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成絕響,才子永流芳—關於英雄之聲·霹靂的靈魂賦予者黃文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不是布袋戲的鐵粉,但是鄉間酬神的野台戲,總是我兒時最有印象的回憶之一。
長大再看布袋戲,內容戲而不謔,文辭信手拈來優雅韻美,更讓人動容的,還有背後為戲偶注入靈魂的前輩們。2022年6月12號這天,上帝想看布袋戲了。
八音成絕響,才子永流芳。
「真的、我愛死它了啦!布袋戲,因為我還要傳承到以後以後...讓這個布袋戲的生命一直在走!」如此熱血、如此熱愛,他是英雄之聲霹靂的靈魂賦予者黃文擇。
1956年生於雲林的黃文擇,出身於雲林虎尾百年布袋戲世家—阿公是布袋戲王黃海岱,父親是布袋戲人間國寶黃俊雄,輝煌成績是在1970年代演紅《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創下當年臺灣電視節目最高97%收視率。
人說虎父無犬子,身為五洲園布袋戲第3代傳人的黃文擇,曾任霹靂國際多媒體副董事長,更為人知的是霹靂布袋戲的首席聲演大師,口白生涯逾40年,詮釋超過4000餘名角色,也曾以一齣劇扛下40個人物口白,以聲線多變配音自若,舉凡好人、反派、丑角、市井小民,男聲女聲、時而穿插動物都能神奇地維妙維肖,因此又有一封號「八音才子」之美名,為布袋戲配音界的第一號人物。
戲的偶本身沒有生命,我們給了它名字,給了它聲音,再給了它整個世界,它就有意義。
「當一個人進入情緒以後,你就不能自由自主,你講的話你已經進入了,這事情好像就發生了, 那你講這自然就會泛淚。」黃文擇如是解釋,不只是為了一場素還真和恩師八趾麒麟的戲劇動容,也同時活進戲偶的靈魂裡。
不懈為戲偶創造聲影的黃文擇,每週6天進錄音室、一天一錄就是6小時,習慣從凌晨2點錄到早上8點,9點入睡到下午3點,20多年如一日,一忙起來曾經3天3夜沒睡覺;為了保護嗓子少碰冰、只喝溫開水,十多年前也把菸癮戒掉,只因戲迷都在等待配音,不能把聲音搞壞,就算感冒錄音照樣上場。
「我了解他,他也了解我,他的劇本誰都演不好啦!只有我可以演啦!」黃文擇曾經在鏡頭前開了個小玩笑,流露出對手足之間默契自信,一世紀將近五代人的布袋戲文化,由黃文擇專攻配音,封號十車書的哥哥黃強華負責總編劇,霹靂布袋戲在素還真帶領之下再掀起新潮流,2000年發行的電影《聖石傳說》首週更以1.5億票房創下布袋戲電影紀錄。
「我相信我們這些戲迷他可以去體會到,黃文擇要跟你們講的話很多很多,就是支持著我們本土的的文化,技藝的傳承,繼續支持霹靂 ,無論新的舊的就有它存在的價值,新的有新的創新、舊的有舊的韻味,這是時代的交替。」
好像冥冥之中,黃文擇受訪的字裡行間也透露出以後以後,他對霹靂布袋戲薪火不息的期待,謝謝八音才子黃文擇大師陪伴我們,追劇學台語半世紀的青春回憶,優雅之中帶有詼諧的人味口白,八音成絕響才子永流芳,生動配音已然一代傳奇。
一代大師一路好走,回到琉璃仙境,繼續演著最愛的布袋戲。
八音才子黃文擇R.I.P.
1956年7月1日-2022年6月12日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從1983年《雲州大儒俠》開始看,到《苦海女神龍》第二十集末,才看到首次把這系列稱為「黃文擇布袋戲」⋯⋯
Thumbnail
在《霹靂劍蹤》中主導劇情的骨簫,心狠手辣達到殘暴、變態的程度,擅長用迷魂簫聲迷惑催眠敵人,原來這種武學設定早在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已經出現⋯⋯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是現存的早期電視布袋戲劇集,共十三集,由黃俊郎主演,製作人劉文雄,王卿、稻草人編劇,陳碧珍編審⋯⋯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雲州大儒俠》是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的共同源頭,霹靂和金光後來各自發展,那是後話,但是在仔細分析霹靂和金光布袋戲之前,還是想先看看布袋戲比較早的樣子。目前在Youtube上能找到有字幕的有三個版本⋯⋯
Thumbnail
葉小釵霹靂布袋戲中的一個人物,深受觀眾喜愛。文章介紹了葉小釵的背景故事,從他的少年到巔峰到成為禪定修行者的過程。文章還包括了詩歌詮釋以及語言的存在價值,具有深度和文化內涵。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2023年初,我在朋友的介紹下看完了霹靂布袋戲的《霹靂劍蹤》,又看了不少有關霹靂的訪問和報導,漸漸對布袋戲產生興趣了。
Thumbnail
雖然已經沒追霹靂很久了,不過每每心血來潮,還是會回去重溫一些經典片段,順便感謝九泉之下的八音才子黃文擇先生,倘若沒有他的配音,估計我當初也寫不出那些霹靂二創同人文。 好了,以下才是正題(欸 蓋文是我時常有在觀注的布袋戲系列的YTBer,在“看到【布看也可以】中二語錄戰神篇—戰火無情 你承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從1983年《雲州大儒俠》開始看,到《苦海女神龍》第二十集末,才看到首次把這系列稱為「黃文擇布袋戲」⋯⋯
Thumbnail
在《霹靂劍蹤》中主導劇情的骨簫,心狠手辣達到殘暴、變態的程度,擅長用迷魂簫聲迷惑催眠敵人,原來這種武學設定早在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已經出現⋯⋯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1983年版《雲州大儒俠》是現存的早期電視布袋戲劇集,共十三集,由黃俊郎主演,製作人劉文雄,王卿、稻草人編劇,陳碧珍編審⋯⋯
Thumbnail
1950年代布袋戲園大量演出劍俠戲,按照劇目來看,有些是改編自現有著作,例如:《說唐演義》、《蜀山劍俠》、《十八路反王》、《新封神榜》⋯⋯
Thumbnail
《雲州大儒俠》是霹靂布袋戲和金光布袋戲的共同源頭,霹靂和金光後來各自發展,那是後話,但是在仔細分析霹靂和金光布袋戲之前,還是想先看看布袋戲比較早的樣子。目前在Youtube上能找到有字幕的有三個版本⋯⋯
Thumbnail
葉小釵霹靂布袋戲中的一個人物,深受觀眾喜愛。文章介紹了葉小釵的背景故事,從他的少年到巔峰到成為禪定修行者的過程。文章還包括了詩歌詮釋以及語言的存在價值,具有深度和文化內涵。
Thumbnail
【近距離的布袋戲】《驚蜇慶典》 邀請的布袋戲團林老師夫婦,是布袋戲團的團長, 很盡心分享也很可愛, 白花花的長鬍子,圓滾滾的身形, 就像個慈祥的老爺爺一樣,雙手演着戲偶的他, 有著歷史傳承的軌跡,台上的布袋戲偶, 竟然有著100多歲的歷史。 孩子看著雙手揮來揮去、飛來飛去、
Thumbnail
2023年初,我在朋友的介紹下看完了霹靂布袋戲的《霹靂劍蹤》,又看了不少有關霹靂的訪問和報導,漸漸對布袋戲產生興趣了。
Thumbnail
雖然已經沒追霹靂很久了,不過每每心血來潮,還是會回去重溫一些經典片段,順便感謝九泉之下的八音才子黃文擇先生,倘若沒有他的配音,估計我當初也寫不出那些霹靂二創同人文。 好了,以下才是正題(欸 蓋文是我時常有在觀注的布袋戲系列的YTBer,在“看到【布看也可以】中二語錄戰神篇—戰火無情 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