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戰術是否已出現反效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是說中國一開始是以遠航訓練為名,從東海穿越宮古海峽,再由台灣東部的空域南下,最後經巴士海峽返回,繞行台灣本島,進行政治施壓。但這樣的軍事行動後來慢慢停止,改為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西南角,可能的原因是繞島遠航的風險太高,耗損又太大,解放軍難以頻繁進行,最後只能喊停。現在中國所採取的騷擾策略,的確是比過去的繞島遠航訓練要安全有彈性,成本又相對較低,因此幾乎天天出現,有時甚至還會短暫越過海峽中線挑釁,進一步施壓,或在美國進行重大演訓時,飛入菲律賓海,展現反制的實力。

不得不說,這樣的策略在一開始時,是非常聰明的。因為台灣的航空識別區在特殊的歷史因素下,劃的比較大,西南角一帶的空域,目前的台灣空軍已經鞭長莫及。再者,這個空域位於台灣本島與東沙島之間,必要時能截斷台灣與東沙島的交通連繫,利用奪取外島的方式來恫嚇台灣政府。而且持續不斷的騷擾,能保持對台灣社會的壓力,並試探國軍的反應與底線。有時候中國派出的甚至只是一架次的運-8反潛機,進行日常訓練,順便飛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而已,增加的負擔極小,效益卻極大。

中國的侵擾行動,有時會深入菲律賓海,以反制美國在菲律賓島的演習。

中國的侵擾行動,有時會深入菲律賓海,以反制美國在菲律賓島的演習。

不過,這樣的戰術在運用一段時間後,慢慢變的很僵化,甚至副作用已經開始出現。最明顯的例子,是中國持續不斷的侵擾,坐實了中國威脅論,所有討論中國野心的新聞報導與文章,都會談及中國軍機的頻繁活動,幾乎不必再論述別的理由,就可以證明中國窮兵黷武,有侵略的野心。在美國正想方設法,努力想把中國形塑成全球公敵之時,中國此舉無疑正中美國的下懷。這也讓美國派遣軍機在中國領空外圍徘徊不去,偵察並監視中國的情況,變的師出有名。甚至還能邀集美國盟邦,一起增加在中國周邊的活動。

對台灣來說,中國施加的威脅不斷出現,讓社會大眾感到厭惡,長期下來除了危機感更重,對中國的好感度也越來越低。這一方面讓民進黨政府可以操作抗中保台的論述,另一方面也壓制了親中派的聲音,任何主張與中國交流的人,都成了與敵人裡應外合的叛徒,使中國多年的統戰工作,付之一炬。同時也讓加速軍備發展成為台灣的共識。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卻沒有隨之調整這種侵擾戰術,甚至連討論的空間都沒有,徹底顯示了一個專制國家的最大缺點,就是政策於過僵化,完全聽從獨裁者的命令,無人能及時提出警告。

這其實與目前中國進行的清零政策一樣,在疫情一開始時,中國採取的強硬措施有效阻止了疫情擴散,雖然雷厲風行的手段,有時難免失之嚴苛,但在面臨一種未知病毒的侵襲時,多數民眾還能接受這樣的政策。但隨著疫苗的施打、病毒致命性的弱化、國際的逐步開放,現在還繼續執行嚴格的篩檢與清零手段是否有必要,就有很大的討論空間了。可惜在專制政權下,無人敢違逆習近平,難以改變清零政策,結果就是累積大量民怨,付出慘痛的經濟代價,這樣的政策很明顯已經出現問題,卻依然要堅持到底。

而且這樣的情況不只出現在台海,中國與俄羅斯近來也派出多批艦艇,在日本周邊海域活動,故意繞行日本列島或穿越之間的海峽,恫嚇意味強烈,引發日本社會的震動。俄羅斯會這麼做,原因與俄烏戰爭有關,日本不只積極響應美國的制裁活動,還強硬主張北方四島的主權,讓陷入戰爭泥淖的俄羅斯必需證明自己仍然有能力在亞太地區活動,以避免在西太平洋失去影響力。但中國卻選擇在這個時候,配合俄羅斯一起行動,就顯得非常不智。可以說是被俄羅斯拖下水,未來的影響恐怕會非常深遠。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中國海軍艦艇繞行日本列島的情況。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中國海軍艦艇繞行日本列島的情況。

雖然過去中國的軍機也常侵入日本的防空識別區,讓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戰機緊急起飛攔截,或不時派遣海巡艦或漁政船,闖入與日本有主權爭議的海域,宣誓自己的主權,但此次的情況完全不同。因為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曾在二戰末期對日宣戰,趁火打劫,奪取日本多處領土,並在冷戰時期不斷威脅日本,隨時可能入侵北海道,是日本民眾長期憂慮的敵人,在歷史上還與日本爆發過日俄戰爭。中國此次與俄羅斯聯手,無疑是讓日本感覺,舊有的敵人與今日的對手,已經開始合作,未來勢必嚴重威脅日本。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俄羅斯海軍艦艇繞行日本列島的情況。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公布俄羅斯海軍艦艇繞行日本列島的情況。

歷史的軌跡很多時候會因為一些意外而改變方向,此次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就意外讓日本確定走向修憲的道路。雖然目前不知道修憲的範圍有多廣,會不會動到最重要的第九條,但有幾個情況,頗值得注意。其一就是美國國內的重要媒體如華盛頓郵報已經表態支持日本修憲,暗示美國可能為了與日本聯手,一起對抗中國的威脅,有意放手讓日本修改和平憲法。其二是日本已決定將大幅調高軍事支出,最新的情況是對二○二三年的國防預算不設天花板,未來甚至可能逐步調高到GDP的2%,讓日本重新快速武裝。

可以這麼說,中國與俄羅斯的動作,助長了日本的修憲與建軍,在意外事件的推波助瀾下,形成無法挽回的局面。中國不論出於什麼理由,決定與俄羅斯一致行動,情況恐怕都已經超過了預期的反應,這樣的策略徹底反應出中國在這種侵擾戰略上的僵化。對比之下,雖然美國與北約一樣在做這樣的戰略巡弋,但相對靈活許多,能配合國際政治情勢快速調整,以獲得最大的利益。或許最大的差異在於美國與北約的決策者,是第一線的將領與技術官僚,要對國會負責,不是一意孤行的習近平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臻明的沙龍
5.2K會員
426內容數
「假圖天國」將以即時深入解析軍事新聞與國際情勢的方式,討論新聞背後的意義與當前國際情勢的關係性,並以簡單清晰的方式說明各國間的利害關係與複雜恩怨。另一方面,我也會輔以歷史與戰史的介紹,闡述過去歷史戰事的來龍去脈,以及不同立場者對同一歷史事件的不同看法。
王臻明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4/14
即使前文談到全球化的終結,但在全文寫成之時,筆者也不認為,這個世界會像冷戰一樣,很快的分裂成為兩個互相敵對的陣營。因為在長期的全球貿易分工下,已很難一刀切開。不過川普向全世界國家課徵對等關稅之舉,卻成功達成這一點,從公布時引發的全球股災,舉世嘩然,到宣布暫緩九十天,與各國協商,卻又以中國採取報復手段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3/2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曾在幾年前預言,全球化的浪潮將走向終結,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分裂的世界。這個看法目前已經證實是正確的,在川普上台後所高舉的保護主義,更進一步加快了全球化浪潮崩解的速度。不過把這種情況全部怪罪在川普頭上,是不負責任的,因為全球化會走向末日,背後有其複雜的因素,川普的政策是果,而不是因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2025/02/25
如前文《俄烏戰爭結束後的另一場對峙》所言,個人認為俄烏戰結束以後會出現三種情況。首先是烏克蘭很可能快速回到戰前的親中路線,當時烏克蘭是中國重要的軍事技術提供國之一。中國會利用參與烏克蘭重建,提供建設經費的機會,再度拉攏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國家。其次是歐美國家為了鞏固北約的東翼安全,也會全力援助烏克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是說中國藉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機會,趁機打破海峽中線,不斷派遣戰機越界侵擾,進一步壓縮台灣的防禦空間與反應時間。美國雖然嚴厲指責中國的行為,卻未採取積極的行動。台灣為了避免提高緊張情勢,也選擇相對冷靜的方式來處理。結果就形成了,中國不斷步步進逼,美、台雙方卻難以有效反制的情況.......
Thumbnail
是說中國藉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的機會,趁機打破海峽中線,不斷派遣戰機越界侵擾,進一步壓縮台灣的防禦空間與反應時間。美國雖然嚴厲指責中國的行為,卻未採取積極的行動。台灣為了避免提高緊張情勢,也選擇相對冷靜的方式來處理。結果就形成了,中國不斷步步進逼,美、台雙方卻難以有效反制的情況.......
Thumbnail
有評論指出 |中共| 在 |臺灣| 週邊持續軍演的一個目的是要進行常態化,而常態化的一個目的是要對|臺灣| 造成一個圍封的現實。 同意。 但在非戰時的「圍封」有意義嗎﹖ 一: 心理戰 如果不是為了熱戰,「圍封」只能是一種心理戰。用中共的術語,就是大外宣和大內宣。 二: 熱戰 美軍呢﹖會介入嗎﹖ ■
Thumbnail
有評論指出 |中共| 在 |臺灣| 週邊持續軍演的一個目的是要進行常態化,而常態化的一個目的是要對|臺灣| 造成一個圍封的現實。 同意。 但在非戰時的「圍封」有意義嗎﹖ 一: 心理戰 如果不是為了熱戰,「圍封」只能是一種心理戰。用中共的術語,就是大外宣和大內宣。 二: 熱戰 美軍呢﹖會介入嗎﹖ ■
Thumbnail
中國此次軍演動員兵力及作戰想定都是經過長期準備跟規劃,顯然不是臨時起意,只是剛好把裴洛西訪台作為個藉口傳達以下訊號
Thumbnail
中國此次軍演動員兵力及作戰想定都是經過長期準備跟規劃,顯然不是臨時起意,只是剛好把裴洛西訪台作為個藉口傳達以下訊號
Thumbnail
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團抵台後,中國立刻宣告要在4日12點~7日12點,在台灣周邊六個區域演習。以地圖來看,1、2區在基隆港外守備範圍內,基隆、蘇澳海軍都要出海接戰監控。2區可能進入日本經濟海域,這次有幾顆就掉到邊邊。
Thumbnail
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團抵台後,中國立刻宣告要在4日12點~7日12點,在台灣周邊六個區域演習。以地圖來看,1、2區在基隆港外守備範圍內,基隆、蘇澳海軍都要出海接戰監控。2區可能進入日本經濟海域,這次有幾顆就掉到邊邊。
Thumbnail
用這麼低成本的軍事演習就可以嚇到台灣人?請台灣人不要再寵壞解放軍了
Thumbnail
用這麼低成本的軍事演習就可以嚇到台灣人?請台灣人不要再寵壞解放軍了
Thumbnail
中國目前的政治決策可以說是非常糟糕的,這點是無庸置疑的,這受到了俄國後冷戰時期的規劃影響,但是其源頭可以追朔到兩個東亞之間的拔河;由於地緣政治對意識型態的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完全瓦解,這是海防論的錯誤決策所導致的。
Thumbnail
中國目前的政治決策可以說是非常糟糕的,這點是無庸置疑的,這受到了俄國後冷戰時期的規劃影響,但是其源頭可以追朔到兩個東亞之間的拔河;由於地緣政治對意識型態的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很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完全瓦解,這是海防論的錯誤決策所導致的。
Thumbnail
是說中國一開始是以遠航訓練為名,從東海穿越宮古海峽,再由台灣東部的空域南下,最後經巴士海峽返回,繞行台灣本島,進行政治施壓。但這樣的軍事行動後來慢慢停止,改為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西南角,可能的原因是繞島遠航的風險太高,耗損又太大,解放軍難以頻繁進行,最後只能喊停。現在中國所採取的騷擾策略.....
Thumbnail
是說中國一開始是以遠航訓練為名,從東海穿越宮古海峽,再由台灣東部的空域南下,最後經巴士海峽返回,繞行台灣本島,進行政治施壓。但這樣的軍事行動後來慢慢停止,改為侵擾台灣的防空識別區西南角,可能的原因是繞島遠航的風險太高,耗損又太大,解放軍難以頻繁進行,最後只能喊停。現在中國所採取的騷擾策略.....
Thumbnail
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很多人都以為軍事強如俄羅斯,這場戰爭一定很快就結束,沒有料到烏克蘭一路撐到現在。很多人開始想,如果今天是台灣被中國入侵的話,我們擋得住嗎?中國有一千多枚飛彈對準台灣,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一天的時間,台灣就會被攻陷,但《阿共打來了怎麼辦》這本書告訴我們,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Thumbnail
烏克蘭被俄羅斯入侵,很多人都以為軍事強如俄羅斯,這場戰爭一定很快就結束,沒有料到烏克蘭一路撐到現在。很多人開始想,如果今天是台灣被中國入侵的話,我們擋得住嗎?中國有一千多枚飛彈對準台灣,很多人都相信只要一天的時間,台灣就會被攻陷,但《阿共打來了怎麼辦》這本書告訴我們,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Thumbnail
你怎樣確認中國的弱點?去看他們對內宣傳就好,凡是說自己超棒,例如近年的一帶一路跟內循環經濟,就可得知根本沒這回事。自好望角後陸權就沒有內陸經濟超越海洋的可能,除非發明某種反重力技術,不然物理之壁就在那。 E 前兩周的文章提到,中國其實整套戰略都是守勢為主,這實在是不得已的做法,許多人尤其台灣民眾,對
Thumbnail
你怎樣確認中國的弱點?去看他們對內宣傳就好,凡是說自己超棒,例如近年的一帶一路跟內循環經濟,就可得知根本沒這回事。自好望角後陸權就沒有內陸經濟超越海洋的可能,除非發明某種反重力技術,不然物理之壁就在那。 E 前兩周的文章提到,中國其實整套戰略都是守勢為主,這實在是不得已的做法,許多人尤其台灣民眾,對
Thumbnail
是說國際情勢的演變,很多時候是以年為單位,甚至是以五年、十年為單位的,因此比較像是老派的「回合制戰略遊戲」,而不是時下最流行的「即時戰略遊戲」。所以我們在觀察國際情勢時,有時也要把時間的跨度放大,才能一窺整個回合的交手過程與最後的勝負。很多時候,某一方短期的戰術優勢,並無法化為長期的戰略優勢....
Thumbnail
是說國際情勢的演變,很多時候是以年為單位,甚至是以五年、十年為單位的,因此比較像是老派的「回合制戰略遊戲」,而不是時下最流行的「即時戰略遊戲」。所以我們在觀察國際情勢時,有時也要把時間的跨度放大,才能一窺整個回合的交手過程與最後的勝負。很多時候,某一方短期的戰術優勢,並無法化為長期的戰略優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