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戰術是否已出現反效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是說中國一開始是以遠航訓練為名,從東海穿越宮古海峽,再由台灣東部的空域南下,最後經巴士海峽返回,繞行台灣本島,進行政治施壓。但這樣的軍事行動後來慢慢停止,改為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可能的原因是繞島遠航的風險太高,耗損又太大,解放軍難以頻繁進行,最後只能喊停。現在中國所採取的騷擾策略,的確是比過去的繞島遠航訓練要安全有彈性,成本又相對較低,因此幾乎天天出現,有時甚至還會短暫越過海峽中線挑釁,進一步施壓,或在美國進行重大演訓時,飛入菲律賓海,展現反制的實力。
不得不說,這樣的策略在一開始時,是非常聰明的。因為台灣的航空識別區在特殊的歷史因素下,劃的比較大,西南角一帶的空域,目前的台灣空軍已經鞭長莫及。再者,這個空域位於台灣本島與東沙島之間,必要時能截斷台灣與東沙島的交通連繫,利用奪取外島的方式來恫嚇台灣政府。而且持續不斷的騷擾,能保持對台灣社會的壓力,並試探國軍的反應與底線。有時候中國派出的甚至只是一架次的運-8反潛機,進行日常訓練,順便飛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而已,增加的負擔極小,效益卻極大。
中國的侵擾行動,有時會深入菲律賓海,以反制美國在菲律賓島的演習。
不過,這樣的戰術在運用一段時間後,慢慢變的很僵化,甚至副作用已經開始出現。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持續不斷的侵擾,坐實了中國威脅論,所有討論中國野心的新聞報導與文章,都會談及中國軍機的頻繁活動,幾乎不必再論述別的理由,就可以證明中國窮兵黷武,有侵略的野心。在美國正想方設法,努力想把中國形塑成全球公敵之時,中國此舉無疑正中美國的下懷。這也讓美國派遣軍機在中國領空外圍徘徊不去,偵察並監視中國的情況,變的師出有名。甚至還能邀集美國盟邦,一起增加在中國周邊的活動。
對台灣來說,中國施加的威脅不斷出現,讓社會大眾感到厭惡,長期下來除了危機感更重,對中國的好感度也越來越低。這一方面讓民進黨政府可以操作抗中保台的論述,另一方面也壓制了親中派的聲音,任何主張與中國交流的人,都成了與敵人裡應外合的叛徒,使中國多年的統戰工作,付之一炬。同時也讓加速軍備發展成為台灣的共識。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卻沒有隨之調整這種侵擾戰術,甚至連討論的空間都沒有,徹底顯示了一個專制國家的最大缺點,就是政策於過僵化,完全聽從獨裁者的命令,無人能及時提出警告。
這其實與目前中國進行的清零政策一樣,在疫情一開始時,中國採取的強硬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擴散,雖然雷厲風行的手段,有時難免失之嚴苛,但在面臨一種未知病毒的侵襲時,多數民眾還能接受這樣的政策。但隨著疫苗的施打、病毒致命性的弱化、國際的逐步開放,現在還繼續執行嚴格的篩檢與清零手段是否有必要,就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了。可惜在專制政權下,無人敢違逆習近平,難以改變清零政策,結果就是累積大量民怨,付出慘痛的經濟代價,這樣的政策很明顯已經出現問題,卻依然要堅持到底。
而且這樣的情況不只出現在台海,中國與俄羅斯近來也派出多批艦艇,在日本周邊海域活動,故意繞行日本列島或穿越之間的海峽,恫嚇意味強烈,引發日本社會的震動。俄羅斯會這麼做,原因與俄烏戰爭有關,日本不只積極響應美國的制裁活動,還強硬主張北方四島的主權,讓陷入戰爭泥淖的俄羅斯必需證明自己仍然有能力在亞太地區活動,以避免在西太平洋失去影響力。但中國卻選擇在這個時候,配合俄羅斯一起行動,就顯得非常不智。可以說是被俄羅斯拖下水,未來的影響恐怕會非常深遠。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中國海軍艦艇繞行日本列島的情況。
雖然過去中國的軍機也常侵入日本的防空識別區,讓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機緊急起飛攔截,或不時派遣海巡艦或漁政船,闖入與日本有主權爭議的海域,宣誓自己的主權,但此次的情況完全不同。因為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曾在二戰末期對日宣戰,趁火打劫,奪取日本多處領土,並在冷戰時期不斷威脅日本,隨時可能入侵北海道,是日本民眾長期憂慮的敵人,在歷史上還與日本爆發過日俄戰爭。中國此次與俄羅斯聯手,無疑是讓日本感覺,舊有的敵人與今日的對手,已經開始合作,未來勢必嚴重威脅日本。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俄羅斯海軍艦艇繞行日本列島的情況。
歷史的軌跡很多時候會因為一些意外而改變方向,此次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就意外讓日本確定走向修憲的道路。雖然目前不知道修憲的範圍有多廣,會不會動到最重要的第九條,但有幾個情況,頗值得注意。其一就是美國國內的重要媒體如華盛頓郵報已經表態支持日本修憲,暗示美國可能為了與日本聯手,一起對抗中國的威脅,有意放手讓日本修改和平憲法。其二是日本已決定將大幅調高軍事支出,最新的情況是對二○二三年的國防預算不設天花板,未來甚至可能逐步調高到GDP的2%,讓日本重新快速武裝。
可以這麼說,中國與俄羅斯的動作,助長了日本的修憲與建軍,在意外事件的推波助瀾下,形成無法挽回的局面。中國不論出於什麼理由,決定與俄羅斯一致行動,情況恐怕都已經超過了預期的反應,這樣的策略徹底反應出中國在這種侵擾戰略上的僵化。對比之下,雖然美國與北約一樣在做這樣的戰略巡弋,但相對靈活許多,能配合國際政治情勢快速調整,以獲得最大的利益。或許最大的差異在於美國與北約的決策者,是第一線的將領與技術官僚,要對國會負責,不是一意孤行的習近平吧。
avatar-img
5.1K會員
421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臻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是說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本土之間,有座大橋,橫跨了連結亞速海與黑海的克赤海峽(Kerch Strait),一般稱這座大橋為克赤大橋(Kerch Bridge)或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烏克蘭人卻想要除之而後快.....
是說在俄烏戰爭陷入僵局之際,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立陶宛,宣布將嚴格遵守制裁俄羅斯貨品的禁令,禁止制裁名單上的貨品進入立陶宛。這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政策,卻立刻引起俄羅斯的激烈反彈,因為俄羅斯的重要戰略要地加里寧格勒是個飛地,與俄羅斯本土並不相連,大半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從俄羅斯本土經白俄羅斯、立陶宛....
是說二戰時德國以機械化部隊,成功進行閃電戰以後,這種以高度機動化為基礎的新型戰術,就開始廣為人知,也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但多數人對於閃電戰的認知,其實有一點錯誤,並不是速度快就叫閃電戰,不一定要使用可以高速前進的裝甲車輛,才能進行閃電戰。這最好的反例就是太平洋戰爭時......
是說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在訪美時,公開宣稱國民黨一直是個「親美反共」的政黨,引起中國官方與部份藍營支持者的反彈,鷹派的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甚至叫罵國民黨是個「百年爛黨」。有許多人認為,朱立倫在美國講這些話可能只是迎合美國目前的整體氛圍,回到台灣應該還是會回到親中路線........
是說自從美國重拾大國競爭的戰略,將俄羅斯與中國視為對手以來,整個世界格局已出現非常顯著的改變。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不只加速了這樣的變局,戰事出乎意料的膠著,使歐美國家有時間達成共識,展開制裁,更讓歐陸的情勢出現大幅度的變化。德國與法國成為眾矢之的,不少輿論批評這兩國自私軟弱,未能積極援助烏克蘭..
是說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上,也有一個三國時代,包括雄據朝鮮半島北方,甚至在全盛時期也占有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高句麗,與朝鮮半島西南方的百濟與東南方的新羅。三國互相爭伐,合縱連橫,搶奪統一朝鮮半島的大業,不過多數的時候都是南方較弱小的百濟與新羅聯手,以對抗較北方強大的高句麗。雙方長期爭奪漢江流域一帶的地區.
是說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羅斯本土之間,有座大橋,橫跨了連結亞速海與黑海的克赤海峽(Kerch Strait),一般稱這座大橋為克赤大橋(Kerch Bridge)或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烏克蘭人卻想要除之而後快.....
是說在俄烏戰爭陷入僵局之際,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立陶宛,宣布將嚴格遵守制裁俄羅斯貨品的禁令,禁止制裁名單上的貨品進入立陶宛。這看起來平淡無奇的政策,卻立刻引起俄羅斯的激烈反彈,因為俄羅斯的重要戰略要地加里寧格勒是個飛地,與俄羅斯本土並不相連,大半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從俄羅斯本土經白俄羅斯、立陶宛....
是說二戰時德國以機械化部隊,成功進行閃電戰以後,這種以高度機動化為基礎的新型戰術,就開始廣為人知,也受到許多國家的重視。但多數人對於閃電戰的認知,其實有一點錯誤,並不是速度快就叫閃電戰,不一定要使用可以高速前進的裝甲車輛,才能進行閃電戰。這最好的反例就是太平洋戰爭時......
是說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在訪美時,公開宣稱國民黨一直是個「親美反共」的政黨,引起中國官方與部份藍營支持者的反彈,鷹派的前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甚至叫罵國民黨是個「百年爛黨」。有許多人認為,朱立倫在美國講這些話可能只是迎合美國目前的整體氛圍,回到台灣應該還是會回到親中路線........
是說自從美國重拾大國競爭的戰略,將俄羅斯與中國視為對手以來,整個世界格局已出現非常顯著的改變。俄羅斯揮軍入侵烏克蘭,不只加速了這樣的變局,戰事出乎意料的膠著,使歐美國家有時間達成共識,展開制裁,更讓歐陸的情勢出現大幅度的變化。德國與法國成為眾矢之的,不少輿論批評這兩國自私軟弱,未能積極援助烏克蘭..
是說在朝鮮半島的歷史上,也有一個三國時代,包括雄據朝鮮半島北方,甚至在全盛時期也占有今日中國東北地區的高句麗,與朝鮮半島西南方的百濟與東南方的新羅。三國互相爭伐,合縱連橫,搶奪統一朝鮮半島的大業,不過多數的時候都是南方較弱小的百濟與新羅聯手,以對抗較北方強大的高句麗。雙方長期爭奪漢江流域一帶的地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大海是很難封鎖的,二戰末期就算美軍到處擊沉日本各種船隻,但是依舊有部分船隻安全抵達。中國想封鎖台灣,如果沒有一開始類似偷襲珍珠港的全面打擊,馬上進入戰爭狀態,看到船就打的威脅,要在和平時期進行封鎖台灣,就會被台灣武力一個一個下水餃。 海上封鎖是極為消耗資源的行動,尤其台灣的海島國家是360度環海,
Thumbnail
本文是詳細介紹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表文章的政策建議。重點是提醒台灣和美國的決策者,不要把重點只放在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發動武力犯台,可能性更高的是中共以各種”灰色戰爭”的手段逐步蠶食台灣對自身空海域和對外經濟連結的控制以掌握台灣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這就是為何中國要在台海動武必須先打沖繩的原因。沖繩後撤關島,中國將範圍擴大改採A2/AD(殲滅驅逐),而成為一場拉鋸戰。
我知道這一戰可能難免? 至少讓我苛求你一回。 千萬別刻薄我的家人!
在全球經濟越陷低靡下。靠援軍和美國持續增派兵力,台灣就能永保無虞嗎?
Thumbnail
#反情報操作 - 中國發射衛星通過台灣南部上空事件 敵國及在地協力者將有兩種情報操作 1不怪中國,怪台灣政府發佈警報 2說中國幫民進黨選舉 應對方式: 第1點,將行為發起者指回中國政府,回顧去年射彈道導彈穿越台灣上空時指責台灣政府不反應的意見。強調碎片可能傷害民眾 第2點請參考下方引用推文(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大海是很難封鎖的,二戰末期就算美軍到處擊沉日本各種船隻,但是依舊有部分船隻安全抵達。中國想封鎖台灣,如果沒有一開始類似偷襲珍珠港的全面打擊,馬上進入戰爭狀態,看到船就打的威脅,要在和平時期進行封鎖台灣,就會被台灣武力一個一個下水餃。 海上封鎖是極為消耗資源的行動,尤其台灣的海島國家是360度環海,
Thumbnail
本文是詳細介紹兩位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資深研究員在智庫外交關係協會刊物《外交事務》雙月刊上所發表文章的政策建議。重點是提醒台灣和美國的決策者,不要把重點只放在中共可能在2027年前後發動武力犯台,可能性更高的是中共以各種”灰色戰爭”的手段逐步蠶食台灣對自身空海域和對外經濟連結的控制以掌握台灣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2020/9/25 美國帶頭創設但不受自己創制拘束的情況很多,台海中線亦然。1970年代中期前,空軍執行美軍任務不僅穿過「中線」,還深入中共內陸偵察核武試驗。華府聯中制蘇以迄90年代,台美雖不再侵擾大陸領空,但閩浙沿海十數浬之外,仍是國軍佔據優勢。此後中共崛起,美國敦促,兩軍始尊重中線。  
這就是為何中國要在台海動武必須先打沖繩的原因。沖繩後撤關島,中國將範圍擴大改採A2/AD(殲滅驅逐),而成為一場拉鋸戰。
我知道這一戰可能難免? 至少讓我苛求你一回。 千萬別刻薄我的家人!
在全球經濟越陷低靡下。靠援軍和美國持續增派兵力,台灣就能永保無虞嗎?
Thumbnail
#反情報操作 - 中國發射衛星通過台灣南部上空事件 敵國及在地協力者將有兩種情報操作 1不怪中國,怪台灣政府發佈警報 2說中國幫民進黨選舉 應對方式: 第1點,將行為發起者指回中國政府,回顧去年射彈道導彈穿越台灣上空時指責台灣政府不反應的意見。強調碎片可能傷害民眾 第2點請參考下方引用推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