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高潮是真的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有沒有想像過,你可以在不撫摸身體、不觸碰性器的情況下,獲得愉悅的高潮?或是,當你的伴侶輕聲說出一個指令,你便立刻達到高潮?
聽起來不可思議,不過這可不是幻想。高潮並非僅僅與肢體碰觸有關,它更像是心理層面的反應:大腦獲得了滿足,進而導致身體產生高潮的痙攣,而刺激生殖器只是滿足大腦最常見方法之一罷了。有許多方式能夠實現這種無碰觸的高潮 (Touch-free Orgasm),比如練習特殊的呼吸法、聆聽ASRM的聲音、或是建立高潮制約。
而我喜歡創造高潮的方式,是催眠。

色色的催眠

了解情慾催眠前,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催眠。
當我們說一個人處在「催眠狀態」下,他的身體會很放鬆、呼吸平穩,意識變得集中,思考放慢。有一點像瑜珈中的大休息,或是快要入睡時,那種飄渺的感覺。催眠相信處在這樣狀態的人,會更容易去接受他所聽到的指示。
許多心理師會搭配催眠做心理治療。心理師會根據個案的需求,給予個案正向指示。比如心理師說:「你是很棒的」,被催眠的個案若是傾向接受心理師的正向指示,他就更容易相信,自己是很棒的。
而把催眠用在閨房情慾上時,指示可以用來創造性快感、高潮,及營造所有你和你的伴侶喜愛的色色情境。

催眠與無碰觸高潮

為什麼催眠能做催眠高潮呢?就是因為剛提到的兩個特點:「意識集中」和「容易接受指示」。
為什麼需要「意識集中」呢?你是否經歷過因為白天太疲累、太緊張,而沒有辦法好好享受性愛,自慰也難以達到高潮呢?反過來,當你能夠放鬆身體,打開感官,感覺安心,專注在此時此刻的互動,你就全然地沈浸在這愉悅之中。恰好,這種放鬆、集中的狀態也是催眠狀態的一種展現。不僅是催眠,譚崔、正念、關注呼吸等等,也都與這種「臨在」的狀態有關。
至於「容易接受指示」,就要聊聊另一個不接觸達到高潮的方法:建立高潮制約。如果聽過巴夫洛夫的「狗與鈴鐺」實驗,應該就不難想像怎麼建立高潮制約:比方,如果你很喜歡「聽到伴侶彈指就會高潮」這樣的情境,可以在平時你要達到高潮之際,讓伴侶彈指。你的大腦就逐漸「學到」彈指聲後都會緊隨著高潮,久而久之,只要聽到彈指,大腦自然就會引發高潮反應。
建立高潮制約需要一段時間,長短因人而異,最終是否能夠建立也難以控制。不過,在催眠狀態下,大腦更傾向去接受「彈指會引發高潮」這樣的指示。可以想成在催眠狀態說一次,就會有平時連結彈指高潮數十次的效果,因此能夠大大縮短時間。通常我在一小時內就能用催眠建立好高潮制約。

催眠高潮是怎樣的體驗?

現實中,催眠並不像電影中那麼地... 侵略。催眠的過程可以是溫柔而親密的。
適合催眠的場地,通常是安靜、安全的。你可以躺在床上,或是坐在房間的椅子上。在安靜的公共區域也是可以的(如果不介意在咖啡廳高潮的話),只要不會被打斷、並且你對環境夠熟悉、夠安心就行了。
催眠高潮的第一步通常是放鬆。你可以和催眠者討論,選擇最適合你的姿勢與方式,將肌肉舒張開。無論是用冥想、身體掃描、關注呼吸的引導,都可以。
逐步放鬆後,催眠者會開始引導妳「回憶起」高潮的感受。如果你們想貫徹「不接觸」,或者你是聽催眠的錄音檔,在這裡會繼續使用語言描述;若你和催眠者是親密伴侶,那緩慢地愛撫或指交更直接有效。
每個人的高潮感受都不同。有些人是下腹彷彿被擰住的感覺,也有人是像滿脹的氣球等待爆發。越是能具象地回憶高潮,就越是能夠激發高潮。在催眠下,這些想像更容易重現,然後被觸發。我喜歡的引導方式是繼續充實這些想像,一邊給予暗示:「待會,當我倒數到零時,妳的身體會自動地重現高潮」。然後,慢慢地數到零。
第一次或許只是隱隱約約的顫抖,骨盆稍微扭動,也有可能是十分完整的高潮,持續數十秒。無論是哪種,隨著第二次、第三次倒數,這些感受都會越來越具象、越來越真實。
只要你們都願意,你們其實可以在催眠高潮的同時,也使用手或按摩棒刺激,這樣子,生理引發的高潮和催眠觸發的高潮便會互相疊加,產生更強烈的歡愉感。
經過了三、四次這樣的觸發,身體已經「接受」了不接觸高潮的事實後,接下來就簡單了。催眠的技術很容易地便能把這樣的高潮反應跟某種「觸發事件」掛鉤。催眠師只需要很直接地下令:「現在起,只要你聽到我彈指的聲音,你的身體便會無法控制地進入像剛才那樣的高潮一次。」
要用什麼事件來觸發什麼樣的效果,盡情發揮創意吧!無論你們喜歡什麼樣的情境,聽到彈指聲時高潮、一牽手就高潮、還是每天晚上六點身體自動以高潮報時,都能很簡單的達成。

這些不接觸的高潮方式,就像是有趣、多功能的隱形情趣玩具。情趣玩具並非用來取代一般的性愛,而是陪我們探索自己的喜好,更認識自己的身體。也許你嘗試了不接觸的高潮,依舊更喜歡情人直接的擁抱,也或許你能夠讓不同的方式相輔相成,發現全新的新世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8會員
14內容數
推廣安全的情慾催眠給更多人認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上了正統的催眠課,才更加認為那些看法多是偏見,催眠有其科學根據。 催眠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催眠學理,是一種科學的技術。 不過所有的課程都是師傅引進門,練習和與個案經驗的累積才能精進。 期待更深入的學習,協助自己和他人,探索和發揮內在原力。 高銘的《催眠師手記
《真人真事》系列第一篇就決定獻上親身的催眠體驗分享了~跟之前的《夢境筆記》系列微微相關...追下去就知道了;P
Thumbnail
從日常到非凡 催眠改變你的思維與視角 試著想像一下,你躺在舒適的沙發上,緩緩地閉上眼睛,慢慢地,你感到身體變得越來越輕,彷彿漂浮在雲端。 這種放鬆的感覺,正是催眠的第一步。 催眠就像是一場心靈的旅程,引導我們進入一個特殊的意識狀態。它實際上並不神秘,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經驗相似。
Thumbnail
催眠是真的嗎?如果你有看恐怖電影時,全身緊張的經驗,那其實你經歷過催眠的感受了,催眠療癒是一種心理療法,深入潛意識探索真實感受。可以幫助個案打破惡性循環、療癒內在小孩,完成個人目標,跟著自己的潛意識,讓信念引導自己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催眠是一種讓人與潛意識更親近的方式。利用α波狀態與自己的潛意識連結。不管是感性或是理性的人,在催眠過程中可以看到潛意識中被忽略或習慣的問題,幫我們與自己內在更親近的一種方式。瞭解內心的困惑、梳理情緒來源,並引導解決問題。然而,催眠之後是否能生活得更好,仍然取決於自己與內心的和解和實際改變的行動。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催眠師呢?持續地做催眠個案,累積催眠的經驗。好的催眠師應該具備什麼特質呢?耐心、同理心、好奇心,以及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同時,催眠師沒有必要替個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在催眠的過程中,個案在理性與感性、意識與潛意識的辯證中,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量子催眠心得分享相對於我們充滿創意、畫面和各種可能性的右腦,常常左腦會喋喋不休的質疑、分析和批判,因而有些個案會在催眠後懷疑,有沒有可能一切都是自己編出來的?但往往接收到的訊息卻又那麼神奇與恰到好處,對於正想改變的自己而言,偏偏充滿愛的指引與鼓勵性,何妨用心去感受並給自己一個願意去接受「是的-自己真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催眠是什麼?催眠的分類包含:舞臺催眠、瞬間催眠、催眠療癒、自我催眠、清醒催眠。被催眠是什麼感覺?催眠與前世今生的關係?催眠的常見迷思與疑問、催眠的原理、催眠的歷史、與催眠有關的電影和書籍。催眠和冰山理論、潛意識的關係。
Thumbnail
催眠的理論有很多種,還沒有一種明確的定義,不同的理論也不夠完全的來解釋催眠,但認識這些理論都可以幫助我們更理解催眠是什麼。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上了正統的催眠課,才更加認為那些看法多是偏見,催眠有其科學根據。 催眠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法,有一定的催眠學理,是一種科學的技術。 不過所有的課程都是師傅引進門,練習和與個案經驗的累積才能精進。 期待更深入的學習,協助自己和他人,探索和發揮內在原力。 高銘的《催眠師手記
《真人真事》系列第一篇就決定獻上親身的催眠體驗分享了~跟之前的《夢境筆記》系列微微相關...追下去就知道了;P
Thumbnail
從日常到非凡 催眠改變你的思維與視角 試著想像一下,你躺在舒適的沙發上,緩緩地閉上眼睛,慢慢地,你感到身體變得越來越輕,彷彿漂浮在雲端。 這種放鬆的感覺,正是催眠的第一步。 催眠就像是一場心靈的旅程,引導我們進入一個特殊的意識狀態。它實際上並不神秘,而是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經驗相似。
Thumbnail
催眠是真的嗎?如果你有看恐怖電影時,全身緊張的經驗,那其實你經歷過催眠的感受了,催眠療癒是一種心理療法,深入潛意識探索真實感受。可以幫助個案打破惡性循環、療癒內在小孩,完成個人目標,跟著自己的潛意識,讓信念引導自己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
Thumbnail
催眠是一種讓人與潛意識更親近的方式。利用α波狀態與自己的潛意識連結。不管是感性或是理性的人,在催眠過程中可以看到潛意識中被忽略或習慣的問題,幫我們與自己內在更親近的一種方式。瞭解內心的困惑、梳理情緒來源,並引導解決問題。然而,催眠之後是否能生活得更好,仍然取決於自己與內心的和解和實際改變的行動。
Thumbnail
如何成為一位好的催眠師呢?持續地做催眠個案,累積催眠的經驗。好的催眠師應該具備什麼特質呢?耐心、同理心、好奇心,以及沒有任何批判的眼光。同時,催眠師沒有必要替個案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在催眠的過程中,個案在理性與感性、意識與潛意識的辯證中,透過自我對話的方式,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量子催眠心得分享相對於我們充滿創意、畫面和各種可能性的右腦,常常左腦會喋喋不休的質疑、分析和批判,因而有些個案會在催眠後懷疑,有沒有可能一切都是自己編出來的?但往往接收到的訊息卻又那麼神奇與恰到好處,對於正想改變的自己而言,偏偏充滿愛的指引與鼓勵性,何妨用心去感受並給自己一個願意去接受「是的-自己真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催眠是什麼?催眠的分類包含:舞臺催眠、瞬間催眠、催眠療癒、自我催眠、清醒催眠。被催眠是什麼感覺?催眠與前世今生的關係?催眠的常見迷思與疑問、催眠的原理、催眠的歷史、與催眠有關的電影和書籍。催眠和冰山理論、潛意識的關係。
Thumbnail
催眠的理論有很多種,還沒有一種明確的定義,不同的理論也不夠完全的來解釋催眠,但認識這些理論都可以幫助我們更理解催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