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陳董事長真可說是荒野奇俠,十多年前擔任荒野理事長時邀請他當顧問,至今他仍常以他豐富經驗協助荒野,他在七十歲之後開始到極地探險的心境,他六訪北極,五探南極,七次到中極(西藏),其他如亞馬遜熱帶雨林、沙漠,非洲、絲路……這些地方更不在話下了
前幾天在聯合報元氣周報的專欄中,介紹了川流教育基金會陳維滄董事長。
陳董事長真可說是荒野奇俠,十多年前擔任荒野理事長時邀請他當顧問,至今他仍常以他豐富經驗協助荒野,不過在這篇文章中,我只著墨他在七十歲之後開始到極地探險的心境,他六訪北極,五探南極,七次到中極(西藏),其他如亞馬遜熱帶雨林、沙漠,非洲、絲路……這些地方更不在話下了,今年八十四歲,身體比四十歲的人還好,這十多年的冒險經歷出了二十多本書,說是台灣活躍老化的最佳代表,絕不為過。
後面附上這篇文章。
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聯合報元氣周報
「歲數從來不是重要的事,身體軀殼會老去,但心和靈魂永遠不會。」陳維滄董事長雖然這麼說,但是他的外表麼看也不像已經八十四歲的人,尤其在聊天中,他不時從椅子上跳起來,半跑過偌大的辦公室,找出一份又一分的資料給我參考。
當我讚嘆他的靈活與敏捷時,他又跳起來,然後彎身前屈雙手很輕易意就觸及腳趾,原來他從年輕時至今仍保持每天一大早起床就花一個小時慢跑或游泳,前幾年到國外報名參加太空旅行,醫生做了詳細身體檢查後,認為他的體能或心肺功能都只有四十多歲。
這些年活躍老化的議題很夯,但是他早在三十多年前,也就是五十歲那年就退休,成立基金會從事公益活動,雖然六十歲才第一次登高山,但是隨後的壯遊冒險,實在讓人佩服,尤其七十歲之後開始遠征地球的極境,六訪北極,五探南極,七次到中極(西藏),酷熱的赤道與大漠,絲路行腳,深入南美洲雨林蠻荒,馳騁非洲大地……更令人佩服的是每次的冒險,他還必須一個人背著沉重的相機與腳架,為大家拍出絕美的相片。
因為他的作品,大家都稱為他是極地攝影家,我卻覺得他更像是以大自然為道場的修行者。這些地方稱為極境,地球上最極端的環境,要嘛冷得無法想像,要嘛又乾又熱,不然就是高到無法呼吸,這些極境,對任何生物而言,都是非常惡劣艱困的環境,一般人若不是工作所需,為了興趣或炫耀去一次體驗一下應該就夠了,可是為什麼他卻可以在七、八十歲時,一次又一次冒著生命危險以及肉體的困頓疲憊接受挑戰? 我相信這些動力一定是來自生命裡更深沉的呼喚。
這種熱情絕不是那種「我來、我見、我征服」的炫耀,而是當我們能夠一次又一次把自己逼迫到最極端的絕境下,才能彰顯出生命的深刻與意義,甚至尋得精神與肉體上的重生與復甦。
「極地旅行的確辛苦,我利用旅程的艱辛與經歷,探索自己的內在,藉此不斷重生,而且極境的孤寂,就像是閉關,思考許多人生課題。」年輕時差一點出家,後來雖然在商場發光發熱,但是內心一直有著宗教情懷,因此陳維滄董事長自稱為行者,除了是旅行的人之外,更是個修行者,同時也表明,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強調一切夢想都要實行才能成功。
「行走在大自然裡,常常會覺得人是如此渺小,但是身而為人,卻又是這麼可貴,我常常問自己能為這片美好的大地做些什麼?」坐在川流文教基金會辦公室看著陳董事長出版的二十多本書,每本書或每幅作品,都是他為了保護大自然所採取的行動。
翻閱今年初出版的「鶴采」攝影集,是他近二十年來天涯追鶴行的成果。鶴是吉祥,長壽的象徵,既靈性又高雅,大多數的鶴是一夫一妻制,不管在漫天飛雪中起舞,或是冰天雪地裡的對天鳴唱,書裡每一幅照片都可以框表起來,深遠的意境不只是令人感動還足以啟迪人心。
疫情期間,無法出國旅行,但是陳董事長還是很忙,行程從早排到晚,還要抽空檔整理作品,以前以為他是個傑出的攝影家,但是仔細看著剛出版的「旅行中看見真善美」,才發現他的文筆也真好,這本書引領我們探索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裡的真善美,也帶給我們更多的同情與理解。
「人在追求夢想的時候,就會忘了年紀,老後生活,就是把每天當做最後一天,用力過。」滿懷赤子般的好奇心,熱情洋溢地探索這個奧妙的世界,這位不老的探險家是退休長者最好的典範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回應孩子情緒最好的方法,是協助他辨識情緒及指出情緒的來源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avatar
    細讀慢品
    2024-03-26
    【如何回應一直來要稱讚的孩子?】當孩子提出稱讚時,應該仔細思考怎麼回應,如何在稱讚中鼓勵孩子進步,而非僅僅讚美表面行為。透過提問,觀察孩子的內在動機,促使孩子自我梳理與認識,培養內驅力的種子,使孩子能順從內在驅力行動。
    Thumbnail
    avatar
    高小露學堂
    2024-02-25
    遠山的回音--來自遙遠他方的深刻思念與呼喚《遠山的回音》是著名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繼其享譽國際的小說《追風箏的孩子》後所撰的第三本創作。遠山的回音故事背景一樣設定在阿富汗,講述一對情感深厚的兄妹因為父親在生活的壓迫下不得已決定將妹妹賣給富人而自小被迫分離而展開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庭庭兒
    2024-01-06
    你的回應會決定你未來能夠走多遠?當主管對於你做出來的預估數據提出疑問時,你的回應會決定你未來能夠走多遠?
    avatar
    Ashley
    2023-11-07
    【經營筆記21】🔴追蹤破600!自媒體經營一年有感!一本書來回滾了7、8回!「熱愛」和「飯碗」的距離!一般人大概很難想像,做一個Podcasts,從選書、看書、做筆記、寫腳本,到錄音上架,一本書來回滾了7、8回,真的像極了考國考時,補習班老師說的:一本書你認真看我5次肯定會上榜!哈!看到這裡,一定會有人納悶,有必要嗎?有必要看這麼7、8次嗎?人生最有意思的就是有關「有必要嗎?」這件事。 小時候印象中
    Thumbnail
    avatar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
    2023-10-09
    「靈感」來自細膩的心靈註釋:靈感來自細膩的心靈、和任性自在的空間。 鑄造者署名:一隻會彈琴的貓,隨意卻不隨便的貓。
    Thumbnail
    avatar
    一隻會彈琴的貓
    2022-05-02
    【卦象預言】不因疫情加溫自我封閉,藉自然找回身心靈的平靜山人表示,換季是斷捨離的好時機,不要累積太多身外物,別讓居家空間變成儲藏室;也可以乘機打掃心房,找到讓自己身心靈安頓的方式,遠離別有居心、不真誠的人,結交與自己一般真心相待的朋友。山人更提醒大家,千萬別心存僥倖,短視近利或者為取得財富、贏得名利而萌生壞念頭......
    Thumbnail
    avatar
    諸羅山人
    2022-04-11
    來自步行療癒的回應“10,786步行距離”         那是以前跟朋友聚會唱歌喝酒之後養成的習慣,喜歡上走路感受那個的溫度在身上緩慢的流動。什麼也不想,只是往前走,知道目的地並有內建導航;有自己的速度,可以停下來,或是隨著自己的心情轉變方向,這個方式是給予自己陪伴自己的時間。 身體會記得那個時段的愉悅      
    Thumbnail
    avatar
    這樣子也是可以
    2021-11-09
    【自雇思維】如何打造知識自雇者的商業模式與飛輪效應,創造複利效應?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告訴你三件事:如何打造知識自雇者的飛輪效應;三個自我檢視,打造高效商業模式;開源,讓你顛覆市場的遊戲規則
    Thumbnail
    avatar
    劉奕酉
    2021-07-26
    13.來自南極營地的回應一臉精神爽利的洛克,開著盛滿裝備的大卡車前往機場,副駕上的魯克看著上尉那張神采飛揚的臉。 魯克不自知地拍了一拍上司的肩膀:「聽說五六月的南極也是負攝氏度的。不過以你今天的狀況,應該可以把那裡的氣溫提升到正攝氏度。」 洛克瞅了魯克一眼:「絕對沒問題。」 大卡車停在安550機尾部的下面,比例像是一百比一
    avatar
    尚盧之劍
    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