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中發現勞保破產的原因,思考安然退休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當時沒錢沒糧養不起,政府推行家庭計畫「2個恰恰好,1個不嫌少」。我就是出生在推行家庭計劃的50~70年代,雖然出生數下降,每年還是有30幾萬。當年我讀小學時,一個班有50個學生。學生太多,教室不夠,低年級時還要分上午班和下午班共用一個教室。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每30萬的新生兒數撐了10年,到民國80年代新生兒人數雪崩式下跌,跌到民國90年代只剩下16萬。我的小孩是民國96年出生,當他們讀小學時,每班學生數從我的年代50個降到20幾個,班級數從過去20班到剩下6個班,學生人數是過去的腰斬再腰斬。

總之,大家回顧自己的家庭與周遭,確實明顯發現新生兒越來越少。

raw-image

勞保等社會保險給付的規畫是一代養一代,年輕人負責養老的,當初沒考慮到大家不會永遠生那麼多啊~

當10年退休潮開始:戰後嬰兒潮的人陸續達到65歲辦理退休。過去人數眾多,負責繳保費繳保費的戰後嬰兒潮,變成領勞保老年給付的人。領錢的人快速增加,錢被領走的速度也直線上升。

當年的新生兒人數下降,所以年輕的工作人口數降低。導致繳保費的人越少,領退休金的人卻越多,所以勞保等社會保險的財務缺口越來越嚴重,勞保即將2026年破產。

目前30幾歲、40幾歲朋友們,千萬不要認為我還年輕,退休離我很遠。因為等你有一天要退休時,回頭一看,就會發現繳保費的後繼無人,只能自求多福。

少子化的人口結構劇烈影響社會保險,已是不可逆的事實。自求多福的我們都知道,退休要靠自己準備,不能靠勞保等社會保險。

📷R姐的貼心話📷

退休規劃是很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於是我們往往會忙著應付眼前的緊急事務,而錯過準備退休金的時間複利。

準備退休金最好的時機就是現在

小小的行動,讓未來的你謝謝現在的你。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到R姐財富方舟,需要諮詢或即時看到文章歡迎加LINE好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嘉紅的沙龍
13會員
35內容數
廖嘉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6
2016年初公布的張榮發的遺囑表示,所有財產留給張國煒,而不是分給他的3個子女。 這份遺囑引起了張榮發的其他兩個子女的不滿,向法院提出「遺囑無效〃之訴。昨日(2023/04/25)高院宣判張榮發的遺囑有效。張榮發生前留下哪「3伏筆」? 加上「密封遺囑」才助張國煒勝訴呢?
Thumbnail
2023/04/26
2016年初公布的張榮發的遺囑表示,所有財產留給張國煒,而不是分給他的3個子女。 這份遺囑引起了張榮發的其他兩個子女的不滿,向法院提出「遺囑無效〃之訴。昨日(2023/04/25)高院宣判張榮發的遺囑有效。張榮發生前留下哪「3伏筆」? 加上「密封遺囑」才助張國煒勝訴呢?
Thumbnail
2023/04/18
陳老先生與太太擁有豐厚的財富,平時喜愛研究並投資各種資產,例如股票、 不動產等等。他們精準的投資眼光,讓資產不斷升值。他們認為人壽保險的回報率不高,一直對保險持有保留的態度。 日前陳老先生突發急病離世,長子申報遺產稅時才發現遺產稅高達300萬,陳太太和2名子女拿不出這麼多錢,遺產中也沒有足夠的現金
Thumbnail
2023/04/18
陳老先生與太太擁有豐厚的財富,平時喜愛研究並投資各種資產,例如股票、 不動產等等。他們精準的投資眼光,讓資產不斷升值。他們認為人壽保險的回報率不高,一直對保險持有保留的態度。 日前陳老先生突發急病離世,長子申報遺產稅時才發現遺產稅高達300萬,陳太太和2名子女拿不出這麼多錢,遺產中也沒有足夠的現金
Thumbnail
2023/04/13
上個月,我把車子從停車場開出來,通過柵欄,在停車場口停下來確認左右來車。就在靜止狀況被撞了,沒錯我發生車禍了。 可是明明是我被撞,對方不用理賠我修理費,我還要付對方修理費,怎麼會這樣?你想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2023/04/13
上個月,我把車子從停車場開出來,通過柵欄,在停車場口停下來確認左右來車。就在靜止狀況被撞了,沒錯我發生車禍了。 可是明明是我被撞,對方不用理賠我修理費,我還要付對方修理費,怎麼會這樣?你想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最近聽到許多朋友的親人驟逝,也聽到許多人的健康出現了危機;當然也偶有聽聞家庭失和、與朋友分手等等惱人的問題旋踵而至。這些因素都會困擾著一個人的正常作息,當我們想要好好的思考一件事;想要靜下心來做些心裡一直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忐忑的思緒簡直讓人窒息!不知道朋友們,現在的你是否有此困擾呢?   根據國
Thumbnail
最近聽到許多朋友的親人驟逝,也聽到許多人的健康出現了危機;當然也偶有聽聞家庭失和、與朋友分手等等惱人的問題旋踵而至。這些因素都會困擾著一個人的正常作息,當我們想要好好的思考一件事;想要靜下心來做些心裡一直想做的事情的時候,忐忑的思緒簡直讓人窒息!不知道朋友們,現在的你是否有此困擾呢?   根據國
Thumbnail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65歲以上占人口比例如下 (各部門統計會有約1年的差距) 1994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 2017 年 2 月首度老年超過幼年人口,201
Thumbnail
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65歲以上占人口比例如下 (各部門統計會有約1年的差距) 1994 年超過 7% 進入「高齡化社會」。 2017 年 2 月首度老年超過幼年人口,201
Thumbnail
很多還在工作的年輕人 總是覺得退休離他還很遙遠 所以對於退休金規劃來說,還太早了? 今天承庚老師來分享 不管是不是真的還早? 有兩個退休風險,你要知道 第一:通貨膨脹的風險 近幾年的通膨,相信你一定非常有感覺 如果把時間拉長...... 那通膨就會是可預知、必然發生的風險 想像一下2
Thumbnail
很多還在工作的年輕人 總是覺得退休離他還很遙遠 所以對於退休金規劃來說,還太早了? 今天承庚老師來分享 不管是不是真的還早? 有兩個退休風險,你要知道 第一:通貨膨脹的風險 近幾年的通膨,相信你一定非常有感覺 如果把時間拉長...... 那通膨就會是可預知、必然發生的風險 想像一下2
Thumbnail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即將在2025年走入超高齡社會,每5位台灣人就有1位65歲以上,熟齡人口逐漸增加,人口結構在這幾年產生巨大的變化,預估未來老年人口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包括經濟、社會保障、醫療護理等等,針對這些即將到來的問題,大家都做好準備了嗎?
Thumbnail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台灣即將在2025年走入超高齡社會,每5位台灣人就有1位65歲以上,熟齡人口逐漸增加,人口結構在這幾年產生巨大的變化,預估未來老年人口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社會的各個層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包括經濟、社會保障、醫療護理等等,針對這些即將到來的問題,大家都做好準備了嗎?
Thumbnail
上週聊到了少子化的現象與成因,總體而言是社會趨向工商業化的必然現象,但工商業社會的人口問題其實只講了一半,本週要開始聊伴隨少子化而來的高齡化現象。 其實當今世界各國鼓勵生育的理由除了擔心未來勞動力不足外,更擔心未來的扶養比失調(勞動人口與幼年老年的人口比,即多少勞動人口供養一個不具勞動能力的人口),
Thumbnail
上週聊到了少子化的現象與成因,總體而言是社會趨向工商業化的必然現象,但工商業社會的人口問題其實只講了一半,本週要開始聊伴隨少子化而來的高齡化現象。 其實當今世界各國鼓勵生育的理由除了擔心未來勞動力不足外,更擔心未來的扶養比失調(勞動人口與幼年老年的人口比,即多少勞動人口供養一個不具勞動能力的人口),
Thumbnail
信箱裡塞進了一張政府文宣,聲稱小孩「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條列許多津貼、補助的項目。其實此政策去年已開始實施,所不同者,今年自8月起發給更多金額。去年除了見到一兩位民進黨立委藉此題目張掛大幅頭像廣告之外,政府並未發來文宣,莫非今年選舉到了,執政黨要展現手上的糖果,來拉抬選情?
Thumbnail
信箱裡塞進了一張政府文宣,聲稱小孩「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條列許多津貼、補助的項目。其實此政策去年已開始實施,所不同者,今年自8月起發給更多金額。去年除了見到一兩位民進黨立委藉此題目張掛大幅頭像廣告之外,政府並未發來文宣,莫非今年選舉到了,執政黨要展現手上的糖果,來拉抬選情?
Thumbnail
跨域、圖表閱讀統整反思力也是素養考題的重要型式,今天跟大家分享二個和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都有深刻相關的數據圖表~~ 台灣即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意思是每5個人中會有一位是65歲的長者,目前推估2050年會是老年人口比例的最高峰,到時台灣社會大概將近每2個人就會有一位是65歲的長者。
Thumbnail
跨域、圖表閱讀統整反思力也是素養考題的重要型式,今天跟大家分享二個和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都有深刻相關的數據圖表~~ 台灣即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意思是每5個人中會有一位是65歲的長者,目前推估2050年會是老年人口比例的最高峰,到時台灣社會大概將近每2個人就會有一位是65歲的長者。
Thumbnail
📷 從我家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Thumbnail
📷 從我家看台灣人口結構改變 民國39-54年2次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回到家鄉,除了努力工作,就拼命生小孩。生育數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峰,稱為戰後嬰兒潮,每年生40幾萬個新生兒:我爸有7個兄弟姊妹。 民國70年我弟弟出生時,每年新生兒已經降到30萬,每年少10萬的新生兒,幅度蠻大的。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國總出生數為16萬5249人,今年1至11月總出生數13萬969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8009人;死亡數方面,去年1至11月共15萬7948人死亡,今年死亡人數增加1萬45人,今年「生不如死」現象比去年嚴重。
Thumbnail
內政部統計,去年全國總出生數為16萬5249人,今年1至11月總出生數13萬9693人,比去年同期減少8009人;死亡數方面,去年1至11月共15萬7948人死亡,今年死亡人數增加1萬45人,今年「生不如死」現象比去年嚴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