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

含有「小偷家族」共 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幾天花了一點時間把wp的內容搬到方格子來,其實很快,跟之前搬家到pixnet來說,搬家到方格子的效率跟狀態我覺得好多了。(pixnet會跑版)
Thumbnail
沒有血緣,能成為家人嗎?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描繪了一個以偷竊維生的臨時家庭,本文將從「母親」信代的視角出發,深入探討她為何寧願犯罪也要守護孩子們的動人執著,並藉由片中警察的詰問,反思社會對「正常家庭」的狹隘框架。當法律與人情激烈碰撞,什麼才是真正的羈絆?
Thumbnail
3/5小偷家族
是枝裕和的作品,從不聲嘶力竭地逼問生命意義,也不急於給出標準答案。他總以近乎透明的敘事,讓角色在看似平靜的生活中翻攪出潛藏的情緒波紋。無論是《幻之光》中望向喪葬隊伍的由美子,還是《下一站,天國》中坐在長椅上的望月,這些凝視的瞬間,都是他在透過鏡頭,邀請觀者一同停下來觀看,試著辨認自己的真實。
Thumbnail
是枝裕和導演的《小偷家族》探討家庭的本質,透過一個靠偷竊維生的非典型家庭,挑戰我們對血緣、法律與愛的定義。劇情描述柴田一家收養棄兒後引發的家庭危機與社會制度的衝突,細膩刻劃出成員間的羈絆與社會的殘酷對比,帶領觀眾省思何謂真正的家庭。
Thumbnail
前陣子讀了是枝裕和的訪談集,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他的家庭故事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沒有血緣的家人,這些人因為相似的羈絆或共同的利益,被迫生活在一起,但也因為他們不熟悉彼此的來歷,反而能更在對方面前展現自己不堪的一面,比如《小偷家族》。
電影中兩人在學校附近、城市近郊、在廢棄鐵道與翠綠山野中的行走。尤其是最後一段,晃蕩、朦朧,渡橋前的一景。延續、最大化慣有的是枝裕和鏡頭美學,傳達出同時介於希望與死亡之間曖昧的詩意。不過讓我不安的是麥野湊在父親靈位前的竊竊私語,以及他口中和外遇者殉情而死的父親形象:麥野湊慾望的是愛情,還是死去的父親?
Thumbnail
0/5怪物
是枝裕和的創作早期,如《幻之光》和《下一站,天國》都處理了生命創傷和面對死亡時的未知感,讓人感受到深深的無助與恐懼。後來,他與樹木希林的合作開啟了另一個階段。他似乎在樹木希林身上找到了某種母親的形象,於是逐漸將目光轉向家庭議題,拍出了《橫山家之味》、《比海還深》這樣的家庭日常作品。
Thumbnail
看了是枝裕和2018年的電影「小偷家族」,其實日文片名(万引き家族)更接近順手牽羊家族。這順手牽羊的一家人,好像也是順手就拼湊成了一個家庭,至少看起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