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工專(aka蘭陽技術學院)創辦人
林才添在1964年卸任縣長後,早年曾是教師的他十分關心宜蘭的教育環境,後來經友人、曾任教育部次長的
鄧傳楷告知,當時政府鼓勵民間私人集資興辦工業專科學校,林才添便和友人申請創辦「
私立復興工業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復興工專),並於1966年獲准立案開始招生。林才添推動創辦的復興工專,曾經是宜蘭地區最高學府,也吸引不少外縣市學生前來就讀,入學競爭相當激烈。
復興工專其實就是今(2022)年8月1日熄燈的「蘭陽技術學院」前身。復興工專創校當時,首先設立的化工科、土木科大體上迎合當時台灣推動工業教育的風氣,第三個創立的「陶瓷工程科」則可以說是全台首創(容後詳述)。此外,復興工專第一任校長是故宮博物院設計建築師、也是中原大學建築系首屆系主任的
黃寶瑜,而復興工專的建築科也在黃寶瑜到任後,於第一學年的下學期火速設立。後來也陸續設立印刷科、造紙科等科別。
從「蘭陽窯業」轉型「添大興業」
林才添和產業界產生關連可以追溯到他離開教職後,1928(昭和三)年進入「頭圍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頭城鎮農會前身)工作並擔任要職的時期。1938(昭和13)年林才添與頭圍信用組合的兩位同僚劉枝昌、康清江,於頭城拔雅林創設「蘭陽窯業株式會社」,主要生產紅磚、紅瓦與黑瓦,社長由林才添擔任。
戰後林才添收購劉、康二人的蘭陽窯業股份,公司改為獨資,並改名為「
添大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林才添1960~1964年任職宜蘭縣長期間,公司負責人由長男林義人擔任,由於林義人留日期間專門學習高壓電瓷器製造技術,他接任董事長後,公司生產項目從磚瓦轉為電瓷器製造,在當時也是全台唯一生產高壓電瓷器的工廠。林義人也曾在台北鶯歌創辦裕國電瓷公司。
全台首創:復興工專「陶瓷工程科」
復興工專的「陶瓷工程科」在當時可以說是全台唯一將陶瓷技術工程獨立成科的創舉。台灣的工業陶瓷日治時期就開始發展,但技術材料都來自日本,其中高壓電瓷器缺乏生產技術仰賴進口,造成外匯負擔,故戰後初期由「台灣省工礦公司」發展陶瓷耐火工業,並於北投陶瓷耐火器材廠研發生產;政府也鼓勵民間發展高壓電瓷器的產製,復興工專成立陶瓷工程科有其產業政策影響的時代背景。
陶瓷工程科對工業陶瓷與藝術陶瓷的技術培養並重,而且創辦人林才添自家企業就是在生產高壓電瓷器,該科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進入添大興業工作,也算是一種另類的畢業即就業的產學合作。此外,陶瓷工程科曾請到知名陶藝家、曾擔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陶藝顧問的
李茂宗任教,李茂宗也曾帶學生參與國內外大小展覽。許多現今國際知名的陶藝家,如
林明德(2008奧運瓷)、
林建宏(苗栗陶)、楊作中、許柏彥等人,都是復興工專陶瓷科的畢業校友。
「礙子」不良品變獨一無二頭城街景
然而,添大興業改為生產「
高壓電瓷礙子」的轉型路並不順遂。由於技術問題無法突破,礙子所需的檢驗標準又相對高標嚴格,所以添大生產的礙子有很長一段時間品質無法達到合格標準,導致廠區堆放大量無法使用的產品,後來添大也開放給頭城地方居民自由取用。
外觀看起來就像白色陶瓷器的礙子不良品,被許多頭城居民拿來做庭園造景或是花器使用,所以現今走在頭城街上,可以在一些民家圍牆欄杆或是庭園盆栽看到白色的礙子,成為
獨一無二的頭城「礙子」街景。後來林才添整修家族墓「林曹祖宗之墓」,也可看到大量礙子被運用其中。
草嶺慶雲宮(aka大里天公廟)的特殊看點
除了頭城民家和林曹祖宗之墓外,
草嶺慶雲宮(也就是大里天公廟)也可看到礙子被用做建材的狀況。由於慶雲宮在一九七○年代初期新建凌霄寶殿時,林才添先後擔任該廟主任委員六年;新廟籌建期間,有委員向林才添建議將礙子不良品拿來當新廟建材,林從其議樂意捐出。因此,慶雲宮凌霄寶殿外圍欄杆、周圍景觀花盆,都可看到添大興業生產的高壓電瓷礙子的再利用。也形成一個特殊的頭城在地廟宇景觀。
參考文獻
圖S1EP13_P8:(蔡明志提供)
圖S1EP13_P9:(蔡明志提供)
圖S1EP13_P10:(蔡明志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