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一直寫能幹嘛?老牌部落客自產自銷電子書《出發。首爾》7/1博客來首賣六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這不是一本旅遊指南,而是一本韓國散記,記錄那場疫情前,意外開展對韓國的喜愛,在沒有行程的安排中感受處處是風景的驚喜!

那個異國他地的不熟悉,在疫情的數年裡只能以文字或照片回味,期盼那日能重遊未曾到訪過的韓國其他城市!

老部落客自產自銷自製電子書,讓遊記更完整的以出版形式展現。以單頁形式設計,讓單頁或雙頁閱讀完整照片。搭配百餘張照片,呈現首爾多變的樣貌。

隨書附贈線。作賣場88折折扣碼!


沒有想到我第一本由我自產自銷掛上ISBN的電子書會是這本韓國散記。我大概還是那個在四十多歲中年身軀裡,長著二十多歲的青年,讓我沒有那些中年人做些什麼多有計劃的安排,但也沒有現代二十多歲的青年有著「做什麼事都要想足了自己到底能不能成為什麼」的躊躇或者沒有自信,我比較像是我二十多歲的樣貌:做什麼都沒有想過「可以幹嘛」「可以成為什麼」「要對世界交代自己什麼」總是天馬行空的勇往直前。

這的確是二十多歲時,我的樣貌。直至今日我都依然熱愛著數位時代的無限可能以及永恆在任何人對我做的事提出「你做這些到底有什麼用、能幹嘛?」的疑問時,從來不曾打消「我想要做我想做」的念頭。

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自產自銷是這本沒有時效性,也不實用的旅遊散記?其中一個原因是:整理我那三十多天的日本行、五萬多字太多了,怕半途而廢。(而且那已經是六年前的記憶了。)

而整理我那些散落的日常碎語,需要冗長的時間,思考它們應該怎麼被編輯、被組織、被設計(含封面設計和版型設計)、被呈現、被包裝⋯⋯

真正開始有節奏、分類寫成文章,也是這三年的事,但要回頭去編輯,的確非常耗時,也需要空出大量的時間,才有可能完成(但我得養活自己,需要幹很多賺錢的事。)

於是這本韓國遊記竟莫名地成為我眾多不起眼的文字中,第一個脫穎而出被我整理成冊的內容。


這八天七夜的旅行,是疫情前最後一次出國,成了這疫情三年裡的春天,萬分珍貴的記憶。而遲遲未完成的最後一日,從二◯一九年說要完成,卻一直拖到二◯二二年的五月才寫完。

記憶已然模糊,只能笑自己明明日日都寫下了那一日的旅程,為什麼最後一日沒有堅持到底在當時將它寫完?在疫情後的第三年再來回顧那最後一日,憑藉著照片重新遊歷了首爾那教人直發抖的冷,和旅程即將終了時不想離開的心情,還是能夠回到那一刻感受著那些在首爾打開的視野,讓現在的自己滿心羨慕!(沒想到如今出國成了一種處處限制的艱難。)

做電子書其實並不為了「出書」這種看在寫字的人眼裡好像多有「成就」的達成。多半像體驗生活裡所有的趣味一樣:既然我是個專業做書的人(設計、排版),不論對平面設計、版面的專業或是對電子書需要的HTML與CSS也還算熟稔,也許「文字功力」不及身處「出版界」的水準,但把這些能力一一整合做一本書不是件難事。

再加上「有做有機會有收入」,對一個接案的人來說,都是不無小補的可能。哪裡有機會、哪裡有錢賺、哪裡有可能,不試怎麼會知道?對吧!(感謝中年的我還有二十多歲那種對自我挑戰的熱情。)

另外則是一種對於「新的傳播/出版模式」的嘗試,像我曾經寫過的:「做電子書要用紙本書的邏輯來思考嗎?」我從做這本《出發。首爾》的書上,做了多項的變動。

首先,我是以紙本書「跨頁」(一本書攤開左右兩頁加起來叫跨頁)的形式來思考,所以我先做了一個跨頁的版型。但大多數人的閱讀,從閱讀器到平板到電腦瀏覽器,除非尺寸夠大,沒有太多人是可以用「跨頁」來閱讀的,特別是「固定版面」的格式。

那麼,就很容易出現「一張很好的照片」在紙本書以跨頁形式呈現,但到電子書就會被切成單頁而失去了這張照片的完整性。

於是我又改成單頁、三欄的方式想以橫式「長方形」的方式排版,來做固定版面的呈現。但這個形式還是需要「夠大尺寸」的瀏覽方式,才能好好讀那些被擠在小小畫面裡的文字。這對閱讀是完全缺乏流暢的閱讀體驗(需要一直放大縮小畫面)。

最後在看到各平台給出「檔案格式」的規格,我決定把「原來可以做成固定版面,且以我的能力可以做得很美」的版面,全部改成EPUB的流式,圖片與圖說則是以圖檔穿插在文字裡,以「正方形」且字級可放大的方式來呈現。

這也算是我替自己想像中的「電子書」做出的一個範例:單頁開啟、流動頁面。(若由紙本書直接改至電子版,就可惜了電子書有它應該擁有的特性)

唯獨技術支援還沒到圖說與圖片緊跟的語法或是像HTML樣可以用「lightbox」將照片/圖片做成可互動的格式。(電子紙的技術也還沒跟上。)


期間非常感謝經銷商大和圖書在做電子書的技術支援,省去了我不少研究程式碼的時間;也感謝從二◯一九年開始閱讀我的文字:matters、方格子、medium的讀者們,如果不是為了一天生一篇文章出來維持自己對世界的、對自己的觀察,以及訓練自己文字的敏銳與跟世界對話機會,我應該遲遲都不會起身去做這件大人或專業出版人眼中「你做這種東西賣給誰」的事。

「賣給誰?」誰知道呢?在我的接案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實驗性質」的事,我都沒有預想過「誰會出手買下我的產出(創作)」?或是究竟能夠獲得誰的青睞?更沒有想過什麼「靠寫字、靠畫圖、靠創作」來維生,卻扎扎實實的從這些創作中獲得極大的養分和往前的動力,才能在這一刻什麼也不管地依然如二十多歲那時勇往直前的在自己的人生活躍的玩耍!

最後特別感謝:matters的Daisy以及兩位方格子以現金支持的讀者,與下列matters單篇文章支持者:芳心慢筆豈几文無盡的旅程JohnShaoFlora異想无法白舟VC、伏特加檸檬、Miracle|奇蹟放送所塔拉拉Angela Chen森萊恩。(我還是把你們放到書裡去了,算是我的一種浪漫吧!)

raw-image


而最後最後感謝經銷商幫我談妥的每一項行銷活動。這麼沒有名氣,這麼沒有賣點的作者,還有機會來玩個博客來獨家首賣。平時做各大出版社的、知名作者的Banner高掛在網路書店顯眼的位置,怎麼也沒想到有那麼一天,要做自己書的banner!

我不是個很知名的作者,也沒什麼太大的流量或什麼名氣,但在這路上遇到所有的支持、鼓勵、協助,我由衷的感謝!即使這樣一本過時的旅遊散記可能只是「我做了一本電子書」孤獨地被擺放在各個電子書平台,但之於我,它已然是非常完整自己的成就了!

《出發。首爾》7/1博客來獨家首賣,隨書附贈「線。作」賣場88折折扣碼。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584 字、7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ngela Chen-avatar-img
2022/07/01
大大恭喜!本想說恭喜好書付梓,不過改成好書上架,比較貼合現狀。
換日線-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01
謝謝你:)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7.4K會員
883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如果透過手動來修正,把ChatGPT當作圖片統一格式及風格確認的前製作業,對於像我這種不太會畫圖或畫口很慢但有想法的人來說,算是有幫上一點忙。
Thumbnail
2025/04/27
,如果透過手動來修正,把ChatGPT當作圖片統一格式及風格確認的前製作業,對於像我這種不太會畫圖或畫口很慢但有想法的人來說,算是有幫上一點忙。
Thumbnail
2025/02/17
希望「阿線愛貓弟」這組貼圖能給你快樂開心的心情,像常常被說愛生氣的我,其實一直都很開心,沒有那麼容易記仇、生氣,只是比較龜毛像貓而已XDDDDD
Thumbnail
2025/02/17
希望「阿線愛貓弟」這組貼圖能給你快樂開心的心情,像常常被說愛生氣的我,其實一直都很開心,沒有那麼容易記仇、生氣,只是比較龜毛像貓而已XDDDDD
Thumbnail
2024/12/10
以往都請大家幫我分享或購買,今年換個說法,我真的很忙,能把印好的東西賣掉就好,不用太熱切幫我分享XDDDD,因為我真的很忙,可以的話介紹人來找我做書XDDDDD
Thumbnail
2024/12/10
以往都請大家幫我分享或購買,今年換個說法,我真的很忙,能把印好的東西賣掉就好,不用太熱切幫我分享XDDDD,因為我真的很忙,可以的話介紹人來找我做書XDDDDD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我願意分享並鼓勵所有喜歡寫字的、想要寫成書的人,自己學習編輯、自己學作電子書、找人幫忙發行,並在這些事裡精進自己,朝自己信仰的路走,即使非常的孤獨或是沒有人響應,但總會有誰剛好選中了你,或者自己也完成自己的自我期許!
Thumbnail
我願意分享並鼓勵所有喜歡寫字的、想要寫成書的人,自己學習編輯、自己學作電子書、找人幫忙發行,並在這些事裡精進自己,朝自己信仰的路走,即使非常的孤獨或是沒有人響應,但總會有誰剛好選中了你,或者自己也完成自己的自我期許!
Thumbnail
在網路文學興起之際,我剛好適逢其會,加入了許多文學網站和部落格,開始了一天一到兩個章節的創作生涯。 那時一天要趕兩篇稿子,一篇是時事評論、一篇是小說章節,小說章節比較好玩,言情寫累了就寫武俠,武俠寫累了就寫科幻,科幻寫累了再寫報導,這樣周而復始,說是單調,其實也饒有趣味! 這樣慢慢累積,終於把小
Thumbnail
在網路文學興起之際,我剛好適逢其會,加入了許多文學網站和部落格,開始了一天一到兩個章節的創作生涯。 那時一天要趕兩篇稿子,一篇是時事評論、一篇是小說章節,小說章節比較好玩,言情寫累了就寫武俠,武俠寫累了就寫科幻,科幻寫累了再寫報導,這樣周而復始,說是單調,其實也饒有趣味! 這樣慢慢累積,終於把小
Thumbnail
事隔三年多,當年第一版剛好在疫情前出版,反應大好,聽聞有通路買斷100本。一個疫情來襲,把所有事情歸零,我的採訪生活也一起從頭開始。 我一直都想出一本講京都的書,本來想用遊記方式出版,可式城邦改變了策略,還是以銷路行先,這次再不能出一本我心水的書。不過還好編輯太知我心意,一直都說字多不要緊,多點字不
Thumbnail
事隔三年多,當年第一版剛好在疫情前出版,反應大好,聽聞有通路買斷100本。一個疫情來襲,把所有事情歸零,我的採訪生活也一起從頭開始。 我一直都想出一本講京都的書,本來想用遊記方式出版,可式城邦改變了策略,還是以銷路行先,這次再不能出一本我心水的書。不過還好編輯太知我心意,一直都說字多不要緊,多點字不
Thumbnail
把你的書籍排版、電子書製作交給我!(當然,你要發文宣、封面給我做也可以!)我期待我們用最專業的方式,最少的時間把每一本書做好!讓生活還有餘閒能去做更多豐富出版的事。
Thumbnail
把你的書籍排版、電子書製作交給我!(當然,你要發文宣、封面給我做也可以!)我期待我們用最專業的方式,最少的時間把每一本書做好!讓生活還有餘閒能去做更多豐富出版的事。
Thumbnail
我想,在賣出第一張明信片、第一張貼紙、第一件手工衣服那個開始之初,我就將自己放在一個「創作無所不在」的狀態中。
Thumbnail
我想,在賣出第一張明信片、第一張貼紙、第一件手工衣服那個開始之初,我就將自己放在一個「創作無所不在」的狀態中。
Thumbnail
我不是個很知名的作者,也沒什麼太大的流量或什麼名氣,但在這路上遇到所有的支持、鼓勵、協助,我由衷的感謝!即使這樣一本過時的旅遊散記可能只是「我做了一本電子書」孤獨地被擺放在各個電子書平台,但之於我,它已然是非常完整自己的成就了!
Thumbnail
我不是個很知名的作者,也沒什麼太大的流量或什麼名氣,但在這路上遇到所有的支持、鼓勵、協助,我由衷的感謝!即使這樣一本過時的旅遊散記可能只是「我做了一本電子書」孤獨地被擺放在各個電子書平台,但之於我,它已然是非常完整自己的成就了!
Thumbnail
想要邀集願意跟我一起玩這個實驗的讀者/朋友們,以贊助支持的方式,在我的小書裡,買下一小塊地方宣傳自己。
Thumbnail
想要邀集願意跟我一起玩這個實驗的讀者/朋友們,以贊助支持的方式,在我的小書裡,買下一小塊地方宣傳自己。
Thumbnail
這篇算是意外地產出,期望能夠創造讀者、創作者與自己的共榮三贏。創作尚未滿一周年,從第1篇到現在的第80篇,過程中經歷自我探索,包含撰寫的文章類型,以及在閱讀書評與職場系列游移不定,最終我想追求的是,即使隔著螢幕也能夠以文字傳遞溫暖。讀者的回饋都讓我覺得不再只是對自己說話,邀請你來聽聽我的創作內心話。
Thumbnail
這篇算是意外地產出,期望能夠創造讀者、創作者與自己的共榮三贏。創作尚未滿一周年,從第1篇到現在的第80篇,過程中經歷自我探索,包含撰寫的文章類型,以及在閱讀書評與職場系列游移不定,最終我想追求的是,即使隔著螢幕也能夠以文字傳遞溫暖。讀者的回饋都讓我覺得不再只是對自己說話,邀請你來聽聽我的創作內心話。
Thumbnail
在澳門出版紙本書的限制 每次出書都是一件開心的事。 能夠將我的文字集結起來,完整地送到一個人手上,說不定能留在某人的腦海一隅,想想也覺得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過幾次,除了有一本在內地出版的小說外,其他幾本小說都是在澳門出版的,我不敢說書絕版了,但想買也不容易買到。 之前有海外讀者問我要怎麼
Thumbnail
在澳門出版紙本書的限制 每次出書都是一件開心的事。 能夠將我的文字集結起來,完整地送到一個人手上,說不定能留在某人的腦海一隅,想想也覺得不可思議。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過幾次,除了有一本在內地出版的小說外,其他幾本小說都是在澳門出版的,我不敢說書絕版了,但想買也不容易買到。 之前有海外讀者問我要怎麼
Thumbnail
四月的時候,我把放在身邊十幾年的珍藏稿放在方格子平台上連載。 本來沒打算將它做成電子書,因為光轉檔什麼的就讓我覺得頭疼,可時勢所趨,好像大部份的我的讀者,只要是看小說的,都希望電子版的小說至少必須是電子書,而不是放在網路平台上,要另外登入才能觀看。
Thumbnail
四月的時候,我把放在身邊十幾年的珍藏稿放在方格子平台上連載。 本來沒打算將它做成電子書,因為光轉檔什麼的就讓我覺得頭疼,可時勢所趨,好像大部份的我的讀者,只要是看小說的,都希望電子版的小說至少必須是電子書,而不是放在網路平台上,要另外登入才能觀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