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佛館寫生或拍照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8年畫家林英哲在佛館的寫生畫
暑期,一般都是各地舉辦夏令營,但今年因疫情很多都暫緩停辦,避免聚集。動態不能動,靜態自由行讓心靈有一些揮灑的空間總是可行的。
你畫過佛館嗎?除了2012年佛館創辦人星雲大師邀請百位畫家畫佛館,亦有不同畫家隨願、隨緣在佛館寫生畫,如:天主教的水彩藝術家何文杞再次發願於2016-2017年駐館畫出佛館百幅畫作並贈與之。鄉土畫家林英哲2018年在佛館水彩寫生;藝術家洪根深於2022年3月以水墨畫佛館。
畫家各以其專業技法繪成,學生或是小朋友的屬性則不同,有的曾經參加過佛光緣美術館第九屆「我愛佛館兒童徵畫比賽」,如:2012年佛光山海內外道場總動員,結合當地各級學校師生參與徵畫,等於留下繪畫史頁。
林園高中國中部美術班畫作
有的在平日裡由老師帶領前來寫生,如:2021年高雄市林園高中國中部一、二年級美術班校外寫生比賽,地點特選佛館,師生63位在佛館的祇園及榕樹林生態園區,進行半日寫生,佛館不僅具有環境教育,綠意盎然的園區,充滿藝術氛圍的美景,不論是建築或生態園區,都讓同學的創作靈感湧現。大多數同學首次到佛館寫生,但都很喜歡在這裡畫畫。陳宥暹同學,畫出生態園區的長頸鹿,朱沁慈對佛館特別有感,畫出禮敬大廳前大象以及雄偉的建築。不管是素描寫生、水彩畫,這些學生憑他們的感覺,畫下心中的佛館,連陪伴的老師於園區也信手以水墨作畫,添增畫趣。
2022年暑期漫長哪裡去,做什麼?不妨來佛館寫生吧!若你不會畫畫,可藉相機或是手機拍照您最愛的景觀一隅,上傳您個人的IG或FB,也可分享給佛館哦!
守候夕陽出現的那一刻捕捉其美景/慧融法師攝
一片蔥鬱綠林層層巒巒,隱然獨具的角度,兩棟金色雙閣樓的屋瓦檐角也在細膩的取景下,襯托出藝術永恆的生命/慧融法師攝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位爸爸帶著孩子走在佛館菩提廣場內側的廊道上,壁面的圖畫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希望爸爸讀上面的故事給他聽。父子倆一幅一幅邊讀、邊聽、邊走,綿延長廊成了他們的故事大繪本。 原以為孩子聽個三、五幅就會失去興致,沒想到孩子看得很投入,竟然把全部二十二幅的「佛陀行化圖」都聽完了。 述說佛陀行化的故事
我小,我正夯,暑期,就是要當博物館的小小導覽員。 佛館館長如常法師曾說,小朋友參加導覽員培訓,首先學到的是獨立;拿起麥克風在大眾面前講話,能夠增加膽識。透過課程,學習分享知識,培養專注力、記憶力和口條,舉辦小小導覽員培訓,要為孩子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送給他們最珍貴的禮物「自信」。
一般人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俗語也云「看三歲定終身」、「從童年看出成人」,或是「童年的生長影響一生人格的發展」。這些說法,都是在告訴我們兒童教育的重要性。以下六點說明: 第一、維護兒童人格的尊嚴。 第二、養成兒童感恩的美德。 第三、培養兒童認錯的習慣。 第四、化育兒童接受的性格。
台灣時間4月16、17日,美國西來寺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第一屆「2022北美三好教材講師培訓營」開營。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菲律賓、澳洲及台灣近百名佛光教育者,一起在線上學習。 FGS North America 2022 TAG Teacher Training Workshop
佛光山住持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於4月22日在「《森林永續》─國際氣候論壇」致詞指出,近年來一直在廣泛討論的氣候問題,例如減碳,希望延緩全球暖化,以及提倡蔬食等有助提升環保的方法,還有資源回收,使一切資源能夠再製造、再使用。所做的種種一切,無非都希望讓地球環境愈來愈好。
館長如常法師應邀發表主題演說,表示早在2010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就已提倡〈環保與心保〉,佛館在開館後就力行只有公益沒有公害,推廣護生教育,尊重生命,行三好就是做環保,從心靈環保下手以淨化人心。現任環保署張子敬署長,當年身為副署長表示,佛館推動心靈環保成效卓著,在佛館舉辦論壇意義深遠。
一位爸爸帶著孩子走在佛館菩提廣場內側的廊道上,壁面的圖畫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希望爸爸讀上面的故事給他聽。父子倆一幅一幅邊讀、邊聽、邊走,綿延長廊成了他們的故事大繪本。 原以為孩子聽個三、五幅就會失去興致,沒想到孩子看得很投入,竟然把全部二十二幅的「佛陀行化圖」都聽完了。 述說佛陀行化的故事
我小,我正夯,暑期,就是要當博物館的小小導覽員。 佛館館長如常法師曾說,小朋友參加導覽員培訓,首先學到的是獨立;拿起麥克風在大眾面前講話,能夠增加膽識。透過課程,學習分享知識,培養專注力、記憶力和口條,舉辦小小導覽員培訓,要為孩子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送給他們最珍貴的禮物「自信」。
一般人說「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俗語也云「看三歲定終身」、「從童年看出成人」,或是「童年的生長影響一生人格的發展」。這些說法,都是在告訴我們兒童教育的重要性。以下六點說明: 第一、維護兒童人格的尊嚴。 第二、養成兒童感恩的美德。 第三、培養兒童認錯的習慣。 第四、化育兒童接受的性格。
台灣時間4月16、17日,美國西來寺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第一屆「2022北美三好教材講師培訓營」開營。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菲律賓、澳洲及台灣近百名佛光教育者,一起在線上學習。 FGS North America 2022 TAG Teacher Training Workshop
佛光山住持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於4月22日在「《森林永續》─國際氣候論壇」致詞指出,近年來一直在廣泛討論的氣候問題,例如減碳,希望延緩全球暖化,以及提倡蔬食等有助提升環保的方法,還有資源回收,使一切資源能夠再製造、再使用。所做的種種一切,無非都希望讓地球環境愈來愈好。
館長如常法師應邀發表主題演說,表示早在2010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就已提倡〈環保與心保〉,佛館在開館後就力行只有公益沒有公害,推廣護生教育,尊重生命,行三好就是做環保,從心靈環保下手以淨化人心。現任環保署張子敬署長,當年身為副署長表示,佛館推動心靈環保成效卓著,在佛館舉辦論壇意義深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都說「心靜自然涼」,想要「涼爽」那就去可以「靜心」的佛館走一走吧!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上個週末我去了一趟宜蘭,參加由佛光大學舉辦的佛教口譯工作坊。有看到我分享晨跑風景照的讀者,可以想見我這三天的心情:大致可以用 心無旁騖、心曠神怡 八個字概括。 去年11月在臉書上看到這個活動時,心想:「竟然有這種課程,也太酷了吧!」當下二話不說點開報名表,私訊了在口譯界的朋友幫忙寫推薦信,就這樣,
Thumbnail
今天早上是陰天。全家人吃完早餐後,就搭乘汽車前往位於台中市西屯區的佛光山.新惠中寺。途中綿綿細雨下起來了,我們下車後遂撐著雨傘走向寺。隨即,浴佛法會開始了,充滿莊嚴和平安詳的氣息!大眾念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後,由笑容滿面、堅毅爽朗的佛光山副住持-慧傳法師來演說佛誕節的由來。我們聽完慧傳法師充滿期許、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在遠眺了佛陀紀念館的大型光雕投影藝術後,便步下了藏經樓,繼續向佛陀紀念館前進。 在去年底,佛光山各地分別院都有舉辦燈籠彩繪比賽,其中有許多參賽作品,都送到佛陀紀念館展示,各種不同顏色的彩繪燈籠組成了燈籠牆,也是喜慶非常。 在藏經樓到佛陀紀念館之間的山路上,布置了上百攤的素食市集。
Thumbnail
(2024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會開放時間到2024/03/02,還沒有去看過的人可以把握時間。) ~~續上~~ 藏經樓(宗祖殿)參觀。 藏經樓中收藏了星雲大師許多真跡墨寶,都是深具佛理的生活智慧格言與吉祥話。
Thumbnail
今天上午佛陀召開會議,邀請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幾位尊者,籌備靈鷲山上即將舉辦的法華大會,阿難負責會議記錄。因此,原來上午舍利弗尊者教授的「成佛之道」,調整為自修。自修課安排做什麼好呢?打坐?思惟?還是複誦?窗外陽光明媚,我決定到祇園的蓮花池畔打坐。   祇園的蓮花池是由尼提尊者照顧,白色、粉色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
Thumbnail
近日,花蓮遠百內舉辦了「噯喲那麼好看畫展、市集」,由花蓮市青年公共事務促進會主辦。活動以國風國中美術班的同學為主角,展現了他們的畫作並進行市集義賣。這場盛會不僅呈現了學生的創作才華,更彰顯了愛心公益的精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都說「心靜自然涼」,想要「涼爽」那就去可以「靜心」的佛館走一走吧!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上個週末我去了一趟宜蘭,參加由佛光大學舉辦的佛教口譯工作坊。有看到我分享晨跑風景照的讀者,可以想見我這三天的心情:大致可以用 心無旁騖、心曠神怡 八個字概括。 去年11月在臉書上看到這個活動時,心想:「竟然有這種課程,也太酷了吧!」當下二話不說點開報名表,私訊了在口譯界的朋友幫忙寫推薦信,就這樣,
Thumbnail
今天早上是陰天。全家人吃完早餐後,就搭乘汽車前往位於台中市西屯區的佛光山.新惠中寺。途中綿綿細雨下起來了,我們下車後遂撐著雨傘走向寺。隨即,浴佛法會開始了,充滿莊嚴和平安詳的氣息!大眾念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以後,由笑容滿面、堅毅爽朗的佛光山副住持-慧傳法師來演說佛誕節的由來。我們聽完慧傳法師充滿期許、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在遠眺了佛陀紀念館的大型光雕投影藝術後,便步下了藏經樓,繼續向佛陀紀念館前進。 在去年底,佛光山各地分別院都有舉辦燈籠彩繪比賽,其中有許多參賽作品,都送到佛陀紀念館展示,各種不同顏色的彩繪燈籠組成了燈籠牆,也是喜慶非常。 在藏經樓到佛陀紀念館之間的山路上,布置了上百攤的素食市集。
Thumbnail
(2024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會開放時間到2024/03/02,還沒有去看過的人可以把握時間。) ~~續上~~ 藏經樓(宗祖殿)參觀。 藏經樓中收藏了星雲大師許多真跡墨寶,都是深具佛理的生活智慧格言與吉祥話。
Thumbnail
今天上午佛陀召開會議,邀請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幾位尊者,籌備靈鷲山上即將舉辦的法華大會,阿難負責會議記錄。因此,原來上午舍利弗尊者教授的「成佛之道」,調整為自修。自修課安排做什麼好呢?打坐?思惟?還是複誦?窗外陽光明媚,我決定到祇園的蓮花池畔打坐。   祇園的蓮花池是由尼提尊者照顧,白色、粉色
Thumbnail
烈日當空頻頻揮汗,青天亮麗耀眼金光,今天休假一天與弟兄同遊彰化八卦山,因為他邀請我到他家裏看看,同時也是尋訪童年記憶中對大佛的振撼,於是我們來到了八卦山。   「佛說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訴說著人人都有佛性,莫向身外求啊!山門過後,迎面而來的是一尊尊的塑像,每一個法相盡不相同,似乎說著菩
Thumbnail
近日,花蓮遠百內舉辦了「噯喲那麼好看畫展、市集」,由花蓮市青年公共事務促進會主辦。活動以國風國中美術班的同學為主角,展現了他們的畫作並進行市集義賣。這場盛會不僅呈現了學生的創作才華,更彰顯了愛心公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