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某天,你忽然發現對方其實不曾為你著想,
那麼現在開始也不遲,從現在起,
重新描繪「我和你的距離」,
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獲得愛,遠離痛…
●在長久的關係中累積下的創傷與痛苦、背叛,並不容易抹去。如果最終只留下傷疤,那還算萬幸,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會因此改變了自己看待生命的視角,冷卻了對待他人的心靈溫度。不過,比起被背叛的當下,更難過的是自己被背叛之後的日子。因為那種疼痛幾乎令人夜不成寐,深深烙印在心上的污痕,經過數年也遺忘不了。
●將對方當作情緒垃圾桶的人,如果發現善於傾聽自己感受的朋友,某天再也不願意配合,他們肯定會用盡各種方法對付朋友,試圖扭轉回原本的關係。如果行不通,最後甚至可能演變成攻擊對方的行為。
●操控關係常有一種很根本的互動方式:如果我們沒有乖乖聽對方的話,我們就會受到對方各種形式的「處罰」。所謂的處罰,常見的除了施加情緒壓力,還有口語攻擊,甚至肢體暴力,或者實質的威脅。但我們會被傷害,我們自己常常是共犯,因為我們常常不尊重我們自己的情緒,為了保有關係所以選擇忽略或壓抑自己的感受。
●被譽為關係哲學家的馬丁‧布柏(MartinBuber),將彼此的邂逅定義為我選擇了他者,或者我被他者所選擇1。換言之,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同時發生著「選擇」與「被選擇」的情況。在此定義中,存在著對關係的重要洞見。
●關於遇見,人們大多只想到是自己選擇了對方。但是,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想法,因為我們自己也是被對方所選擇的人。唯有明白人我關係之間也存在著這種「被選擇」的觀點,我們才能理解「為什麼對方抓著我不放?」、「為什麼對方想利用我?」站在這種觀點來看,分手、離婚、絕交等緣分的斷絕,就是「選擇」與「被選擇」關係間的斷裂。
●「我相信你,然而你卻利用了我。」現代人所受到的傷害,便是由此誕生。我以「個體」的身分站在你面前,你卻以「利用者」的身分對待我,這種認知上的差異引發了憤怒與失落。而在這句話中,蘊含著「對於自己未被視為個體的不滿」,以及「對於他人時時評價自己,衡量自己價值的不安」。
●在諸多原因下,任何人都需要其他人的存在。不管有沒有意識到,我們都在利用他人。事實上,直到現在都是如此。無論如何,重要的是發現「我」有意利用他人的態度,並正視這個態度。唯有如此,我們日後才能在某個人反過來利用我的時候,不立刻定對方的罪,而能妥善解決關係的問題。
●如果受限於「我經常被人利用,我是受害者」的被害意識,我們就永遠無法走進期盼的公平關係中。如果你正因為人際關係的問題受盡折磨,那麼無論是經由何種方式,肯定會有不少被傷害的經驗。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得接受各種可能性。我希望各位體認到「我可能並非永遠的受害者」、「我也可能從對方身上得到我需要的,並且一直利用著對方」,以開放的態度,重新描繪關係的圖樣。
●安慰、鼓勵情緒憂鬱者重生,得消耗巨大的心理能量。只要見過一次面,就足以令人精神委靡,安慰他人正是如此辛苦的事情。各位是否有過為了「對方的方便」,導致心神耗弱的經驗?就算只有一兩次,如果相同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那麼最好有所覺悟,盡快結束這段關係。
●在思考「被人利用的事件」時,也要想想「其他沒被利用的時間」。除了現在發生的事件外,過去相處期間的「關係的質量」,也要一同檢視。如果過去相處時,感到有價值的時間較多,那麼最好向對方表明真心,並就此打住;如果認為美好的回憶並不多,屆時再做出決定或採取行動也不遲。
●對於總是把別人當配角的朋友,如果和這種人扯上關係,並因此受到傷害,請毫無懸念地離開吧。這種人一開始就只在意你的「用途」,而非「你」。就算你離開了,那個人一輩子也不會有所改變。因為能夠取代你的某個人,將會填補你的位置。
~精神科醫師/成裕美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拒絕別人對你的傷害,找回關係主體性的關係心理學》
~《이제껏 너를 친구라고 생각했는데》
#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
https://whitehippo.net/2x-_S
【金石堂購買《虧我一直把你當朋友》】↓↓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30會員
1.9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閱讀筆記之土星時間很少看散文。 一直無法喜歡散文。選書大概就跟選朋友一樣,總是要找合得來的。散文是一種難以掌握的文體。不同於小說、科普、詩集等,在端詳完封面封底,開頁準備閱讀的瞬間,通常都能調整至一個熟悉的頻率跟這本書對焦。即便內容翻閱後不是那麼對頻,但我們總知道用什麼樣的姿態去迎接。 散文不是這樣 某方面來說
Thumbnail
avatar
Chinchilla Ciao
2024-06-15
閱讀筆記#003|特教麥克菲:藝術課程與教師助理員本文使用麥克菲一詞的靈感來源為電影《保姆麥克菲》(Nanny McPhee),與所討論的論文無關。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理想的特教助理員就像班級中的保姆麥克菲一樣,是教室中一起陪伴學生成長、學習的角色。 無論是在美國或是臺灣的特教體系中,有一位可能不被外界注意到,但卻對教學流暢度發揮很重要影響
avatar
derBall
2024-06-14
閱讀筆記&雜思:宮本武藏《五輪書》「五輪」取自佛教密宗的概念,「五大(panca-dhatavah)」指地、水、火、風、空五大構成宇宙的元素(非中國道教的五行),本書的章節也使用這些元素依次命名。 每一卷針對兵法/求道/劍術/作戰策略/心境提升(自然之道)深入著墨,無論是精進個人技藝或領導力都很適合。
avatar
譁語 Artyan
2024-06-14
閱讀筆記|《百年孤寂》的隱喻對應了解小說和民族主義的牽連,以及拉丁美洲與哥倫比亞的歷史脈絡,讀《百年孤寂》中隱喻對應的關係(Metaphorical correspondence)便處處可見,等於讀出了情慾、暴力、興衰之外的政治社會背景。
Thumbnail
avatar
許旎
2024-06-13
閱讀筆記:《設限,才有好關係》不築牆也不揮霍善良作者Nedra Glover Tawwab是美國女性作家、心理健康治療師和社會工作者,這本2022年左右的書個人感覺現今蠻受用,市面上理論跟參考很多,不過本書內系統性、貼近當代生活的分析與實務分享格外有價值。我覺得特別有價值的原因主要是因為現今界限愈來愈模糊,政媒人物早已在新聞媒體上存在已久,但自媒
Thumbnail
avatar
YJ
2024-06-13
閱讀筆記《被討厭的勇氣》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3-01-28
閱讀筆記《原子習慣》  原子習慣的原理即是投入所謂「微小增長的總和」——在所做的每件事當中找到微小的改善空間,將想要改進的事項的所有面向分解後,讓每個面向都改善百分之一,全部加起來就會得到可觀的成長。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11-13
閱讀筆記《冒牌者症候群》面對肯定、讚賞與幸福,為什麼總是覺得「我不配」?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9-10
閱讀筆記《羞辱創傷》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8-30
閱讀筆記《壓力管理大腦使用手冊》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avatar
Carol | 職涯諮詢師
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