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雲岡研究院、編輯部整理     圖/雲岡研究院

前言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據《魏書•釋老志》記載,文成帝和平元年(西元460年),高僧曇曜上奏皇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石窟規模宏大,造像內容豐富,雕刻技藝精湛,是五世紀中國佛教藝術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雲岡石窟根據洞窟類型和造像風格大致可分為三期,早期為文成帝時曇曜五窟的開鑿,帝佛合一,真容巨壯;中期為獻文帝、馮太后、孝文帝時皇家營造的大窟大像,富麗堂皇,窮諸巧麗;晚期為遷洛後民間補刻的窟龕,精緻繁縟,法相綿延。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裏描述雲岡石窟:「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所眺。」

raw-image


第一單元  真容巨壯

雲岡石窟早期洞窟,即現編號第16至20窟,是由曇曜高僧主持,為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位皇帝雕刻的五座大像窟,形制上共同特點是橢圓形平面、穹窿頂,造像主要是三世(過去、現在、未來)佛,主像形體高大,佔據了窟內主要空間。曇曜五窟的造像雄渾大氣,象徵著北魏蓬勃向上的民族精神。

 

raw-image


raw-image

 第二單元  窮諸巧麗

中期洞窟開鑿完成於文成帝以後至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前,佛教在北魏統治集團的提倡下,發展迅速。在洞窟形制上出現了前後殿堂式洞窟以及中心塔柱窟。這一期的石窟平面多作方形,而且多為成組的雙窟。壁面雕刻多作上下分層、左右分段的佈局,窟頂多雕出平棊。漢魏以來分層分段附有榜題的壁面佈局、漢式傳統的建築形式及其裝飾,日益增多;佛像的服裝,在第二期晚期也換上了新型的褒衣博帶式的樣式。佛教石窟藝術顯著地開始了中國化、本土化的進程,書寫了北魏時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動歷史。

第5窟主尊 - 第5窟主尊是雲岡最高大的佛像,大佛結跏趺坐,雙手禪定。後世重塑金身,莊嚴肅穆,是雲岡敷泥施彩造像中的精品。

第5窟主尊 - 第5窟主尊是雲岡最高大的佛像,大佛結跏趺坐,雙手禪定。後世重塑金身,莊嚴肅穆,是雲岡敷泥施彩造像中的精品。

第6窟中心塔柱 - 第6窟洞窟為中心塔柱窟,塔柱高約14.4米、邊長約8米,上下兩層,直抵窟頂。洞窟完成於太和十八年北魏遷洛之前,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洞窟整體設計中軸貫穿,兩側對稱;壁面規範整齊,龕像上下分層,敘事左右連續,是雲岡石窟保存狀態最好的洞窟之一。 佛本行故事雕刻,分開均可以各自形成完整的段落,各有特色;合起來又能成為一個整體,是圍繞同一主題的不同組合。它完全可以代表北魏石窟中關於佛本行題材雕刻的最高成就。

第6窟中心塔柱 - 第6窟洞窟為中心塔柱窟,塔柱高約14.4米、邊長約8米,上下兩層,直抵窟頂。洞窟完成於太和十八年北魏遷洛之前,呈現出煥然一新的面貌。洞窟整體設計中軸貫穿,兩側對稱;壁面規範整齊,龕像上下分層,敘事左右連續,是雲岡石窟保存狀態最好的洞窟之一。 佛本行故事雕刻,分開均可以各自形成完整的段落,各有特色;合起來又能成為一個整體,是圍繞同一主題的不同組合。它完全可以代表北魏石窟中關於佛本行題材雕刻的最高成就。


第三單元 法相綿延

雲岡晚期工程並未衰落,和早、中期相比,只是沒有開鑿大型窟室而已。此期窟室式樣急劇變化,成為雲岡窟室式樣最繁雜的階段。中心塔柱、四壁三龕及重龕式洞窟是雲岡晚期流行的窟式,造像呈現出瘦骨清像的特徵,衣紋越來越重疊,龕式也越來越繁縟。

raw-image
第38窟窟門 - 窟外門楣上方鐫刻一方「吳氏忠偉為亡息冠軍將軍華□侯吳天恩造像並窟」銘記,22行、300餘字,係吳忠偉為亡子吳天恩薦福所造。吳天恩,被封從二品散後爵位、三品冠軍將軍。這是雲岡目前所見北魏官職最高者的造像題記。該碑刻書體渾樸雄厚,文風情感深沉。 第38窟為圓拱形窟門,右外側框內雕戴頭冠執金剛神。窟內平面呈長方形,面闊1.98米、進深1.45米、高1.82米,四壁向上收分,窟頂鑿平棊。該窟題材豐富、佈局嚴謹,是雲岡晚期雕刻藝術的代表洞窟。北壁圓拱龕內雕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坐佛內著僧祇支,外覆褒衣博帶式衣。龕外左側雕一立菩薩與釋迦涅槃圖,右側雙菩薩與「羅睺羅因緣」佛經故事。龕楣下緣雕一組伎樂天,上緣雕持華繩童子像,之間有禪坐九佛。龕楣外兩側,簇擁供養比丘及天人,均具圓形頭光,或跪或立、合掌禮敬。龕基正中留出題銘石,兩側對稱雕刻橦倒伎樂以及「乘象入胎」「逾城出家」佛經故事圖。

第38窟窟門 - 窟外門楣上方鐫刻一方「吳氏忠偉為亡息冠軍將軍華□侯吳天恩造像並窟」銘記,22行、300餘字,係吳忠偉為亡子吳天恩薦福所造。吳天恩,被封從二品散後爵位、三品冠軍將軍。這是雲岡目前所見北魏官職最高者的造像題記。該碑刻書體渾樸雄厚,文風情感深沉。 第38窟為圓拱形窟門,右外側框內雕戴頭冠執金剛神。窟內平面呈長方形,面闊1.98米、進深1.45米、高1.82米,四壁向上收分,窟頂鑿平棊。該窟題材豐富、佈局嚴謹,是雲岡晚期雕刻藝術的代表洞窟。北壁圓拱龕內雕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坐佛內著僧祇支,外覆褒衣博帶式衣。龕外左側雕一立菩薩與釋迦涅槃圖,右側雙菩薩與「羅睺羅因緣」佛經故事。龕楣下緣雕一組伎樂天,上緣雕持華繩童子像,之間有禪坐九佛。龕楣外兩側,簇擁供養比丘及天人,均具圓形頭光,或跪或立、合掌禮敬。龕基正中留出題銘石,兩側對稱雕刻橦倒伎樂以及「乘象入胎」「逾城出家」佛經故事圖。


第四單元 保護傳承

雲岡石窟經千年滄桑,洞窟存在自然風化、開裂剝落等問題,雲岡石質文物的保護成為世界性難題。雲岡研究院始終堅持保護第一,在病害分析和保護材料研製方面加大科技投入,積極探索數位化保護新方式,實現文化遺產的代際傳承。以須彌之高廣入芥子中無所增減,數字技術將助力雲岡石窟經典永存。

raw-image


結 語

西元五世紀,佛法初來,平城武州山層簷竦峙,瑞像巍峨,千百億化身,森然在目,神龍夭矯,靈獸雍容。鑿窟造像,正法永存,願國祚永康、眾生常樂。

穿越時空,寶島佛光山殿堂林立,萬家生佛,十方信眾明心悟道,歡喜自在……。

raw-image


🪨 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 ☁️

|展期|2024/12/7 — 2025/4/27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本館第一展廳

|詳情|http://lnago.com/ADQS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5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4
「海上來的光」媽祖文化主題古物展是雲林縣政府繼2020年「神工傳藝」首次在高雄展出後,再次應邀來佛陀紀念館舉辦特展,也是延續雲林縣政府於2023年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簽署合作備忘後,雙方針對文物典藏、蒐藏研究、展示設計與教育推廣等進一步的具體合作。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2024/12/22
今年12月25日世界神明聯誼會,會有什麼驚喜?又有什麼精彩的特色?
Thumbnail
2024/09/28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於2024年9月6日起合作展出「法華經及其美術」,特於2024年12月14日至12月15 日於佛館國際會議廳,舉辦《法華經》及其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結合特展內容,促進佛教智慧底蘊與佛教藝術思潮之對話,期以認識佛陀開示說法之精要。
Thumbnail
2024/09/28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故宮博物院於2024年9月6日起合作展出「法華經及其美術」,特於2024年12月14日至12月15 日於佛館國際會議廳,舉辦《法華經》及其美術-國際學術研討會,結合特展內容,促進佛教智慧底蘊與佛教藝術思潮之對話,期以認識佛陀開示說法之精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永平寺町位於福井縣北邊,與縣廳所在地福井市相鄰,縣內最大的河流九頭龍川流經町中心,國道416號線和越前鐵道與之平行,北陸高速公路從鎮西側穿過,附近有福井北交流道,此外,中部縱貫高速公路的建設也在推進中,使得本地區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不僅擁有曹洞宗總本山永平寺、吉峰寺、松岡古墳群等眾多歷史資源,還擁有
Thumbnail
永平寺町位於福井縣北邊,與縣廳所在地福井市相鄰,縣內最大的河流九頭龍川流經町中心,國道416號線和越前鐵道與之平行,北陸高速公路從鎮西側穿過,附近有福井北交流道,此外,中部縱貫高速公路的建設也在推進中,使得本地區成為重要的交通樞紐,不僅擁有曹洞宗總本山永平寺、吉峰寺、松岡古墳群等眾多歷史資源,還擁有
Thumbnail
位於福井縣深山的永平寺,是曹洞宗大本山,擁有悠久歷史及壯麗建築。本文詳細介紹永平寺的參觀路線、建築特色(如傘鬆閣的繪天井、承陽殿、法堂、大庫院等),並分享參觀心得及交通資訊,適合規劃日本深度旅遊的讀者參考。
Thumbnail
位於福井縣深山的永平寺,是曹洞宗大本山,擁有悠久歷史及壯麗建築。本文詳細介紹永平寺的參觀路線、建築特色(如傘鬆閣的繪天井、承陽殿、法堂、大庫院等),並分享參觀心得及交通資訊,適合規劃日本深度旅遊的讀者參考。
Thumbnail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Thumbnail
說起清水寺應該跟金閣寺一樣相當知名吧?一年四季前去朝拜的香客或造訪的觀光客絡驛不絕,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坐落於京都東部音羽山的山腰,建於西元778年,佔地共達13萬平方公尺,主要供奉千手觀音,於1994年列名至世界文化遺產中。
Thumbnail
說起清水寺應該跟金閣寺一樣相當知名吧?一年四季前去朝拜的香客或造訪的觀光客絡驛不絕,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坐落於京都東部音羽山的山腰,建於西元778年,佔地共達13萬平方公尺,主要供奉千手觀音,於1994年列名至世界文化遺產中。
Thumbnail
出雲大社本殿自古有一美稱:「天下無雙的大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來聊聊美稱的由來。
Thumbnail
出雲大社本殿自古有一美稱:「天下無雙的大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來聊聊美稱的由來。
Thumbnail
對平泉的第一印象完全來自成吉思汗4,之後透過大河劇與歷史小說方粗淺了解這雄踞日本東北,且以黃金文化聞名海內外的北方王者。
Thumbnail
對平泉的第一印象完全來自成吉思汗4,之後透過大河劇與歷史小說方粗淺了解這雄踞日本東北,且以黃金文化聞名海內外的北方王者。
Thumbnail
日本『聖福寺』位於福岡縣西部的福岡市,據說是日本最早的禪寺。『聖福寺』距離博多站徒步僅15分鐘,也可以搭乘地下鐵在「祇園站(1號出口)」出站後,步行5分鐘就可以抵達。每日開放時間為早上8:00到下午5:00,無需門票,免費入場。
Thumbnail
日本『聖福寺』位於福岡縣西部的福岡市,據說是日本最早的禪寺。『聖福寺』距離博多站徒步僅15分鐘,也可以搭乘地下鐵在「祇園站(1號出口)」出站後,步行5分鐘就可以抵達。每日開放時間為早上8:00到下午5:00,無需門票,免費入場。
Thumbnail
去高野山,目的是拜會山上眾多寺院,及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記為世界遺產的『紀伊山地的聖地及朝聖路』。
Thumbnail
去高野山,目的是拜會山上眾多寺院,及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記為世界遺產的『紀伊山地的聖地及朝聖路』。
Thumbnail
位於神奈川縣鎌倉寺的圓覺寺,屬「鎌倉五山」中排行第二位。由鎌倉幕府的北条時宗聘請受到元帝國壓迫的宋國僧侶--無學祖元前來開山的臨濟宗寺院。 當時,蒙古帝國的急遽擴張,日本也成為攻略的對象之一。在現今對馬海峽,俗稱「元寇來襲」的蒙古海軍與鎌倉武士發生激戰,也是日本歷史中少數被外來民族攻掠的【文永.弘安
Thumbnail
位於神奈川縣鎌倉寺的圓覺寺,屬「鎌倉五山」中排行第二位。由鎌倉幕府的北条時宗聘請受到元帝國壓迫的宋國僧侶--無學祖元前來開山的臨濟宗寺院。 當時,蒙古帝國的急遽擴張,日本也成為攻略的對象之一。在現今對馬海峽,俗稱「元寇來襲」的蒙古海軍與鎌倉武士發生激戰,也是日本歷史中少數被外來民族攻掠的【文永.弘安
Thumbnail
「百舌鳥・古市古墳群」是大阪府第一件世界文化遺產(恭喜大阪終於擺脫關西地區唯一一個沒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名號),也是日本第 19件世界文化遺產(如果包含世界自然遺產的話,「百舌鳥・古市古墳群」是第 23件)。
Thumbnail
「百舌鳥・古市古墳群」是大阪府第一件世界文化遺產(恭喜大阪終於擺脫關西地區唯一一個沒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名號),也是日本第 19件世界文化遺產(如果包含世界自然遺產的話,「百舌鳥・古市古墳群」是第 23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