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五顏六色】的氫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本文內容:
(1) 物理上無色無味的氫氣,根據不同的製造過程可以分成五種顏色:灰色、藍色、黃色、綠藍色、綠色;
(2) 電解水產氫氣是一種負電力的儲能技術,以AEL法為例,耗電47~66度電,才能生產1公斤的氫氣,然而1公斤的氫氣僅能夠發電33度電。因此為了產生1公斤的綠色氫氣,電力淨損失高達14~33度電;
(3) 未來,台灣的夏季白天或者是冬季時間,可能會出現短暫的綠電過剩現象,這時候低廉的綠電就成為製造綠色氫氣的契機;
(4) 灰色氫氣(Grey Hydrogen):從碳氫化合物當中提取出氫氣,通常原料是煤炭或天然氣(主成分是甲烷CH4),並沒有進行碳捕捉,所以非常排碳。目前幾乎所有的氫氣都是灰色氫氣;
(5) 藍色氫氣(Blue Hydrogen):IRENA的定義裡,藍色氫氣是指帶有碳捕捉設備的蒸汽甲烷重整(SMR)或煤炭氣化(Coal Gasification);
(6) 黃色氫氣(Yellow Hydrogen):在市場調查公司Lazard的定義裡,核能發電產氫,叫做黃色氫;
(7) 綠藍氫氣(Turquoise Hydrogen):IRENA的定義裡,甲烷透過熱裂解法(Pyrolysis),直接得到碳與氫氣,這樣的製造方法所得的氫氣叫做綠藍氫氣。
(8) 製造方式不同,氫氣的碳排放量也不同,所以氫能源絕對不是零碳能源,而是要深入了解氫氣的製造方式,才能決定是否為高碳排能源、低碳排能源或零碳排能源。所以在我的分類裡面,我分成高排碳氫氣(灰色氫氣)、低排碳氫氣(藍色氫氣、黃色氫氣、綠藍色氫氣)、零排碳氫氣(綠色氫氣)。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0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麥斯產業前瞻分析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xwell 陳世芳的麥斯創業服務
142會員
115內容數
這個專題是用來出版我的前瞻產業分析,目標讀者為企業主、中高階主管、證券投資人,以及關心產業發展與社會創新的朋友們。我的產業分析已經不受產業別限制了,只要是我覺得有價值的資訊,就會在這個專欄出版。具體來說,包括能源、電力、循環經濟、電動車、生物製藥、醫療器材、ESG、半導體、電子、電機、電力、分子免疫、AI。
2025/04/09
國際能源署(IEA)是一家提供能源市場和政策分析的組織,最近發布了《地熱能的未來》報告,預測到 2050 年全球地熱發電容量可能達到 800 GW。這一預測基於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IEA 的預測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技術進步:新技術如增強型地熱系統(EGS)和先進地熱系統(A
2025/04/09
國際能源署(IEA)是一家提供能源市場和政策分析的組織,最近發布了《地熱能的未來》報告,預測到 2050 年全球地熱發電容量可能達到 800 GW。這一預測基於技術進步、成本降低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長。IEA 的預測基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技術進步:新技術如增強型地熱系統(EGS)和先進地熱系統(A
2025/04/02
前言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從語音識別、圖像生成到自然語言處理等各種應用已逐步滲透至我們的日常生活。過去,這些高負載計算任務主要依賴數據中心或桌面級平台來實現,但由於用戶對隱私保護、低延遲以及離線運算的需求日益提高,將 AI 運算推向移動端成為了技術革新的必然趨勢。 本文探討的是一
Thumbnail
2025/04/02
前言 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從語音識別、圖像生成到自然語言處理等各種應用已逐步滲透至我們的日常生活。過去,這些高負載計算任務主要依賴數據中心或桌面級平台來實現,但由於用戶對隱私保護、低延遲以及離線運算的需求日益提高,將 AI 運算推向移動端成為了技術革新的必然趨勢。 本文探討的是一
Thumbnail
2025/03/26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演進與應用場景的逐步擴大,AI 系統在語言處理、圖像辨識、數據分析等方面展現了驚人的效能,並在眾多產業中引發深遠變革。然而,無論技術多麼先進,人工智慧依然存在不少固有局限,同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面臨著複雜的技術和市場挑戰。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探討:人類相對於 AI 的
2025/03/26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演進與應用場景的逐步擴大,AI 系統在語言處理、圖像辨識、數據分析等方面展現了驚人的效能,並在眾多產業中引發深遠變革。然而,無論技術多麼先進,人工智慧依然存在不少固有局限,同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面臨著複雜的技術和市場挑戰。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全方位探討:人類相對於 AI 的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氣是氫元素標準狀況下以氣態形式存在的物質,化學式為H2,由兩個氫原子構成,又稱分子氫。氫氣是最輕的氣體,可用於熱氣球中,但後來因其浮力而使用的氫氣被逐漸替換為危險性較小的不可燃氣體氦氣。 分子式: H₂莫耳質量: 2.016 g/mol沸點: -252.8 °C熔點: -259.2 °C 取得氫
Thumbnail
氣是氫元素標準狀況下以氣態形式存在的物質,化學式為H2,由兩個氫原子構成,又稱分子氫。氫氣是最輕的氣體,可用於熱氣球中,但後來因其浮力而使用的氫氣被逐漸替換為危險性較小的不可燃氣體氦氣。 分子式: H₂莫耳質量: 2.016 g/mol沸點: -252.8 °C熔點: -259.2 °C 取得氫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現在除了企業要數位轉型外,能源也要轉型,既然這樣,在這個變化快速的社會,我們是不是也要「轉型」成更好的樣子?這篇文章要談的是社會層次以及個人層次的目標,我們會以 2050 淨零排放目標相當為例來談替代能源,以及聯發科、亞馬遜常用的 PDCA 工作法。想了解當前趨勢,就從氫能開始談起。
Thumbnail
你有沒有想過,現在除了企業要數位轉型外,能源也要轉型,既然這樣,在這個變化快速的社會,我們是不是也要「轉型」成更好的樣子?這篇文章要談的是社會層次以及個人層次的目標,我們會以 2050 淨零排放目標相當為例來談替代能源,以及聯發科、亞馬遜常用的 PDCA 工作法。想了解當前趨勢,就從氫能開始談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位在職工程師,兼任兩位孩子的爸爸;我來自理工科背景,但對經濟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今天我要分享的是關於綠色氫氣發展的可行性,以及我對氫能源技術研究與投資趨勢的一些觀察。 歐盟為碳權經濟的先驅,綠色經濟已成為不可逆的世界潮流,以歐盟天然氣需軌跡可以洞見全球的未來性;雖然現在電動車很夯,且電池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位在職工程師,兼任兩位孩子的爸爸;我來自理工科背景,但對經濟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今天我要分享的是關於綠色氫氣發展的可行性,以及我對氫能源技術研究與投資趨勢的一些觀察。 歐盟為碳權經濟的先驅,綠色經濟已成為不可逆的世界潮流,以歐盟天然氣需軌跡可以洞見全球的未來性;雖然現在電動車很夯,且電池
Thumbnail
|引言:破題-綠氫請問你哪位? 綠氫是利用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電力來進行水解反應,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以生產純淨的氫氣,這種氫氣被稱為綠氫。MAT美特行銷簡單上一點小小化學課,我們知道二氧化碳是CO2,而全球淨零排碳作戰目的就是在把這位碳(C)給消滅掉!
Thumbnail
|引言:破題-綠氫請問你哪位? 綠氫是利用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電力來進行水解反應,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以生產純淨的氫氣,這種氫氣被稱為綠氫。MAT美特行銷簡單上一點小小化學課,我們知道二氧化碳是CO2,而全球淨零排碳作戰目的就是在把這位碳(C)給消滅掉!
Thumbnail
大家知道政府已於今年3月份正式公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生硬的用字,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都備感陌生,事實上,當前以2050淨零為目標,剩下30年的時間,雖然看似時間很長,但要從「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都同步推動,最終以"零碳排"為目標...
Thumbnail
大家知道政府已於今年3月份正式公布「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生硬的用字,可能對很多人來說都備感陌生,事實上,當前以2050淨零為目標,剩下30年的時間,雖然看似時間很長,但要從「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都同步推動,最終以"零碳排"為目標...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不要因為電力需求增加而誤解了綠色氫氣的主要用途
Thumbnail
※本專欄之文章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麥斯產業前瞻分析》及作者無涉。 不要因為電力需求增加而誤解了綠色氫氣的主要用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