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銘傳國小,1954|台北大安|磯永吉小屋|蓬萊米故鄉|紀念劉銘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059 銘傳國小 1954

..
是日我們租了遊拜客,輕車往台大農場,這日是要拜訪農場裡的臺大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就是「磯永吉小屋」。

原先只是看到這日據時期留下的建築很像我小學時候的教室,一條龍的木牆瓦屋、長廊通道,直柱走廊,雖然規模小了點,但跟我記憶中的小學教室渾然相似,遂帶他前去。

磯永吉小屋長廊

磯永吉小屋長廊

..

這邊是目前台灣所產主流蓬萊米的原始研究地,磯永吉、末永仁兩位日籍技師,從日據時期致力研究改良台灣的稻米,最終成功。磯永氏被尊稱為台灣蓬萊米之父,甚至日本戰敗後,他還是少數被特許留在台灣繼續研究的日本人。
這段改良米種的博物館,定期有解說人員講述這段農改歷史,每每咀嚼甘甜潤口白飯時,不覺對之感恩。小屋裡有相關資料,還有兩位技師的銅像,值得瞻仰。


...
看完這農場和小屋後,我們轉往鹿鳴廣場,買好咖啡一路順著舟山路順騎,想往捷運口還車回家。
卻不想騎著騎著,益發發現這左側的校舍不似大學建築啊,分明是泛著小學的神情,遂停車看咕狗地圖,才發現這是銘傳國小

學校是紀念台灣近代史人物而命名,校地近1.5公頃,目前22班近六百娃,算是富娃小學。
銘傳國小,台北大安

銘傳國小,台北大安


大門在羅斯福路上,沒有特別的大門意象,就是圍牆挖個開口,直入主建築穿堂,中英校名紅、藍字浮嵌在穿堂上的弧形牆上,沒椰子樹,但校前左側有天橋供學童穿越。

校前的人行道深度不夠,加上相機片幅焦段限制,人來車往,我是跑到前方公車島等了兩個紅燈才避開車陣干擾順利拍好照片,算是一個奇特經驗。

...

劉銘傳對台灣近代的建設、建治都算是肇建人物,所以島內有小學、國中(在基隆)、大學以他為名,獨缺高中沒有;台北市府裡也有一個劉銘傳廳。更有趣的是基隆愛字輩的路名,從一路一直到九路,就是沒有八路(這是歷史政治問題),而成為劉銘傳路,這路一路到底就是銘傳國中,相當有意思。


@台北大安,羅斯福路

avatar-img
110會員
695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Claralk Ch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058 屯山國小 1952 .. 三月底四月,在滿山遍野追櫻花的人潮湧往陽明山時,他說這邊有另外一種選擇--紫藤花。 於是我們往淡水奔去,台2線北往過淡水後往三芝,到大屯國小斜對面轉北5,停車,見到石頭厝路標後前進不遠就看到右邊滿手的紫色花園。 ... 屯山國小,約1.6公頃大,目前六班6
#057 照門國小 1917 .. 閱過孤帆三部曲之後,照例尋訪作家故里。 是夏,訪吳濁流故居,新埔至德堂。這是標準客家三隴伙房,目前也是新竹文學館,館舍修繕保存良好。 新龍路310巷口有石碑和指標指示前方是吳濁流步道和伙房方向,雖然指標略嫌小,但路邊就可見到水田中的伙房。 入口的路狹小,車
#056 內湖國小 1918 台1線北往過頭份山頂後,一下坡就進入竹市香山。其實正確的分界點在天仁茶莊前面,長下坡後一個大轉彎穿過國3橋樑後往前丁字路,轉台13就可以到內湖庄,學校在此。 .. 這邊算是一個小市集,短短兩百餘公尺商家密集,學校就在此較為繁盛區段。 校門白色三曲線呈現三長拱門形式很
#155 沄水國小 1958 . 浪漫台3線南向,過中埔後會進入「澐水」,是的,路上的指標是標示這個「澐」,但是,學校卻是用「沄」水。 這兩個字其實都是指江水,楚辭有「流水兮沄沄」,而「澐」在字典上則解釋為「江上大波」,這邊就是有澐水溪。 不過,這倆解釋在這邊都不甚作用,原來,沄水/澐水在古早
#054 華興國小 1960 . 去七堵火車站後面一條沿著鐵軌的不知名路上拍火車。 架起腳架後滑地圖才發現剛剛過來的地方右邊叉路上去有座學校,於是在拍完火車後返路一訪。 這地方叫「拔西猴」,一路順泰安路入山會到「後旦旦」,這邊對山友們應該很熟悉,因為經過泰安瀑布後就會到姜子寮山。上述「拔西猴」
#053 菓葉國小 1962-2016(廢) . 走202縣道往湖西奎壁,欲訪摩西分海去。 路上經過隘門、龍門兩所國小,分別留影,但讓我印象深刻,也是停車駐足良久的是菓葉國小,不過她已經不再是了,105年已經廢校,經過幾年的荒廢後,縣府改變成了健康園區,細看門前的說明板,說穿了就是長照中心,目前
#058 屯山國小 1952 .. 三月底四月,在滿山遍野追櫻花的人潮湧往陽明山時,他說這邊有另外一種選擇--紫藤花。 於是我們往淡水奔去,台2線北往過淡水後往三芝,到大屯國小斜對面轉北5,停車,見到石頭厝路標後前進不遠就看到右邊滿手的紫色花園。 ... 屯山國小,約1.6公頃大,目前六班6
#057 照門國小 1917 .. 閱過孤帆三部曲之後,照例尋訪作家故里。 是夏,訪吳濁流故居,新埔至德堂。這是標準客家三隴伙房,目前也是新竹文學館,館舍修繕保存良好。 新龍路310巷口有石碑和指標指示前方是吳濁流步道和伙房方向,雖然指標略嫌小,但路邊就可見到水田中的伙房。 入口的路狹小,車
#056 內湖國小 1918 台1線北往過頭份山頂後,一下坡就進入竹市香山。其實正確的分界點在天仁茶莊前面,長下坡後一個大轉彎穿過國3橋樑後往前丁字路,轉台13就可以到內湖庄,學校在此。 .. 這邊算是一個小市集,短短兩百餘公尺商家密集,學校就在此較為繁盛區段。 校門白色三曲線呈現三長拱門形式很
#155 沄水國小 1958 . 浪漫台3線南向,過中埔後會進入「澐水」,是的,路上的指標是標示這個「澐」,但是,學校卻是用「沄」水。 這兩個字其實都是指江水,楚辭有「流水兮沄沄」,而「澐」在字典上則解釋為「江上大波」,這邊就是有澐水溪。 不過,這倆解釋在這邊都不甚作用,原來,沄水/澐水在古早
#054 華興國小 1960 . 去七堵火車站後面一條沿著鐵軌的不知名路上拍火車。 架起腳架後滑地圖才發現剛剛過來的地方右邊叉路上去有座學校,於是在拍完火車後返路一訪。 這地方叫「拔西猴」,一路順泰安路入山會到「後旦旦」,這邊對山友們應該很熟悉,因為經過泰安瀑布後就會到姜子寮山。上述「拔西猴」
#053 菓葉國小 1962-2016(廢) . 走202縣道往湖西奎壁,欲訪摩西分海去。 路上經過隘門、龍門兩所國小,分別留影,但讓我印象深刻,也是停車駐足良久的是菓葉國小,不過她已經不再是了,105年已經廢校,經過幾年的荒廢後,縣府改變成了健康園區,細看門前的說明板,說穿了就是長照中心,目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廟」,位於台中市大肚區距離火車站不遠,騎單車過去才五分鐘就到了,它是該地至今留存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臺中市現存唯一的書院,供奉文昌帝君等「五文昌」,書院的前身為「西雝社」亦稱「文昌會」,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是當時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淡水教堂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是台灣第一座基督教石造教堂,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目前建物改建於1932年,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小學校禮堂位於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2巷,與淡水教堂相隔約1公里。從滬尾小學校禮堂可以遠眺淡水教堂的景色。 從滬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1.約建於1930年代,前身為日治時期帝國糖製株式會社住宿空間,之後做為中壢農村國民學校教師宿舍,二戰後為公教人員住所。附近為蔗苗種植、中壢農村國民學校實習地及軍馬養育。 2.2018年登錄歷史建築,2020年完成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2021年完成規劃設計。 3.設計暨修復約2
Thumbnail
傑森 新竹走走全新路線「芎林走走」!帶大家插旗新竹面積最小的「芎林」,走訪芎林景點、芎林老街,品嚐芎林美食之外,沒想到還有連竹科工程師都在拜的文昌廟,以及傳香一甲子的古早味布丁蛋糕,最後再到百年造紙寮體驗手抄桂竹紙,認識蔡倫造紙術的過程!芎林一日遊「全台最大文昌廟」、「百年水礱間」、「百年造紙寮」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補一下初二雲林遊記,離開武德宮後,決定隨意走走,看了google發現土庫有老街便往土庫前進。 在前往土庫的路上,發現有間源順芝麻觀光工廠,便來瞧瞧。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磺溪書院」俗稱「文昌廟」,位於台中市大肚區距離火車站不遠,騎單車過去才五分鐘就到了,它是該地至今留存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臺中市現存唯一的書院,供奉文昌帝君等「五文昌」,書院的前身為「西雝社」亦稱「文昌會」,創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年),是當時文人士子的結集之所!
Thumbnail
卡車自谷關開往麟洛,母親帶著車載著全部家當,田中村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生活。
Thumbnail
淡水教堂位於台灣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是台灣第一座基督教石造教堂,也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建築。目前建物改建於1932年,1998年經中華民國內政部評定為三級古蹟,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滬尾小學校禮堂位於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2巷,與淡水教堂相隔約1公里。從滬尾小學校禮堂可以遠眺淡水教堂的景色。 從滬
Thumbnail
鎏金老師的邀約參加#牯嶺街文化小旅行,這次導覽由專業的中英日導覽何良正老師帶領大家走進歴史,他是牙科主任退休,很早就往自己最有興趣的導覽深耕。 ⚜第一站南門市場 南門市場的歷史,最早成立於1906年,地處日據時代的千歲町。 最初是一座露天市場,如今是台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 日劇
Thumbnail
1.約建於1930年代,前身為日治時期帝國糖製株式會社住宿空間,之後做為中壢農村國民學校教師宿舍,二戰後為公教人員住所。附近為蔗苗種植、中壢農村國民學校實習地及軍馬養育。 2.2018年登錄歷史建築,2020年完成調查研究及修復再利用計畫,2021年完成規劃設計。 3.設計暨修復約2
Thumbnail
傑森 新竹走走全新路線「芎林走走」!帶大家插旗新竹面積最小的「芎林」,走訪芎林景點、芎林老街,品嚐芎林美食之外,沒想到還有連竹科工程師都在拜的文昌廟,以及傳香一甲子的古早味布丁蛋糕,最後再到百年造紙寮體驗手抄桂竹紙,認識蔡倫造紙術的過程!芎林一日遊「全台最大文昌廟」、「百年水礱間」、「百年造紙寮」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根據教育部一份資料指出:至一百一十二 學年度,全國計有四百所國小具有百年老校校史,占全部校數之百分之十五。其中建校時間以在西元一八九八年時期一共有五十六所。這篇介紹新北市汐止區汐止國小就是一個例子。 水返腳公學校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汐止區和平路100巷 ​電話: 02  264
Thumbnail
補一下初二雲林遊記,離開武德宮後,決定隨意走走,看了google發現土庫有老街便往土庫前進。 在前往土庫的路上,發現有間源順芝麻觀光工廠,便來瞧瞧。
Thumbnail
大溪是一個位於桃園市的小鎮,曾經是清朝時期的重要港口,日治時期的木材集散地,這邊也成為木藝工廠的聚落讓木藝產業在此蓬勃發展。然而這些日式建築群,便是由日治時期保存至今,經過整修轉型為桃園第一座市立博物館「木藝生態博物館」也是台灣第一座無圍牆的博物館,更是全台灣第一座無圍牆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