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映像之『后闕篆煙』-【上行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鹿港先後有二座建築於不同年代的天后宮,因此有舊祖宮與新祖宮之分,一般通稱的天后宮指的是舊祖宮;新祖宮則是乾隆皇帝下詔令,由官方出資興建之媽祖廟,稱為『敕建天后宮』,在廟前有一碑文寫著:文武官員至此下馬。據聞古時朝拜媽祖是有限制的,一般市井小民到舊祖宮拜拜,新祖宮只有官宦人家才可至此謁拜。

天后宮終年盤香不斷,煙縷裊裊且燭火通明,臻達宮廟香火旺盛之最高境界,時有『香煙篆就平安字、火焰開成富貴花』的讚頌。而『后闕篆煙』便成為鹿港八景之一,傳頌於後世,亦有『寶殿篆煙』之稱。


寶殿輕飄煙篆,昇裊裊、后闕祥和。

錚鋏經文提福壽,雙全叩首。

有平安,無罪咎,組綬,傳藕,如願登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蒔緣‧鹿角腓腓的沙龍
121會員
751內容數
一詩暢飲一杜康 吟詩訪英雄 一詞入境一風月 填詞尋美人 漫步唐詩宋詞 翻滾古今風華
2025/03/04
描述24節氣驚蟄景象,以及人的心情隨著變化的情形。
Thumbnail
2025/03/04
描述24節氣驚蟄景象,以及人的心情隨著變化的情形。
Thumbnail
2025/02/19
利用昭君和番西域故事,串以數首琵琶名曲,完成一首無關乎平仄的嵌字詩。
Thumbnail
2025/02/19
利用昭君和番西域故事,串以數首琵琶名曲,完成一首無關乎平仄的嵌字詩。
Thumbnail
2025/02/18
雨水不僅是季節的標記,更是一段深沉的詩篇,它把人心洗淨,帶來希望,如同春的心跳,悄然而至。
Thumbnail
2025/02/18
雨水不僅是季節的標記,更是一段深沉的詩篇,它把人心洗淨,帶來希望,如同春的心跳,悄然而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臺北天后宮主祀媽祖,廟宇前身為新興宮,在1943年,曾被日本徵收,「弘法寺」是曾經存在的寺院,戰後,建築改由艋舺新興宮,也就是臺北天后宮所使用。臺灣對於媽祖的信仰,就如同「媽祖」這個稱謂,從字面上來看,媽祖是位如同家人般的神祇,再從每年繞境的盛況,足見媽祖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Thumbnail
臺北天后宮主祀媽祖,廟宇前身為新興宮,在1943年,曾被日本徵收,「弘法寺」是曾經存在的寺院,戰後,建築改由艋舺新興宮,也就是臺北天后宮所使用。臺灣對於媽祖的信仰,就如同「媽祖」這個稱謂,從字面上來看,媽祖是位如同家人般的神祇,再從每年繞境的盛況,足見媽祖在人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大甲鎮瀾宮 大甲鎮瀾宮據說是西元1730年,於清雍正年間自湄洲天后祖廟恭請媽祖神像來臺。後來因香火鼎盛,於西元1732年在臺中市大甲興建小祠,直到西元1770年改建小廟為「天后宮」。西元1787年重建,才被載於臺灣淡水廳水獻中。往後由大甲士紳屢次發起重建並改為「鎮瀾宮」。每年農曆三月初「遶境進香」
Thumbnail
西元1700多年,先民為求平安與心靈寄託,從大陸湄洲恭請媽祖聖尊至蕃薯寮(旗山舊稱)。地方人士參拜聖蹟靈驗,廣為相傳,並由當地百姓共同出資興建廟宇,『旗山天后宮』於1824年落成,距今近200年歷史,為高雄市定古蹟。
Thumbnail
西元1700多年,先民為求平安與心靈寄託,從大陸湄洲恭請媽祖聖尊至蕃薯寮(旗山舊稱)。地方人士參拜聖蹟靈驗,廣為相傳,並由當地百姓共同出資興建廟宇,『旗山天后宮』於1824年落成,距今近200年歷史,為高雄市定古蹟。
Thumbnail
春節時節,除了除舊佈新外、吃年夜飯、親戚走訪回娘家、出門旅遊外,還有一個重大的活動「進香」。而這次有幸帶著爺爺奶奶開車前往西南部進香,這些廟宇都是我爺爺二十多年來每年必來參拜的廟宇唷!
Thumbnail
春節時節,除了除舊佈新外、吃年夜飯、親戚走訪回娘家、出門旅遊外,還有一個重大的活動「進香」。而這次有幸帶著爺爺奶奶開車前往西南部進香,這些廟宇都是我爺爺二十多年來每年必來參拜的廟宇唷!
Thumbnail
北港媽祖廟於清康熙年間由福建省湄州朝天閣媽祖分靈而來。主神媽祖又名天上聖母,自幼即體會道典祕法,因屢次救民眾於水難之中而升天為神,以其靈驗而受封天妃。1694年(康熙33年),佛教臨濟宗第34代禪師樹璧,攜帶神像來臺,在笨港登陸,為笨港居民所留。繼而築屋、建小祠、再募金重建,香火也日漸鼎盛。寺廟建築
Thumbnail
北港媽祖廟於清康熙年間由福建省湄州朝天閣媽祖分靈而來。主神媽祖又名天上聖母,自幼即體會道典祕法,因屢次救民眾於水難之中而升天為神,以其靈驗而受封天妃。1694年(康熙33年),佛教臨濟宗第34代禪師樹璧,攜帶神像來臺,在笨港登陸,為笨港居民所留。繼而築屋、建小祠、再募金重建,香火也日漸鼎盛。寺廟建築
Thumbnail
虧損10年生意首度轉虧為盈, 絕處逢生 北港朝天宮夜景 正殿(又稱聖母殿)奉祀媽祖,殿前陪祀中壇元帥和虎爺,左右為千里眼與順風耳二將軍。 左室為凌虛殿(三官殿)奉祀三官大帝,從祀月老星君。 右室為聚奎閣(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大魁夫子、朱衣星君、文衡聖帝、孚佑帝君等五文昌。
Thumbnail
虧損10年生意首度轉虧為盈, 絕處逢生 北港朝天宮夜景 正殿(又稱聖母殿)奉祀媽祖,殿前陪祀中壇元帥和虎爺,左右為千里眼與順風耳二將軍。 左室為凌虛殿(三官殿)奉祀三官大帝,從祀月老星君。 右室為聚奎閣(文昌殿)奉祀文昌帝君、大魁夫子、朱衣星君、文衡聖帝、孚佑帝君等五文昌。
Thumbnail
鹿港先後有二座建築於不同年代的天后宮,因此有舊祖宮與新祖宮之分,一般通稱的天后宮指的是舊祖宮;新祖宮則是乾隆皇帝下詔令,由官方出資興建之媽祖廟,稱為『敕建天后宮』,在廟前有一碑文寫著:文武官員至此下馬。據聞古時朝拜媽祖是有限制的,一般市井小民到舊祖宮拜拜,新祖宮只有官宦人家才可至此謁拜。
Thumbnail
鹿港先後有二座建築於不同年代的天后宮,因此有舊祖宮與新祖宮之分,一般通稱的天后宮指的是舊祖宮;新祖宮則是乾隆皇帝下詔令,由官方出資興建之媽祖廟,稱為『敕建天后宮』,在廟前有一碑文寫著:文武官員至此下馬。據聞古時朝拜媽祖是有限制的,一般市井小民到舊祖宮拜拜,新祖宮只有官宦人家才可至此謁拜。
Thumbnail
現時屯門后角天后廟之廣場上有牌樓一座。牌樓正面橫披之上有石刻金漆大字:「天后廟廣場」,其下有石刻金漆對聯一副,其辭曰:「天福蔭群生人壽年豐口角方隅長富樂/后恩垂雨大時和世泰屯門比戶永昌隆」。牌樓背後橫披之上有石刻金漆大字:「后角靈光」其下有石刻金漆對聯一副,其辭曰:「口筆皆碑八百年海晏
Thumbnail
現時屯門后角天后廟之廣場上有牌樓一座。牌樓正面橫披之上有石刻金漆大字:「天后廟廣場」,其下有石刻金漆對聯一副,其辭曰:「天福蔭群生人壽年豐口角方隅長富樂/后恩垂雨大時和世泰屯門比戶永昌隆」。牌樓背後橫披之上有石刻金漆大字:「后角靈光」其下有石刻金漆對聯一副,其辭曰:「口筆皆碑八百年海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