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兩年的區塊鏈熱潮中,整個加密貨幣與 Web3 領域,非常想要找到應用的領域,來證明區塊鏈技術能夠創造真正的產值。除了原本比特幣被創造出來所鎖定的支付功能以外,第一塊被鎖定的領域也是金融相關的 DeFi 去中心化金融 – 透過加密技術,以去中心化的架構,來實現類似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服務 – 如存款、借款、交易等。而第二塊被加密世界所鎖定的領域,則是網際網路應用中的一個主流應用 – 遊戲。事實上,很多人都認為在任何新科技的應用上 – 遊戲、賭博,以及色情,通常都是最常能用來開路的三種應用領域,所以挑上遊戲這個領域也並不意外。
而當區塊鏈遇到遊戲,兩者之間的撞擊,就產生了所謂的 GameFi – 所謂的區塊鏈遊戲。GameFi 是兩個英文字的縮寫,這兩個字是 Game Finance,或者可以稱之為遊戲金融化,在遊戲之中,引進金融的要素。這其中最主要的要素,被稱之為 P2E (Play to Earn),所謂的邊玩邊賺 – 玩家在進行遊戲的過程之中,所獲得的遊戲幣或者是虛擬寶物,都可以直接在區塊鏈技術上,透過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換成其他的加密貨幣,或者是美元穩定幣。在一些 GameFi 遊戲最熱門的時期,很多遊戲玩家能夠透過玩遊戲所獲得的遊戲幣,獲得相當驚人的收入,甚至比去上班的薪水還高出很多。一時之間,玩遊戲賺錢似乎成為了一個顯學 – 當你能夠玩遊戲賺錢時,誰還想要工作賺錢呢?
當然,事情永遠不會那麼美好。打響 GameFi 第一槍的 Axie Infinity,在其全盛時期,其主要的遊戲貨幣 SLP,每個價格大概是台幣五元,但不到一年的時間,SLP 的台幣匯率已經掉到 0.1 台幣左右,幾乎跌掉了 98%。也就是說,玩家透過銷售遊戲幣所能創造的獲利,已經只剩下全盛期的五十分之一。這也不禁讓人質疑,所謂的 P2E,真的是一個可以持續的模式嗎?
所以,本期的科技巨頭解碼,就來跟大家聊一下,我對於 GameFi & P2E 的看法。另外,由於我過去幾個月,也花了不少時間在另一款熱門 GameFi 遊戲 StepN 上,所以我也會用這款遊戲,來檢視 P2E 的模式到底可不可行。
玩遊戲賺錢不是新鮮事
事實上,透過玩遊戲賺錢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二十年前出現的第一代網路遊戲,不管是歐美的無盡的任務 Everquest,又或者是瘋迷亞洲的天堂 Lineage,都曾經讓遊戲內的一部份玩家,可以透過認真玩遊戲,把遊戲內取得的遊戲幣或者是虛寶換成白花花的現金。事實上,這些遊戲內的玩遊戲賺錢,可以說是現代 GameFi 遊戲 P2E 的先驅,除了沒有區塊鏈這個要素。
為什麼這些遊戲內的遊戲幣或者是虛寶,可以換成美金或者是台幣這樣的法幣現金呢?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這些商品,替遊戲內的另外一群人,創造了價值,而這些買家為了獲得這些價值,願意用手頭的現金來購買這些虛擬貨幣與商品。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假設有一個玩家,正在某個遊戲內,挑戰一個關卡的大魔王,然而,很不幸的,他的等級與裝備,讓他挑戰魔王屢屢失敗,可能已經連續被打敗五次,認清楚他現在是打不贏這個魔王的。這個時候,這個玩家面前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既然我的裝備等級不夠,那我就繼續去練功,花個 100 個小時強化我的角色,等我的角色更強大時,就能夠擊敗這個魔王。
然而,如果這個玩家平常真的很忙,非常難以額外抽出 100 個小時來強化角色的話,他其實還有一條路,就是拿出銀行裡的存款,購買遊戲內的遊戲幣,再用遊戲幣去強化自己的角色與購買更強的裝備。當然,當角色強化之後,自然而然也就能夠打敗魔王。簡單來說,這個玩家,用現金真金白銀購買遊戲幣與虛擬道具,去交換獲得了他認同的價值 - 所獲得的價值,包括了「終於打敗魔王的快感與成就感」、以及「省下自己一百個小時的時間」,甚至可能還有「打敗魔王獲得的新道具可以強化自己的角色,讓之後的遊戲更輕鬆愉快」的遊戲樂趣加成。
即使後來有些遊戲,開始覺得玩家這樣之間的交易,其實是把遊戲廠商自己能賺的錢賺走,所以開始把比較好的裝備都做了角色綁定,無法任意販售。但山不轉路轉,如果不能夠方便的賣虛擬道具,那就賣帳號好了。所以,販賣練好的遊戲帳號,也是這種 P2E 模式的另一個變形。
簡單來說,玩遊戲賺錢的本質,其實跟大多數的服務產業很類似 - 你想要獲得某種價值,但因為種種因素你不想自己去做,所以你透過付錢,讓其他人為你完成這個服務,取得這個價值。舉例來說,這一年開始攻佔新聞的太空旅行,其實就是類似的概念 – 對於任何一個人,上太空旅行幾乎都是不可能的任務,沒有人能夠自己做出火箭與太空船,然後把自己送上太空。但如果你有錢,你可以花錢去買下太空旅行的席位,由專業的機構,幫忙研發出火箭與太空船,讓你能夠用錢就買到自己沒辦法做到的太空旅行經驗。
花大錢吃高檔牛排也是類似的情境,或許我們現在要買到一塊高檔和牛牛排不是難事,但大多數的人,大概沒有足夠的廚藝,能夠把和牛牛排料理到不浪廢食材的程度。所以我們願意花錢到餐廳,讓專業廚師替我們服務,我們用錢買來了專業廚師鍛鍊了數十年的烹飪技巧。
在這幾種不同的案例中,核心的交易邏輯其實是一樣的,消費者付錢,購買一個服務,讓專業人士幫助他獲取原本靠自己相對獲取困難的價值,如上太空、烤出好的和牛牛排、以及讓角色升級變得更強。這三個例子的共通點是,所獲取的利益價值,都是很主觀的心理感受 – 上太空看到的地球之美、和牛在味蕾上的感動、以及遊戲破關的快感。既然人們願意花上百萬上太空、花數千甚至上萬來吃和牛,當然,花個幾千甚至幾萬在遊戲上,也沒有什麼不合理之處。
Everquest 是早期知名能夠遊戲幣換現金的線上遊戲
遊戲是價值的載體平台
當然,理解了玩遊戲賺錢的根本邏輯,在於花錢購買價值這件事之後,我們就可以理解,遊戲只是一個展現與獲取價值的機制跟平台。玩遊戲能夠賺錢的這件事,其根本核心永遠不是遊戲,而是在創造價值這件事情上。
然而,就如同現實中的事物一樣,價值是有可能因為外在環境而改變的。當某些外在因素改變時,很可能原本願意花錢買價值的人,突然一瞬間就改變看法,認為這個東西對他不再具有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在上一秒鐘還成立的價值,在下一秒鐘就會被消失,因為這個價值其實並不是那麼穩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