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劇評|《我的出走日記》EP 13~14:平淡的幸福,就是最大的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個人覺得這部劇的 13~14 集真的讓這部劇昇華到一個不一樣的境界!如果你也很喜歡這兩集的話,歡迎藉由心得,來跟我一起回味一下✨)

在十三集的一開始,先用了具先生「鐵漢」的視角,講述他在過去「就像野狗一樣必須吠叫才能生存」的境地;再用他「柔情」的闡述,從「我想回家」一句開始,帶出廉家一家人早已往事如星塵,一切的一切,都因為母親的離去變得截然不同。​

是的,母親已經再也不會回來了。​

raw-image

在 13 集中,編劇用了大喜(母親看到未來女婿,露出了 13 集中最幸福的微笑)再到大悲(母親在睡夢驟然離去),告訴了我們,那些看似最平凡無奇的存在,其實都是每個家得以運轉的關鍵。​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0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夜半,陪你看影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夜半の故事備忘錄的沙龍
82會員
132內容數
透過一部劇或電影,豐富枯燥乏味的生活;再留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用文字帶你回味所有影視中的點滴美好。 每個月會定期更新 1~2 篇關於一部劇或電影的心得,希望能讓看到的每一個你,用感性的力量帶領你走更長遠的路。
2025/04/05
是什麼樣子的家庭,會養出 13 歲的殺人犯? 「家」,註定先誕生、賦予,才是創造。懞懂的我們,大多沒有選擇的權利,出生宛如命中註定的博弈,大小傷痕可能會留下、可能不會;但放眼到社會上呢?留下的,除了別人的生活、別人的認同、別人的世界觀,還有什麼,會在一個 13 歲的孩子身上,留下不屬於他的惡意
Thumbnail
2025/04/05
是什麼樣子的家庭,會養出 13 歲的殺人犯? 「家」,註定先誕生、賦予,才是創造。懞懂的我們,大多沒有選擇的權利,出生宛如命中註定的博弈,大小傷痕可能會留下、可能不會;但放眼到社會上呢?留下的,除了別人的生活、別人的認同、別人的世界觀,還有什麼,會在一個 13 歲的孩子身上,留下不屬於他的惡意
Thumbnail
2025/03/10
母親的死、地下街三人組的死、里維班的死、艾爾文的死、部下的死、肯尼的死、漢吉的死,看似冷靜直視死亡的背後,里維每一次都在心底無止盡拉扯。他的力量,使他成為自己的奴隸,身為調查兵團最後一位生存下來的人,等著他的結局,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3/10
母親的死、地下街三人組的死、里維班的死、艾爾文的死、部下的死、肯尼的死、漢吉的死,看似冷靜直視死亡的背後,里維每一次都在心底無止盡拉扯。他的力量,使他成為自己的奴隸,身為調查兵團最後一位生存下來的人,等著他的結局,究竟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30
《外傷重症中心》感動之處,來自於那些不言而喻。戲中,肛門問白教授為什麼選擇自己,白教授並沒有用長篇大論或引人遐想的方式讓肛門尋找答案,只是說,你很會奔跑,那是多麼純粹的本質。兩人之間不存在讓人厭煩的說教,取而代之的,是一連串真材實料的演練。
Thumbnail
2025/01/30
《外傷重症中心》感動之處,來自於那些不言而喻。戲中,肛門問白教授為什麼選擇自己,白教授並沒有用長篇大論或引人遐想的方式讓肛門尋找答案,只是說,你很會奔跑,那是多麼純粹的本質。兩人之間不存在讓人厭煩的說教,取而代之的,是一連串真材實料的演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出身於一個大家庭中,家族中的女性多是單親,我的母親也是如此。 我們的母親慈祥、和藹,和大多數族人不同,她年輕時便多次展現出過人的見識,與卓越的智慧。 或許家族耗盡一生也無法領悟的事物,對母親來說卻如呼吸一般簡單,家
Thumbnail
我出身於一個大家庭中,家族中的女性多是單親,我的母親也是如此。 我們的母親慈祥、和藹,和大多數族人不同,她年輕時便多次展現出過人的見識,與卓越的智慧。 或許家族耗盡一生也無法領悟的事物,對母親來說卻如呼吸一般簡單,家
Thumbnail
~~生命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沒有永恆的黑夜,只有未到的黎明。~~
Thumbnail
~~生命有裂縫,陽光才能照進來;沒有永恆的黑夜,只有未到的黎明。~~
Thumbnail
「如果有血緣關係,有時反而會發現,原以為早就結束的情感其實只是隱藏在內心深處。」
Thumbnail
「如果有血緣關係,有時反而會發現,原以為早就結束的情感其實只是隱藏在內心深處。」
Thumbnail
一直都對於寫實電影很恐懼,很多時候是被牽扯著記憶,在電影裡看見過去的殘破,更害怕這些東西在電影裡成為煽情的工具。 所以只要在預告片中聽見哭嚎,避掉。 看見親情的撕扯,避掉。 難得在咕咕聲中,走進了電影院。
Thumbnail
一直都對於寫實電影很恐懼,很多時候是被牽扯著記憶,在電影裡看見過去的殘破,更害怕這些東西在電影裡成為煽情的工具。 所以只要在預告片中聽見哭嚎,避掉。 看見親情的撕扯,避掉。 難得在咕咕聲中,走進了電影院。
Thumbnail
以前我無法理解母親的退讓,但我似乎清楚地知道,在那個時刻,在母親身分底下-那個身而為人、作為一個女人的她和她的名字,早就連同父親的叫罵聲一起遠走,而那顆年輕的、熱情的、如春光般燦爛的、對自己的人生懷抱大夢的、相信愛情的心早就死了。但作為籠中之鳥,她沒有地方能去。
Thumbnail
以前我無法理解母親的退讓,但我似乎清楚地知道,在那個時刻,在母親身分底下-那個身而為人、作為一個女人的她和她的名字,早就連同父親的叫罵聲一起遠走,而那顆年輕的、熱情的、如春光般燦爛的、對自己的人生懷抱大夢的、相信愛情的心早就死了。但作為籠中之鳥,她沒有地方能去。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對姊弟被母親遺棄、父親過世、被繼母轟出家門的故事。有形的家和無形的家,對他們而言都不存在。 「我也不想浪費這僅有的時間,坐在這棟該死的房子前面,但我們最後卻還是來到這裡:像燕子,像鮭魚,我們是受制於自己遷徙慣性的無助俘虜。」
Thumbnail
這是關於一對姊弟被母親遺棄、父親過世、被繼母轟出家門的故事。有形的家和無形的家,對他們而言都不存在。 「我也不想浪費這僅有的時間,坐在這棟該死的房子前面,但我們最後卻還是來到這裡:像燕子,像鮭魚,我們是受制於自己遷徙慣性的無助俘虜。」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用了母親的死,將這部劇昇華到了不一樣的境界。「母親」,這個大多替家庭貢獻了一生的存在,是大多數人回家的依歸,卻一次又一次被忽視。而美貞,也在這兩集中正是幻化為心中懇切盼望的勇士,二哥,也用了他的溫暖串起一整個家,讓廉家,終於迎來了他們的解放。
Thumbnail
《我的出走日記》用了母親的死,將這部劇昇華到了不一樣的境界。「母親」,這個大多替家庭貢獻了一生的存在,是大多數人回家的依歸,卻一次又一次被忽視。而美貞,也在這兩集中正是幻化為心中懇切盼望的勇士,二哥,也用了他的溫暖串起一整個家,讓廉家,終於迎來了他們的解放。
Thumbnail
「親愛的 / 你將離去 / 別留什麼給我 / 親愛的 / 我讓你先走 / 請在彩虹那頭 / 等我」這是莫子儀在許哲珮的《最後一封情書》裡哼唱的片段,竟與電影《親愛的房客》有著對話般的呼應,彷彿在對離開的愛人說著「親愛的」。
Thumbnail
「親愛的 / 你將離去 / 別留什麼給我 / 親愛的 / 我讓你先走 / 請在彩虹那頭 / 等我」這是莫子儀在許哲珮的《最後一封情書》裡哼唱的片段,竟與電影《親愛的房客》有著對話般的呼應,彷彿在對離開的愛人說著「親愛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