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山魚譜》全球票房累積高達32億韓元,成為韓國本土賣座電影之一,圖片來源
因電影《希望:為愛重生》結緣的導演李濬益與「影帝級演員」薛耿求,被海外媒體譽為「黃金組合」的兩人,睽違八年之後再度於史詩级巨作《茲山魚譜》中攜手合作,在全球影展上狂掃14項大獎。
李濬益在其作品《茲山魚譜》中,採用黑白電影的方式做詮釋,善用畫面定格,調整飽和度的手法,根據《茲山魚譜》的序,描述朝鮮王朝文臣丁若銓,在流放黑山島期間,結識擁有豐富海洋知識的漁民昌大,共同一起完成其著作《茲山魚譜》的故事。
朝鮮首次全面鎮壓天主教運動---辛酉迫害
十八世紀後期天主教及西方的思想,隨著出使中國的朝鮮使臣傳到了朝鮮半島。其中的思想挑戰著將儒學奉為正朔的朝鮮王朝。
朝鮮正祖時期雖然將在朝鮮廣泛傳教的天主教視為「邪教」,但是並沒有大規模的鎮壓。直到純祖繼位,貞純王后開始垂簾聽政,下令全面肅清天主教徒或是專研西學的學者、官員,被迫害者不計其數,史稱「辛酉迫害」。
面對迫害,你是否可以堅守自己的信仰?
在獄中丁若銓、丁若鍾以及丁若鏞,呈現出三種不同的處事態度,圖片來源
你知道當官的書生,最需要注重的品德是什麼?就是堅持。即使四周拔刀相向、潑你髒水,你也要堅持住。《茲山魚譜》
丁若銓、丁若鍾以及丁若鏞三兄弟出生於貴族家庭,自幼研習儒家經典,隨著西學的傳入,接觸了西方的科學曆法。由於致力於西學,在貞純王后發動的辛酉迫害中,三人先後鋃鐺入獄。
雖然三人為親兄弟,但是面對政治迫害時,三人卻各有各自堅持的信念。
丁若鍾為虔誠的天主教徒,在丁若銓與丁若鏞被當局逮捕後遭到通緝,他沒有展開逃亡的生活,反而自投羅網,毫不退縮的慷慨赴義,在迫害中堅守自己的信仰,選擇以身殉道。
深受儒學影響的丁若鏞在面對審問時,他站在儒家思想的這一端,奉行著三綱五常,上不能欺瞞國君,下不能出賣兄長,寧願一死以貫徹自己的信念。
丁若銓則是不加思索的就向當局輸誠,否認了一切的指控,反而願意幫助協助追捕其他「邪說」之人,相較於,丁若鍾和丁若鏞在面對迫害中捨身取義的行徑,丁若銓顯得毫無「堅持」可言。
然而,丁若銓真的是沒有絲毫的「堅持」嗎?
天下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別覺得可恥。如果死了才被污辱,沒有機會能平反;但活著被羞辱,還有機會能平反。我們要堅持到底。
最終,弟弟丁若鍾遭斬首,丁若銓與另一個弟弟丁若鏞則是各別被流放到茲山(黑山)及慶尚道長鬐。
到達了黑山島的丁若銓展開全新的生活。他在黑山島遇到一位擁有豐富海洋知識的青年漁民╴昌大。然而,丁若銓卻發現這些知識卻沒有被文字記錄下來十分可惜,希望將之記錄下來。身為私生子的賤民昌大,仰慕儒學,可惜在捕魚維生的小島上卻苦無人指導,於是兩人開始展開一段亦師亦友的關係,互相交換彼此的學識。
丁若銓一面觀察海洋生物,一面與昌大討論,將之紀錄為《茲山魚譜》;昌大則是通過丁若銓的指導,不僅逐漸熟悉儒家經典,同時也對西方科學有所涉略。
另一方面,流放道慶尚道長鬐的弟弟丁若鏞在當地廣收弟子,宣揚儒家經世濟民的理念,同時,著手將自己對土地與行政改革的想法,撰寫成著作《經世遺表》、《牧民心書》等書。
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朝鮮時期階級制度嚴明,身為私生子的昌大為社會最底層的賤民,他一心想透過研習當時被奉為正朔的儒學,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晉升為兩班(文官與武官的合稱)階級。
深受西方的平等思想影響的丁若銓,他所期盼的世界是一個沒有兩班與賤民之分的世界,同樣的思考模式也反映在他對學問的看法。對他來說學問沒有高下之分,只要是實用的學問都是好學問。
相較之下,在昌大的心中,丁若鏞經世濟民之道反而才是他畢生想追求的目標,自此,他與丁若銓分道揚鑣。丁若銓繼續待在黑山島上完成他的《茲山魚譜》,昌大則是在身為兩班的親生父親幫助下取得官位。
丁若銓人生的最後的時光盡全力完成《茲山魚譜》,圖片來源
昌大如願以償的晉升兩班,本想一展抱負的他,竟發現整個朝鮮王朝貪腐不堪,彼此交相賊,無止境的課徵稅收,將人民視為賺錢的工作,極盡可能的壓榨百姓,深感無力的昌大決定辭官回到黑山島上。
黑山還是茲山?
昌大,如鶴般清高的活著固然很好,但像這對全身沾滿泥水與汙水的人,也來者不拒的茲山般,做個沒沒無聞的人,也很有意義吧。《茲山魚譜》
李濬益的《茲山魚譜》一共出現兩次彩色的畫面。
第一次是在丁若銓生命即將終了的時候,他想起昌大曾經說過鳥破殼而出的故事。在黑白色調的鳥巢裡,一隻青鳥啄破了殼,成為畫面中唯一的色彩,伸展著新長好的羽翼,展開翅膀破殼而出。
第二次,並且是最後一次的彩色畫面出現在劇終,辭官回鄉的昌大在返回黑山島的船上讀著丁若銓給他的信,信中告訴昌大,他們所相遇的島,不該叫做黑山島,而是願意接納任何人的茲山島,將著黑山島逐漸在昌大的視線中變成彩色的「茲山島」。
青鳥是什麼?幸福又是什麼?
青鳥是一個很常見的隱喻,象徵著人人所追求的幸福。在《茲山魚譜》中,昌大曾經問過丁若銓為什麼要撰寫《茲山魚譜》,當時的丁若銓並沒有給他任何的答案。
當劇中的青鳥破殼而出的時候,我才明白,對於「學而優則仕」的氛圍之下,鬱鬱不得志的丁若銓流放於黑山島,在終在茲山島尋找到遺失已久的求知慾,這對他來說是最大的幸福。
觀影的我也被這一份幸福所渲染,讓這一幕青鳥的畫面變成最美的一幕。
如果喜歡我的分享,請麻煩按個愛心並在在方格子、
臉書追蹤我,期待之後有更多的心得分享給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