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長新冠」的皮膚表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全世界大流行的新冠病毒對於皮膚的影響並不少見,從感染後的急性皮膚表現可以參考以下文章「不可不知的COVID-19皮膚表現」,到施打疫苗可能發生的皮膚表現「認識新冠疫苗副作用與不良反應」,到現在感染後可能造成的長期皮膚問題,儼然變成大家最需要了解的議題。以下就綜合目前的文獻跟大家提醒一下相關皮膚變化,方便讓各位參考。
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SARS-CoV-2/Coronavirus disease-19)之後全身性的急性症狀大多會在一個月(4周)內緩解,而後來發現有些人即使過了4週以上,相關感染後所新發生或持續性的症狀還存在,這時候就會被視為「COVID急性感染後症狀(Post-acute COVID-19) 」。
目前在文獻上還有將症狀的持續時間長短做區分:
  • 症狀持續存在的COVID(Ongoing symptomatic COVID)
:相關症狀或異常持續超過感染後4週到12週間。
以及目前新聞上統稱的「長新冠(Long-COVID)」,也稱為:
  • 後COVID症候群(Post-COVID(-19) Syndrome)
:相關症狀或異常持續超過感染後3個月(12週)以上且排除可能因素還無法解釋為其他疾病所致者。
  • COVID-19急性感染後徵候群(Post COVID(-19) Condition)
:在確診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3個月內,患者具有至少一種症狀或徵候,並持續至少2個月,且無法以其他病因或診斷來解釋者。
Post COVID-19 condition is defined as the illness that occurs in people who have a history of probable or confirmed SARS-CoV-2 infection; usually within three months from the onset of COVID-19, with symptoms and effects that last for at least two months. The symptoms and effects of post COVID-19 condition cannot be explained by an alternative diagnosis.(WHO)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發布的報告指出,從新冠疫情康復的成人中,每5人中至少1人會有「長新冠」症狀,至於65歲以上成人,則是每4人就1人。
目前長新冠(Long-COVID)的臨床徵狀相當多,幾乎可以說是全身都可能會造成影響,而皮膚也沒有例外。以下就列出幾項比較較常被提到的狀況跟大家說明:
  • 掉髮(Hair loss)
    :可能是休止期落髮或是雄性禿變嚴重
  • 感覺異常(Pins-and-needles feelings)
    :皮膚被壓迫時會產生刺感或麻感,主要發生在四肢
  • 發癢(Itch)
    :皮膚沒有產生紅疹或膨疹卻發生異常癢感
  • 蕁麻疹(Urticaria)
    :皮膚有產生反覆性紅疹或膨疹常合併癢感
  • 紅疹(Rash)
    :各種樣貌都有可能需要排除其他可能性
  • 原本皮膚疾病變嚴重
    :跟免疫或慢性發炎相關疾病,像是乾癬、異位性皮膚炎或紅斑性狼瘡…等
相較於其他長新冠徵狀,皮膚的表現相較下比較輕微,大多也會慢慢恢復。如果比較明顯嚴重的時候,像是大量掉髮、劇烈癢疹或大範圍蕁麻疹,請趕快就近到皮膚科門診確認狀況,早點治療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改善效果。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在「邱品齊醫師的幸福美肌學院」付費訂閱專題中,我將持續發表有關肌膚養護、疾病治療、化妝保養品評測、新聞剖析以及熱門話題等精彩文章。加入專題訂閱會員,不僅可暢讀所有付費限定文章,更可享加購付費提問諮詢等,各種額外福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時候光看化妝品名稱實在很難了解產品全貌,但只要看一下成分表,很多事情就能了解了。最近市場上有則文宣吸引了我的注意,產品說是是「沐浴油」,但宣稱洗的時候不油膩,洗之後也容易沖乾淨。由於跟我原本的認知有差異,所以就認真研究了一下產品成分表,結果發現原來這邊的「油」,跟我想像不一樣...
我想大家在今年如果有常叫外送餐點的話,一定多少有感受到以下現象: 東西變貴了、量變少了、品質變差了、口味變調了...
炎熱的夏天又快到了,氣溫上升了皮膚出油也會變多。在眾多宣稱具有控油功能的美容小物中,吸油面紙應該是最常被使用的。雖然看似小小薄薄的一張紙,但市場上的相關迷思卻相當多,這篇文章就是想要跟大家一起破解...
由於近期有長了一些痘痘,聽說建議要戒辛辣、戒油炸、戒堅果;而且先前就有點玫瑰斑膚質,而聽說要戒奶、戒蛋、戒麩質。擔心說這樣戒下去到底以後還能吃什麼?這些都不吃的話會不會造成營養不良?聽了這故事,真的讓我相當同情,老實說這樣的生活也未免太痛苦了吧。
記得自己在20多年前開始對化妝品產生興趣,就是因為某天看診時患者詢問說:「以我這樣的膚質,要選擇哪款產品來洗臉比較好?」看起來相當簡單的問題,但我當天卻思考了這問題一整天。
在門診中看到患者拿先前用過的藥物來當作參考時,其中常會有複方藥膏,不僅是嬰幼兒、小朋友、甚至是成人與老人,好像只要皮膚出了問題,無論是過敏、紅疹、尿布疹、口水疹、胯下癢、甚至皮膚癢,用了複方藥膏就會好,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
有時候光看化妝品名稱實在很難了解產品全貌,但只要看一下成分表,很多事情就能了解了。最近市場上有則文宣吸引了我的注意,產品說是是「沐浴油」,但宣稱洗的時候不油膩,洗之後也容易沖乾淨。由於跟我原本的認知有差異,所以就認真研究了一下產品成分表,結果發現原來這邊的「油」,跟我想像不一樣...
我想大家在今年如果有常叫外送餐點的話,一定多少有感受到以下現象: 東西變貴了、量變少了、品質變差了、口味變調了...
炎熱的夏天又快到了,氣溫上升了皮膚出油也會變多。在眾多宣稱具有控油功能的美容小物中,吸油面紙應該是最常被使用的。雖然看似小小薄薄的一張紙,但市場上的相關迷思卻相當多,這篇文章就是想要跟大家一起破解...
由於近期有長了一些痘痘,聽說建議要戒辛辣、戒油炸、戒堅果;而且先前就有點玫瑰斑膚質,而聽說要戒奶、戒蛋、戒麩質。擔心說這樣戒下去到底以後還能吃什麼?這些都不吃的話會不會造成營養不良?聽了這故事,真的讓我相當同情,老實說這樣的生活也未免太痛苦了吧。
記得自己在20多年前開始對化妝品產生興趣,就是因為某天看診時患者詢問說:「以我這樣的膚質,要選擇哪款產品來洗臉比較好?」看起來相當簡單的問題,但我當天卻思考了這問題一整天。
在門診中看到患者拿先前用過的藥物來當作參考時,其中常會有複方藥膏,不僅是嬰幼兒、小朋友、甚至是成人與老人,好像只要皮膚出了問題,無論是過敏、紅疹、尿布疹、口水疹、胯下癢、甚至皮膚癢,用了複方藥膏就會好,但事實上並沒有這麼簡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感冒或確診後失去嗅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病毒感染會影響嗅覺神經細胞。 對於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者來說,這種嗅覺喪失通常來得很突然且嚴重,並且可能伴隨著味覺喪失。 至於恢復時間,根據研究,大多數新冠病毒感染者會在發病後的3週內恢復嗅覺或味覺,平均持續時間約為12天左右。 然而,少數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為SARS-CoV-2感染的急性後遺症(PASC),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提醒人們病毒的控制範圍遠遠超出了急性期。想像一下,這是一群由200多種症狀聚集的聊天室,每個症狀都訴說著不同的抱怨,但都圍繞著一個中心主題:心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新冠後遺症(Post COVID。。。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長新冠增加情緒障礙風險 長新冠確實還是跟神經精神情緒的疾病,息息相關。許多相關的大型研究,都指出新冠比起其他呼吸道疾病,諸如流感之類,更會影響病人的神經與精神心情預後。其中Lancet的23萬多人的大型資料庫研究指出,在新冠後六個月的追蹤,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情緒障礙求診,其中有8.63%的個案是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新冠急性後遺症 (PASC),在2024年初科學告訴我們: 新冠確診患者在急性感染 24 個月後(2年後)仍會出現長新冠症狀。現在,《自然醫學》5月30日針對超過 130,000 名患者的最新研究說: 在3年後仍然會遇到與感染相關的新健康問題,這些症狀。。。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Thumbnail
文章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長新冠。介紹了這些後遺症的症狀和影響,並提到了美國研究團隊針對長新冠患者的調查結果。建議了轉至身心科接受更詳細的評估及調整,以及訪問康舟官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感冒或確診後失去嗅覺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病毒感染會影響嗅覺神經細胞。 對於新冠病毒(COVID-19)感染者來說,這種嗅覺喪失通常來得很突然且嚴重,並且可能伴隨著味覺喪失。 至於恢復時間,根據研究,大多數新冠病毒感染者會在發病後的3週內恢復嗅覺或味覺,平均持續時間約為12天左右。 然而,少數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為SARS-CoV-2感染的急性後遺症(PASC),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提醒人們病毒的控制範圍遠遠超出了急性期。想像一下,這是一群由200多種症狀聚集的聊天室,每個症狀都訴說著不同的抱怨,但都圍繞著一個中心主題:心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新冠後遺症(Post COVID。。。
Thumbnail
新冠肺炎, COVID-19, 遲至2020年三月世界衛生組織,才宣布這個快速傳染的疾病為一項 “pandemic” (大流行)。 這三年半之間, 時起時落,我們都受盡折磨與委屈。我們一路想從防疫規定掙脫,也似乎享受了一年多的放鬆生活,現在新的變異株又引發突起的高傳染, 我們又該怎麼面對呢?
Thumbnail
長新冠增加情緒障礙風險 長新冠確實還是跟神經精神情緒的疾病,息息相關。許多相關的大型研究,都指出新冠比起其他呼吸道疾病,諸如流感之類,更會影響病人的神經與精神心情預後。其中Lancet的23萬多人的大型資料庫研究指出,在新冠後六個月的追蹤,有將近四分之一的人有情緒障礙求診,其中有8.63%的個案是
Thumbnail
長新冠或稱新冠急性後遺症 (PASC),在2024年初科學告訴我們: 新冠確診患者在急性感染 24 個月後(2年後)仍會出現長新冠症狀。現在,《自然醫學》5月30日針對超過 130,000 名患者的最新研究說: 在3年後仍然會遇到與感染相關的新健康問題,這些症狀。。。
Thumbnail
長新冠後遺症 重複確診 導致重複發炎 即老化的開始 走在街上戴口罩的已經是少數人,幾乎回歸疫情前正常生活,大眾對於確診不在恐慌不安,視為常態。然而,我們還是會聽到二度確診,甚至三度確診的案例,雖然大多症狀與病毒感染的感冒無異,但實則病毒對身體影響,已有數據顯示,若重複感染恐導致人體器官加速老化,尤
Thumbnail
我們常聽到新冠(SARS-CoV-2)的再感染(reinfections, RI)、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s, PI)、長新冠(long COVID, LC)其實是三個不同的專有名詞,但也經常被混淆。牛津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表在《自然》上發現,普通人群中高比例。。。
Thumbnail
文章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後可能出現的後遺症-長新冠。介紹了這些後遺症的症狀和影響,並提到了美國研究團隊針對長新冠患者的調查結果。建議了轉至身心科接受更詳細的評估及調整,以及訪問康舟官網瞭解更多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