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對手。」-談電影《紅盒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紅盒子》劇照

《紅盒子》劇照

「陳錫煌師傅是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這是陳錫煌師傅上台前主持人千篇一律的介紹。藝術世家的匾額是身上的勳章,可陳錫煌師傅不願靠父親的名聲來成就自己的光環。於是在79歲的高齡離開了父親李天祿創辦的「亦宛然」布袋戲團,轉而成立自己的「陳錫煌傳統戲劇劇團」,他想在台灣布袋戲界留下自己的姓名。楊力州導演在片頭引用《封神演義》哪吒割肉還母、剔骨還父來形容陳錫煌師傅此次的出走。除了離開「亦宛然」的決定以外,「想要擁有自己姓名的念頭」似乎是從陳錫煌師傅落地開始,便一直背負著的課題。

圖片轉自中時新聞網 陳錫煌(右),與父親李天祿(中)和弟弟李傳燦的合影

圖片轉自中時新聞網 陳錫煌(右),與父親李天祿(中)和弟弟李傳燦的合影

李天祿因入贅陳家,所以長子姓陳,次子姓李。出於對長子的期許,李天祿對陳錫煌非常嚴厲。陳錫煌說起少時學布袋戲的回憶,只要稍有失誤,父親便直接拿戲偶往陳錫煌頭上砸下去,一下兩下,隨著這一次次的擊打,日益加深陳錫煌心中對父親威嚴的懼怕,以及親子關係的疏離。他自小便獨自消化著這些來自父親的壓力,但最終,李天祿把自己一手創辦的「亦宛然」傳給了弟弟李傳燦。

 

轉自卡優新聞網

轉自卡優新聞網

楊力州導演問陳錫煌師傅想對已故的父親說些什麼,陳錫煌師傅生硬的說出:「爸爸真多謝,爸爸你做人真的很好。」後便沒有更多話能傾訴了。陳錫煌的大弟子在採訪中說道,如果不小心叫陳錫煌老師而不是師傅的話,陳錫煌是會生氣的,「師傅就像是父親,叫老師的話就不是父親,這句話你們要記得。」。

作為一個師傅陳錫煌傳承了李天祿的精神,他拖著老邁的身驅出國演出、教學,致力推廣布袋戲文化,想盡辦法將這個逐漸式微的藝術文化傳承下去。

《紅盒子》劇照

《紅盒子》劇照

但陳錫煌同時遺傳了父親的不善表達,因為和父親當年一樣,他也不知該怎麼和自己的兒子溝通。李天祿當年沒有選擇把亦宛然傳給陳錫煌這個「大弟子」,陳錫煌同樣也沒有選定自己的大弟子作為接班人。

雖然李天祿早已離世,陳錫煌也離開了亦宛然,但無論是作為師傅還是父親,陳錫煌都複製了當年父親對待他的方式。這讓我想到卡夫卡曾在給父親的家書中寫下這樣的一段話:「你是我衡量所有事物的尺度。你沒有覆蓋到的或著你無法覆蓋的領域,才可能是我的生活。」


轉自張詠捷拍李天祿

轉自張詠捷拍李天祿

李天祿小時候也和陳錫煌一樣,李天祿的父親入贅至李家,因此他也是家族中的那個「異姓兒子」。似乎在李天祿和陳錫煌這對父子之間除了藝術精神的傳承之外,因為都有作為異姓兒子的自卑,因此他們是最能明白彼此身上的苦痛,也最無能為力的父子。

他們各自的父親,在他們寂寞的童年都是缺席的,即便李天祿能明白陳錫煌的寂寞,但李天祿當年是獨自嚥下這些酸楚成長的,他只能以自己為範本,用同樣的方式去對待陳錫煌。

轉自中央社

轉自中央社

影片當中有一段是重疊李天祿和陳錫煌的口白說出:「人的命運是無法改變的。」命運的無法改變,除了父子之間無法消彌的矛盾情感,還有逐漸式微的布袋戲文化。

就像導演拋出的犀利問題:「會不會到最後我紀錄的不是傳承,而是消逝?」

或許影片中那15分鐘的布袋戲表演,真的是最後一次。

但藉由影像的紀錄,曾經有一群人為保存布袋戲藝術的所做的拼搏,將永遠保存下來,而這裡頭真摯的情感是不會隨著時間消散的。

《紅盒子》劇照

《紅盒子》劇照


《紅盒子》

・2018年 臺灣紀錄片

・導演:楊力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uby的沙龍
7會員
5內容數
Rub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9
韋布為了維護朋友把學校的惡霸推下樓梯,惡霸的哥哥于城接到電話後四處尋找逃跑的韋布。 同學黃玲和學校的副主任幽會被人拍了下來散播到網上。 即將被兒子送進養老院的鄰居王金,唯一相伴的小狗意外被另一隻白狗咬死。 四人凝滯在各自生命的困局之中,而大象席地而坐的傳說飄散在灰濛濛的小城。
Thumbnail
2023/11/19
韋布為了維護朋友把學校的惡霸推下樓梯,惡霸的哥哥于城接到電話後四處尋找逃跑的韋布。 同學黃玲和學校的副主任幽會被人拍了下來散播到網上。 即將被兒子送進養老院的鄰居王金,唯一相伴的小狗意外被另一隻白狗咬死。 四人凝滯在各自生命的困局之中,而大象席地而坐的傳說飄散在灰濛濛的小城。
Thumbnail
2023/10/30
「作家從未愛過筆下的角色。」螢幕上同步的字句是周迅生以一唱為靈感的小說,他以上帝視角紀錄著平日裡觀察到的一切,而上帝視角所帶來的全知觀點似乎讓他在目睹他人人生苦難時產生情感上的疏離。當現實生活中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向一唱時,小說裡的情節卻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Thumbnail
2023/10/30
「作家從未愛過筆下的角色。」螢幕上同步的字句是周迅生以一唱為靈感的小說,他以上帝視角紀錄著平日裡觀察到的一切,而上帝視角所帶來的全知觀點似乎讓他在目睹他人人生苦難時產生情感上的疏離。當現實生活中的最後一根稻草壓向一唱時,小說裡的情節卻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Thumbnail
2023/10/20
 事業遇到瓶頸的演員艾蒂安,來到監獄舉辦戲劇工作坊。他打算搞一場「真正的演出」。一日,艾蒂安無意間看到年輕時和朋友演出貝克特《等待果陀》的劇照。突然意識到「有誰比這群囚犯更會等待?」
Thumbnail
2023/10/20
 事業遇到瓶頸的演員艾蒂安,來到監獄舉辦戲劇工作坊。他打算搞一場「真正的演出」。一日,艾蒂安無意間看到年輕時和朋友演出貝克特《等待果陀》的劇照。突然意識到「有誰比這群囚犯更會等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陳錫煌師傅是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這是陳錫煌師傅上台前主持人千篇一律的介紹。藝術世家的匾額是身上的勳章,可陳錫煌師傅不願靠父親的名聲來成就自己的光環。於是在79歲的高齡離開了父親李天祿創辦的「亦宛然」布袋戲團,轉而成立自己的「陳錫煌傳統戲劇劇團」,他想在台灣布袋戲界留下自己的姓名。
Thumbnail
「陳錫煌師傅是布袋戲大師李天祿的長子。」這是陳錫煌師傅上台前主持人千篇一律的介紹。藝術世家的匾額是身上的勳章,可陳錫煌師傅不願靠父親的名聲來成就自己的光環。於是在79歲的高齡離開了父親李天祿創辦的「亦宛然」布袋戲團,轉而成立自己的「陳錫煌傳統戲劇劇團」,他想在台灣布袋戲界留下自己的姓名。
Thumbnail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與朋友都忍不住哭了。眼淚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不僅僅是可能不再被需要的文化、難以延續的傳承、或廣袤又狹隘的父與子。
Thumbnail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與朋友都忍不住哭了。眼淚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不僅僅是可能不再被需要的文化、難以延續的傳承、或廣袤又狹隘的父與子。
Thumbnail
即便到了八十幾歲的陳錫煌,已經在台灣布袋戲佔有一席之地,也依舊無法放下李天祿之子的這個稱號,一輩子都活在父親的影子當中,只能想辦法做得更好。 片名紅盒子,是陳錫煌在離家後,每次布袋戲開演前,一定會向紅盒子中的田都元帥祈求演出順利,紅盒子象徵一種傳統技藝的傳承,以及尊重,是布袋戲精神至高無上的象徵。
Thumbnail
即便到了八十幾歲的陳錫煌,已經在台灣布袋戲佔有一席之地,也依舊無法放下李天祿之子的這個稱號,一輩子都活在父親的影子當中,只能想辦法做得更好。 片名紅盒子,是陳錫煌在離家後,每次布袋戲開演前,一定會向紅盒子中的田都元帥祈求演出順利,紅盒子象徵一種傳統技藝的傳承,以及尊重,是布袋戲精神至高無上的象徵。
Thumbnail
文:徐永豈 1911年,少年李東園跟護院黑棍張學了各路拳。他的父親李鶴鳴是當時開灤煤礦負責人,翰林一類職等,文人世家,家底殷實。 黑棍張名張鳳歧,通內外家拳。少主李東園幼有神童之名,六七歲上便纏著他教拳。 黑棍張很疼愛他,傾囊相授,賓主頗為相得。 兩年後,李父向黑棍張提起讓東園拜他為師之事。 李鶴鳴
Thumbnail
文:徐永豈 1911年,少年李東園跟護院黑棍張學了各路拳。他的父親李鶴鳴是當時開灤煤礦負責人,翰林一類職等,文人世家,家底殷實。 黑棍張名張鳳歧,通內外家拳。少主李東園幼有神童之名,六七歲上便纏著他教拳。 黑棍張很疼愛他,傾囊相授,賓主頗為相得。 兩年後,李父向黑棍張提起讓東園拜他為師之事。 李鶴鳴
Thumbnail
年份:2015 類型:動作  導演:徐浩峰 演員:廖凡、宋佳、蔣雯麗 劇情簡介 民國初年間,天津是武術之都。初來乍到的師父陳識因緣際會下,在西餐廳與師娘趙國卉一見鍾情,二人喜結連理後卻隱居鄉間。陳識以婚姻作為掩護,逃過了鄒館長等其他武館的追查,暗地在天津開武館授徒。
Thumbnail
年份:2015 類型:動作  導演:徐浩峰 演員:廖凡、宋佳、蔣雯麗 劇情簡介 民國初年間,天津是武術之都。初來乍到的師父陳識因緣際會下,在西餐廳與師娘趙國卉一見鍾情,二人喜結連理後卻隱居鄉間。陳識以婚姻作為掩護,逃過了鄒館長等其他武館的追查,暗地在天津開武館授徒。
Thumbnail
片中一段紀錄陳錫煌師傅與老樂師們的共演,熱鬧非凡,仿若布袋戲又活了過來,回到那繁盛的時代,但配樂的蒼涼卻是催人熱淚,其實,這或許是這些老師傅們的最後一場華麗的演出。導演說:我會不會紀錄到的不是傳承,而是消逝? 如果生離死別是人生中最為苦慘,那麼爲了不要消逝所做的所有拼搏,會是最為珍貴美麗的嘗試。
Thumbnail
片中一段紀錄陳錫煌師傅與老樂師們的共演,熱鬧非凡,仿若布袋戲又活了過來,回到那繁盛的時代,但配樂的蒼涼卻是催人熱淚,其實,這或許是這些老師傅們的最後一場華麗的演出。導演說:我會不會紀錄到的不是傳承,而是消逝? 如果生離死別是人生中最為苦慘,那麼爲了不要消逝所做的所有拼搏,會是最為珍貴美麗的嘗試。
Thumbnail
《紅盒子》是台灣野台布袋戲團的紀錄故事,電影聚焦在台灣國寶藝師陳錫煌的生命歷程,還有在家族與父親之間解不開的孽與緣。也敘述傳統布袋戲的野台文化漸漸式微與消逝在社會之中而努力求生的故事。當過去還沒有電視出現的娛樂重鎮一轉成了即將消逝急需保留與文化傳承的一項台灣技藝,活在網路世代的我們怎麼看待這掌中一搏
Thumbnail
《紅盒子》是台灣野台布袋戲團的紀錄故事,電影聚焦在台灣國寶藝師陳錫煌的生命歷程,還有在家族與父親之間解不開的孽與緣。也敘述傳統布袋戲的野台文化漸漸式微與消逝在社會之中而努力求生的故事。當過去還沒有電視出現的娛樂重鎮一轉成了即將消逝急需保留與文化傳承的一項台灣技藝,活在網路世代的我們怎麼看待這掌中一搏
Thumbnail
我看電影那天,導演還在,他在開演前為我們辦了一個小小演說,其中有一句話「電影是最華麗的方式,我想用最華麗的方式,和布袋戲說再見。」他說這句話惹哭當時看完電影的文化局局長,其實也惹哭了當下在電影院的我跟
Thumbnail
我看電影那天,導演還在,他在開演前為我們辦了一個小小演說,其中有一句話「電影是最華麗的方式,我想用最華麗的方式,和布袋戲說再見。」他說這句話惹哭當時看完電影的文化局局長,其實也惹哭了當下在電影院的我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