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寫給D的,網路關係中無須為了自己的遲頓,感到焦慮憂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許久不開自己的郵局信箱,幾個月沒有聯絡的S問我收到她在國外旅行的問候時,我才接連幾日記起「要去開信箱」這件事。可能是疫情的關係,飄洋過海的郵件比起以往可能要多花一點時間在航程上,收到的兩張明信片都是五月底寄出的,也不算太晚的在一個半月後收到。

除了令人羨慕的S從一個沒太常聽過的歐洲國家寄回來的信明信外,是遠在馬來西亞近幾年才認識的D寄來的可以拆拼成馬來西亞古蹟建築的明信片,沒有意外的依然是感受到「實體」拿在手上的溫度一樣溫暖,這是老時代的問候方式。

數位時代裡那些透過網路拍照傳圖、直播影音,都不及這種飄了很久才抵達的溫度,即使那麼不即時,卻比起那些稍縱即逝傳到訊息或社群上的對話、圖片來得容易收藏和回味!如果Facebook或手機不跳出回顧,我們應該經常想不起來曾經發生過的瑣事,或者其實也不用太認真記得。

從Facebook的社群(或同溫層)離開,重新建立新的人際網路,而開始觀看與我不同世代的青年們使用網路的習慣,其中幾種形態是與上個世紀還沒有網路時極大不同的變化。

首先當然是暱名制度底下的暢所欲言,而經常性地忘記「語言的力量」,那種面對面的「見面三分情」經常在網路上消失無踪,只要隔著一個螢幕,好像所有口無遮攔的脫口而出,都不用深思熟慮;好像所有情緒表達都不用顧及「自己」的形象,多不厚道的話都可以隨口說出,從來都不用顧及「我說的話就是代表我這個人的思想言行」,而形成一種「反正別人都能這樣說話了,我為什麼不可以!」的集體氛圍!(你不用跟別人一樣口無遮攔或不厚道啊!你幹嘛那麼容易讓自己不優雅?)

但反而過來我更常看到的是,為了避免網路關係中的衝突,有更多人在網路的互動中,顯得小心翼翼:每次要回對方的話,總是打了又刪,刪了又打,深怕自己用字不精準,或是太遲頓沒有感覺到別人的心境,又怕太敏銳觀察說出了什麼刺傷了別人什麼!等到自己真的送出,對方沒有回應(沒有即時回應)或是做了什麼「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回應」,就又開始胡思亂想:「我是不是說錯了什麼?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我是不是不應該說什麼⋯⋯」

這究竟是不是出生就在活在網路上的孩子的習性?我有時候會歪頭想。(我只有談戀愛會這樣擔心耶!)

有時我如果發現自己太忙了沒有回應到什麼,或是根本不跟任何人聯絡的時候而給了別人這種「做錯了什麼」的情緒,還得輕輕的回應一下:「啊!我最近很忙。」「啊!我最近不想說話!」(天殺的,這些從出生就活在網路上的孩兒們到底為什麼常覺得自己做錯什麼?)

是啊,這是「你在網路上」因為沒有辦法看到別人的狀態,而形成的一種「好像、是不是我說錯或做錯了什麼?」同樣的在網路互動上也經常會因為「其實啊!我們並沒有很了解對方」而產生了許許多多沒有交集的誤解。

沒有網路的時代,每一個人的朋友,都來自於自己身邊的人,同學、同事、親友,我們有很多的時間去與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交集,有些人可以一起出遊、一起吃飯,有些人能談論電影、音樂、書籍,有些人可以什麼也不說地就待在同一個空間各自做自己的事,如果有彼此能一起交談的,或者就一起喝一杯咖啡閒聊,很少人會什麼事都跟同一群人膩在一起!至少不會像網路世代二十四小時裡全都是這麼龐大的社群關係!

親愛的D,我如果沒有記錯,從十五歲開始上網至今二十八年,我沒有交情超過十五年的網友,甚或從出生到現在,我沒有交情超過二十五年的朋友,這可能源自於我不太懂得怎麼維持良好且長久的人際關係,我可能會感到一點點遺憾,但很少覺得「啊!我太遲頓地沒有維持好關係」也許有時會發現自己在人際關係裡太過敏銳地觀察到不同的狀態而偶有刺傷了別人,所以刻意拉開了距離,而不會經常性地害怕「自己是不是不夠關心疏忽了什麼,以致於對方疏遠了自己。」

即使如我不論在現實中或是網路上的關係裡,都不是一個能好好處理與人互動的人,但我都相信「要與一個人維繫長而久遠的關係」是需要「時間的累積」(長而久遠嘛!需要一點時間。)並且要雙方都有意願的互動,而不是我們互加對方什麼、觀看對方什麼就可以全盤了解、掌控一段友誼,如果是這樣,我們是不是應該與同住的家人更為緊密呢?但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跟家人這麼緊密,對吧!

親愛的D,網路上的關係,其實比起現實生活中的同學、同事、親友,更容易化為烏有。有時因為生活的變動而疏於聯繫,有時候因為你不喜歡這裡而我去了那裡但彼此都沒有想起要跟對方聯絡也就斷了交集,有時候甚至只是彼此生活中怎麼也找不到對話的交集且頻率對不上而已。

能從「網友」變成「朋友」的時刻,有時候的確是「見面」這件事最容易產生關係的變異,但真正能將情誼拉長讓對方留在自己未來的人生中,需要一些不間斷的交集,需要一些生活中的分享,甚至需要穩定且一定頻率的互動往來,就如同妳會想起寫一張明信片給我這樣!

我不會像那些不跟我聯絡的人每次都這麼回答我的跟你們說:「朋友是偶爾才會聯絡。」但我應該還是會告訴妳:「偶爾聯絡的不一定是朋友,但能夠一直聯絡、彼此分享近況的人,日子久了就會是朋友!」但日子要多久才能確定跟一個人是朋友呢?那就讓日子回答妳!

不要太擔心自己太遲頓沒有留意到什麼,「從網路開始發展的關係」是這世界上最淡薄的交集,有時候只要幾日或幾週沒交集,妳就會發現:啊!原來那只是一種「慣性」而已,並非「真正的交情」,於是妳得從中去思考哪些是妳想要的關係!但這一切都與妳是否遲頓無關,也不會是你們常感受到的「我是不是說錯了什麼?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我是不是不應該說什麼⋯⋯」

也許等你們再多點歲數,明白「人生的時間、體力都不夠用」的時候,就不會把與其他人互動間往來的責任,全都攬在身上,好像是自己多麼的不夠努力、不夠體貼、不夠理解對方!真正的朋友是需要交給時間,交給彼此的互動決定的!而有時人生的許多不可控的變數也會決定讓我們與誰走在一起,不論能往前或不能同行,我們都要誠懇以待那個「你想要跟他成為朋友」的人,其他的就輕鬆看待吧!

我想關於「在網路上交友」我應該還是那種上世紀老派的人,我搞不太定「現實的朋友盯著網路上的我看」,但「網友」對我來說,也許更像是一種開著飛行船飛航在無際的夜空中,恰好有誰一樣閃著燈光,有時我們與誰相伴而有時誰又突然乘著飛行船離開,也許我們會記得一直閃著光亮讓人知道「嘿!我在這裡」,也許有人就這樣失去踪跡,從此再沒聯繫!

但無論如何,這就是網際網路!開了機,你我皆在,關了機,如果誰都沒有想起對方,那就將那些曾有的交集好好收藏。

很開心收到妳的明信片,謝謝妳想起了我!在這麼廣大無邊的世界裡!

但,話說,妳的字可以,寫,大一點嗎?等妳老花妳就懂我的痛苦!XDDDDD

20220716。屋外天氣有點悶的高雄。

圖:20140212LINE展@科教館,Canon EOS 5D Mark II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49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線線的生活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真的!
換日線-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7/17
:)
avatar-img
換日線的沙龍
16.7K會員
883內容數
自由工作者、上班族究竟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呢?來看線線怎麼說;業餘的時候,也來跟線線一起看劇看電影及看書;有空的話一起來學做出版、編輯和電子書吧!
換日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如果透過手動來修正,把ChatGPT當作圖片統一格式及風格確認的前製作業,對於像我這種不太會畫圖或畫口很慢但有想法的人來說,算是有幫上一點忙。
Thumbnail
2025/04/27
,如果透過手動來修正,把ChatGPT當作圖片統一格式及風格確認的前製作業,對於像我這種不太會畫圖或畫口很慢但有想法的人來說,算是有幫上一點忙。
Thumbnail
2025/04/23
與年輕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革命運動)的自己相比,年紀還是有讓人稍微變得還算可以安撫自己:不焦慮,往前走就對了!不慌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如果感到無力,就休息一下,找件可以補充能量的事做吧!至少年紀有教會我這樣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23
與年輕的孩子最大的不同是,與十年前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革命運動)的自己相比,年紀還是有讓人稍微變得還算可以安撫自己:不焦慮,往前走就對了!不慌張,相信自己、相信隊友!如果感到無力,就休息一下,找件可以補充能量的事做吧!至少年紀有教會我這樣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3/20
跟旁人說著天天去騎飛輪也不覺得腳痠或痛,都會得到一句「你好強!」其實運動就是這樣:你去運動了,你發現沒有很難你也做得到,你今天完成了,明天進步了,就會喜歡它了!一旦你喜歡它,身體就會被訓練起來了!
Thumbnail
2025/03/20
跟旁人說著天天去騎飛輪也不覺得腳痠或痛,都會得到一句「你好強!」其實運動就是這樣:你去運動了,你發現沒有很難你也做得到,你今天完成了,明天進步了,就會喜歡它了!一旦你喜歡它,身體就會被訓練起來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標題想了甚久,內容也想了好幾天。的確是在說網路上火熱的白飯話題,但是不從「世代差異」的對立去思考,而是從網路文化所帶來人與人溝通與表達的方式來觀察這些網路現象,習於用網路溝通的我們,應該也要在疫情中出走,像出國旅行一樣,回到現實上與人實際的交流!
Thumbnail
這篇文章的標題想了甚久,內容也想了好幾天。的確是在說網路上火熱的白飯話題,但是不從「世代差異」的對立去思考,而是從網路文化所帶來人與人溝通與表達的方式來觀察這些網路現象,習於用網路溝通的我們,應該也要在疫情中出走,像出國旅行一樣,回到現實上與人實際的交流!
Thumbnail
網路交友,好像變成一種趨勢。 我常常在想,在網路上聊天,是什麼樣的心情?面對一個你完全不認識的人,要和他說什麼?我實在無法理解,可能我真的不適合,這樣的模式吧! 因為年紀漸長,身邊的朋友不是請我去聯誼就是要我試著去網路交友,總覺得應該要找一個伴了。伴,真的很重要嗎?我一直思考著。 隨著科技越來越先進
Thumbnail
網路交友,好像變成一種趨勢。 我常常在想,在網路上聊天,是什麼樣的心情?面對一個你完全不認識的人,要和他說什麼?我實在無法理解,可能我真的不適合,這樣的模式吧! 因為年紀漸長,身邊的朋友不是請我去聯誼就是要我試著去網路交友,總覺得應該要找一個伴了。伴,真的很重要嗎?我一直思考著。 隨著科技越來越先進
Thumbnail
  好像現代人都不會「珍惜」彼此之間的情感似的,我 LINE 裡面的聯絡人除非有實際上的情感聯絡關係,例如工作上或是某種友誼上,基本上我會去刪除這個人的朋友關係。我不在乎這個人是否在乎我對他/她的看法如何,連結有多深,既然你沒有心意,我就沒有情意,就是這麼簡單,我從過去的幾百人的臉書好友刪除到現在的
Thumbnail
  好像現代人都不會「珍惜」彼此之間的情感似的,我 LINE 裡面的聯絡人除非有實際上的情感聯絡關係,例如工作上或是某種友誼上,基本上我會去刪除這個人的朋友關係。我不在乎這個人是否在乎我對他/她的看法如何,連結有多深,既然你沒有心意,我就沒有情意,就是這麼簡單,我從過去的幾百人的臉書好友刪除到現在的
Thumbnail
「網友」不是朋友。在抵達「朋友」的關係以前,需要更多的互動累積彼此的交情。一千個網友裡,能夠有一個成為生命中的朋友,算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
Thumbnail
「網友」不是朋友。在抵達「朋友」的關係以前,需要更多的互動累積彼此的交情。一千個網友裡,能夠有一個成為生命中的朋友,算是非常幸運的事情了!
Thumbnail
不要太擔心自己太遲頓沒有留意到什麼,「從網路開始發展的關係」是這世界上最淡薄的交集,有時候只要幾日或幾週沒交集,妳就會發現:啊!原來那只是一種「慣性」而已,並非「真正的交情」,於是妳得從中去思考哪些是妳想要的關係!但這一切都與妳是否遲頓無關,也不會是你們常感受到的「我是不是說錯了什麼?我是不是做錯了
Thumbnail
不要太擔心自己太遲頓沒有留意到什麼,「從網路開始發展的關係」是這世界上最淡薄的交集,有時候只要幾日或幾週沒交集,妳就會發現:啊!原來那只是一種「慣性」而已,並非「真正的交情」,於是妳得從中去思考哪些是妳想要的關係!但這一切都與妳是否遲頓無關,也不會是你們常感受到的「我是不是說錯了什麼?我是不是做錯了
Thumbnail
「寫字」這件事讓我獲得最多的,不是錢也不是呼喊了什麼愛,而是在某個迷人的瞬間,我感受到了我所信仰的、我所感受的、我所認同的那些真誠,是那麼切切實實的存在!而這就是「文字交流」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Thumbnail
「寫字」這件事讓我獲得最多的,不是錢也不是呼喊了什麼愛,而是在某個迷人的瞬間,我感受到了我所信仰的、我所感受的、我所認同的那些真誠,是那麼切切實實的存在!而這就是「文字交流」最重要的一件事了!
Thumbnail
我對「人脈」這種現象很不以為然;不是因為不稀罕這件事,是我不認為「人脈」的經營會優先於自然發展「人際關係」。就好像我今天跟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什麼樣的利益可以「交換」,就是別人並不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的物品。
Thumbnail
我對「人脈」這種現象很不以為然;不是因為不稀罕這件事,是我不認為「人脈」的經營會優先於自然發展「人際關係」。就好像我今天跟一個人相處不是因為這個人身上有什麼樣的利益可以「交換」,就是別人並不是一個有什麼樣價值的物品。
Thumbnail
網路是一個非常大的世界,有無數的人也有無數的情緒,有時候閃不掉、避不開,就逃。但又不想躲起來,還是有喜歡的人在這茫茫人海裡,所以只好選擇性地先築起那道讓自己心靈安穩的牆,在牆裡安穩的過日子,有時候真的跟其他人無關!
Thumbnail
網路是一個非常大的世界,有無數的人也有無數的情緒,有時候閃不掉、避不開,就逃。但又不想躲起來,還是有喜歡的人在這茫茫人海裡,所以只好選擇性地先築起那道讓自己心靈安穩的牆,在牆裡安穩的過日子,有時候真的跟其他人無關!
Thumbnail
在 2020 年對於人際互動上的反省與調整後,我反而變得更不會交朋友了,去年做得最巨大的改變是從以前的聊天室潛水專業戶到主動在群裡發一下好玩的風景、搞笑的迷因、討論對價值觀的差異,還有朋友說我時常把心事都悶在心裡,問了也不講,所以漸漸開始分享我的心情。
Thumbnail
在 2020 年對於人際互動上的反省與調整後,我反而變得更不會交朋友了,去年做得最巨大的改變是從以前的聊天室潛水專業戶到主動在群裡發一下好玩的風景、搞笑的迷因、討論對價值觀的差異,還有朋友說我時常把心事都悶在心裡,問了也不講,所以漸漸開始分享我的心情。
Thumbnail
我們已經進入網路時代,生活中網路已經成為必需品,工作娛樂都要網路,也會在網路社群上互動。 我個人的經驗,在網路上發生溝通上的誤會誤解的機率比現實面對面時高出太多了,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感?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在網路群組中和一個同學鬧僵了,他就退群了,有一點沮喪。 我就問他,如果是面對面的情況,
Thumbnail
我們已經進入網路時代,生活中網路已經成為必需品,工作娛樂都要網路,也會在網路社群上互動。 我個人的經驗,在網路上發生溝通上的誤會誤解的機率比現實面對面時高出太多了,大家是不是也有同感?  最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在網路群組中和一個同學鬧僵了,他就退群了,有一點沮喪。 我就問他,如果是面對面的情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