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父母面對成年子女請求金援,當你說YES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李大姐的小兒子30歲住在家中,連保費也是家裡負擔,但是這2年夫妻的收入減少,最近她跟小兒子討論,保費自己負擔。小兒子就說:他不要買保險。李大姐很煩惱。問我怎麼辦?

住在家中的小兒子,原先上班時每個月都能給李大姐5,000元的生活費。去年小兒子自己開店,李大姐也投資50萬,反而沒給生活費。

李大姊又憂心地說,去年大兒子買房,先生為了支助孩子,就辦勞保的老年給付一次給付。先生這2年的收入減少,而她自己還要等5~6年才能辦勞保的月退。 李大姐夫妻已經屆齡退休年齡,又因行業更迭收入減少,偏偏因為金援大兒子買房、小兒子開店,導致身邊積蓄減少,先生的勞保退休金也結清,當然內心自然失去安全感。

找到真正的原因,才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我安慰大姊,或許不是保險費的問題。 大姊:你先問小兒子可以恢復給家裡每個月生活費5000元嗎? 如果不行,3000元可以嗎? 如果連每個月3000元都有困難,那應該是開店初期生意獲利不穩定,他確實有困難。

子女友愛或心結的種子,起源於父母細微的決定

金援大兒子買房頭期款,應該比投資小兒子開店資金多吧?李大姐默默地點頭。 建議李大姐跟大兒子說清楚,頭期款是借他的,不是贈與給他的。 跟大兒子談好如何歸還頭期款,一則能緩解李大姐夫妻退休金不足的壓力,降低焦慮。 二則,未來2個孩子間也不會因為父母經濟援助的落差而產生心結。對孩子而言,那不只是錢,也是愛。當金援落差很大,孩子會覺得父母偏心。大兒子的頭期款必須歸還的,也能預防子女間心結的產生。

親子間設下金錢支援底線

網路上有種說法:子女薪水兩萬五,除非你住家裡,否則先照顧好自己別被「父母過去有養你」綁住。另一種說法是:養兒「妨」老。 無論是哪一種,都說明當兩代間經濟無法獨立,無論上一代依賴下一代退休,或下一代啃老,都會造成彼此親情關係的磨損。

因此父母這一代能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退休金準備好,就是對下一代最好的幫助。盤點好自己的資源,行有餘力才能金援下一代。萬一無法開口說「不」,就要做好,錢不回來也幸福退休的計畫。

更多精彩文章歡迎到R姐財富方舟,需要諮詢或即時看到文章歡迎加LINE好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廖嘉紅的沙龍
13會員
35內容數
廖嘉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6
2016年初公布的張榮發的遺囑表示,所有財產留給張國煒,而不是分給他的3個子女。 這份遺囑引起了張榮發的其他兩個子女的不滿,向法院提出「遺囑無效〃之訴。昨日(2023/04/25)高院宣判張榮發的遺囑有效。張榮發生前留下哪「3伏筆」? 加上「密封遺囑」才助張國煒勝訴呢?
Thumbnail
2023/04/26
2016年初公布的張榮發的遺囑表示,所有財產留給張國煒,而不是分給他的3個子女。 這份遺囑引起了張榮發的其他兩個子女的不滿,向法院提出「遺囑無效〃之訴。昨日(2023/04/25)高院宣判張榮發的遺囑有效。張榮發生前留下哪「3伏筆」? 加上「密封遺囑」才助張國煒勝訴呢?
Thumbnail
2023/04/18
陳老先生與太太擁有豐厚的財富,平時喜愛研究並投資各種資產,例如股票、 不動產等等。他們精準的投資眼光,讓資產不斷升值。他們認為人壽保險的回報率不高,一直對保險持有保留的態度。 日前陳老先生突發急病離世,長子申報遺產稅時才發現遺產稅高達300萬,陳太太和2名子女拿不出這麼多錢,遺產中也沒有足夠的現金
Thumbnail
2023/04/18
陳老先生與太太擁有豐厚的財富,平時喜愛研究並投資各種資產,例如股票、 不動產等等。他們精準的投資眼光,讓資產不斷升值。他們認為人壽保險的回報率不高,一直對保險持有保留的態度。 日前陳老先生突發急病離世,長子申報遺產稅時才發現遺產稅高達300萬,陳太太和2名子女拿不出這麼多錢,遺產中也沒有足夠的現金
Thumbnail
2023/04/13
上個月,我把車子從停車場開出來,通過柵欄,在停車場口停下來確認左右來車。就在靜止狀況被撞了,沒錯我發生車禍了。 可是明明是我被撞,對方不用理賠我修理費,我還要付對方修理費,怎麼會這樣?你想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2023/04/13
上個月,我把車子從停車場開出來,通過柵欄,在停車場口停下來確認左右來車。就在靜止狀況被撞了,沒錯我發生車禍了。 可是明明是我被撞,對方不用理賠我修理費,我還要付對方修理費,怎麼會這樣?你想知道為什麼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很多50+或者60+的媒體、文章……都經常在提醒長輩們:不要太早將金錢或者房產等移轉給孩子,否則迎來的可能是自己悲慘的晚年……於是乎,慢慢的,40-50年代最終可能孤獨老的一代,也慢慢意識到:自己留些養老金,留些老本,保養好自己的身體,不造成子女負擔,就是留給晚輩最好的遺產。 W女是
Thumbnail
很多50+或者60+的媒體、文章……都經常在提醒長輩們:不要太早將金錢或者房產等移轉給孩子,否則迎來的可能是自己悲慘的晚年……於是乎,慢慢的,40-50年代最終可能孤獨老的一代,也慢慢意識到:自己留些養老金,留些老本,保養好自己的身體,不造成子女負擔,就是留給晚輩最好的遺產。 W女是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打開新聞鋪天蓋地都是 父母只要對小孩有任何要求=情緒勒索 一堆批評父母的聲音就會淹沒留言區 大致就是生小孩照顧小孩是義務 因為是父母自己要生的 (小孩沒有選擇...你怎麼知道小孩沒有選擇) 自然就要無怨無悔地做牛做馬 要求小孩付出 小孩就被成受害者...好可憐
Thumbnail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打開新聞鋪天蓋地都是 父母只要對小孩有任何要求=情緒勒索 一堆批評父母的聲音就會淹沒留言區 大致就是生小孩照顧小孩是義務 因為是父母自己要生的 (小孩沒有選擇...你怎麼知道小孩沒有選擇) 自然就要無怨無悔地做牛做馬 要求小孩付出 小孩就被成受害者...好可憐
Thumbnail
總是會有這樣的時候............................... 兒子女兒回到家裡說是來看看父母但總是能某些表情下看出一些事情,雖說已經成家立業,每次回家時看著孩子的眉宇之間總是透漏著一絲憂慮。那種感覺當父母的很輕易的就可以感覺得出來,畢竟過去的日子養兒育女的條件跟環境下不管有多麼努
Thumbnail
總是會有這樣的時候............................... 兒子女兒回到家裡說是來看看父母但總是能某些表情下看出一些事情,雖說已經成家立業,每次回家時看著孩子的眉宇之間總是透漏著一絲憂慮。那種感覺當父母的很輕易的就可以感覺得出來,畢竟過去的日子養兒育女的條件跟環境下不管有多麼努
Thumbnail
,在這個世代,有錢,沒錢,都是當下的事,有誰想過以後的事? 李伯伯是個企業小開,因平時工作忙碌,所以,賺錢的事,就是李伯伯的事。傳統的李伯伯認為,家事,就是太太的事,所以家裡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那些小事,就是李媽媽的事。 李媽媽很能幹,總是把李伯伯照顧得妥妥貼貼。 李伯伯:愛子,我的那條花領帶放哪?
Thumbnail
,在這個世代,有錢,沒錢,都是當下的事,有誰想過以後的事? 李伯伯是個企業小開,因平時工作忙碌,所以,賺錢的事,就是李伯伯的事。傳統的李伯伯認為,家事,就是太太的事,所以家裡大大小小,零零碎碎的那些小事,就是李媽媽的事。 李媽媽很能幹,總是把李伯伯照顧得妥妥貼貼。 李伯伯:愛子,我的那條花領帶放哪?
Thumbnail
李大姐的小兒子30歲住在家中,連保費也是家裡負擔,但是這2年夫妻的收入減少,最近她跟小兒子討論,保費自己負擔。小兒子就說:他不要買保險。李大姐很煩惱。問我怎麼辦? 住在家中的小兒子,原先上班時每個月都能給李大姐5,000元的生活費。去年小兒子自己開店,李大姐也投資50萬,反而沒給生活費。
Thumbnail
李大姐的小兒子30歲住在家中,連保費也是家裡負擔,但是這2年夫妻的收入減少,最近她跟小兒子討論,保費自己負擔。小兒子就說:他不要買保險。李大姐很煩惱。問我怎麼辦? 住在家中的小兒子,原先上班時每個月都能給李大姐5,000元的生活費。去年小兒子自己開店,李大姐也投資50萬,反而沒給生活費。
Thumbnail
縱使未來離開上了天堂,放不下的還是身患疾病的孩子 一位高齡的遠房親戚突然打電話給我說,她有一位朋友70多歲,老伴已過世尚有一兒一女與她同住,現在遇上生活上的問題可能需要賣房子,希望我能幫忙他們家。我趕緊與這位高齡阿姨約在她們家碰面拜訪,房子位處好地段是早期的知名住宅,內部的裝潢陳設已經近三十多年,老
Thumbnail
縱使未來離開上了天堂,放不下的還是身患疾病的孩子 一位高齡的遠房親戚突然打電話給我說,她有一位朋友70多歲,老伴已過世尚有一兒一女與她同住,現在遇上生活上的問題可能需要賣房子,希望我能幫忙他們家。我趕緊與這位高齡阿姨約在她們家碰面拜訪,房子位處好地段是早期的知名住宅,內部的裝潢陳設已經近三十多年,老
Thumbnail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Thumbnail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Thumbnail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Thumbnail
她從來沒想到,從畢業後就工作負擔家計,後來逃離讓人窒息的原生家庭,跟心愛的男人結婚以為找到長期飯票,沒幾年就又了單親,好不容易拉拔獨子長大,以為高學歷的獨子可以順利成家立業,還能照顧她這個辛苦一輩子的老母,孩子卻整天窩在家中不工作,茶來伸手飯來張口……。 他從來沒想到,從小養尊處優,老媽總是有求必應
Thumbnail
李老今年七十歲,老伴兒六十八歲。退休前,李老夫婦都是省城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李老的兩個兒子,一個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 之後繼續深造,取得了高學歷後,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Thumbnail
李老今年七十歲,老伴兒六十八歲。退休前,李老夫婦都是省城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  李老的兩個兒子,一個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一個畢業於清華大學, 之後繼續深造,取得了高學歷後,如今都在北京定居。  
Thumbnail
又到了春節回家回家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總會有很多女生和我說,回到家感受到父母的偏心,自己掙的錢不但要給父母,還要給錢弟弟買房子娶老婆......我們不應該用一生治癒童年,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從現在開始讓自己過得更好才更值得追求。
Thumbnail
又到了春節回家回家的時候,每年這個時候,總會有很多女生和我說,回到家感受到父母的偏心,自己掙的錢不但要給父母,還要給錢弟弟買房子娶老婆......我們不應該用一生治癒童年,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從現在開始讓自己過得更好才更值得追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