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的惡靈:滯脹噩夢來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重回70'年代

週五,美國公佈五月份通脹數據,徹底擊碎通脹見頂派的信心。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是萬物皆漲。
不意外,能源成本主導了整體CPI的飆升。能源價格指數同比上漲了34.6%,是自2005年9月以來最大的同比漲幅。其次是食品價格,雞肉、雞蛋、牛奶的價格也在飆升。
即便是撇除能源與食品價格的核心CPI,5月幾乎所有細分項都上漲,包括持續飆漲的住房、機票、二手車、卡車以及新車指數。醫療、家居、經營、娛樂、服裝等也在已經很高的基礎上微幅上升。
無論從高油價、高通脹、猛烈升息的預期⋯⋯等一切都讓人不禁聯想起,我們是否已經重回1970年代三次石油危機帶來的停滯性通膨時代?
而此刻的美國人無疑身處於水深火熱中,即便當個WFH深居簡出的科技宅,但住房成本仍是急劇上升。5月住房價格同比上升5.45%,為199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實質薪資下降/信心暴跌

最糟糕的是,在萬物皆漲的此刻,顯然薪資水平的漲幅遠遠跟不上通脹的速度,美国5月實際平均時薪同比下降了3.0%,意味着物價上漲連續第14個月超過了工資漲幅。
與此同時,美國密西根大學公佈的消費者信心指數則創下50「史上最低」的數據,顯示在高通脹的壓力下,民眾必須節繜開支,縮減消費支出的壓力達到「史上最高」。也無怪乎美國總統拜登的臉色一天比一天凝重。
而高通脹並非美國獨有,而是在全世界接連拉響警報。包括歐洲、拉美、中東、亞洲各國(除了堅持疫情清零的中國)的通膨數據不是創歷史新高就是在接近新高的位置。
英國錄得9%通脹數據,歐盟今年預計超6%,連30年未見通膨的日本,上月也錄得罕見超2%的30年新高通脹。
為何各國央行亡羊補牢的猛烈升息/縮表仍壓抑不住來勢洶洶的通脹?主因在於這次的通脹並不在消費端的過度需求,而是在製造端的供給不足。

供給衰退>消費衰退

事實上,消費端已經因為高通脹而非常萎靡,扣除掉通脹造成的名目價格上漲。消費甚是是衰退的。
然而,由於供應端短缺的情況遠比消費衰退更嚴重,所以在物以稀為貴的情況下,通脹並未隨著消費衰退而下降,反而頑強的逗留在歷史高位,僅僅是增速稍微放緩而已。
眾所皆知的原物料供給短缺來自於俄烏戰爭後,西方各國對俄國的金融制裁與經濟封鎖。導致俄國的能源供應吃緊,造成3月份以來包括原油、天然氣、煤礦等能源價格暴漲。
而被入侵的烏克蘭亦是全世界最主要小麥等穀物出口國。戰爭摧毀了烏克蘭黑海出口港與穀物出口庫存的同時,亦嚴重破壞了今年春季的小麥播種季。
要知道穀物的生長有季節性,今年春麥播種毀滅,那麼秋天就註定會欠收。這是再有錢也生不出來的短缺。穀物價格上漲、飼料價格就會跟著上漲,那麼雞蛋、肉類、牛奶的價格也就水漲船高。這造就了通脹細項中食品類價格大漲的原因。
然而,即便撇開俄烏戰爭的因素,通脹統計中的新車、家居建材等價格也是一飛沖天。這就得從更結構性的因素來解析。

全球化時代的消亡

全球化時代造就了全球分工,WTO消除了大部分的貿易壁壘,各國得以傾全國之力focus在自己某個生產強項。中國與東南亞負責製造民生消費、東北亞日韓台負責高端電子產業、歐洲製造奢侈品、東歐俄國負責原物料穀物供應、南美洲負責肉類。而美國負責印美鈔滋潤這個全球貿易的齒輪。
因此,過去20年包括豐田、賓士等汽車製造商與亞馬遜、家樂福等線下/線上零售巨頭紛紛打出「零庫存」的口號。藉由高強度的生產供應管理系統,讓每個生產/輸送節點都能最高效/最低庫存的將產品從生產端最效率化交到消費者的手上。
然而,在川普打響美中貿易戰後,象徵全球化紅利結束,反全球化浪潮崛起。美國要保護自己的產業工人要求製造業回歸,南美/東南亞要保護自己的原物料使用禁止出口,日本要刺激民眾消費把日幣往死裡打,歐洲要多賣奢侈品到世界各地死活不肯結束QE與負利率。而中國為了社會維穩與精準清零,前者把自己的高端科技業給打趴,後者把全國的消費需求也跟著清零。

囚徒困境

失去信任後的各國陷入了經濟學中的「囚徒困境」。大家都不肯執行最佳解的情況下,只好回歸各自生產、各自消費的傳統老路。
那麼原本全世界一套生產製造鏈就得被拆分成兩套、三套。而每個生產端點就得重複備料、零件流通也不順,生產效能降低。
而運輸端又受到這兩年疫情嚴重影響碼頭與卡車工人的效能。有沒有長賜輪塞在蘇伊士運河,塞港問題也都是嚴重與非常嚴重的差別而已。
在生產與運輸兩者效能都嚴重滯後的疊加結果,就形成了供給不足造成的通貨膨漲。而這偏偏是美聯儲與各國央行靠升息/縮表無法解決的政治難題。鮑威爾、耶倫這兩位前後任美聯儲主席也都表達了一樣的觀點。
相反的,升息同時壓抑了生產與消費端的意願。可能使得生產緊缺的問題更為嚴重。

結論:告別低通脹

當然,由於通脹數字是累加的。在2022如此驚人的通脹基礎之上,2023年的通脹數據勢必會降低。但或許我們要接受一個事實,那就是過往全球化紅利的高成長低通脹時代將永遠的結束過去了。
未來的世界將面臨結構性通脹,高生活成本,更多地緣戰爭風險與貿易壁壘的動盪年代。
而這一切都從2016川普勝選所代表的反全球化浪潮開始。
---------------------------------------------------------------------------
持續輸出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點擊愛心,留言,分享。若能打賞贊助創作的咖啡錢,那是對我莫大的精神鼓勵,感謝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3K會員
320內容數
一輩子都在國際金融領域浮沉,步入中年的人類學徒,熱愛烹飪美食之餘,喜歡在書海中考古金融史。在短視頻稱王的年代,依然熱愛用方塊文字,與朋友們分享人類學、歷史、金融、財經觀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融人類學徒 的其他內容
歐洲央行在昨夜的記者會宣布將於7/1正式结束量化寬鬆QE政策,並同時將於七月份加息一碼0.25%結束維持了8年的負利率政策。 此番超出市場預期的鷹派言論嚇傻了投資人,歐美股市重挫,歐債殖利率狂升,尤其德國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利差擴大,一副重演2011年希臘風暴事件翻版的前兆。
從美國零售三巨頭Target/ Warmart/ Costco 公佈了營收小跌,但盈餘慘不忍睹的數據可以看到三者的財報有共同的問題,或許也是今日美國經濟的具象寫照: -銷貨折價導致營收成長,但盈餘下滑:講白話叫做清庫存。 - 人工成本增加:這沒有太複雜,就是工人薪資上漲,與通貨膨脹互為影響。
2009年,為了挽救次貸危機後的流動性崩潰,美聯儲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量化寬鬆QE。 全球央行開始跟著美聯儲的步伐,降息寬鬆貨幣,造成股市的爆漲,沒過4年多的時間,標普指數就重新回到次貸危機前高點。 結果2015年美聯儲升息前,全球經濟學家在討論的卻是通貨緊縮!
從近期的"妖鎳事件"就可以對比2007 年底美國第五大券商貝爾斯登破產被摩根大通收購。倫交所與其說是在拯救交易空方的中國青山集團,不如說是在自救,並拯救其中無數的期貨交易商。寧願耍流氓把交易給抹平了,也不可以讓整個大宗商品市場的無數交易方破產跟著一起陪葬......
至今為止, 中國官方尚未對這個議題展開網路封殺. 而民間自媒體與論壇, 幾乎是一面倒的支持俄國實現民族統一大業. 將所有的開戰罪責歸到美國煽動, 歐洲北約侵門踏戶要把導彈擺在俄國家門口. 以及烏克蘭自作孽, 引北約狼入室. 最後再加上民兵組織亞述營在烏東兩個獨立省的種族屠殺與反人類罪刑......
歷史上被踢出SWIFT 的國家也就三個, 無關痛癢的北韓, 因為核武器紛爭的伊朗, 與2014入侵克里米亞半島而被部分限制的俄羅斯. 因此, 我們拿伊朗在2010被聯合國制裁, 2012年被踢出SWIFT 之後的出口貿易數字, 可以看到直到2015 UN解除制裁這短短的三年間. 伊朗出口額少了3成.
歐洲央行在昨夜的記者會宣布將於7/1正式结束量化寬鬆QE政策,並同時將於七月份加息一碼0.25%結束維持了8年的負利率政策。 此番超出市場預期的鷹派言論嚇傻了投資人,歐美股市重挫,歐債殖利率狂升,尤其德國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的利差擴大,一副重演2011年希臘風暴事件翻版的前兆。
從美國零售三巨頭Target/ Warmart/ Costco 公佈了營收小跌,但盈餘慘不忍睹的數據可以看到三者的財報有共同的問題,或許也是今日美國經濟的具象寫照: -銷貨折價導致營收成長,但盈餘下滑:講白話叫做清庫存。 - 人工成本增加:這沒有太複雜,就是工人薪資上漲,與通貨膨脹互為影響。
2009年,為了挽救次貸危機後的流動性崩潰,美聯儲開啟了潘朵拉的盒子:量化寬鬆QE。 全球央行開始跟著美聯儲的步伐,降息寬鬆貨幣,造成股市的爆漲,沒過4年多的時間,標普指數就重新回到次貸危機前高點。 結果2015年美聯儲升息前,全球經濟學家在討論的卻是通貨緊縮!
從近期的"妖鎳事件"就可以對比2007 年底美國第五大券商貝爾斯登破產被摩根大通收購。倫交所與其說是在拯救交易空方的中國青山集團,不如說是在自救,並拯救其中無數的期貨交易商。寧願耍流氓把交易給抹平了,也不可以讓整個大宗商品市場的無數交易方破產跟著一起陪葬......
至今為止, 中國官方尚未對這個議題展開網路封殺. 而民間自媒體與論壇, 幾乎是一面倒的支持俄國實現民族統一大業. 將所有的開戰罪責歸到美國煽動, 歐洲北約侵門踏戶要把導彈擺在俄國家門口. 以及烏克蘭自作孽, 引北約狼入室. 最後再加上民兵組織亞述營在烏東兩個獨立省的種族屠殺與反人類罪刑......
歷史上被踢出SWIFT 的國家也就三個, 無關痛癢的北韓, 因為核武器紛爭的伊朗, 與2014入侵克里米亞半島而被部分限制的俄羅斯. 因此, 我們拿伊朗在2010被聯合國制裁, 2012年被踢出SWIFT 之後的出口貿易數字, 可以看到直到2015 UN解除制裁這短短的三年間. 伊朗出口額少了3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北美車市需求回升,特斯拉升級高續行反應樂觀,韓國出口顯示美國對半導體需求有所支撐、尚未放緩,上週五美股延續支撐買盤,位階輪動的分歧震盪,盤勢溫和,靜待本周經濟數據。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全球股市因美國就業報告不如預期而進一步下跌。美國國債收益率全線大幅下滑,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走弱。WTI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黃金小幅上漲。 https://www.instagram.com/p/C-KvFH2tX8I/?igsh=MWU0aTM5eGM0cXAzcA== 保持冷靜
Thumbnail
昨晚美國公佈重要的CPI數據,多數人認為只要數據漂亮(通膨降溫)美股將繼續往上噴。 數據確實是往正向發展,盤前各大指數都呈現大漲。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3.0%,低於市場預期,而聯準會青睞的通膨指標、剔除食品與能源成本的核心CPI在6月年增3.3%,略低於市場預期。 "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周大事如下: a、6月28日,美國商務部公佈資料顯示,美國5月PCE物價指數環比增速從4月的0.3%下滑至0%,為2023年11月以來最低紀錄,同比增速也從前月的2.7%下滑至2.6%,雙雙符合市場預期,更重要的是,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速創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通膨數據降溫,燃起降息希望,道瓊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週三 (15 日) 收於歷史新高,美債殖利率大幅走低。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4%,符合市場預期,按月上漲 0.3%,市場預期為上漲 0.4%。聯準會 (Fed) 青睞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週大事如下: a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3.5%,高於市場預期的3.4%,同時也高於前值3.2%,創下2023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美國3月核心CPI同比增長3.8%,與前值持平,但高於預期的3.7%.數據發佈後,美元指數快
Thumbnail
*美國3月核心CPI年增3.8%(市場預估3.7%)、月增0.4%(市場預估0.3%),高於預期, 美股終於找到理由可以回檔。 *讓通膨持續的主要原因: 房租價格,與保險費(尤其是汽車保險) --汽油價格有漲、但沒有失控。 --目前大宗資產不是導致通膨的原因,銅油比有上升,不是停滯性通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北美車市需求回升,特斯拉升級高續行反應樂觀,韓國出口顯示美國對半導體需求有所支撐、尚未放緩,上週五美股延續支撐買盤,位階輪動的分歧震盪,盤勢溫和,靜待本周經濟數據。
這篇文章討論了全球股市自7月中旬以來面臨的強力賣壓,主要指數回檔幅度達10%到20%。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和非農數據引發了「景氣衰退」的討論,科技股受到的壓力尤為沉重。市場也開始懷疑日本央行意外升息是否導致「利差交易」瓦解,使市場資金快速被收回。
Thumbnail
全球股市因美國就業報告不如預期而進一步下跌。美國國債收益率全線大幅下滑,美元對主要貨幣的匯率走弱。WTI原油價格大幅下跌,黃金小幅上漲。 https://www.instagram.com/p/C-KvFH2tX8I/?igsh=MWU0aTM5eGM0cXAzcA== 保持冷靜
Thumbnail
昨晚美國公佈重要的CPI數據,多數人認為只要數據漂亮(通膨降溫)美股將繼續往上噴。 數據確實是往正向發展,盤前各大指數都呈現大漲。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年增3.0%,低於市場預期,而聯準會青睞的通膨指標、剔除食品與能源成本的核心CPI在6月年增3.3%,略低於市場預期。 "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周大事如下: a、6月28日,美國商務部公佈資料顯示,美國5月PCE物價指數環比增速從4月的0.3%下滑至0%,為2023年11月以來最低紀錄,同比增速也從前月的2.7%下滑至2.6%,雙雙符合市場預期,更重要的是,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增速創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週大事如下: a、美國通膨數據降溫,燃起降息希望,道瓊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週三 (15 日) 收於歷史新高,美債殖利率大幅走低。4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年增 3.4%,符合市場預期,按月上漲 0.3%,市場預期為上漲 0.4%。聯準會 (Fed) 青睞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1、本週大事如下: a 美國勞工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3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3.5%,高於市場預期的3.4%,同時也高於前值3.2%,創下2023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美國3月核心CPI同比增長3.8%,與前值持平,但高於預期的3.7%.數據發佈後,美元指數快
Thumbnail
*美國3月核心CPI年增3.8%(市場預估3.7%)、月增0.4%(市場預估0.3%),高於預期, 美股終於找到理由可以回檔。 *讓通膨持續的主要原因: 房租價格,與保險費(尤其是汽車保險) --汽油價格有漲、但沒有失控。 --目前大宗資產不是導致通膨的原因,銅油比有上升,不是停滯性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