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飲食習慣基本上是父母親的責任,家長有責任教導孩子該如何選擇食物,也應該在家裏塑造一個健康飲食的環境。假如能夠的話,盡可能在家裡用餐,因為每個人小時候吃媽媽親手煮的飯菜,會是一輩子幸福難忘的滋味,食物擁有讓全家共享美好人生的力量。
近年來生產鏈的專業分工發展下,食品工業興起,再加上全球化大量生產的影響之下,許多人只認識超級市場裡包裝好的水果與食品,沒有看過種子從土讓成長,發芽、開花到結果的整個生命循環。
以致於許多人不知道芒果竟然有子?以為雞有六隻腿,因為炸雞腿都是一盒裡有六隻。這也是因為在都市話發展之下,我們的生活已經離土地與糧食生產愈來愈遠,因此台北市政府推動田園城市,除了在市政府周邊空地規劃蔬菜,果樹及香料植物園區開放民眾申請種植之外,也打算將公有建築的屋頂變成農園。
除了台北市政府之外,屬於中央政府的農業委員會這十年來,每年也補助數十個中小學,進行種稻耕作的課程。
了解食物生產的過程,認識真正的食物,以及選擇健康的食物,這些飲食教育的教學,已經逐漸成為新的趨勢。美國從1995年就興起「食用校園計畫」,在學校裡設立菜園,帶領學生種植蔬菜。英國2003年起推動「校園飲食計畫」,甚至在2014年,在教學大綱內規定,中小學畢業之前,每個學生必須學會烹煮20道料理。瑞典也要求學生每周上一小時家庭與消費者知識的課程,教導如何選擇健康的食物。日本更是在2005年正式訂定食育基本法,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將食育立法的國家。
飲食教育對我們的健康與環境都非常重要,尤其目前台灣平均四個學生就有一個過重或肥胖,認識我們每天吃了什麼東西,是新的重要課題。
尤其台灣的小朋友喝含糖飲料的數量高居全世界第二名,我想這主要是便利商店或自動販賣機到處都是,飲料的種類與口味又非常多,再加上許多家庭也習慣從大賣場扛回一箱又一箱的含糖飲料擺在家裏,當孩子很方便隨手可以拿到時,也就很容易養成只喝飲料,不喝白開水的習慣。
這些含糖飲料所含的熱量,我們稱為空熱量,也就是說只含有熱量,卻沒有其他營養素,因為正常食物中包含了許多很難區分的營養成分,這些不容易定義的成份,是身體健康成長的基礎,因此,即便是熱量的補充,也最好從天然食物中去獲得。
而且,大部份的含糖飲量都添加了許多色素,香料以及防腐劑,對肝臟腎臟形成了很大的負担,長期下來會損害身體。同時,會冒泡泡的碳酸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磷酸,會把身體的鈣與鐵帶走,當孩子一口一口喝下汽水時,發育所需的鈣與鐵也從尿尿一點一滴的流失了。
這樣的習慣除了會影響身體正常的發展與健康之外,單單以熱量的攝取來說,也會形成體重的兩極化,若是三餐照吃又喝太多飲料,攝取的熱量過多,造成肥胖;若是孩子喝飲料影響正餐,吃不下其他食物,會造成過瘦的體重。不過要特別注意的是,這樣子的瘦,體內的血脂肪反而非常的高,肌肉相對不足,可以說是「瘦瘦的胖子」,長大後非常容易有各種慢性的疾病。
孩子的飲食習慣基本上是父母親的責任,家長有責任教導孩子該如何選擇食物,也應該在家裏塑造一個健康飲食的環境。
假如能夠的話,盡可能在家裡用餐,因為每個人小時候吃媽媽親手煮的飯菜,會是一輩子幸福難忘的滋味,食物擁有讓全家共享美好人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