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凡爾賽宮那天熱得誇張。
長谷川一手拿著導覽耳機,一手揮著扇子,表情卻像在研究什麼深奧的建築比例。我們沿著鏡廳往前走,腳下的木地板在腳跟下吱呀作響。光線從大窗灑進來,把那條廊道照得像通往另一個世紀。
導覽耳機裡的聲音甜美地說:「這裡是瑪麗皇后最愛舉辦舞會的地方,她曾經在這裡穿著以假髮高達六十公分的禮服登場,引起全場驚嘆。」 長谷川偏頭說:「六十公分?那不就比你高半個頭?」 我瞪他一眼,但笑意沒藏住。
我們走到一幅油畫前,那是瑪麗皇后被捕前最後一次公開肖像。她仍然優雅,眼神卻有種淡淡的疲倦。
「她其實很聰明,」我說。「會講多國語言,愛音樂,推廣時尚,甚至在凡爾賽裡蓋了自己的小村莊——瑪麗皇后村。那裡有牛、有牧羊女、有假山,全部是為了讓她過『自然生活』。」 「就是貴族版的角色扮演啊。」長谷川接話,「她cosplay農婦。」
我笑出聲來,但又覺得這話有點殘酷。畢竟那個村莊是真實存在的,瑪麗皇后真的會親自擠牛奶、餵雞,還命人做出特製的牛奶桶,上面刻著她的徽章。
「她只是想逃離政治,結果被罵更慘。」我說。 「因為那是她的特權吧。」長谷川的語氣平靜,「凡爾賽本身就是一場特權的劇場。」

我們走出鏡廳,陽光把金色欄杆照得刺眼。遠遠的噴泉閃著光,遊客的手機一支接一支舉起。
我忽然想到導覽影片裡提到的軼事——據說路易十四設計這整座宮殿時,要求每個窗戶都能映照到他的臉,象徵「太陽王」的光無所不在。 「這倒像是今天的自拍濾鏡啊。」我說。 長谷川笑出聲:「只是那時候沒有Instagram,只有幾千名工匠和無數稅金。」
我們最後坐在花園長椅上,看噴泉的水柱隨著古典音樂起落。
「你知道嗎,」我說,「據說那時候凡爾賽有三千多名僕人,但廁所不到二十間。大多數人都直接在走廊解決。」 長谷川愣了一下:「……這算不算是對『香榭麗舍』一詞的反諷?」 我笑得差點噴出水,「凡爾賽的美學,就是連臭味都必須是金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