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盒子》與〈散戲〉(侯孝賢,201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取自網路

圖片取自網路


這部紀錄片中提到了李天祿及其長子陳錫煌對台灣布袋戲的重要傳承。英文片名為Father,旨在描述陳錫煌與其父之間的親情關係,從小陳錫煌因為父親入贅陳家,因此長子跟母姓,也造就日後父親與長子間複雜的情感關,在那個傳統的年代,姓氏跟血緣同等的重要,而李天祿教導陳錫煌學習布袋戲的過程又非常嚴格,導致父子間的溫暖與慈愛經常被嚴格的訓練取代。

即便到了八十幾歲的陳錫煌,已經在台灣布袋戲佔有一席之地,也依舊無法放下李天祿之子的這個稱號,一輩子都活在父親的影子當中,只能想辦法做得更好。

片名紅盒子,是陳錫煌在離家後,每次布袋戲開演前,一定會向紅盒子中的田都元帥祈求演出順利,紅盒子象徵一種傳統技藝的傳承,以及尊重,是布袋戲精神至高無上的象徵。

傳統與創新之間,如何抉擇

片中出現一段,陳錫煌去為布袋戲新人比賽擔任評審的片段,眼見戲台上的戲偶各個造型誇張,動作大搖大擺並不細緻,舞台藝術雖然吸睛,卻少了幾分典雅的意味,陳錫煌在觀賞後表示:「傳統的東西要創新可以,但也要先把傳統的東西拿出來,才有可能創新」,誇張的演出方式或許是現在抓住觀眾眼球的途徑,但是如果沒有保存文化的底蘊,只是從形式上去誇大,反而畫虎不成反類犬,看在老師傅眼中,是萬般不捨的。



布袋戲的前世與今生

1950年代,國民政府來台後大量運用布袋戲推廣反共抗俄。1970年代推行禁止台語政策,布袋戲開始混用中文,劇情中出現中國強出手相救史艷文的片段。不管從過去到現在,布袋戲在這些政界大人物眼中,始終只是宣傳的工具。布袋戲以前經常用於敬神、答謝神明,經常在野台戲中登場,但是現在多是政府或文化機構邀約才搬演,野台的機會則較少。陳錫煌感嘆地說:「戲迷早就已經散了,戲台也早就被其他娛樂給取代」。令人想起洪醒夫在〈散戲〉小說中,描繪玉山歌仔戲團金瓜寮大拜拜的場景,即便舞台上演員搬演拿手戲精忠岳飛,台下的觀眾是意興闌珊,目不轉睛盯著五光十色的康樂隊及布袋戲特效,曾幾何時,人們對於傳統戲劇慢工出細活的藝術已經失去興味。



掌中藝術,指上乾坤

片中特別令人動容的畫面,是陳錫煌脫下戲偶,在一片黑幕前,用佈滿皺紋的滄桑老手,活靈活現地舞動指節,每一個戲偶的動作,都是由手部細密的動作而搬演出來的,表面上看起來輕輕鬆鬆,其實關鍵細節非常多。陳錫煌說無論是台灣或是國外,只要有人想學,他都願意無私教學,雖然年事已高,身受慢性病之苦,但是年過九十的他,仍然致力於推廣及傳承布袋戲。看著戲台上布袋戲偶弄棍套、搔癢、後空翻、蓋印章等精細動作,不禁令人讚嘆老師傅的純熟功力,早已將掌中世界煉入爐火純青。



每個男孩都要出生兩次,一次是母親的子宮,一次是離開父親

片中描述了陳錫煌與父親間的複雜情感,如父如師,在傳承與超越間,想辦法做到兩全其美。片中出現了陳錫煌的徒弟,甚至許多外國人慕名而來學習,當他們以帶有外國腔調的語言說著台語時,心中莫名感慨,屬於台灣傳統的技藝,如今的台灣人又有多少人在乎與重視? 片尾陳錫煌面對空無一人的劇場,獨自在戲台上演著布袋戲,面對現今本土語言的失傳,可能連簡單的台詞觀眾也聽不懂了。但他們心中那股想要繼續傳承布袋戲的火苗,從未被熄滅,即便到了九十幾歲,依舊可見陳錫煌佝僂的背影,躲在戲台背後,用老陳而熟練的雙手,舞動出一齣齣精彩的戲碼。



結語

洪醒夫〈散戲〉中,玉山歌仔戲團不敵時勢,由金發伯宣布解散。原本堅持戲劇的秀潔最後也選擇回鄉種田,身為演員他們即便認知到時代已變,但是堅持的念頭始終盤繞心頭,最後,還是被自己最心愛的觀眾給背棄。在〈紅盒子〉中,我們看見另一種堅毅不撓的選擇,透過「傳承」,讓微小的火苗薪傳至下一代,即便現實不斷澆以冷水,一只紅盒子,就是維繫的最後希望。


亦宛然掌中劇團/李天祿布袋戲https://www.facebook.com/LITIENLU.MUSEUM/

陳錫煌傳統掌中劇團https://www.facebook.com/chenhsihuangpuppe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電影裡的國文課的沙龍
68會員
28內容數
/失去/那些曾經在睡夢中將妳驚醒的惡夢, /渴望/無數次在偌大的城市裡,尋覓與渴望的眼光。 在愛與被愛間無限輪迴, 用文字記錄下愛情的百態與蒼涼。
2025/02/10
上學期剛結束了<長照食堂>這一課,在課後放了一部電影給學生進行討論, 2019年上映的《老大人》。 這部片在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上面就找得到了, 也提供給如果有時間可以做電影討論的老師們參考。 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 https://mcrt.app.visionmedia.com.tw/v
Thumbnail
2025/02/10
上學期剛結束了<長照食堂>這一課,在課後放了一部電影給學生進行討論, 2019年上映的《老大人》。 這部片在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上面就找得到了, 也提供給如果有時間可以做電影討論的老師們參考。 教室電影院公播大平台 https://mcrt.app.visionmedia.com.tw/v
Thumbnail
2023/10/22
「圓香終於說出大家都認可、圓潤又溫柔的話了。」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後,外界經常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被別人認可的人。 於是我們朝著別人給的方向努力,努力填滿別人賦予的框架。 漸漸地就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   圓香的特別之處在於,她不輕易去滿足別人的想像。 身為青春期的女生,卻不
Thumbnail
2023/10/22
「圓香終於說出大家都認可、圓潤又溫柔的話了。」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後,外界經常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被別人認可的人。 於是我們朝著別人給的方向努力,努力填滿別人賦予的框架。 漸漸地就忘了自己最初的樣子。   圓香的特別之處在於,她不輕易去滿足別人的想像。 身為青春期的女生,卻不
Thumbnail
2022/09/14
🌟2020年,推出了神力女超人的續集,雖然已經隔了好一陣子,但是一直想找時間來寫寫對這部片的心得感想。 🌟重點是,這部很適合拿來講課文😂電影裡到處都是寶藏,比枯燥課文有趣1000倍。 🌟正如片頭黛安娜小時候的故事一樣,這部片要講的是「真實」(truth)。在片中出現的幾段對話明確表達出來
Thumbnail
2022/09/14
🌟2020年,推出了神力女超人的續集,雖然已經隔了好一陣子,但是一直想找時間來寫寫對這部片的心得感想。 🌟重點是,這部很適合拿來講課文😂電影裡到處都是寶藏,比枯燥課文有趣1000倍。 🌟正如片頭黛安娜小時候的故事一樣,這部片要講的是「真實」(truth)。在片中出現的幾段對話明確表達出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陳錫煌師傅是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這是陳錫煌師傅上台前主持人千篇一律的介紹。藝術世家的匾額是身上的勳章,可陳錫煌師傅不願靠父親的名聲來成就自己的光環。於是在79歲的高齡離開了父親李天祿創辦的「亦宛然」布袋戲團,轉而成立自己的「陳錫煌傳統戲劇劇團」,他想在台灣布袋戲界留下自己的姓名。
Thumbnail
「陳錫煌師傅是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這是陳錫煌師傅上台前主持人千篇一律的介紹。藝術世家的匾額是身上的勳章,可陳錫煌師傅不願靠父親的名聲來成就自己的光環。於是在79歲的高齡離開了父親李天祿創辦的「亦宛然」布袋戲團,轉而成立自己的「陳錫煌傳統戲劇劇團」,他想在台灣布袋戲界留下自己的姓名。
Thumbnail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與朋友都忍不住哭了。眼淚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不僅僅是可能不再被需要的文化、難以延續的傳承、或廣袤又狹隘的父與子。
Thumbnail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與朋友都忍不住哭了。眼淚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不僅僅是可能不再被需要的文化、難以延續的傳承、或廣袤又狹隘的父與子。
Thumbnail
如果緩慢遺忘是必然,再見怎麼捨得說出口?──《指忘》 《指忘》不只是一齣講布袋戲的戲,也是一齣討論親情、世代傳承,文化與價值觀的戲。 那句「今天台下仍是無人」,簡單幾句話便道出傳統偶戲的式微,以及文化傳承正面臨著可能的斷裂。
Thumbnail
如果緩慢遺忘是必然,再見怎麼捨得說出口?──《指忘》 《指忘》不只是一齣講布袋戲的戲,也是一齣討論親情、世代傳承,文化與價值觀的戲。 那句「今天台下仍是無人」,簡單幾句話便道出傳統偶戲的式微,以及文化傳承正面臨著可能的斷裂。
Thumbnail
我不是布袋戲的鐵粉,但是鄉間酬神的野台戲,總是我兒時最有印象的回憶之一。 長大再看布袋戲,內容戲而不謔,文辭信手拈來優雅韻美,更讓人動容的,還有背後為戲偶注入靈魂的前輩們。2022年6月12號這天,上帝想看布袋戲了。 八音成絕響,才子永流芳。 一代大師一路好走,回到琉璃仙境,繼續演著最愛的布袋戲。
Thumbnail
我不是布袋戲的鐵粉,但是鄉間酬神的野台戲,總是我兒時最有印象的回憶之一。 長大再看布袋戲,內容戲而不謔,文辭信手拈來優雅韻美,更讓人動容的,還有背後為戲偶注入靈魂的前輩們。2022年6月12號這天,上帝想看布袋戲了。 八音成絕響,才子永流芳。 一代大師一路好走,回到琉璃仙境,繼續演著最愛的布袋戲。
Thumbnail
即便到了八十幾歲的陳錫煌,已經在台灣布袋戲佔有一席之地,也依舊無法放下李天祿之子的這個稱號,一輩子都活在父親的影子當中,只能想辦法做得更好。 片名紅盒子,是陳錫煌在離家後,每次布袋戲開演前,一定會向紅盒子中的田都元帥祈求演出順利,紅盒子象徵一種傳統技藝的傳承,以及尊重,是布袋戲精神至高無上的象徵。
Thumbnail
即便到了八十幾歲的陳錫煌,已經在台灣布袋戲佔有一席之地,也依舊無法放下李天祿之子的這個稱號,一輩子都活在父親的影子當中,只能想辦法做得更好。 片名紅盒子,是陳錫煌在離家後,每次布袋戲開演前,一定會向紅盒子中的田都元帥祈求演出順利,紅盒子象徵一種傳統技藝的傳承,以及尊重,是布袋戲精神至高無上的象徵。
Thumbnail
片中一段紀錄陳錫煌師傅與老樂師們的共演,熱鬧非凡,仿若布袋戲又活了過來,回到那繁盛的時代,但配樂的蒼涼卻是催人熱淚,其實,這或許是這些老師傅們的最後一場華麗的演出。導演說:我會不會紀錄到的不是傳承,而是消逝? 如果生離死別是人生中最為苦慘,那麼爲了不要消逝所做的所有拼搏,會是最為珍貴美麗的嘗試。
Thumbnail
片中一段紀錄陳錫煌師傅與老樂師們的共演,熱鬧非凡,仿若布袋戲又活了過來,回到那繁盛的時代,但配樂的蒼涼卻是催人熱淚,其實,這或許是這些老師傅們的最後一場華麗的演出。導演說:我會不會紀錄到的不是傳承,而是消逝? 如果生離死別是人生中最為苦慘,那麼爲了不要消逝所做的所有拼搏,會是最為珍貴美麗的嘗試。
Thumbnail
《紅盒子》是台灣野台布袋戲團的紀錄故事,電影聚焦在台灣國寶藝師陳錫煌的生命歷程,還有在家族與父親之間解不開的孽與緣。也敘述傳統布袋戲的野台文化漸漸式微與消逝在社會之中而努力求生的故事。當過去還沒有電視出現的娛樂重鎮一轉成了即將消逝急需保留與文化傳承的一項台灣技藝,活在網路世代的我們怎麼看待這掌中一搏
Thumbnail
《紅盒子》是台灣野台布袋戲團的紀錄故事,電影聚焦在台灣國寶藝師陳錫煌的生命歷程,還有在家族與父親之間解不開的孽與緣。也敘述傳統布袋戲的野台文化漸漸式微與消逝在社會之中而努力求生的故事。當過去還沒有電視出現的娛樂重鎮一轉成了即將消逝急需保留與文化傳承的一項台灣技藝,活在網路世代的我們怎麼看待這掌中一搏
Thumbnail
我看電影那天,導演還在,他在開演前為我們辦了一個小小演說,其中有一句話「電影是最華麗的方式,我想用最華麗的方式,和布袋戲說再見。」他說這句話惹哭當時看完電影的文化局局長,其實也惹哭了當下在電影院的我跟
Thumbnail
我看電影那天,導演還在,他在開演前為我們辦了一個小小演說,其中有一句話「電影是最華麗的方式,我想用最華麗的方式,和布袋戲說再見。」他說這句話惹哭當時看完電影的文化局局長,其實也惹哭了當下在電影院的我跟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邊緣老闆 又來到了國片點點名啦 就讓我來為大家進行十月的國片點點名吧! 十月一共會上映5部國片,分別為10/19的《紅盒子》跟《紅樓夢》,10/26的《狂徒》跟《幸福城市》
Thumbnail
哈囉,大家好,我是邊緣老闆 又來到了國片點點名啦 就讓我來為大家進行十月的國片點點名吧! 十月一共會上映5部國片,分別為10/19的《紅盒子》跟《紅樓夢》,10/26的《狂徒》跟《幸福城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