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女生告訴男生花名,男生這輩子一旦看到那種花,就會想起那個女生。——《花束般的戀愛》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是一部日本高分電影《花束般的戀愛》。
顧名思義,花束有短暫的盛放期,寓意著花束般的愛情,盛放之後面臨的結局只有凋零。這是以遺憾為底色鋪就的愛情故事,從標題便隱喻了具有保質期的愛情,也誕生了「我的人生目標,就是和你維持現狀」這樣的經典台詞。
今天,就讓我們通過這部號稱日本《電影旬報》年度十佳影片的作品,去梳理在它的背後,究竟藏著什麽樣的戲劇法則。
一、表面上是純愛片
《花束般的戀愛》的故事,毫無疑問是純愛片。
它的故事內容圍繞著兩個 21 歲的年輕人進行,在匆匆忙忙搭電車的時刻,他們一見鐘情了。
不同與《火口的兩人》那般熾熱和熱烈,《花束般的戀愛》中的菅田將暉和有村架純顯然更加繾綣。
當然,導演為我們展現出的兩個年輕人的戀愛日常,好似是為了服務於某個群體,以至於觀看了電影的觀眾紛紛表示——這裏面沒有真愛,只是一堆文藝消費背後的資本符號。
就像《愛情萬歲》裏的中年人愛情一樣,在《花束般的戀愛》中,愛情的主體也是文青群體。就如菅田將暉和有村架純對大熱的《肖申克的救贖》嗤之以鼻一樣,他們會選擇在電影院內觀看《哥斯拉》,兩個人共讀《黃金神威》《寶石之國》,偶爾玩《塞爾達傳說》。
不同於韓國式的車禍、失憶、得癌癥式的純愛,在阪元裕二的純愛片中,我們能感受到的,只有日常時間的流逝以及在流逝過程中人物的變化。
起初是某個普通的夜晚,男主和女主碰巧步入了酒館。偶然的,男主發現了酒館裏有著大名鼎鼎的顧客——導演押井守,在他瘋狂暗示下同桌的情侶毫無反應,只有女主同樣認出了押井守大神。
金風玉露一相逢,經過漫長且細碎的交談,他們深諳對方——書籍、作家、展覽、音樂都品味相似,兩人好像提前看過了對方的部落格和IG才得以相識。
這種相同品味帶來的心理共振,構成了他們互相吸引的基礎。然而,卻因為隔壁調音師的話癆行為,這種短暫的共鳴被取代掉了。
後續,當他們面臨經濟的拮據時,卻只能由手沖咖啡降格為速溶咖啡,拿起的新書從文藝小說變成了成功學。
顯然,這種文藝式的愛情,在現實的沖擊下變得不值一提,又引發了出編劇的獨到之處。
二、實際上是「反純愛」電影
《花束般的戀愛》裏的愛情,由乍見之歡很快就轉變成為油鹽醬醋茶的犧牲品。
今村夏子的《野餐》也不再能夠治愈他們倆因為缺錢而帶來的窘迫。曾經對電影無比留念的對方,後來卻會睡著,曾經想看的電影,也會因為工作沒時間看。
契訶夫說:「如果在第一幕裏墻上掛著一把槍,那麽接下來它就該開火,否則就不要把它放在那。」
契訶夫之槍告訴我們,一個創意故事中任何元素的出現都是有必要的,而此後不斷的扣題則會為故事增添色彩。
阪元裕二也是這樣做的。
當我們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那句「進入社會就像泡浴缸,一開始不想進去,進去了就會覺得很舒服。」好似是阪元的金句抖擻著身子登場了,可此後急轉直下的劇情是主人公的學長死於醉酒泡浴缸。這就好似一個惡趣味般的隱喻,道出了現實的殘酷性。
除此之外,我們都能看出在《花束般的戀愛》中,人物最大的戲劇性:主角的戀愛開始和結束都發生在餐桌上。雖然地點和人物依舊,但人物命運的走向和心境卻全然不同。
此前,他們都幻想著這餐飯能夠永遠吃下去,但此刻,男女主角卻都如坐針氈,一分一秒時間的流逝都將各自的隱痛變得劇烈起來。
除了契訶夫之槍的運用,大量的日記和筆記也是阪元裕二塑造人物、道明故事走向、補充敘述的法寶。在《花束般的戀愛》中有大量的描述事件走向都脫胎於兩個各自朗誦自己的日記。
《花束般的戀愛裏》讀日記的設置,來源於阪元裕二對日常對話和書信的區分:「人有時想說真心話,有時則否,總套著一層迷彩偽裝。持續保持這種曖昧狀態,直至隱藏真意的霧靄到達最大濃度的瞬間,在預期之外,從一張收據或食譜一隅泄漏出決定性真實想法。在對話中絕對無法產生的交流,在命定或不明所以的操弄中,偶然間還是傳達了真心意,這就是我所書寫的信件。」
那些強烈炙熱的熱烈話語很難能夠直接吐露,講究讀空氣的日本人自然是不便說出口,就如夏目漱石式的表白——今夜的月色真好一般隱晦。
當然,這樣敘述的一個好處是為塑造感情時留下了一個浪漫的濾鏡。本質上,對於創作者來說,小說或故事就是造夢的過程,一方面我們要追求人物的真實性以及邏輯的合理性,一方面我們又要為觀眾設置一種間離效應或隨時抽離故事的可能,而這就需要多次強烈的積極暗示——即所述一切浪漫的開始就是神話,而神話就是不可能真實發生卻又讓人十分感動的東西。
日記或者書信恰恰就可以充當此類道具,為一部浪漫電影營造出十分夢幻的效果。
《花束般的戀愛》的主人公被設置為剛剛大學畢業的年輕人,而對這類人群來說,浪漫還是他們骨子裏的向往,但現實卻已經慢慢爬上了他們的心靈深處。聚焦於年輕人的奮鬥與妥協的過程中,顯示出阪元裕二並沒有將這部電影處理成為完全純愛的小清新故事,而是擁有了切實生活基礎的時代速寫。
三、從「花束般的戀愛」看人物塑造
一個好的電影人物設計,主要開始於兩個主要方面的安排——人物塑造和人物真相。
人物塑造是包含人物的外表特征以及行為舉止、語言和手勢風格、性別、年齡、智商、職業、個性、態度、價值觀、住在哪兒、住得怎樣等綜合要素的集合。在《花束般的戀愛》中,我們很容易地看到阪元裕二的這種有目的的選擇。
而人物真相的關鍵是欲望,欲望的來由是動機。在影片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他們相愛的動機——因為共通的地方而互相吸引,我們也很容易看到他們分手的動機——因為現實的藩籬而選擇放手。
這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以至於我們很容易進入故事。顯然,這一切只不過是文青愛情的典範代表,註定是屬於少數人的狂歡。
也許,《花束般的戀愛》的塑造仍然有不足,它展現了人們因為什麽而擁有親密關系,而對於如何長久保持親密關系,編劇顯然沒有打算將之公之於眾。而作為一部愛情電影,它顯然比情人節電影更加耐人尋味,也更加值得人咀嚼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