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日記:在豐原說調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根據校史,民國80年3月1日教育部成立「國立暨南大學規劃小組」,由教育部參事顏秉璵教授擔任召集人。隔年1月14日,只留下勘察暨南大學建校台中縣后里鄉及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坑預定地這兩個地方的紀錄,且很快在30日就選定在埔里建校。打從一開始就不曾提到豐原這個選項。豐原又怎麼會從校史中消失呢?
隨便搜尋到這四篇PTT文章,大致整理為民國80年代初,當地居民以徵收不公、炒地皮、商圈轉移等問題抗議時任台中縣長廖了以的豐原大學城開發計劃,導致暨大校址改設在南投埔里。民國82年大學城開發計劃暫停,隔年9月28日就有中時的報導指出,台中縣長廖了以計畫在豐原、神岡地區推動大學城計畫案胎死腹中。
綜合以上,最可疑的時間就在民國80年3月1日到81年1月14日,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讓豐原的選項被徹底排除在外。但最詭異的還是大學城開發計劃本身,時任縣長宣稱大學城開發計畫有多棒,居民一個抗議,直接消極處理。另一方面民國81年1月底暨大已經選好地點,還拖到民國82年才暫停開發計畫也是很弔詭,再加上即便豐原人抗議卻仍有后里這個選項,也是蠻可疑的,不是說好豐原大學城,怎麼還會有后里的預定地。不經讓我懷疑整個計畫搞不好只是一個風向球罷了。 最後當初規劃的土地現已成為豐洲科技工業園區。
後記: 從網路上篩選過的資料只能找到這些,大多都是口耳相傳的故事,我也很難辨別事實的真相。甚至也有資料指居民是在民國82年抗議的,但是整個時間點對不上就是了。說實在直接去調閱舊報紙的資料才是最快得知真相的,只是我也懶的查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永夜劇作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為本系列首篇,還是發揮一下歷史系的專業好了。 主要會談學校地點、開設系所和校名這三個部分。 1.地點(台中縣后里鄉v.s.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坑) 2.開設系所(曾有醫學院的想法) 3.校名(國立台灣暨南大學v.s.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作為本系列首篇,還是發揮一下歷史系的專業好了。 主要會談學校地點、開設系所和校名這三個部分。 1.地點(台中縣后里鄉v.s.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坑) 2.開設系所(曾有醫學院的想法) 3.校名(國立台灣暨南大學v.s.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2024.05.06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豐富專案設定地上權案於去年8月與優勝廠商亞洲大學簽約,將興建中部專業健康產業園區,包含亞洲大學附設豐原醫院、住宿長照機構及托育大樓,今(6)日舉行「亞大豐原附醫暨長照機構」動土典禮。市長盧秀燕宣布豐富專案將帶來「8大利多」,因園區招商有成,不僅將帶來大學、醫
Thumbnail
人間有情却無情,野草無情似有情。許仙背負的情債,青蛇就由她和好友龜殼花聯手索還。有人慘死的房子沒人敢住,這是常識。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這間房子閒置著。
Thumbnail
在高中畢業後,考上機車駕照之前,台中的地圖只有小學以前住過的豐原家、外公外婆的烏日家、過年過節或周末去的親戚家、後來搬家、陪伴我國中小的潭子家、以及高中念書的豐原,而所謂「台中市」,不過是母親口中很多高樓大廈的地方。 小學以前,住在豐原圓環東路上,一樓前半部是父母上班的「福星代書事務所
Thumbnail
日南車站: 1922年10月30日落成啟用,位於大甲區 大甲: 舊稱爲「大甲社」他位於臺中市西北角,大甲的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每年平均溫度24度,最著名的就是生產蔬菜、稻米、芋頭,所以大甲也算是台中市的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和稻米生產。 工業的部分,主要以金屬製品、機械設備製造與腳踏車工
Thumbnail
台中 面積2,215平方公里/人口約284萬人 是臺灣第二大城市 經常與彰化縣、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 「臺中」也顧名思義「臺灣的中央」,名稱始於日治時期。 光緒11年臺灣建省,首先在中部設台灣府並設省城,日明治29年設台中州,而有了台中。 台中可以說是位於台灣西半部的樞紐位置。 大
這次遊學我們要去到台中的大甲、清水、梧棲,進行四天三夜的學習,首先我們要對這三個地點有一些認識 首先是大甲區,舊地名是「大甲社」,前身「大甲鎮」,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北角區域,大甲區主要的地形是一個扇狀平原,土壤為紅棕壤,內含紅土、礫石、沙及粉沙等成分,氣候是屬於亞熱帶季風。大甲區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芋頭
Thumbnail
台中 台中原本是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則海族、洪雅族和泰雅族所住,明鄭時期陸續有漢人前來開發,1705年,張國發現南屯地區土地肥沃所以著手開墾。清治後期台中改名為台灣縣,日治時期,開始有台中這個名字,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台中被分成台中市和台中縣,2010年,台中市和台中縣合併,定名為台中市,也升級
這次要去的是台中 大甲 舊稱為「大甲社」 地形主要是扇狀平原 是台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和最大稻米生產區 重要產物:芋頭、稻米 觀光客最多的地方:大甲鎮瀾宮 清水 舊稱:牛罵頭 特色:高美濕地 特產:韭菜、韭黃 有豐富自然景觀(海港包圍) 梧棲 舊稱:五汊港 是台中縣部分面
Thumbnail
聯絡羅東和太平山山腳的土場之間的羅東森林鐵道早在1979年便配合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採作業而宣告停駛。隨著宜蘭的觀光發展,對這條鐵路的復駛引起了廣泛討論。本文由探訪蘭陽溪河床,尋找正在保存下來的土木構造物:隧道開始。文章中詳細描述了路線的踏查,隧道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歷史背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2024.05.06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豐富專案設定地上權案於去年8月與優勝廠商亞洲大學簽約,將興建中部專業健康產業園區,包含亞洲大學附設豐原醫院、住宿長照機構及托育大樓,今(6)日舉行「亞大豐原附醫暨長照機構」動土典禮。市長盧秀燕宣布豐富專案將帶來「8大利多」,因園區招商有成,不僅將帶來大學、醫
Thumbnail
人間有情却無情,野草無情似有情。許仙背負的情債,青蛇就由她和好友龜殼花聯手索還。有人慘死的房子沒人敢住,這是常識。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這間房子閒置著。
Thumbnail
在高中畢業後,考上機車駕照之前,台中的地圖只有小學以前住過的豐原家、外公外婆的烏日家、過年過節或周末去的親戚家、後來搬家、陪伴我國中小的潭子家、以及高中念書的豐原,而所謂「台中市」,不過是母親口中很多高樓大廈的地方。 小學以前,住在豐原圓環東路上,一樓前半部是父母上班的「福星代書事務所
Thumbnail
日南車站: 1922年10月30日落成啟用,位於大甲區 大甲: 舊稱爲「大甲社」他位於臺中市西北角,大甲的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每年平均溫度24度,最著名的就是生產蔬菜、稻米、芋頭,所以大甲也算是台中市的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和稻米生產。 工業的部分,主要以金屬製品、機械設備製造與腳踏車工
Thumbnail
台中 面積2,215平方公里/人口約284萬人 是臺灣第二大城市 經常與彰化縣、南投縣合稱「中彰投地區」 「臺中」也顧名思義「臺灣的中央」,名稱始於日治時期。 光緒11年臺灣建省,首先在中部設台灣府並設省城,日明治29年設台中州,而有了台中。 台中可以說是位於台灣西半部的樞紐位置。 大
這次遊學我們要去到台中的大甲、清水、梧棲,進行四天三夜的學習,首先我們要對這三個地點有一些認識 首先是大甲區,舊地名是「大甲社」,前身「大甲鎮」,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北角區域,大甲區主要的地形是一個扇狀平原,土壤為紅棕壤,內含紅土、礫石、沙及粉沙等成分,氣候是屬於亞熱帶季風。大甲區最有名的應該就是芋頭
Thumbnail
台中 台中原本是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則海族、洪雅族和泰雅族所住,明鄭時期陸續有漢人前來開發,1705年,張國發現南屯地區土地肥沃所以著手開墾。清治後期台中改名為台灣縣,日治時期,開始有台中這個名字,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後,台中被分成台中市和台中縣,2010年,台中市和台中縣合併,定名為台中市,也升級
這次要去的是台中 大甲 舊稱為「大甲社」 地形主要是扇狀平原 是台中市第二大蔬菜生產區和最大稻米生產區 重要產物:芋頭、稻米 觀光客最多的地方:大甲鎮瀾宮 清水 舊稱:牛罵頭 特色:高美濕地 特產:韭菜、韭黃 有豐富自然景觀(海港包圍) 梧棲 舊稱:五汊港 是台中縣部分面
Thumbnail
聯絡羅東和太平山山腳的土場之間的羅東森林鐵道早在1979年便配合太平山林場結束伐採作業而宣告停駛。隨著宜蘭的觀光發展,對這條鐵路的復駛引起了廣泛討論。本文由探訪蘭陽溪河床,尋找正在保存下來的土木構造物:隧道開始。文章中詳細描述了路線的踏查,隧道的地理位置,以及一些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