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嗑•專題】農曆七月別嘗試!這6部影視作品教你如何「見到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年一度的農曆七月,正式開始!為期一個月的「鬼門開」,雖然都希望闔家平安,但有不少Youtuber或直播主,會在這個月來趟「鬼屋大冒險」,希望能在這個月看到平常更難見到的「好兄弟」,希望以此衝高觀看數;但畢竟兩個不同的世界,還是盡量少接觸為妙,而且要看到這些「好兄弟」們,除了講求資質,更講求緣分。
那如果兩者都沒有,又想看看祂們,怎麼辦?

沒問題,不少影劇作品都有教學,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曾經教我們「見到鬼」的6部影劇作品吧!
《魔法阿媽》 見鬼方式:阿媽的眼淚
台灣史上最經典的動畫電影《魔法阿媽》,是由知名導演王小棣負責執導與監製,並找來已故藝人文英阿姨來擔任配音,這部動畫內容不僅以台灣民間信仰作為主題,更在片中融合了祖孫互動的親情,在1998年上映後,至今仍是台灣動畫電影的代表作。
在電影裡,主人翁豆豆被迫留在鄉下跟有「陰陽眼」的阿媽同住,而不熟的兩人也鬧出許多笑話。一開始不喜歡阿媽的豆豆,在被厲鬼附身的貓咪慫恿下,只要蒐集3滴阿媽的眼淚,厲鬼就會幫他把阿媽賣掉。為了早日跟爸爸媽媽團聚,豆豆真的開始蒐集阿媽眼淚,更因為將阿媽眼淚塗抹在自己眼上,意外獲得「看到鬼」的能力。
《回魂夜》 見鬼方式:擦牛眼淚
香港喜劇片大師周星馳,大家對他的作品一定不陌生,《唐伯虎點秋香》、《食神》、《賭聖》系列、《功夫》等,別說劇情,就連電影裡的台詞都能隨便來上1、2句。不過,星爺這麼多喜劇作品中,有一部結合恐怖片與喜劇的作品《回魂夜》(台灣翻成《整鬼專家》),不僅呈現了香港鬼片的獨特氛圍,還加入周星馳擅長的搞笑元素,造就這部既嚇人又好笑的經典之作。
在這部結合黑色幽默、傳統恐怖元素的《回魂夜》中,周星馳飾演一位瘋癲的「捉鬼大師」,在片中他不僅教女主角莫文蔚跟社區保全如何用巧克力抓鬼,還告訴大家只要擦上「牛眼淚」,就能看到鬼,起初大家不信,最後女主角阿群卻也靠此見到一個正在吃飯的「爺爺鬼」。
《見鬼10》 見鬼方式:從屋內撐傘、從兩腿之間看出去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2002年,有一部華語恐怖片《見鬼》,當時推出後不僅引發討論,更一舉讓女主角李心潔奪下金馬獎影后,成為金馬獎史上首位以恐怖片得獎的女主角。但要藉由更換眼角膜來看到鬼的方式太激烈,不適合正常人,所以今天要介紹的它的續作《見鬼10》。
其實《見鬼》曾推出兩部續集,一部是由同為影后的舒淇主演的《見鬼2》、第三集則是由「大仁哥」陳柏霖主演的《見鬼10》,有別於前面兩部,《見鬼10》走得是在恐怖片中加入些許喜劇元素的路線。在片中,陳柏霖及港星楊淇、梁洛施等人不斷嘗試能見到鬼的方式,除了《見鬼》1、2的方法外,他們還試了半夜對鏡子梳頭、在屋內撐傘、彎腰後從兩腿看出去等,至於有沒有用…就留給各位試試囉。
《靈動:鬼影實錄》 見鬼方式:在房間裝監視錄影器
曾經有一段時期,好萊塢興起了「偽紀錄片」的拍攝手法,像即使過了這麼多年還是非常經典的《厄夜叢林》,這種拍攝手法除成本比較低外,還為整體恐怖氛圍增添真實性,而這類型電影的佼佼者,大概就屬《鬼入鏡》系列了。這系列不但一連拍到5集,而且每部的票房也都還不錯。
回到這系列的第一集《靈動:鬼影實錄》,整部片的成本竟然只有1萬5千塊美金,但最終上映後的票房竟然有1億9千3百多萬美金,利潤之高,也難怪後來延續這個模式拍了這麼多部。其實這部電影裡,介紹見鬼的方法很簡單,就是覺得家裡好像怪怪的,然後沒事在家裝一部監視錄影器,之後就拍到一些東西了。大家如果膽大,不妨在家中裝裝看,也許會拍到些什麼也不一定。
《靈異街11號》 見鬼方式:子彈卡在腦部
台劇《靈異街11號》,集結了台灣實力派演員李國毅、簡嫚書、喜翔、孫可芳等人,無論是口碑或收視率都有不錯的成績。這部戲劇不僅呈現了台灣戲劇少有的題材「殯葬業」外,也結合了警匪、懸疑、驚悚等元素。
在這部戲劇裡,男主角李國毅原本是一位遊走黑道的混混,在一次火拼中,意外得到見鬼的能力,靠著這個能力,他不僅接下家中經營的葬儀社,也意外幫法醫女主角簡嫚書、刑警喜翔等人破獲多起案件。是說,這個見鬼方式有點太激烈,就是…子彈打到頭部穿過去,然後就獲得了陰陽眼。這方法不是每個人都適用,所以建議千萬別嘗試。
《通靈少女》 見鬼方式:直接成為乩童
2017年算是台灣戲劇蠻豐收的一年,光是一個植劇場就讓各界見識到台灣在戲劇創作上,有著非常強大的能量,更別說由員HBO Asia首次與公視合作的跨國戲劇《通靈少女》,該劇不僅受到台灣觀眾歡迎,也讓國外觀眾因此認識了台灣特有的民俗信仰。
這部改編自台灣短片《神算》的戲劇,描述女主角謝雅真擁有兩種身分,白天是普通的高中女生,到了晚上則是在廟裡幫廟公處理生死大小事、或是幫亡者轉述遺願。在這部戲劇裡,見鬼的方式就比較簡單一點,就是天生擁有陰陽眼,然後還成為神明代言人「乩童」。如果各位想試試看,搞不好真的身帶天命,去廟裡修行一下,可能會因此獲得見鬼的能力。
好啦,其實這檔事,一直都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無論看不看的,最重要的是人應該心存善念,對許多事保有一份尊重,看的到的人,就「存好念,做好事」,至於看不到的人,當個「麻瓜」又何樂不為呢?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度過每一天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073|為什麼課程專題報告無法成為科學家的研究?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avatar
王啟樺
2024-06-05
「胎兒小於妊娠年齡」兒童的生長異常與健康問題,專科醫師圖文解析兒童內分泌生長門診中很常出現的一個族群是「胎兒小於妊娠年齡」的孩子。這些小朋友在長大的過程中,相較於正常出生體重的孩子,容易出現身材矮小、性早熟、過重、肥胖,甚至到成人時期罹患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明顯較高,兒童健康守護者應特別留意。
Thumbnail
avatar
照護線上
2024-01-19
優化版的學科專家AI(稱為「論文專家AI」),專門協助博碩士研究生在腦力激盪論文題目、設計論文大綱...基於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的現有功能,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優化版的學科專家AI(稱為「論文專家AI」),專門協助博碩士研究生在腦力激盪論文題目、設計論文大綱等方面。以下是該系統的設計框架和功能描述: ### 論文專家AI的設計框架 #### 1. 系統登入和使用者設定 - 使用者
avatar
Mr. gary
2023-11-13
蔡彰鍠董事長為台灣警察專科學校校友總會榮譽總顧問受邀專題演講-做自己生命中的守護者 圖:蔡彰鍠董事長為台灣警察專科學校校友總會榮譽總顧問受邀專題演講-做自己生命中的守護者。 【李婉如/ 報導】本總會榮譽總顧問蔡彰鍠董事長具有豐富的學歷和專業背景,以及專業證照、善行義舉、專有著作和受邀講座紀錄。並接受母校葉代理校長爾煙邀請,於112年11月6日上午8時30分在母校舉行專題演
Thumbnail
avatar
時尚品味生活誌
2023-11-06
【運科竹愛研究:第二次專題研討會心得 】 運科竹非常榮幸能夠在學期中每個禮拜四晚上所舉辦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所自行舉辦的專題研討會上發表近期的研究心得和初步成果。運科竹,目前正在進行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博士學位研究,專注於健身運動與認知功能,以及認知神經科學領域。每次於學期當中所舉辦的系上研討會都是一個難得的....
Thumbnail
avatar
我是運科竹
2023-10-20
【運動科學講座_中華民國體育學會期刊專題研討會】 運動科學逐漸走向跨領域的發展,傳統運動領域分類已逐漸打破固有邊界,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以及運動生物力學等領域的跨領域整合,也就是利用不同的科際整合的優點來創造出不同進路的知識取向,才能夠創造更好的研究進展......
Thumbnail
avatar
我是運科竹
2022-11-21
竹科太太在幹嘛?專題前言竹科有很多傳說,竹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地方?竹科太太都在幹嘛?這個專題首先要推出的是「竹科太太在幹嘛?:正職工作帶給我們的」,採訪8~12位有正職工作的竹科太太,分享她們如何運用智慧成為同時兼顧工作與家庭的時間管理大師。
Thumbnail
avatar
王小姐
2022-11-01
111年內科專科護理師考題1️⃣各位準專師剛結束了筆試,聽說拿到OSCE入場門票只有大約四成左右,可見試題難度每年都在增加。 這兩天我試寫了「通論」及「內科」兩種試題,結果兩科成績落約在66分。其中感覺到「通論」試題在品質,理論及國家最新議題考了不少,題型也很靈活,所以考生需要融會貫通才能自如答題。 🟤111年「內科」專科護
Thumbnail
avatar
球菊小姐
2022-09-23
釀人物|專訪《科學少女》全民女兒盧以恩、僵硬一姐姚以緹電影裡,盧以恩與姚以緹兩人是母女,又不是母女,疏離或親密的關係難以定義。姚以緹與盧以恩在戲外的緣分似乎也是如此。兩人早在四五年前就曾一同演過《真愛神出來》與《用九柑仔店》,不過其實沒同框對戲過,《科學少女》算是她們第一部真正有交流、對到戲的作品。
Thumbnail
avatar
雀雀
2022-08-15
在大滅絕來臨前:人類能否逆轉自然浩劫?從水利、生態設計、環境科學、基因研究到地球工程,普立茲獎得主對人類為解決地球問題帶🌏入選歐巴馬、比爾•蓋茲2021年夏季推薦書單 🌍普立茲得獎書《第六次大滅絕》作者環境報導新作 🌎人為活動除了對地球帶來傷害,有沒有可能也是拯救自然、扭轉大滅絕的希望?
Thumbnail
avatar
臉譜出版
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