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回診追蹤控糖成效 血糖穩定、沒有併發症就是糖友的最佳成績單 專家圖文解說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按時回診對我來說,就像是驗收控糖表現的時間! 從確診到現在,默默的持續回診追蹤六年,糖化血色素一直控制在6.2%,也沒有產生其他併發症呢!」50歲的模範糖友劉先生說,「平常遵照醫師指示用藥,加上飲食及運動的調整,你會感受到身體也給予你正向的回饋,對我來說,血糖控制在標準值內,就是好好治療的動力。」
不過規律用藥加上生活習慣的改變聽起來簡單,實際執行時難免會遇上一些問題,而按時回診就是讓這些問題獲得解決的機會,以我來說,一開始會擔心吃太多藥是不是會傷腎臟,也擔心藥物會不會有像是低血糖的副作用,影響我的日常生活、工作。
這些問題我都會在回診前先記錄下來,回診時主動把所有疑慮提出和醫師討論,醫師都能幫忙調整,也會定期讓我抽血、驗尿,隨時掌握我的健康狀況。很多平常遇到的問題,你如果沒有和醫生主動提出、甚至害怕提問,醫師就不能完整的掌握你的身體狀況,給你最即時的解方。
「每次回診時,都能感受到離身體健康的目標更近一步!」回診就像是對這段時間血糖管理的一次驗收,如果血糖數值良好,會更堅定地維持血糖管理,也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如果血糖數值不如預期,就與醫師一起找出原因,檢視究竟是用藥還是飲食出了問題,然後積極去改善。
「臨床上常遇到剛確診的糖尿病病人在用藥之後,血糖改善,糖友可能就覺得病好了,而不再回診追蹤。」馬偕紀念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李淳權醫師分享,「有些病友是聽朋友、鄰居說,糖尿病的藥得一直吃,或者吃藥傷身體,可能會洗腎,結果就不敢繼續回診治療。糖友們有時會尋求偏方或以錯誤的方式來面對血糖控制,而非尋求正規管道,這些都是影響病友回診原因。」
糖尿病是一種需要長期監控的慢性疾病,如果沒有好好地控制,放任血液裡的糖份過高,全身器官都會受影響,有很高的風險會引發危險併發症,例如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等。李淳權醫師指出,糖尿病病人感染的風險也較高,容易因為感冒引發肺炎,在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若不幸染疫也會因血糖控制不好較容易演變成重症。
糖尿病是隱形殺手,平時可能沒有什麼感覺,經過幾年後,併發症就開始出現,定期回診的重點便是預防與及早發現這些併發症的發生。李淳權醫師說,「糖尿病照護包括飲食、運動、用藥,還有血糖的監控,我們希望糖友能與醫師、營養師、護理師一起討論,根據每個人的狀況,共同擬定治療策略,除了要在家裡做好自我血糖監測,也要透過定期回診,監控併發症的發生。
定期回診讓醫療團隊能夠掌握病友的身體狀況,李淳權醫師說,例如每年都會檢驗腎功能、微量白蛋白尿,評估是否有糖尿病腎病變;每年也要做視網膜檢查,以早期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另外,血壓、血脂都跟心血管疾病、腦中風有關,在定期回診的時候,都會安排檢查。倘若病友自行買藥,沒有定期回診,便會錯過這些重要的檢查。
糖友在使用藥物時,如果有任何狀況,務必回診與醫師討論,這樣才能做一些調整,找到一個比較適合病人的治療組合。李淳權醫師說,「近年來口服降血糖藥有很好的進展,有些藥物不容易發生低血糖,有些血糖藥還能發揮保護腎臟的效果。在回診的時候,病友都可以與醫師溝通,醫師也會針對病友狀況去簡化口服降血糖的用藥,讓病友在服藥部分能夠更便利。」
為了讓病友能定期回診,在第一次門診的時候,就要給病友正確的糖尿病治療觀念,李淳權醫師說,我們會請病友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讓營養師、護理師一起提供專業協助,避免因為錯誤的認知而沒有回診追蹤。按時用藥、控制飲食、規律運動、監控血糖、定期回診是控制血糖的不二法門,也能避免併發症的發生。最好在第一、第二次門診就建立正確概念,糖友就能依循正確的治療模式。
受到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糖友不敢回診、不敢抽血,結果在後續的檢查就發現血糖非常高。李淳權醫師表示,糖尿病的衛教相當重要,針對病友提出來的問題,醫療團隊可以提供解決的方法。在網路世代,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裡頭的內容都是經過專業人員審核,病友隨時都能夠查閱,這是在疫情期間,糖友可以多加利用的工具。
防疫期間,如果有正確的飲食知識,在家裡就可以做好飲食管控。若沒有辦法出去外面運動,也會鼓勵糖友在家裡運動。李淳權醫師說,在家使用血糖機,便能監測血糖,可以做好血糖監測的紀錄,下次回診再拿給醫師參考。若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使用「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取得正確的資訊。
糖尿病病人感染COVID-19新冠肺炎,若又加上血糖控制不佳,演變成重症機率較高,李淳權醫師強調,如果確診,可以透過視訊門診跟醫師取得聯繫,評估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以降低出現重症的機會。
糖友提問:糖尿病會痊癒嗎?
「我們常跟病友說,糖尿病是一種可以控制的疾病。」李淳權醫師回答,「隨著年紀增加,胰臟功能會衰退,所以大部分的糖尿病無法痊癒,但是可以穩定控制。治療的目標是穩定控制,減少併發症。只要能夠積極接受治療,按時用藥、改善生活習慣,糖友的生活都可以恢復正常,跟一般人沒有差異。」
很多病友會詢問「能否減少用藥?」,李淳權醫師提醒,當飲食、運動保持很好的時候,有機會逐漸減少藥物的用量,但是這部分需要跟醫師詳細討論,千萬不可自行停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2會員
6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規律睡眠》從基本原理到生活實踐6 篇文章|9680 字 作息觀|睡眠習慣|健康生活 序 尊敬的讀者: 在現今,我們常為日常瑣事奔波,卻忘了傾聽自己身體的聲音。睡眠,這個看似簡單的日常活動,其實藏著健康與精神的秘密。 在此書中,我試圖以簡潔的筆觸探討睡眠的奧秘,希望能啟發您找到屬於自己的睡眠之道。 第一章將介紹
Thumbnail
avatar
波士の思考
2024-05-01
《規律睡眠》06|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本文探討心理健康與睡眠的關聯,適合追求生活品質與內心平衡者深入閱讀。 討論心理健康對睡眠的影響,並提供增強心理韌性的方法 在現今,心理健康的維護似乎是被廣泛討論卻又常常被忽視的課題。特別是在追求睡眠品質的過程中,心理健康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以下探討心理健康與睡眠之間微妙關係的幾個要
Thumbnail
avatar
波士の思考
2024-05-01
【寶可夢GO】原始回歸的蓋歐卡與固拉多 將帶著提高的異色率(官方說的) 回歸週末團體戰日原始回歸的蓋歐卡和固拉多即將再度降臨原始團體戰啦,這兩隻神獸距離上次GO Tour 2023:豐緣地區,在拉斯維加斯的初登場也大約過了一年多了,在3月份的兩次團體戰日當中,就又可以再次分別看見它們的身影。
Thumbnail
avatar
略懂略懂的Hugo
2024-03-06
五十八、再累,仍要規律回診五十八、再累,仍要規律回診 看醫生不僅身體累,心更累 ,看著三位數的掛號碼,一方面想醫生也真厲害,在幾個鐘頭內要消化這麼多人身心問題,雖然體諒,但要等跳號也好折磨。 我住的地方離醫院有點遠,來回交通就要花上二小時左右,公車、捷運、接駁車換來換去,真的很麻煩。有一陣子天天去,我都不知道自己怎麼熬的
Thumbnail
avatar
玄玄心
2024-01-24
【毛孩開箱】超越巔峰貓凍乾主食 - 火雞&鮭魚+鮪魚|回購率第一主食糧|低碳水「網友口碑第一凍乾.超越巔峰貓凍乾主食 」 家有三隻屬於肉食性動物的軟萌貓貓,我們平時就非常注重他們的飲食成份! 除了大量的肉類蛋白質與充足的水分以外,補充貓兒必須營養素與盡量避免碳水化合物也是相當重要的呢~ 三隻皮貓都被我們養的皮毛油光水滑、體態健康美好~~就是我長期堅持注重毛孩們飲食所得到
Thumbnail
avatar
我們好PET
2023-08-25
【個股追蹤】超越大數定律的增長,挖掘CloudFlare(NET)穩定財報背後的業務發展脈絡(下)近萬字長篇分析,解釋市場如此看好CloudFlare(NET)的理據。文章會由不同角度切入論述,分別是「內容傳遞網絡(CDN)」、「邊緣網絡(Edge networks)的興起」、「中心在邊緣」、「雲端運算在邊緣」、「邊緣運算的業務擴張」、「重新理解R2 Storage」,等等。
Thumbnail
avatar
三苗
2022-03-27
規律而美好上帝造萬物不是教我們勞碌,而是各按其時成為美好,規律是件重要的事,沒有規律,那來美好?
Thumbnail
avatar
Ching
2021-10-01
規律,是這個被不斷衝撞的生活裡,得以生存下來的能力曾有人問過我,妳那麼多生活規定、原則,不累嗎?但我覺得,沒了這些,我才累。 規律並非缺乏彈性,建立規律,本就是為了適應擾動。 規律是建立日常準則,有例可依,讓生活運作無虞,是讓一旦平衡被破壞,我們能快速找到新平衡的能力。
Thumbnail
avatar
動作習慣觀察家
2021-09-26
回診日隨便的思考一下今天醫生會說最近還好嗎?之類的問句。我不知道要說這幾天都覺得很空虛,還是是要6月底被離職,還是其他什麼事,可能最後還是說:還好啊。
avatar
重鬱症患者的療癒之旅
2021-06-04