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保單CP值,你的保單可能變成壁紙打折理賠

只求保單CP值,你的保單可能變成壁紙打折理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解資料來源:人身安定基金動用範圍及限額   整理:R姐財富方舟

解資料來源:人身安定基金動用範圍及限額 整理:R姐財富方舟

並非全民買單, 安定基金賠付是「自己的保險公司自己救」!

因為保險公司是財務有問題才被接管,最後標售是以「政府賠付金額最低者得標」,安定基金曾在國華人壽標購案賠付近200億。有些人誤以為賠付的金額是全民買單,大聲抗議。

事實上保險安定基金的職責,就是協助處理問題保險公司退場。而保險安定基金賠付的這些錢的來源,是來自壽險公司每年總保費的千分之1、加上產險公司公司每年總保費的千分之2。

因此安定基金所賠付的,是每位保戶所繳保費提撥的,所以是「自己的保險公司自己救」!並不是全民買單,請不要誤會。

就像基金公司廣告,過去不代表未來!

過去發生財務問題的都是資產較小的保險公司,經過多年保費的餵養,目前台灣的保險公司都已經成長為巨獸。

再加上現在的金融環境變化及波動變化程度超過歷史。萬一發生財務危機的是大型保險公司,還有保險公司有能力承接嗎?

萬一保險公司財務顯著惡化,也沒有保險公司承接,就是貨真價實的倒閉。

當保險公司真的倒閉走到「命令解散」,就只能「安定基金」上場處理。安定基金墊付金額限制如下,保戶的權益也只能打折處理,限額及打折如首頁。

從安定基金的代付金額限制,或許我們可以開始思考:保單如同存款,不要過度集中於某一家保險公司,以免超過安定基金代付限額。

同時民眾投保時,千萬不要只追求保單的CP值,選擇資本適足率高、體質佳的保險公司,才能讓保險真正的保險。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到R姐財富方舟,需要諮詢或即時看到文章歡迎加LINE好友















avatar-img
廖嘉紅的沙龍
13會員
35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廖嘉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年對民眾和保險公司都不是個好年。隨著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引發全球的股市、債市双跌,甚至。房市也有修正的危機。 根據金管管會的公佈,到今年的4月底,台灣整體的壽險業淨值蒸發超過1兆元,減幅將近4成。保險業整體的淨值比只剩5.55%,離法定的3%底線不遠,甚至有3家壽險公司淨值比只剩3%多。
因為美國量化寬鬆資金氾濫,前2年房市狂漲,周圍的朋友有房的沒房的都在看房買房,就怕手中的現金因為通膨越來越薄,想買房保值。直到2022年房市走勢開始不明朗。 前幾天朋友間的聚會,聊到未來房市走向: S姐說:「建材貴、人工貴、土地稀缺價格更貴,再加上通貨膨脹的預期,房價也只能越來越貴了。
傍晚去接小孩,偶然間經過台中曉明女中附近的 #火災現場,幾條街都被消防車圍起來。 突然想起來,一年前的5月,好朋友A的透天店面被燒了,因為後面那戶發生 #火災延燒十幾戶,損失慘重。損失和重建的重擔都只能自己先承擔。 #當然可以提告起火導致延燒的人家。 而且每天保費不到10元。
李大姐的小兒子30歲住在家中,連保費也是家裡負擔,但是這2年夫妻的收入減少,最近她跟小兒子討論,保費自己負擔。小兒子就說:他不要買保險。李大姐很煩惱。問我怎麼辦? 住在家中的小兒子,原先上班時每個月都能給李大姐5,000元的生活費。去年小兒子自己開店,李大姐也投資50萬,反而沒給生活費。
📷 從我家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資深保險經紀人罹癌治療後的反思: 當我們了解到目前每24個人就有1個人罹癌,每年增加11萬人罹患癌症。當我們或親愛的家人生大病,面對生命的威脅時,我們能預備什麼來打贏這場仗...   
今年對民眾和保險公司都不是個好年。隨著美國聯準會啟動升息循環,引發全球的股市、債市双跌,甚至。房市也有修正的危機。 根據金管管會的公佈,到今年的4月底,台灣整體的壽險業淨值蒸發超過1兆元,減幅將近4成。保險業整體的淨值比只剩5.55%,離法定的3%底線不遠,甚至有3家壽險公司淨值比只剩3%多。
因為美國量化寬鬆資金氾濫,前2年房市狂漲,周圍的朋友有房的沒房的都在看房買房,就怕手中的現金因為通膨越來越薄,想買房保值。直到2022年房市走勢開始不明朗。 前幾天朋友間的聚會,聊到未來房市走向: S姐說:「建材貴、人工貴、土地稀缺價格更貴,再加上通貨膨脹的預期,房價也只能越來越貴了。
傍晚去接小孩,偶然間經過台中曉明女中附近的 #火災現場,幾條街都被消防車圍起來。 突然想起來,一年前的5月,好朋友A的透天店面被燒了,因為後面那戶發生 #火災延燒十幾戶,損失慘重。損失和重建的重擔都只能自己先承擔。 #當然可以提告起火導致延燒的人家。 而且每天保費不到10元。
李大姐的小兒子30歲住在家中,連保費也是家裡負擔,但是這2年夫妻的收入減少,最近她跟小兒子討論,保費自己負擔。小兒子就說:他不要買保險。李大姐很煩惱。問我怎麼辦? 住在家中的小兒子,原先上班時每個月都能給李大姐5,000元的生活費。去年小兒子自己開店,李大姐也投資50萬,反而沒給生活費。
📷 從我家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資深保險經紀人罹癌治療後的反思: 當我們了解到目前每24個人就有1個人罹癌,每年增加11萬人罹患癌症。當我們或親愛的家人生大病,面對生命的威脅時,我們能預備什麼來打贏這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