協作為「協會」而非政府正規部門,不應該擁有管理從業人員資格、發動會員抵制的權力。

歷經接近兩個月在微博上的質疑鬥爭,到了2022年1月,李學政最終被禁言、銷號。但在2022年5月的新聞中得知,中演協頒發演員資格證明、對經紀人的資格認證和管理的權力被直接收歸文旅部,可以算是李學政針對「中演協號令演藝圈對張哲瀚進行行業抵制」部分的微小戰果。


raw-image

櫻花照事件在人們認知上造成的不協調和衝突感,被分成了三層:

  • 牆內認知正常的人:認為張哲瀚在看櫻花(有一部分牆內粉絲在813後因「國家面前無偶像」脫粉,也有粉絲雖然有小粉紅思維,但因為相信偶像愛國不可能參拜,於是獲得了與正常人認知相同的結論)
  • 牆內小粉紅:認為張哲瀚在辱華,並且不良影響擴及「粉絲」(所有為他辯護的人),應該整治飯圈以統一牆內對日本的仇恨感
  • 牆外的人:認為張哲瀚在看櫻花,牆內的封殺、整治都是不正常的

這個事件被中國以外的人認為是文革2.0再起的具體象徵,是因為「指哪打哪」、「群眾動員」、「論述一致」、「行動激進」等特點與文革相同,唯一的差別僅在事件發生在網路上,造成張哲瀚社會性死亡。假設發生在現實世界,張哲瀚很有可能與其他文革受難者一樣,已經不在了。

粉絲群體的療傷行為,與持續中的暴力

在張哲瀚被中國全網攻擊的過程中及消失之後,他的粉絲面臨巨大的傷痛及分離焦慮,近乎等同於政治受難者「家屬」的感受。

儘管不見得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正在遭遇「國家暴力」,粉絲們紛紛自尋緩解傷痛及焦慮之路。許多粉絲在網路上不斷尋找張哲瀚存在的痕跡,從中國境內的微博、抖音、綠洲、小紅書,到境外的Instagram、Facebook、twitter,只要有可能是張哲瀚的聲音,他們都會努力去證明、去保存,像是維繫即將熄滅的小小火苗,努力為它遮風避雨。這些集體的行為,姑且可以稱之為「Find your voice」運動。

現在依舊可以在沒有被事件影響的「外網」各社交平台上找到這些行為的痕跡。粉絲們非常有耐心的每天發布張哲瀚的影片、照片,與張哲瀚對話、寫日記,期待他早日回歸。

因為《山河令》而成為「俊哲」CP粉的張哲瀚粉絲,發展出另外一套緩解傷痛與焦慮的行為。他們在痛苦中將CP的另外一個人——龔俊,投射成希望的英雄象徵。許多人每天傳訊息到龔俊的微博,稱呼他為「爸爸」。龔俊的某些行為成了粉絲們的心理支持力量,例如微博訊息不再更改的自動回覆「君既至,望莫歸」,商務上刻意模仿張哲瀚等。龔俊的立場沒辦法公開發表對張哲瀚的遭遇的看法,然而透過這些蛛絲馬跡,CP粉們覺得自己已經獲得了支持的力量。

在兩種不同論述體系中,衍生出不同的粉絲行為,然而在大環境沒有「改變風向」的情況下,他們仍然共同面對中共激進民族主義環境下的國家暴力與集體暴力。

舉個明顯的例子,張哲瀚的生日是兩種論述體系的粉絲都會共同慶祝的「節日」,中國境內不可能公開舉辦張哲瀚的生日會或者租借電視牆,但是大家可以在網路上發表張哲瀚的慶生祝福、創作圖文、繪畫、影片剪輯等。微博並沒有坐視慶生活動發生,他們推出了「2022微博飯圈生態健康專項行動(二十七)」,禁言大量「海哲」與「橘子皮」帳號,並明確寫出「站方將不斷加強對為劣跡藝人復出造勢、洗地宣傳、尋釁滋事及飯圈互撕等違規行為的排查處置力度」。在慶生活動中,粉絲受到的「國家暴力」是程度沒有那麼嚴重的「社群媒體使用權被剝奪」。

2022微博饭圈健康生态专项行动公告(二十七)


在這個議題上,脫離「小粉紅意識」的粉絲已經有共識,張哲瀚是無辜的網路暴力受害者;然而即便到了今天,張哲瀚在中國「主流論述」中仍然是「漢奸」、「劣跡藝人」,沒有太多鬆動的空間。

粉絲們心存一線希望於李學政2021/12/24展示出的張哲瀚報案「受案回執」,以及2022/01/01釋出的訪談錄音所透露的訊息,推測他可能正在嘗試司法路線,尋找各種復出的可能。

從封殺到「再起」的幾種路線

張哲瀚是否有復出的可能?儘管隨著中國政經局勢的轉變,各種管制只有漸趨嚴格,看不到放鬆的可能,然而我們依舊可以列出一些可供比較、思考的類似案例。

近幾年頻頻出現的「辱華」事件,早已讓中國以外的人領悟到,人生中遲早會「辱華」。

人生必經三件事:「出生、辱華、死亡。」
你終究是要辱的,何不現在就辱?

「辱華」及配套的「小粉紅出征」是中國言論管制機制外溢的具體表現,對牆外人而言,只要選擇不進入中國發展事業、不在中國生活,其實「趕快辱一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從此之後就可以完全不必在乎中共、中國人對自己的看法,早日放棄牆內事業,便不需要配合其政治標準自我審查。

然而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來說並不是這麼一回事,中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政治教育、操練之下,逐漸被灌輸整套政治思維,成為程度不一的「小粉紅」。就算如此,由於管制的紅線隨時挪動,溫馴的中國人依舊會遭受「社會主義的鐵拳」重擊;就算抱持著愛國粉紅思維,也不得不面對「國家不要我了」的現實。

中共不吝於犧牲個人,也幾乎沒有人權保障的概念。這些被打擊的個人不見得做錯了什麼事,通常只是因為某些政治運作的需要而被犧牲。

以下我們舉幾個知名公眾人物的例子,看看被封殺的人,如何繼續自己的人生。

(一)到國外發展,紅回中國:湯唯

相關新聞:色戒梁朝偉也全裸!為何僅湯唯被封殺?原因藏13年曝光了 | 娛樂星聞

湯唯因出演李安執導的知名電影《色・戒》,而於2008年遭廣電總局封殺。這則消息由台灣記者對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的採訪獲得間接證實,自此之後湯唯失去了在中國參加影視工作的權利。廣電總局給予的封殺原因是因為她在《色・戒》中的演出太過露骨,會對年輕人造成不良影響。

封殺事件發生後,湯唯轉往英國深造,並透過香港政府的「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取得香港居民身份,轉往香港、韓國演藝圈發展。她在韓國憑藉《晚秋》等片獲得韓國演藝圈的肯定,並與韓國藝人金泰勇結婚,主要定居韓國。

湯唯在中國被「解封」的具體訊號是參與2010年的《建黨偉業》,儘管戲份被刪,但參演主旋律電影已可被視為「解封」的舉動。在此之後,湯唯參加央視舉辦的百合獎作為頒獎嘉賓,參與演出的電影也可在中國上映。

湯唯的封殺嚴格來說並不算政治事件,然而牽扯到中港台與國際凝視中的「中國電影」,依舊具備一定的政治性。在言論管控還沒有那麼嚴格的年代,湯唯被視為《色・戒》的代罪羔羊。因為李安是國際大導演,不能封;男主角梁朝偉是香港影帝,也不能封;唯有封殺當時身為新人、又憑藉此片竄紅的湯唯,以管控《色・戒》帶來的後續影響。從「封殺」到「解封」的訊號湯唯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即使被解封之後,她也沒有把演藝重心移回中國。當年她的微博帳號被封,現在她本人在微博上依舊沒有帳號。

(二)在國內居住,發展境外事業:陳一發

相關新聞:陳一發兒「女神慘墜谷底」 鬥魚:永關帳號、徹底取消直播間 | ETtoday大陸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被稱為「鬥魚一姊」的陳一發從2014年起在鬥魚直播平台進行直播,內容以唱歌、聊天為主,長居排行榜第一名。2018年7月31日,她2016年的直播片段突然於全網散播,內容關於南京大屠殺、靖國神社。引起網路輿論後,陳一發於微博發表道歉聲明,官方媒體的微博隨即對此事發表評論,之後陳一發遭受鬥魚直播平台封殺、新浪微博帳號封禁。

被封殺後,陳一發於2020年1月開始在「外網」的Instagram上傳新照片,2020年6月開始在Spotify平台發布翻唱及原唱歌曲,2020年9月8日創建YouTube平台,2021年2月起在YouTube定期直播,2021年5月起在twitch平台同步直播。經營到現在,陳一發在YouTube平台上有24萬粉絲,Twitch有3.3萬粉絲,Instagram有11.4萬粉絲。

陳一發沒有離開中國,直到今日依舊在上海生活,不過她在中國境內變得很低調,粉絲們稱呼她為「山裡的人」。境外事業發展得馬馬虎虎,無法與她的巔峰時期比較,但也足夠過好小日子了。

陳一發沒有說明她從「被封殺」到「外網再出發」的心路歷程,她並沒有被解封,我們也很難知道她是如何決定重新開始的。她從被封殺到重新出發,花了至少兩年半的時間。

(三)復出無望,抱決心出國發展事業:王志安

沒有相關新聞,附上維基:王志安 (記者)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志安的頻道:https://youtu.be/CfIAXT-gHos

前央視記者王志安,曾以人物訪談節目《局面》獲得廣大支持,揭露、討論了許多重要的社會新聞,卻在2019年6月4日突然遭受封殺。根據他自己在影片中的陳述,他因為「在美國參與六四事件集會」的謠言遭受封殺(事實上他6/3已返回中國)。第一時間發生的事是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三個影響力比較大的社交平台帳戶被封,並隨之失去了正在執行及洽談中的工作。

王志安在2020年1月旅居日本,在疫情中待在日本超過一年。他曾經嘗試在日本嘗試與國內平台合作直播談疫情經驗,沒想到直播被掐斷,中國網信辦告知合作方「這個人的直播必須停!」隨之而來便是真正的全網封殺。王志安透過自己的管道探問消息,網信辦的回饋是:「王志安在推特有帳號,對於這種人的直播一律炸掉。」儘管不相信這是自己被封殺的消息,事實是隨著全網封殺,他失去了中國的工作權利。一年多後,評估過自己在國內的被控管層級及「敏感日期」後,王志安選擇在2021年11月返回中國祭拜前一年去世的母親。處理完家裡的事情,放下各種牽掛之後,王志安於2022年4月返回日本,並於2022年5月2日開始進行密集的YouTube更新,宣告即將展開海外事業。

從2019年知道自己被封殺起,王志安從確認自己被封殺、逃到國外、重返中國、確認再起無望再到決心開始經營牆外事業,經歷了將近三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官方明確的禁令,他也因為恐懼而自我審核,在這段期間盡量低調避免發表太激烈的言論。他曾因自己前央視記者的身份被懷疑是「大外宣」,他也從來不曾想過做反體制的「反賊」,而是中國實在沒有腳踏實地好好做新聞的空間,他被迫只能離開中國。

從此以後,我要在海外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這是王志安割捨牆內發展可能、甚至與親人再聚的宣言,很諷刺也很矛盾,但這就是中國人面對的現實處境。

在絕望中等待

遍尋網路,幾乎找不到身為「中國人」觸犯政治事件之後被全網封殺,又能絕處逢生、重返事業的例子。(如果有,煩請來信告知:dominca2008@gmail.com)

或許有人會說,離開牆內,外面還有一片更廣闊的世界在等他呀!確實如此,亦如近日流行的「潤學」,離開中國,天寬地闊。無論有沒有機會重操舊業,至少不在中國,作為一個「人」是自由的、安全的。

然而事情沒有那麼簡單,我們不是張哲瀚,不知道在這一連串的過程當中,他看到的世界是什麼,他的感受是什麼,他如何認知這些事情、重建自我,以至於再出發。然而我知道的是,作為一個人,應該沒有那麼快、那麼簡單。

粉絲們出於自己的傷痛和焦慮,渴求張哲瀚現在跨越千山萬水,再度出現在網路的那一端,可能是個太苛刻的要求。

至於IG是怎麼回事呢?下篇終於要討論了。(拜託有耐心>__<)


※編寫協力:nancy9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多明卡的沙龍
81會員
44內容數
理解中國,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熱鬧。本專題嘗試用輕鬆的方式,深入淺出的觀點,帶你走進中國的方方面面。
多明卡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31
中國政府對人民的「認知作戰」包含了定期與不定期的「愛國表態日」、「假新聞」聯播、言論審查、針對指標異議份子的仿冒帳號、抹黑某些議題……等。網路上的「認知作戰」混合現實世界的抓捕、打壓、媒體操作,壓熄可能的反抗之火。 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共對外的大外宣和認知作戰是一種對民主國家敵意的表現。
Thumbnail
2024/10/31
中國政府對人民的「認知作戰」包含了定期與不定期的「愛國表態日」、「假新聞」聯播、言論審查、針對指標異議份子的仿冒帳號、抹黑某些議題……等。網路上的「認知作戰」混合現實世界的抓捕、打壓、媒體操作,壓熄可能的反抗之火。 從外國人的角度來看,中共對外的大外宣和認知作戰是一種對民主國家敵意的表現。
Thumbnail
2024/02/02
王志安在賀瓏夜夜秀中,戲謔模仿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身障律師陳俊翰而引發爭議。王志安是誰?他是在中國言論空間緊縮的環境下,被新京報找來做節目主持人的央視背景人士,後被封殺、逃離中國。王志安的成功與失敗都是在中國的時勢下造就的,但他一腳踩在「媒體人」的位置上,卻對自己的言論責任和道德要求毫無認識。
Thumbnail
2024/02/02
王志安在賀瓏夜夜秀中,戲謔模仿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身障律師陳俊翰而引發爭議。王志安是誰?他是在中國言論空間緊縮的環境下,被新京報找來做節目主持人的央視背景人士,後被封殺、逃離中國。王志安的成功與失敗都是在中國的時勢下造就的,但他一腳踩在「媒體人」的位置上,卻對自己的言論責任和道德要求毫無認識。
Thumbnail
2023/01/30
雷克為人所知,早已不再是他徒步中國的壯舉,而是他作為一個中文流利的「老外」,不避談中國時政、不迴避批評中國政府與社會文化,總是懇切的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本書記錄了老雷2007-2008期間的中國徒步之旅,他的所見所聞與內心掙扎。
Thumbnail
2023/01/30
雷克為人所知,早已不再是他徒步中國的壯舉,而是他作為一個中文流利的「老外」,不避談中國時政、不迴避批評中國政府與社會文化,總是懇切的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本書記錄了老雷2007-2008期間的中國徒步之旅,他的所見所聞與內心掙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沒有張哲瀚的日子是痛苦的,他曾經使用過的IG帳號貼了新的文章、上傳了新影片、預告要直播。所以......他回來了嗎? 在這個問題之前,或許先該看看,其他因為「政治問題」被封殺的中國人回來了嗎?怎麼回來的?
Thumbnail
沒有張哲瀚的日子是痛苦的,他曾經使用過的IG帳號貼了新的文章、上傳了新影片、預告要直播。所以......他回來了嗎? 在這個問題之前,或許先該看看,其他因為「政治問題」被封殺的中國人回來了嗎?怎麼回來的?
Thumbnail
內娛自從被〔清朗行動〕橫掃以來,風波不斷。而張哲瀚遭封殺事件,即便質疑聲音不斷,卻早已在大眾眼裡視為定局,最近卻迎來反轉。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整理張哲瀚事件的時間線,以及被澄清的造謠,凡事多面看待。
Thumbnail
內娛自從被〔清朗行動〕橫掃以來,風波不斷。而張哲瀚遭封殺事件,即便質疑聲音不斷,卻早已在大眾眼裡視為定局,最近卻迎來反轉。小編今天就為大家整理張哲瀚事件的時間線,以及被澄清的造謠,凡事多面看待。
Thumbnail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指出,李明哲服刑期間無法取得禦寒衣物、被迫食用腐敗食物以及被剝奪與外界通訊等權利,至今仍被迫待在中國湖南省赤山監獄。尤其新冠肺炎期間,李明哲的妻子李淨瑜申請16次探監皆遭拒絕......
Thumbnail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指出,李明哲服刑期間無法取得禦寒衣物、被迫食用腐敗食物以及被剝奪與外界通訊等權利,至今仍被迫待在中國湖南省赤山監獄。尤其新冠肺炎期間,李明哲的妻子李淨瑜申請16次探監皆遭拒絕......
Thumbnail
過去一周,台灣新聞充斥政治鬧劇與慘劇。這般現象雖是台灣日常的體現,此次程度卻顯然突破天際。 首先,是以「歌手」自居的台衛福部長陳時中。繼11月上旬被爆出長達46秒的影片,暴露其曾在2020年6月「防疫新生活」期間飲宴高歌後,陳時中於11月27日宣布「暫時封麥」,並坦言過去影片遭人移花接木,「心情確
Thumbnail
過去一周,台灣新聞充斥政治鬧劇與慘劇。這般現象雖是台灣日常的體現,此次程度卻顯然突破天際。 首先,是以「歌手」自居的台衛福部長陳時中。繼11月上旬被爆出長達46秒的影片,暴露其曾在2020年6月「防疫新生活」期間飲宴高歌後,陳時中於11月27日宣布「暫時封麥」,並坦言過去影片遭人移花接木,「心情確
Thumbnail
即便是自由如美國也對於種族歧視的言論格外敏感,被視為禁忌話題,原因無他:當價值倡議的本身是反自由時,就應當被我們唾棄,而如果我們相信民主多元的討論是奠基在理性溝通的基石上,那我們更就不該縱容像張安樂這樣,以暴力之名行反自由之實的人。
Thumbnail
即便是自由如美國也對於種族歧視的言論格外敏感,被視為禁忌話題,原因無他:當價值倡議的本身是反自由時,就應當被我們唾棄,而如果我們相信民主多元的討論是奠基在理性溝通的基石上,那我們更就不該縱容像張安樂這樣,以暴力之名行反自由之實的人。
Thumbnail
東京奧運期間,台灣藝人徐熙娣(小S)因一句「國手」說,慘遭網民大舉出征,連同女兒一夕損失四個品牌代言,台海亦為此掀起民族情緒憤慨。 輿論延燒逐漸失控際,中共官媒《海峽之聲》於8月4日出面替其緩頰,指小S所謂「國手」說並無問題,「大陸網民在評論兩岸間的事之前,要多多了解紛繁複雜的台灣社會,要學會設身
Thumbnail
東京奧運期間,台灣藝人徐熙娣(小S)因一句「國手」說,慘遭網民大舉出征,連同女兒一夕損失四個品牌代言,台海亦為此掀起民族情緒憤慨。 輿論延燒逐漸失控際,中共官媒《海峽之聲》於8月4日出面替其緩頰,指小S所謂「國手」說並無問題,「大陸網民在評論兩岸間的事之前,要多多了解紛繁複雜的台灣社會,要學會設身
Thumbnail
武漢肺炎疫情嚴峻,指揮中心下達三級警戒,呼籲國人避免不必要群聚,可惜仍有不肖分子依然故我。政治評論家張宇韶日前便在節目驚爆,桃園中壢萬利市場某葉姓主委不顧防疫舉辦「南部進香團」,還每人收費3,300元。只可惜,張宇韶不小心口誤,再加上藍營使出「打韶救韓」來掩護中壢韓粉,讓此事不了了之,恐形成防疫破口
Thumbnail
武漢肺炎疫情嚴峻,指揮中心下達三級警戒,呼籲國人避免不必要群聚,可惜仍有不肖分子依然故我。政治評論家張宇韶日前便在節目驚爆,桃園中壢萬利市場某葉姓主委不顧防疫舉辦「南部進香團」,還每人收費3,300元。只可惜,張宇韶不小心口誤,再加上藍營使出「打韶救韓」來掩護中壢韓粉,讓此事不了了之,恐形成防疫破口
Thumbnail
撰寫:承翰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助理教授陳世岳開設“當代台灣政治發展”課程,邀請台灣各小黨代表在課堂演講,日前也邀請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結果在網絡上引發批評聲浪。輿論認為張安樂有犯罪前科、黑道背景、政治立場更是“危害到國家安全”的紅統,因此不該進入校園演講,事件不斷發酵。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
Thumbnail
撰寫:承翰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助理教授陳世岳開設“當代台灣政治發展”課程,邀請台灣各小黨代表在課堂演講,日前也邀請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結果在網絡上引發批評聲浪。輿論認為張安樂有犯罪前科、黑道背景、政治立場更是“危害到國家安全”的紅統,因此不該進入校園演講,事件不斷發酵。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
Thumbnail
2017年台灣大學校園濺血事件,震驚台灣朝野,同時也引起了國際社會對中共黑幫亂台的關注。而製造此次台灣校園血案的主角——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則繼續現身前台,無所忌憚地直接替中共站台。
Thumbnail
2017年台灣大學校園濺血事件,震驚台灣朝野,同時也引起了國際社會對中共黑幫亂台的關注。而製造此次台灣校園血案的主角——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白狼」張安樂,則繼續現身前台,無所忌憚地直接替中共站台。
Thumbnail
隨著中國政治局勢的日益惡化,外界對於中國公民社會的抗爭的前景也越來越悲觀。尤其是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被迫害致死之後,很多人認為當局殺雞儆猴的效果,就是越來越難以找到敢公開站出來表達異議的人了。其實,這是對於中國以及中國社會的誤解。
Thumbnail
隨著中國政治局勢的日益惡化,外界對於中國公民社會的抗爭的前景也越來越悲觀。尤其是在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被迫害致死之後,很多人認為當局殺雞儆猴的效果,就是越來越難以找到敢公開站出來表達異議的人了。其實,這是對於中國以及中國社會的誤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