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文化俱樂部|宜蘭老縣長林才添(中):復興工專與頭城「礙子」街景的陶瓷傳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宜蘭文化俱樂部S1EP13線上收聽

復興工專(aka蘭陽技術學院)創辦人

林才添在1964年卸任縣長後,早年曾是教師的他十分關心宜蘭的教育環境,後來經友人、曾任教育部次長的鄧傳楷告知,當時政府鼓勵民間私人集資興辦工業專科學校,林才添便和友人申請創辦「私立復興工業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復興工專),並於1966年獲准立案開始招生。林才添推動創辦的復興工專,曾經是宜蘭地區最高學府,也吸引不少外縣市學生前來就讀,入學競爭相當激烈。

復興工專其實就是今(2022)年8月1日熄燈的「蘭陽技術學院」前身。復興工專創校當時,首先設立的化工科、土木科大體上迎合當時台灣推動工業教育的風氣,第三個創立的「陶瓷工程科」則可以說是全台首創(容後詳述)。此外,復興工專第一任校長是故宮博物院設計建築師、也是中原大學建築系首屆系主任的黃寶瑜,而復興工專的建築科也在黃寶瑜到任後,於第一學年的下學期火速設立。後來也陸續設立印刷科、造紙科等科別。

raw-image
raw-image

從「蘭陽窯業」轉型「添大興業」

林才添和產業界產生關連可以追溯到他離開教職後,1928(昭和三)年進入「頭圍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頭城鎮農會前身)工作並擔任要職的時期。1938(昭和13)年林才添與頭圍信用組合的兩位同僚劉枝昌、康清江,於頭城拔雅林創設「蘭陽窯業株式會社」,主要生產紅磚、紅瓦與黑瓦,社長由林才添擔任。

戰後林才添收購劉、康二人的蘭陽窯業股份,公司改為獨資,並改名為「添大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林才添1960~1964年任職宜蘭縣長期間,公司負責人由長男林義人擔任,由於林義人留日期間專門學習高壓電瓷器製造技術,他接任董事長後,公司生產項目從磚瓦轉為電瓷器製造,在當時也是全台唯一生產高壓電瓷器的工廠。林義人也曾在台北鶯歌創辦裕國電瓷公司。


全台首創:復興工專「陶瓷工程科」

復興工專的「陶瓷工程科」在當時可以說是全台唯一將陶瓷技術工程獨立成科的創舉。台灣的工業陶瓷日治時期就開始發展,但技術材料都來自日本,其中高壓電瓷器缺乏生產技術仰賴進口,造成外匯負擔,故戰後初期由「台灣省工礦公司」發展陶瓷耐火工業,並於北投陶瓷耐火器材廠研發生產;政府也鼓勵民間發展高壓電瓷器的產製,復興工專成立陶瓷工程科有其產業政策影響的時代背景。

陶瓷工程科對工業陶瓷與藝術陶瓷的技術培養並重,而且創辦人林才添自家企業就是在生產高壓電瓷器,該科學生畢業後可以直接進入添大興業工作,也算是一種另類的畢業即就業的產學合作。此外,陶瓷工程科曾請到知名陶藝家、曾擔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陶藝顧問的李茂宗任教,李茂宗也曾帶學生參與國內外大小展覽。許多現今國際知名的陶藝家,如林明德(2008奧運瓷)、林建宏(苗栗陶)、楊作中、許柏彥等人,都是復興工專陶瓷科的畢業校友。

raw-image
raw-image

「礙子」不良品變獨一無二頭城街景

然而,添大興業改為生產「高壓電瓷礙子」的轉型路並不順遂。由於技術問題無法突破,礙子所需的檢驗標準又相對高標嚴格,所以添大生產的礙子有很長一段時間品質無法達到合格標準,導致廠區堆放大量無法使用的產品,後來添大也開放給頭城地方居民自由取用。

外觀看起來就像白色陶瓷器的礙子不良品,被許多頭城居民拿來做庭園造景或是花器使用,所以現今走在頭城街上,可以在一些民家圍牆欄杆或是庭園盆栽看到白色的礙子,成為獨一無二的頭城「礙子」街景。後來林才添整修家族墓「林曹祖宗之墓」,也可看到大量礙子被運用其中。

raw-image
raw-image

草嶺慶雲宮(aka大里天公廟)的特殊看點

除了頭城民家和林曹祖宗之墓外,草嶺慶雲宮(也就是大里天公廟)也可看到礙子被用做建材的狀況。由於慶雲宮在一九七○年代初期新建凌霄寶殿時,林才添先後擔任該廟主任委員六年;新廟籌建期間,有委員向林才添建議將礙子不良品拿來當新廟建材,林從其議樂意捐出。因此,慶雲宮凌霄寶殿外圍欄杆、周圍景觀花盆,都可看到添大興業生產的高壓電瓷礙子的再利用。也形成一個特殊的頭城在地廟宇景觀。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參考文獻

圖S1EP13_P8:(蔡明志提供)

圖S1EP13_P9:(蔡明志提供)

圖S1EP13_P10:(蔡明志提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人書店的沙龍
72會員
113內容數
"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只讀了一頁。" 用宜蘭的故事串編成旅行美好的風景與回憶,2014年成立的旅人書店致力於地方文化的發掘與分享,至今已執行策劃超過30條、數百場深度體驗路線,讓旅人們帶來更有深度與溫度的宜蘭體驗。
旅人書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1/09
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八日,一萬四千多名大陳島居民,全數撤離大陳島,從此離開他們自小生長的那片土地。在美國第七艦隊的護航下,由基隆港登陸台灣,以原來居住的鄰里為單位,分別被安置到花蓮、宜蘭、台東、屏東和高雄等縣市,開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Thumbnail
2022/11/09
民國四十四年二月八日,一萬四千多名大陳島居民,全數撤離大陳島,從此離開他們自小生長的那片土地。在美國第七艦隊的護航下,由基隆港登陸台灣,以原來居住的鄰里為單位,分別被安置到花蓮、宜蘭、台東、屏東和高雄等縣市,開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Thumbnail
2022/11/03
電燈能夠在夜間大放光明,被視為是一個地方現代化的象徵。在這集的節目中,將由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的蔡明志老師接續上集,繼續為我們講述蘭陽平原在來電後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2022/11/03
電燈能夠在夜間大放光明,被視為是一個地方現代化的象徵。在這集的節目中,將由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的蔡明志老師接續上集,繼續為我們講述蘭陽平原在來電後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2022/10/26
「開始送電。徘徊于附近之鹿猿等。誤觸者無不立死。」-臺灣日日新報(1906) 你知道電力發展的一開始居然是為了防範原住民嗎?「電力」是近現代工業發展最重要的表徵之一,也是近現代城市重要的構成元素。而檢視電力在臺灣或是宜蘭的運用,最初其實並非是在民生方面,而是用來做為殖民統治原住民的壓迫工具。
Thumbnail
2022/10/26
「開始送電。徘徊于附近之鹿猿等。誤觸者無不立死。」-臺灣日日新報(1906) 你知道電力發展的一開始居然是為了防範原住民嗎?「電力」是近現代工業發展最重要的表徵之一,也是近現代城市重要的構成元素。而檢視電力在臺灣或是宜蘭的運用,最初其實並非是在民生方面,而是用來做為殖民統治原住民的壓迫工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磚窯場工人有大量澎湖移民,臺灣煉瓦在今九如陸橋下建有簡單之四排工寮宿舍;磚窯場附近有一座「開王殿」,原是澎湖移民的信仰中心。市區內的磚塊銷售運送靠牛車,趕牛車的勞動者則多來自台南北門,聚居在此形成叫做「牛寮」的聚落。1966年高雄市政府將附近的垃圾堆積場填土掩埋,開闢中都街,才開始有中都這個地名。
Thumbnail
磚窯場工人有大量澎湖移民,臺灣煉瓦在今九如陸橋下建有簡單之四排工寮宿舍;磚窯場附近有一座「開王殿」,原是澎湖移民的信仰中心。市區內的磚塊銷售運送靠牛車,趕牛車的勞動者則多來自台南北門,聚居在此形成叫做「牛寮」的聚落。1966年高雄市政府將附近的垃圾堆積場填土掩埋,開闢中都街,才開始有中都這個地名。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陶瓷用具,食、衣、住、行、育樂等六大生活需求都未看到陶瓷用具。但是你知道陶瓷怎麼做成??走一趟台灣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就在新北市鶯歌區陶瓷博物館。不僅認識陶瓷怎麼做、更能深入陶瓷世界奧妙中。新北市立陶瓷博物館值得你來走走。 新北市立陶瓷博物館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市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陶瓷用具,食、衣、住、行、育樂等六大生活需求都未看到陶瓷用具。但是你知道陶瓷怎麼做成??走一趟台灣第一座以陶瓷為主題的專業博物館,就在新北市鶯歌區陶瓷博物館。不僅認識陶瓷怎麼做、更能深入陶瓷世界奧妙中。新北市立陶瓷博物館值得你來走走。 新北市立陶瓷博物館相關資訊:: 地址: 新北市市
Thumbnail
電燈能夠在夜間大放光明,被視為是一個地方現代化的象徵。在這集的節目中,將由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的蔡明志老師接續上集,繼續為我們講述蘭陽平原在來電後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電燈能夠在夜間大放光明,被視為是一個地方現代化的象徵。在這集的節目中,將由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的蔡明志老師接續上集,繼續為我們講述蘭陽平原在來電後所發生的故事。
Thumbnail
一名享譽國際的陶藝大師,他的作品櫃裡擺滿許多得了國際獎項的陶藝品,但在最高處卻有一個空位,據說是為了他的第一個作品而留的。 陶師總是叨念著的心願就是要把他的第一個作品找回來,但卻一直不見他有實際動作,他的學生曾問他為什麼不去找,陶師只搖頭說時機還沒到。 那個陶藝品就是 Ra 指定的物品之一,到底作品
Thumbnail
一名享譽國際的陶藝大師,他的作品櫃裡擺滿許多得了國際獎項的陶藝品,但在最高處卻有一個空位,據說是為了他的第一個作品而留的。 陶師總是叨念著的心願就是要把他的第一個作品找回來,但卻一直不見他有實際動作,他的學生曾問他為什麼不去找,陶師只搖頭說時機還沒到。 那個陶藝品就是 Ra 指定的物品之一,到底作品
Thumbnail
與老縣長林才添密切相關的宜蘭歷史空間除了「林曹祖宗之墓」之外,還有先前介紹過的草嶺慶雲宮(aka大里天公廟),這兩個歷史建築中都可見到高壓電瓷礙子的身影。此外林才添在擔任宜蘭縣議會議長推動了第二代宜蘭縣議會廳舍興建,在他就任宜蘭縣長那年,適逢宜蘭設縣十周年也應景地設置了「宜蘭設縣紀念碑」。
Thumbnail
與老縣長林才添密切相關的宜蘭歷史空間除了「林曹祖宗之墓」之外,還有先前介紹過的草嶺慶雲宮(aka大里天公廟),這兩個歷史建築中都可見到高壓電瓷礙子的身影。此外林才添在擔任宜蘭縣議會議長推動了第二代宜蘭縣議會廳舍興建,在他就任宜蘭縣長那年,適逢宜蘭設縣十周年也應景地設置了「宜蘭設縣紀念碑」。
Thumbnail
宜蘭老縣長林才添除了政治成就外,在教育、產業及宗教的參與投入也影響深遠。蘭陽技術學院前身「復興工專」便是由林才添創辦,更全台首創「陶瓷工程科」培養產業人才。林才添家族的「高壓電瓷礙子」生產事業也曾盛極一時,而礙子不良品也被用作造景建材,在宜蘭頭城一帶形成獨特的景觀,甚至大里天公廟也可見到。
Thumbnail
宜蘭老縣長林才添除了政治成就外,在教育、產業及宗教的參與投入也影響深遠。蘭陽技術學院前身「復興工專」便是由林才添創辦,更全台首創「陶瓷工程科」培養產業人才。林才添家族的「高壓電瓷礙子」生產事業也曾盛極一時,而礙子不良品也被用作造景建材,在宜蘭頭城一帶形成獨特的景觀,甚至大里天公廟也可見到。
Thumbnail
根據校史,民國80年3月1日教育部成立「國立暨南大學規劃小組」,由教育部參事顏秉璵教授擔任召集人。隔年1月14日,只留下勘察暨南大學建校台中縣后里鄉及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坑預定地這兩個地方的紀錄,且很快在30日就選定在埔里建校。打從一開始就不曾提到豐原這個選項。豐原又怎麼會從校史中消失呢?
Thumbnail
根據校史,民國80年3月1日教育部成立「國立暨南大學規劃小組」,由教育部參事顏秉璵教授擔任召集人。隔年1月14日,只留下勘察暨南大學建校台中縣后里鄉及南投縣埔里鎮桃米坑預定地這兩個地方的紀錄,且很快在30日就選定在埔里建校。打從一開始就不曾提到豐原這個選項。豐原又怎麼會從校史中消失呢?
Thumbnail
館內收藏多幅林之助有名的畫作,<朝涼>是其中代表作,昔日客廳仍保留當時的沙發擺設,以及當時的工作室及畫架,滿牆的膠彩顏料瓶,色彩繽紛,井井有條,可見畫家的嚴謹及用心。在館內也有林之助先生的錄影介紹,可以一窺畫家昔日身影, 欣賞精彩的膠彩畫作,畫家一生瑰麗的風景靜靜於時光中收藏著。
Thumbnail
館內收藏多幅林之助有名的畫作,<朝涼>是其中代表作,昔日客廳仍保留當時的沙發擺設,以及當時的工作室及畫架,滿牆的膠彩顏料瓶,色彩繽紛,井井有條,可見畫家的嚴謹及用心。在館內也有林之助先生的錄影介紹,可以一窺畫家昔日身影, 欣賞精彩的膠彩畫作,畫家一生瑰麗的風景靜靜於時光中收藏著。
Thumbnail
​ 新旺集瓷觀光工廠(英文簡稱:THE   SHU'S   POTTERY)又稱為許新旺陶瓷博物館。這是一個在新北市鶯歌區鶯歌區老街傳承四代至今一個具有乾淨賣場、展示陶瓷之處所。這個博物館以紀念許家第一代立業許新旺先生私人性質博物館。遊客在紀念博物館中,可以看到在陶瓷器工藝發展史與過往的產品;在工廠
Thumbnail
​ 新旺集瓷觀光工廠(英文簡稱:THE   SHU'S   POTTERY)又稱為許新旺陶瓷博物館。這是一個在新北市鶯歌區鶯歌區老街傳承四代至今一個具有乾淨賣場、展示陶瓷之處所。這個博物館以紀念許家第一代立業許新旺先生私人性質博物館。遊客在紀念博物館中,可以看到在陶瓷器工藝發展史與過往的產品;在工廠
Thumbnail
​ 陶瓷算是所有藝術創作類型中,最具有立體感作品與融入生活的藝術。台灣各地都有許多的陶瓷工作坊,這些工作坊就是讓民眾親近陶瓷藝術。小編目前參加過幾次的陶瓷工作坊的體驗,像是抱瓶庵、洪儒堂改建成邊境實驗室的跨越設計公司等等。小編這次因緣際會到了陶作坊進行了一場半成品的陶瓷創作。 陶作坊相關資訊::
Thumbnail
​ 陶瓷算是所有藝術創作類型中,最具有立體感作品與融入生活的藝術。台灣各地都有許多的陶瓷工作坊,這些工作坊就是讓民眾親近陶瓷藝術。小編目前參加過幾次的陶瓷工作坊的體驗,像是抱瓶庵、洪儒堂改建成邊境實驗室的跨越設計公司等等。小編這次因緣際會到了陶作坊進行了一場半成品的陶瓷創作。 陶作坊相關資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