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評論網投書》邀請張安樂演講無疑是負面示範,肯認了「以暴力打壓言論自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於2020/04/23同步刊登於《關鍵評論網
關於張安樂受邀至西灣學院陳世岳老師的「當代台灣政治發展」一課演講,昨晚(21日)引起相當大的爭議,檢索過網路上的各方論戰後,身為中山大學的學生之一,我有些特別的想法想與大家分享:
有許多人認為,校長的公開道歉聲明是在抹滅學術討論中不同的聲音,好似只要邀請泛藍的演講者都會因「台灣價值」不足而被群起圍剿。
但平心而論,其實大家都搞錯重點了。誠如校長的聲明內所寫的,在政治學相關的課堂中談論藍綠左右的政治傾向非常合理。
因此該場演講的爭議不來自於張安樂是一位「統派」宣揚者,而是張安樂作為一個具有傷害(在台灣)、散佈毒品(在美國)前科的人,甚至是支持暴力對待不同意見者,是否真的適合在一個學術演講的場合出現?
要判斷是否適當,我們首先必須檢視大學演講的定位為何?一般而言,大學所外聘的講者,是需要其在該領域具有傑出成就或貢獻者,基於課堂教學之需求,使用國家給予大學的補助作支出,簡言之,學校對於講者的邀請,某種程度上是「肯認」了講者對於課堂的助益,也因此學校作為一個嚴謹的學術場合,與一般網路或公眾場合等言論場域性質不同,更該善盡過濾演講者的義務,而非任何人冠上了「學術自由」即可進入校園,這並非從眾的自我審查,而是基於維護學術倫理應盡的責任。
那麼這時候問題來了,張安樂進入校園演講真的是所謂的讓大家聽見「多元」聲音嗎?
我想必須先提醒各位:張安樂作為中華統一促進黨的主席,近幾年因為與台派理念不合而產生暴力相向的事件層出不窮:
2017,香港民運領袖黃之峰來台,險遭到白狼次子張瑋暴力接機
2017,台大學生抗議中國新歌聲節目,也遭張瑋毆打抗議學生
2018,統促黨成員毀損台灣北社大門
2018,香港歌手何韻詩來台,遭到統促黨成員潑紅漆
以上的例子並非偶然,而是真實發生在你我周遭的事件。我們必須要理解,所謂的多元討論,應當是我遇見不同聲音時,秉持著和平理性的態度去交流與說服,絕對不會也不該是我不同意你的言論而對你拳腳相向,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張安樂本身所代表的角色與背後的價值,恰好就是以「暴力打壓言論自由」的代表,這非但不是多元價值的體現,甚至本身即是反多元的存在,不能簡單的被化約成「學術自由」四個字虛應了事。
當然,或許有些人認為分享統派小黨的經營之道與理念就是他的學術貢獻呀!但面對一個社會上如此高度爭議的人,難道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能夠選擇嗎?若是真的要來比較統派小黨,2018年當選台北市議員的新黨侯漢廷不是更加合適嗎?他不僅沒有暴力犯罪之虞,也不是社會上所高度爭議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也出身自小黨。
因此,以學術貢獻的角度來看,邀請張安樂演講無疑是一個負面示範,不只沒有彰顯多元價值,反而是在肯認違反多元價值的行為;而即便課堂有需要,也有更合適的人選能夠作為替代,無須糾結在一個高度爭議的人身上。
最後,我們來談安全問題。演講結束後,講者開放讓學生提問,期望達成所謂的「交流」與「討論」不同理念的差異,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講者與學生之間沒有其他外在因素的影響而限制了提問的發言。
但很遺憾的,統促黨過去對於處置與自身意見不同者的手段,是潑漆、毀損甚至是毆打與恐嚇,我想對於一個20餘歲的學生,在身旁還有許多彪形大漢,且有諸多不良紀錄的場域中,倘若有不同的意見想反駁與交流,也難以期待他能勇敢的發表意見,畢竟如果你不能自由的講,何來能自由的想?我認為這與一場學術演講所應發揮的功能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總結來看,這場演講除了讓學生面對面來「感受生命」外,實在看不出來他在政治領域上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鏡學習的地方,更別提,在如此多前科的紀錄下,帶著隨行人員進入校園時所造成的潛在威脅與風險,也應當被慎重正視與嚴加防範。
學術自由縱然可貴,但多元也應有其界線存在,就如同德國將對納粹思想傳播的限制入憲,縱使這是部分極端人物的信仰;無獨有偶,即便是自由如美國也對於種族歧視的言論格外敏感,被視為禁忌話題,原因無他:當價值倡議的本身是反自由時,就應當被我們唾棄,而如果我們相信民主多元的討論是奠基在理性溝通的基石上,那我們更就不該縱容像張安樂這樣,以暴力之名行反自由之實的人。
avatar-img
1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竟然稱「楊文科只是圖利不是貪污」。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接受專訪談到京華城案時竟脫口說出「對啦圖利,哪個地方不合法?」 如今,政治作為一種危險的職業,不僅需要保持原有的智商(不要胡亂發言,發言前要先請教專家),更要補足基本法律常識(一定要先請教法律專家,但不是已經是政治人物的法學博士)。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隨著司儀報告,靜待評審計算分數之餘,欣賞藝文團體帶來的戰鼓表演,思高儀隊率隊回到了帳篷區域,每個人都亢奮異常,因為他們展現出了「幻儀一場」的操演。一回到可以自由開口講話亂動的地方,怎能忍受腦內啡的興奮,開始著你一句我一句的談論,聲音大的得讓學長管管秩序。張文強膽怯地走到學長面前,旗哥跟刀哥的對話正告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Thumbnail
近日,前中共央視記者王志安在喜劇節目《賀瓏夜夜秀》上以戲謔的語氣模仿陳俊翰律師,並且貶低台灣民主制度。該影片在上架後,引發台灣社會譁然。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法律所賦予的權利,也必須負起相應責任,時刻提醒自己尊重他人,在如此相互尊重的環境下,我們才能夠繼續保有言論自由,繼續成為民主自由的燈塔。
Thumbnail
近日,國內網路節目邀請帶有明顯「大外宣」色彩的中國媒體人王志安來評論台灣選舉,用惡劣的嘲諷訕笑國際人權法專家、民進黨不分區候選人陳俊翰,這樣的行為不只在台灣各社群上引爆眾怒,對身為一個由身障者扶養成長的人而言,筆者深不以為然,在予以譴責之外,更有義務書寫本文揭開王志安此人以及中國大外宣的劣跡。 
Thumbnail
統促黨主席張安樂先生幾次公開呼籲政府應依法行政,行事做端也坦蕩蕩接受社會檢驗,創黨數年下來也未曾有違法被拘捕的情事發生,智者都有明辨是非的判斷力,台灣最美好的風景是人,應杜絕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分裂。
Thumbnail
2006/07/22 在野黨曾經列舉十大理由,發動泛藍支持者上街,可謂聲勢浩大。但是今天回顧起來,卻像是船過水無痕。無怪乎近藍營的人士,頗有「人微言輕」之嘆,言談間對「泛綠」的學界同儕,很有羨妒的情緒,似乎認為我們的社會是以人廢言、雙重標準。這種台灣知識界的分野和正當性分殊化現象,非常值得深入檢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Thumbnail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竟然稱「楊文科只是圖利不是貪污」。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接受專訪談到京華城案時竟脫口說出「對啦圖利,哪個地方不合法?」 如今,政治作為一種危險的職業,不僅需要保持原有的智商(不要胡亂發言,發言前要先請教專家),更要補足基本法律常識(一定要先請教法律專家,但不是已經是政治人物的法學博士)。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2024年5月31日,台灣大學政治學系舉辦石之瑜教授的新書討論會,活動由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系主任黃旻華教授開場、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主持,並與政治學者施正鋒、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兼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蕭高彥、《風傳媒》總主筆夏珍、台灣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曾國祥進行對談。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隨著司儀報告,靜待評審計算分數之餘,欣賞藝文團體帶來的戰鼓表演,思高儀隊率隊回到了帳篷區域,每個人都亢奮異常,因為他們展現出了「幻儀一場」的操演。一回到可以自由開口講話亂動的地方,怎能忍受腦內啡的興奮,開始著你一句我一句的談論,聲音大的得讓學長管管秩序。張文強膽怯地走到學長面前,旗哥跟刀哥的對話正告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Thumbnail
近日,前中共央視記者王志安在喜劇節目《賀瓏夜夜秀》上以戲謔的語氣模仿陳俊翰律師,並且貶低台灣民主制度。該影片在上架後,引發台灣社會譁然。 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法律所賦予的權利,也必須負起相應責任,時刻提醒自己尊重他人,在如此相互尊重的環境下,我們才能夠繼續保有言論自由,繼續成為民主自由的燈塔。
Thumbnail
近日,國內網路節目邀請帶有明顯「大外宣」色彩的中國媒體人王志安來評論台灣選舉,用惡劣的嘲諷訕笑國際人權法專家、民進黨不分區候選人陳俊翰,這樣的行為不只在台灣各社群上引爆眾怒,對身為一個由身障者扶養成長的人而言,筆者深不以為然,在予以譴責之外,更有義務書寫本文揭開王志安此人以及中國大外宣的劣跡。 
Thumbnail
統促黨主席張安樂先生幾次公開呼籲政府應依法行政,行事做端也坦蕩蕩接受社會檢驗,創黨數年下來也未曾有違法被拘捕的情事發生,智者都有明辨是非的判斷力,台灣最美好的風景是人,應杜絕人與人之間的紛爭分裂。
Thumbnail
2006/07/22 在野黨曾經列舉十大理由,發動泛藍支持者上街,可謂聲勢浩大。但是今天回顧起來,卻像是船過水無痕。無怪乎近藍營的人士,頗有「人微言輕」之嘆,言談間對「泛綠」的學界同儕,很有羨妒的情緒,似乎認為我們的社會是以人廢言、雙重標準。這種台灣知識界的分野和正當性分殊化現象,非常值得深入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